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陈永忠  朱波  张农 《机械传动》2019,43(11):39-46
设计了一款新型无摩擦式同步器,运用三维软件CATIA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并将实体模型导入Adams中,建立新型无摩擦式同步器的虚拟样机模型;同时,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一两挡纯电动汽车整车模型,利用Adams和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模拟新型无摩擦式同步器的速度同步及退挡过程。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依靠摩擦实现速度同步的传统同步器,新型同步器在汽车挂挡速度同步及退挡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度得到减小,且所需的速度同步及退挡时间也大幅降低,减少了汽车换挡过程中的动力中断及换挡顿挫感。最后,分析了换挡速度同步过程中的车速、螺旋弹簧刚度值以及换挡力大小等参数对新型同步器速度同步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关蕙  闫皓 《机械传动》2014,(12):115-118
为了制定变速系统的较优换挡策略,研究了不同同步力作用时换挡参数对换挡同步过程的影响,介绍了试验台架的结构组成及其实现的功能,简化了锁环式同步器同步过程模型,建立了验证同步器使用寿命的数学模型,完成了相关的性能仿真研究与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针对不同换挡参数选择合适的同步力,不仅可以满足换挡品质和同步器使用寿命的要求,而且能降低同步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同时为制定合理的换挡控制策略MAP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唐忠荣  张翊 《汽车零部件》2013,(6):70-72,79
变速器换挡力的大小是评价整车操控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汽车同步器齿环的设计合理与否,对变速器换挡力有重要影响。分析同步器齿环工作过程中相关参数对换挡力的不同影响,对在设计中寻求较合理的同步齿环相关参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汽车变速器的同步器锁止过程及机理,在自行研制的同步器性能试验台上对某款变速器进行了换挡性能试验,分别测得了换挡力、换挡位移、变速器输入转速及变速器输出转速,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被试变速器I挡、II挡、III挡的换挡位移曲线在同步阶段未保持水平,且二次冲击阶段变速器输入轴发生周向冲击。试变速器IV挡、V挡换挡位移曲线在同步阶段保持水平,输入轴转速曲线变化较为光滑。结果表明,该变速器挡位I、II、III的同步器锁止性能不足,IV挡、V挡同步器锁止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某变速箱同步器的换挡性能,结合同步器耐久试验台的换挡控制和试验规范,采用SimulationX软件集成ADAMS、ABAQUS和CATIA构建了同步器模型、换挡控制机构模型、换挡机器人模型,对同步器的一挡进二挡和二挡进一挡两种换挡工况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换挡力、输入轴转速和换挡位移等参数,并且与台架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参数曲线基本一致,区别在于仿真换挡时间较台架试验时间稍微提前,由此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同步器在同步过程中经历了液力摩擦、混合摩擦、固体摩擦三个阶段。为了有效地分析同步器的工作过程,分别对三个阶段建立了数学模型。利用AMESim和MATLAB-Simulink模块建立了同步器工作过程的联合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与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仿真模型能够对换挡力、换挡位移、同步力矩、变速器输入转速进行准确地仿真,对同步时间的计算误差小于9.58%。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款纯电动汽车用两挡机械式自动变速器,设计了由无刷直流电机驱动,蜗轮蜗杆及凸轮转毂改变动力传递的方向,并通过拨叉带动同步器运动的换挡执行机构,建立了同步器及换挡执行机构ADAMS多体动力学模型,以模拟同步器同步的各个阶段,以及换挡机构的升挡及降挡过程。通过仿真,评价换挡电机功率,蜗轮蜗杆传动比、接合套与待接合齿圈转速差、以及待接合部分转动惯量等参数对换挡过程的影响,从而对换挡执行机构参数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8.
同步器是汽车机械变速器提高换挡性能的主要部件,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操作舒适性,同时也影响着汽车的加速性和经济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同步器的换挡同步时间性能,通过对同步器的换挡传动系统研究,运用UG和ADAMS建立同步器动态仿真虚拟样机,研究了换挡力、转动惯量、摩擦锥面动摩擦系数、锥面半锥角和锁止角等主要参数对同步器换挡同步时间影响,得出这些参数的影响规律和对换挡同步时间的影响主次关系,为研究变速器的换挡性能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锁环式同步器换挡过程中与滑动齿套行程相关的结构或尺寸,分段研究换挡各位置的挂挡力及计算公式,得到典型锁环式同步器单体静态挂挡力和挂挡行程的理论曲线;通过与试验结果比较,发现理论计算结果准确可信,该典型锁环式同步器挂挡力峰值位置与动态同步锁止位置吻合。  相似文献   

10.
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研究离合器从动盘惯量、拖曳阻力矩、一轴转速等对同步器换挡性能的影响;建立多锥面同步器给定同步时间下同步力的计算公式,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计算误差在15%以内,可以为机械变速器动态换挡性能计算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惯性式同步器接合过程数学模型.推导出了同步器接合过程的计算公式,较全面地反映了各种参数对同步器性能的影响.针对某自行火炮二、三档同步器体锥面易磨损的情况,结合试验及磨损理论,建立了同步器磨损寿命计算模型.以该同步器为例,对不同换档力下的同步时间进行了研究,并预测了其磨损寿命,为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Pro/E和ADAMS联合建模方式,在实现同步器动力学模型完整功能的基础上,建立了手动变速器换挡过程的动力学模型。使用ADAMS对换挡过程各阶段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换挡力和换挡位移的关系。通过分析换挡力,对手动变速器换挡难易程度做出评价,为变速器设计提供依据。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仿真研究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3.
在系统设计中,通过对某一参数的控制求得使该系统在未来某一时刻的功能得到改善或提高是完全可行的。本文正是运用这样的方法,根据同步器换档的工作程序,在分析同步器换档过程的基础上,合理地选择助力时机,以求达到使驾驶员能凭自己的手感平稳地加力,并在达到同步后轻便地挂上档。从而成功地避免了换档冲击,实现了变速箱液压助力操纵系统的无冲击设计。  相似文献   

14.
Statistical simulation approaches are proposed to evaluate the shift feeling for a manual transmission. First, shift force simulator for the manual transmission is developed by considering the dynamic models of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linkage, synchronizer, and drivetrain. It is found that the shift force by the simulator shows a good correlation with the test results. Using the simulator, two kinds of statistical simulation approaches are proposed and the objective parameters that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shift feeling quantitatively are obtained.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shift force simulator with the statistical approache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can be used asa useful design tool to evaluate the shift feeling in the initial design stage.  相似文献   

15.
以同步器同步设计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同步器同步过程分析模型;针对常见的汽车同步器布置形式,建立了汽车锁环式同步器参数设计计算方法及分析流程.将ASP.NET技术与C#吾言相结合,研究开发了基于Web技术的汽车同步器设计系统.该设计系统具有同步器结构参数设计计算和性能评价分析两大功能,在内置的专家经验提示的帮助下进行同步器结构参数的选择和设计,完成给定设计方案下同步器产品的性能分析计算与评价.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机械式变速器同步器的工作原理,列出了同步器的构成要素,并详细阐述了同步器同步时间及同步器锁止条件的计算分析;给出了商用车同步器同步时间的判定标准,为同步器的设计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结合同步器的工作过程和同步器设计计算公式,以缩短同步时间为目的,选取了摩擦锥面的锥角α、结合齿的锁止角β、摩擦锥面的平均摩擦半径R、摩擦锥面工作宽度L四个对同步器性能影响较大的参数对同步器进行了优化。根据优化的结果在ADAMS里面搭建同步器的动力学模型,对同步器的工作过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体现出了同步器的锁止过程和同步过程,且优化后的同步时间与理论值误差小于3%。证明了该优化方法和仿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吴利霞 《山西机械》2014,(1):191-193
详细介绍了变速器用同步器的同步性能和锁止性能的计算方法,分析了计算式中各参数对同步器性能的影响,为设计和改进同步器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杨益  钟以波 《机械工程师》2012,(10):120-121
对基于丝杠-肘杆增力机构的剪板机驱动装置做了研究,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及力学性能特点。该剪板机驱动装置,以丝杠装置和伺服电机解决了剪板机的同步性问题,以丝杠、肘杆机构解决了剪板机的较大力输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