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为了加强对W135群流行性腑脊髓膜炎的疫情监测和病原监测,及早发现流行苗头,防止W135群流脯疫情的暴发。方法对2013年4月22日山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进行调查。结果患者血液脑膜炎余瑟菌的特异DNAPCR鉴定为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结论这是1例由W135群脑膜炎奈瑟芮引起的流脑病例。  相似文献   

2.
张霞 《现代预防医学》2015,(13):2464-2465
摘要:目的 对一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死亡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以了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发生的特点、评价防控措施的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性病学、血清学调查的方法对发生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死亡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此病例鉴定为一起B∕E.Coli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死亡病例。该病例已按儿童接种程序及时完成两剂次A群流脑多糖疫苗和一剂次(A+C)群流脑多糖疫苗的接种,但对B/E.Coli群脑膜炎奈瑟菌无免疫力;采取相应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没有引起流行。结论 对B/E.Coli群脑膜炎奈瑟菌所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采取预防性用药、环境消毒为主的综合控制措施能有效控制其疫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南昌市1993~2005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了解南昌市流脑流行情况、有效控制流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昌市1993~2005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南昌市流脑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数农村明显多于城区且呈明显的冬春季高峰,发病年龄以15以下儿童为主,但有向成年人倾斜的趋势。[结论]流脑应采取以预防接种及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重点为农村地区和流动人口。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六安市2003-2007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预测六安市流脑流行趋势,有效控制流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信息和流脑监测系统收集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六安市2003-2007年流脑平均发病率为0.261/10万,病死率为6.25%。2004年部分学校出现暴发疫情,其余年份疫情以散发为主。15-19岁年龄组病例占总病例数的51.25%,76.25%的病例是在校学生。12月至次年的3月为流脑发病的高峰季节。5年来,从病人和密切接触者标本中检出A群脑膜炎奈瑟氏双球菌2株,B群1株,C群10株。结论六安市有发生流脑流行的隐患,在校学生是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加强健康教育,推广A+C群流脑疫苗的接种,加强监测,是防止流脑流行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一起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暴发疫情的调查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以A群流脑菌株为主的暴发流行。自上世纪80年代初流脑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以后,流脑疫情持续大幅度下降,近几年处于散发状态。近年我国部分地区出现C群流脑局部暴发疫情,2005年本市某镇也发生一起C群流脑暴发疫情,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周敏茹 《中国公共卫生》1998,14(11):643-644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侵犯儿童,常在冬春季节流行。由于其病死率较高,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在我省被列为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本文对青海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6年流行情况进行分析。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源于6...  相似文献   

7.
分析一起县城学校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生原因,为流脑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收集、现况调查方法,对新疆某县学校流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实验室检测及病例的诊断参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断标准》(WS 295-2008).结果 本次流脑疫情共报告流脑患者8例,以发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为主要临床表现(均为8例).病例分布在县城内4所学校,第三中学流脑罹患率最高为1.41‰.发病年龄在14~16岁之间,以寄宿男生为主(罹患率为5.39%).密切接触者脑膜炎奈瑟菌阳性率达49.71%.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该起疫情为A群流脑聚集性疫情.结论 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易感者积累,加之浮尘天气持续时间较长和学生住宿条件拥挤等因素综合导致.进行预防性服药和应急接种,同时重点开展教育宣传、加强室内的通风是控制流脑暴发疫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主要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急、病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很容易引起暴发流行。为掌握会宁县流脑疫情的流行趋势,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现将会宁县2004-2008年流脑疫情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了掌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流行规律,评价我市流脑防制对策与措施的效果,现将我市1966~1998年流脑的发病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 流脑疫情资料来源于本市1966~1998年传染病疫情年报表。人口资料来源于本市统计局。本文将发病情况分三个时期进行统计分析。2 结果2.1 流行概况  相似文献   

10.
一起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7年2月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某乡发生一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暴发疫情,对发生流脑疫区进行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所有25例疑似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实验室诊断采用咽拭子细菌培养,病例脑脊液Nm群特异性多糖抗原检测。诊断依据采用《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标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一起由C群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暴发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和病死率高的特点 ,危害极其严重。新中国成立以来 ,在我国引起流行的流脑菌株90 %以上是A群[1]。80年代我国A群脑膜炎多糖菌苗推广使用以来 ,流脑得到有效控制 ,1985~2000年的资料显示 ,流脑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 [2]。近年来由C群脑膜炎双球菌所致病例在我国时有出现 ,但引起暴发或流行的报告在国内罕见。2002年1~3月广西柳州地区来宾县良塘乡发生了一起由C群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局部暴发 ,现报告如下。1疫情调…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新疆莎车县一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流脑流行原因,以便采取措施,控制疫情。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研究该次流脑疫情分布特点和流行原因。结果该次暴发疫情的发病率为3.36/10万,死亡率为0.28/10万,病死率为8.33%。结论该次疫情是由于长年未接种流脑疫苗而引起的一起以县城为中心的A群流脑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2月南京市六合区某镇中学发生3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现将调查处理结果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流行规律和流行特征 ,现将本县47年(1952~1998年)疫情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00年2月24日至2月27日,丽水市莲都区老竹镇中学发生一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暴发流行,共发病9人,经及时调查处理,疫情迅速控制。  相似文献   

16.
黄浦区2004年未发生大规模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全年共发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6例。而2002、2003年已连续两年无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发生,与前两年相比,2004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数明显增加,但都属于局部散发病例。现将这6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简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芦山县1957~1991年流脑流行趋势分析王承祥,史润华,肖燕,张毅我们探讨了芦山县1957~1991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流行趋势,分析如下。1.资料来源:综合历年的流脑疫情资料、传染病报表及监测资料,并先后进行4次疾病漏报调查校正。气象资料...  相似文献   

18.
脑膜炎奈瑟菌是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的病原菌。目前有13个血清群,以往我国流行的主要是A群。近年来,由C群引起的病例和局部暴发流行时有报导,这给流脑的防控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2005年12月30日至2006年1月1日,我市某镇中学发生一起疑似流脑的局部暴发流行,经病原分离培养检出C群,确诊为C群菌引起的流脑。现将病原分离鉴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常山县1951—1996年流脑疫情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常山县位于浙西山区,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重流行区,建国以来先后发生三次大流行。1982年普遍使用流脑菌苗以后,流行强度得到明显控制。为探讨流脑流行规律和流行特征,对本县1951~1996年流脑疫情资料和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人口资料由县统计局提供。2.流脑发病资料来自县卫生防疫站历年传染病疫情统计,流脑菌苗接种资料为县卫生防疫站1982~1996年度计免统计报表。3.收集本县1982~1996年流脑病原学监测资料进行流行菌群变迁和带菌情况分析。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首例W135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7年6月8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中山市某医院收治1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进行调查.根据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并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判断本起疫情为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脑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