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共和晚期希腊哲学对罗马法之技术和内容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旨在研究共和晚期古希腊哲学对罗马法的影响。作者研究了古希腊与罗马的文化联系 ,考察了对罗马法律文化发生影响的古希腊人和作品 ;确认西塞罗的Topica一书是把古希腊的普通逻辑学转化为罗马的法律逻辑学的关键作品 ,并阐述了古希腊逻辑学对提高罗马法的科学水平的革命性意义 ;分析了古希腊的历史—社会哲学对罗马法内容的影响 ,着重探讨了社会契约论从古希腊到罗马的传播。本文认为现代大陆法系的法律体系不仅包括罗马和日耳曼因素 ,而且还包括古希腊因素  相似文献   

2.
罗马法学家与罗马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罗马法学家与罗马法的关系,以及前者对罗马法的卓越贡献。文章认为,罗马法学家是罗马法的必然产物,构成了罗马法独特的现象。法学家对罗马法的形成与发展,对罗马法作为世界上生命力最旺盛的法律文化,起了非凡作用。具体体现在,法学家对罗马法的实务活动(解答法律及作为律师参与诉讼),法学家对罗马法学基本理论,以及对罗马法学教育的贡献。文章从法学家这一独特阶层角度讨论了罗马法的成功原因。  相似文献   

3.
彭金冶 《北方论丛》2005,(4):106-109
人们所说的罗马法,一般主要指查士丁尼时代及其后来的罗马法.但罗马法的发展存在着一个流变的过程,这就是共和国时代罗马法演进的历史.共和国时代罗马法的发展是社会政治、经济推动的结果,后来的罗马法是在共和国法律发展基础上逐步完善的.无论是<十二铜表法>,还是"万民法"概念的出现,都是罗马共和国社会发展推动的产物.因此,探讨罗马法的发展变化,有必要探寻罗马法在共和国时代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4.
崔兰琴 《船山学刊》2006,(1):193-195
周代和古罗马作为制度文明的开创者,分别对东西方法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周代的媒妁和罗马的合意,体现了结婚制度中的民族特色。这些差异性深受不同的婚姻观念、哲学思想以及社会经济的影响。通过对周礼与罗马法结婚制度的比较,进而认识周礼和罗马法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谭建华 《船山学刊》2008,16(1):186-189
罗马法在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婚姻制度经历了从“有夫权婚姻”制到“无夫权婚姻”的制演变。在此过程中,罗马妇女的法律地位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从罗马妇女在婚姻中的人身权、财产权、婚姻权的前后变化等方面可明显地体现出来,从中反映了罗马妇女法律地位不断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法律有不同的规则表现形式,最突出的是普通法与成文法二种形式。法律所采取的形式往往有相应的思想背景,与特定的传统思想相联系。正是在传统思想的基础上,作为行动规则的法律才能为大众所接受。如古罗马法的发展深受斯多葛主义的影响,罗马法学家很少有不是斯多葛主义...  相似文献   

7.
浅谈古代罗马法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马法是古代世界最发达、最完善的法律制度,作为“商品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的法律”,对人类法律发展进程起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堪称现代民法之母。罗马法自诞生时起,就在其统治的领域内产生了巨大影响,后经中世纪罗马法复兴运动使它几乎被欧洲各国所接受,随着欧洲各国殖民主义的扩张,罗马法超出欧洲走向了世界。  相似文献   

8.
罗马法作为简单商品经济社会中的最高法的成就,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古代文化交流和发展、创新的文化结晶,深刻影响着欧洲文明,并且奠定了西方法律文明和制度的基础。从文化吸收与创新的角度来讲,罗马法对于当代我们法律文化的研究和文化构建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多元社会结构是西方近代文明的核心要素,它形成于中古时期,其形态主要表现在二元权力体系、多元权力主体和多元法律体系等方面;其特征主要是围绕主体权利而形成的二元社会主体间的一种对立、抗衡、合作、利用的契约关系;其形成与发展依赖于三大传统,即日耳曼传统、罗马法遗迹和基督教思想.多元社会结构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深深浸透于西欧人的思想意识中,内化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在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正是多元的社会结构,催生了西欧近代的民主宪政,催生了保障市场经济形成的法律体系,从而使西欧较早步入了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10.
一、意思自治是传统民法的最高理念早在罗马法中就确立了意思自治原则。罗马法的主要创造便是成熟的法治传统,法治理念对法治的设计可视为罗马法的灵魂和核心。而这两种理念集中到一点则是:有关公法和私法的划分。罗马法从来都把法律真正地作为一个体系,一个完整性的理性制度来理解,由此,在对法律全面理解的基础上,罗马人创造了私法概念,并以之为重心。“公法是有关罗马国家稳定的法,私法是涉及个人利益的法……,可视为两部分,实际上,它是自然法、万民法和市民法的总和。”①罗马法通过创造私法观念完整地把握了法律的宽度,开阔地看到了维护…  相似文献   

11.
因罗马帝国后期的内乱、日耳曼人大迁徙带来的长期战乱,致使西欧进入中世纪出现了土地荒芜、技术落后、经济发展长期停滞的局面,是天主教会组织带头进行农业垦殖、传播生产技术、建设公共设施,促进了经济的复兴。  相似文献   

12.
英国原始工业化进程中的城乡关系不同于中世纪那种城乡对立 ,也有别于近代那种城市支配乡村的关系 ,表现出一种相互依存 ,互为补充 ,协调发展的新趋向 ,这种新趋向对于城乡经济共同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并加快了英国迅速由封建社会向资本社会的全面过渡 ,极大地提高了英国在欧洲国家的经济实力 ,为日后迈入工业化社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霍红霞 《阴山学刊》2009,22(2):110-112
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有着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培养目标明显打上了宗教烙印;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课和辩论;出现了学位与学位制;组织形式是在中世纪行会组织的影响下形成的:校长的产生不是行政任命,而是由各个学科的学生和民族团的学监一起选举产生,采用了特殊的专业设置——科;早期的中世纪大学,由学生或者教师组成的行会管理学校内部事务。  相似文献   

14.
中世纪 ,犹太人的客民身份 ,使其难以融入西欧社会 ,在封建经济形态下 ,犹太人无法获得土地 ,被迫在西欧封建经济的缝隙中寻求生存空间 ,从事在当时不受重视却又不能没有的商业贸易。后因西欧商业复兴 ,犹太人深受排挤 ,种种原因使他们转而从事金融信贷业 ,并一度十分兴盛。到中世纪晚期 ,西欧经济全面复兴 ,向近代转变 ,犹太人的经济空间日益缩小 ,他们只得辗转到较落后的东欧。  相似文献   

15.
发生于14~16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通常被看作是欧洲中世纪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重要分水岭,但是早在这场意义重大的文艺复兴运动发生之前,在中世纪蒙昧闭塞的精神氛围中,就已经悄然涌动着一股文化复兴的暗流,这股暗流是由基督教会所推动的.在蛮族大入侵所导致的“黑暗时代”以及其后的封建社会中,正是基督教会以其超越性的宗教理想和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坚持不懈地推动了“加洛林王朝文艺复兴”和“12世纪文艺复兴”,培育了西欧大学和学术思想的幼嫩根苗,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文艺风格,从而为后来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刘建军 《北方论丛》2006,4(4):101-105
欧洲中世纪并非如过去人们所言是一个过渡时代,而是欧洲乃至西方现代文化的奠基和初步形成时期。古代希腊罗马维系方式从血缘阶段到信仰阶段,中世纪初期的基督教文化的思维方式、思想资源以及文化要素都对后来西方文化的形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正是由于中世纪文化的贡献,才使得后来的西方文化显示出了新的和独特的形态。  相似文献   

17.
法律文化是内化在法律思想、法律制度、法律设施及其行为模式之中,并在精神和原则上引导或制约其发展的一般观念和价值体系,是人类追求生活秩序化和社会正义性的本质表达。通过对中美法律文化的比较,探讨中美法律文化的主要差异及这些差异对法律翻译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法律翻译,是从意义和风格上对法律概念、法律规范和法律文本等源语进行信息对等转换的过程,其跨越语言学、法学与翻译学三大领域。与商务英语翻译、新闻英语翻译等相似,法律翻译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西法律文化差异则是影响法律翻译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法律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根植于文化土壤,了解中西方不同法律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精髓,才能更好地进行法律翻译,达到源语与目的语的有机统一。文章尝试归纳出法律翻译中的三大主要法律文化差异及其影响,并进而探讨一些具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陈金锋 《北方论丛》2006,(3):104-106
爱德华一世统治时期英格兰发生了深刻的社会变革。经济上,全国性税收体制的确立使封建政府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军事上,不断的征战促使封建骑士兵役制向契约制,骑兵制向步兵制的转变;政治制度上,议会在战争期间批准国王征税的权力最终使之作为一种代议机制确立下来,并奠定了近代以来英国政体的基础。这一系列变化既是中世纪鼎盛时期英国历史发展的表现与结果,同时也为近代英国奠定了各方面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郑红 《兰州学刊》2006,(7):96-99
“国家权力”思想是近代西方国家理论的重要内容。为了保障个人权利,国家权力既是有限的和相对的,同时必须也是具有权威性和有效性的绝对权力。国家权力的这种内在张力是它的基本特征。近代西方国家的这种权力观可以追溯到中世纪西欧的封建二维王权思想。本文试图以封建王权思想的内在机理为起点,考察政治权力思想从国王的权力到国家主权的演变过程,并揭示国家权力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国家理论体系中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