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根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国内外味精行业从发酵液中提取谷氨酸,绝大部分采用的是等电点提取工艺,但是,经等电提取后所排弃的等电母液中,仍残留一定量的谷氨酸,我们为了将母液中残留的谷氨酸尽可能的提取出来或者使残留量减少到最低限度,还必须采用其它的工艺配合,究竟采用什么样的工艺条件,在保证谷氨酸的产品质量前提下,既提高了等电收得率,又减少高浓度酸性废液排放量和减少治理污染压力呢?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项新课题,为此,我们对谷氨酸发酵液采用高离子浓度等电提取谷氨酸新工艺进行了摸索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莲花的谷氨酸提取工艺是一直倍受行业关注,在硫酸和液氨价格逐渐没有优势的情况下,莲花的谷氨酸提取工艺优势更显得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3.
谷氨酸提取是味精生产企业的重要课题,本文从L-谷氨酸提取工艺技术出发,结合谷氨酸结晶特性论述了近年来的谷氨酸提取工艺进展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此外,随着发酵工艺技术的改进以及谷氨酸高产菌株的培育,尤其是谷氨酸温敏菌株的使用,使得发酵产酸不断提高,因此,适合高产酸发酵液提取的工艺路线已经得到了广大谷氨酸生产企业的青睐。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谷氨酸发酵生产中,从发酵液中提取粗制谷氨酸,多采用盐酸和硫酸调一次冷冻等电点带菌提取工艺。其成功的机率和收得率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发酵液的优劣。……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谷氨酸生产厂家提取谷氨酸都是采用带菌体低温等电--离交法.此法随着工艺不断改进完善谷氨酸的提取收率已达95%以上,是个很成熟的工艺.  相似文献   

6.
等电结晶谷氨酸溶解度及晶体沉降特性对提取收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电法提取谷氨酸工艺中,降低等电母液中谷氨酸浓度是提高提取收率的主要途径。文中研究了谷氨酸在等电母液中的溶解度及晶粒的沉降特性,结果表明,谷氨酸在等电母液中的溶解度平均比水中溶解度增加了0.30%~1.20%(质量浓度),而母液中因夹带谷氨酸微晶体而使得表观溶解度增加了0.46%~0.94%,因此,在不改变间歇等电法提取工艺前,减少或消除等电母液中夹带的微晶是提高提取收率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7.
以满足谷氨酸提取工艺要求为前提,控制冷媒在冰点以上合理温度范围运行,实现一定的节能降耗目的。  相似文献   

8.
谷氨酸提取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其结晶的质量直接影响味精生产的经济效益。在众多企业追求利润,增创收益之时,如何降低成本,提高谷氨酸收率是行业的重中之重,而谷氨酸等电提取工艺中等电结晶对收率影响很大,本文就谷氨酸等电结晶进行总结,从等电入手提高提取收率。  相似文献   

9.
电渗析法从谷氨酸发酵液中提取谷氨酸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利用电渗析法从谷氨酸发酵液中直接分离提取谷氨酸铵。通过模拟谷氨酸发酵液对提取工艺进行了单因素优化实验,获得了如电流密度、料液与浓缩液体积比、循环流量等优化操作条件。采用优化条件对真实谷氨酸发酵液进行电渗析分离提取谷氨酸铵,当料室pH4.7左右可观察到结晶现象。通过补加氨水调节料室pH,可明显改善电渗析的整体效果,其中浓室谷氨酸浓度达到120g/L,回收率为78.8%。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清洁生产的视角,对谷氨酸高浓度废液提取菌体蛋白工序及随后浓缩工艺的蒸汽消耗情况进行分析,提出节能技术改造方案,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研究针对由于谷氨酸提取工艺由原先的等电离交工艺向连续等电工艺转变,如何更好利用原有离交高流的问题。将离交高流与发酵液混合后,用此混合液进行连续等电试验,与使用谷氨酸发酵液进行等电法提取试验对比,结果表明,此混合液适用于连续等电工艺。因此采用此方法能够将剩余离交高流最大程度的利用。  相似文献   

12.
蛋白质是谷氨酸菌体的主要组成成分,采用等电点、锌盐法工艺提取时,随溶液pH值的变化,而蛋白质析出,影响谷氨酸结晶,不易与谷氨酸分离,有条件的工厂最好能先除去菌体,再用等电点法提取谷氨酸。发酵液中残存的菌体大小,数量因菌种而异,相对地说,采用As1.542、B9菌发酵后,发酵  相似文献   

13.
味精行业尾母液提取谷氨酸(俗称白麸酸),大都采用尾母液酸化后用液碱中和至谷氨酸等电点工艺(除有发酵工序外),但该工艺要耗用大量的盐酸和液碱,设备腐蚀严重,且酸碱反应强烈,需用大量的降温水,对产品质量和工作环境有一定影响,生产lt白麸酸成本很高,易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为了探索该工艺究竟是不是最佳工艺线路,是否还有其它的方法?从2005年起,我们开始摸索白麸酸生产新工艺,攻克白麸酸生产技术难关,经过多次小试和生产性试验并借鉴其它氨基酸和有机酸的提取方法,终于成功的探索出一条适应于生产的新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4.
谷氨酸提取闭路循环工艺可彻底解决味精生产过程的废水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主要品谷氨酸提取得率可提高到95%以上,同时回收菌体蛋白、硫酸铵、腐殖质有机肥等大量有价值的副产物。闭路循环工艺内部消除了抑制不间断循环的因素,实际连续稳定运动21批未见抑制因素,经理论证明可无限循环。  相似文献   

15.
当生产上出现β-型结晶,其解决方法有:1加盐酸调至pH0.5~1.0左右,使谷氨酸结晶全部溶解,供下批发酵液提取时,代替盐酸用。2将β-型结晶加碱调至pH4.5左右,使谷氨酸全部溶解,选择正做好的结晶的等电点罐(池)作为起晶罐,将溶解液采用连续等电点工艺提取,始终控制溶液pH3.0(或锌盐法pH为2.4),析出谷氨酸。该工艺可以越过蛋白质的等电点,有利于谷氨酸α-型结晶。  相似文献   

16.
一、序言 目前我国味精生产中,谷氨酸提取多数采用一步冷冻等电点法提取,发酵液谷氨酸含量6.5—8.0%的提取收率,一般可达75—78%左右,由于该工艺较为简单,应用厂家颇多。 我厂在93年用该工艺进行了生产性试验,投入发酵液总量729吨,采用不同的温度,不同流加速度、不同的出料部位,可连续等电点提取罐数对异常发酵液及末道精制母液的提取,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一、实验目的:研究提取低含量母液中的微量谷氨酸,比较母液浓缩收率、浓缩的工艺参数和浓缩后夫酸的分离方法和夫酸质量。  相似文献   

18.
我国味精行业谷氨酸发酵液提取,原一般采用等电离交、锌盐法、水解等电点法,提取收率约80~90%,但不同程度存在工艺复杂、酸碱消耗大成本高、污染严重等缺点,因此近几年来对谷氨酸提取新工艺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在生产中应用,取得了简化工艺、提高收率、降低成本、节省酸碱、减少污染的效果。另外,在原料代用、不正常发酵液提取方面开发了不少新技术,也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谷氨酸生产提取工艺一直是各厂家关注的生产环节,目前工艺中,谷氨酸变晶母液一般用来蒸发浓缩后水解,水解液与离交高流混合后进入等电系统.本文对谷氨酸变晶母液及味精精制过程产生的味精母液的生产利用进行改进,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0.
2001年第4期《发酵科技通讯》刊登杭州味精厂劳建民撰写的“谷氨酸提取收率影响因素的研究”一文,对谷氨酸提取收率影响因素的主要方面已作了详尽的阐述。但从生产实践表明,影响谷氨酸提取收率的因素远不止这几个方面,为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