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建立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的砷和汞的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预处理样品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的砷和汞的含量。结果检出限:砷0.073ug/L,汞0.012ug/L。线性范围:砷0~32ug/L,相关系数为0.9999。汞0~3.2ug/L,相关系数为0.9996。砷、汞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01%~1.28%、3.27%~1.44%。回收率分别为96.4%、94.9%。结论微波消解-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的砷和汞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结果准确等优点,适合于化妆品中砷和汞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2.
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同时测定化妆品中砷和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汞、砷的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样品预处理技术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汞、砷的含量。[结果]汞、砷的含量分别在0.0~2.0μg/L、0.0~20.0μg/L的范围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2、0.9998,检出限分别为0.0022、0.018μg/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67%、3.24%,回收率分别在97.3%、101%之间。[结论]微波消解-双道原子荧光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的汞和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比氢化物发生ICP-AE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砷和汞的含量,从而为化妆品中砷汞的测定提供可靠的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氢化物发生ICP-AES和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砷和汞的含量。结果氢化物发生ICP-AES测定As、Hg的检出限为0.25μg/L、0.80μg/L;RSD(n=7)为1.15%、1.26%,加标回收率为100.60%~100.90%、100.30%~99.84%;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As、Hg的检出限为0.041μg/L、0.041μg/L;RSD(n=7)为1.96%、2.10%,加标回收率为97.90%~101.60%、98.70%~104.80%。结论两者测量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都能符合要求,若只需测定砷汞,且含量低时,推荐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氢化物发生ICP-AES可同时测定多种可生成氢化物的金属元素,适合大批量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微波消解和氢化物发生-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砷和汞。方法化妆品样品采用微波消解技术消解,优化仪器条件,选择负高压270 V,砷和汞空心阴极灯电流分别为80 mA和20 mA,用氢化物发生-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砷和汞,并比较同时测定和分别测定化妆品中砷和汞含量的差异。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砷的线性范围为0~20.00μg/L,相关系数为0.999 0,检出限为0.075μg/L,精密度为0.70%~3.84%,回收率为97.60%~99.52%;汞的线性范围为0~4.00μg/L,相关系数为0.999 4,检出限为0.030μg/L,精密度为0.72%~2.74%,回收率为91.00%~99.30%。氢化物发生-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和分别测定化妆品中砷和汞的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本方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砷和汞,精密度、准确度较好,检出限能满足分析要求,操作简单,可提高日常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5.
连续测定化妆品中微量汞、砷、铅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消解法消化样品并能连续测定化妆品中汞、砷、铅的方法。方法:应用微波消解法消化样品,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连续测定化妆品同一试样中汞、砷、铅。结果:在经过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汞、砷、铅的检出限分别为0.005、0.08、0.2μg/L;本方法取样0.5g,稀释62.5倍,汞、砷、铅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6、10.0、30.6μg/kg,测定化妆品中汞、砷、铅的荧光强度与其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5、0-50和0-50μg/L。得到3种元素的回收率在90%-1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或等于2%,方法操作更为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结论:化妆品中微量汞、砷、铅可以用微波消解-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连续测定。  相似文献   

6.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化妆品中的砷、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淑娜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6):1296-1297,1300
目的:建立化妆品中准确测定砷、汞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NO3-H2SO4混合酸消化化妆品、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砷、汞的含量。结果:砷的方法检出限为0.0227μg/g,测定精密度为0.9%~1.4%,回收率为96.0%~102.7%,汞的方法检出限为0.171 ng/g,测定精密度为1.4%~2.0%,回收率为90.0%~105.0%。结论:该方法精密度好,回收率及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可作为化妆品中微量砷、汞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净水剂中砷和汞的原子荧光测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荣 《职业与健康》2005,21(12):1959-1960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净水剂中砷和汞的方法.方法 采用消解样品后用双道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砷和汞.结果 方法的检出限砷和汞分别为0.15、0.07 μg/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6%、93.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74%和2.31%.结论 净水剂中的砷和汞可以用双道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尿中汞、砷的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样品预处理技术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尿中的汞、砷的含量。结果:汞和砷的含量分别在0.0-6.0μg/L和0.0-30.0μg/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2和0.9998,检出限分别为0.048和0.21μg/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58%-2.03%、0.51%-0.92%,回收率分别在103.5%-105.0%之间和97.9%-98.5%之间。结论:微波消解-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尿中的汞和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李树雄  张荣 《职业与健康》2012,28(12):1461-1463
目的建立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大米中的砷和汞的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大米样品,以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其中的砷和汞。结果砷和汞的检出限分别为0.004 4、0.039μg/L;砷、汞标准溶液分别在1.0~20.0和0.10~1.2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5、0.999 2;精密度RSD:测定含2.0μg/L砷和0.4μg/L汞的混合标准溶液的RSD分别为2.12%、4.59%。样品加标回收率:砷92.2%~96.8%,汞90.3%~92.1%。结论该方法灵敏度、准确度高,操作方便快速,具有较低的检出限,能满足同时测定大米中砷和汞含量的测定工作。  相似文献   

10.
微波消解—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砷和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砷和汞的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方法,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砷和汞的含量。结果:砷与汞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4~200μg/L,0.01~100μg/L;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98,r=0.9999;砷回收率为95.7%~98.4%,相对标准偏差为1.75%~3.41%,检出限为0.04μg/L;汞回收率为92.5%~97.9%,相对标准偏差为1.77%~2.77%,检出限为0.01μg/L。结论:微波消解—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砷和汞,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建立一种同时检测苦丁茶中铅、镉、砷、汞和铬的方法。方法采用硝酸-过氧化氢混合酸为消解溶剂,样品经微波处理后,应用ICP-MS法同时测定样液中的铅、镉、砷、汞和铬的含量。分别选用锗、铟、铋为内标元素,以校正实验过程中仪器信号的漂移和样品的基体效应。采用校准方程75As=-3.13220×40Ar37Cl对砷的检测结果进行校正。结果铅、镉、砷、汞和铬的线性相关系数均>0.999,方法检出限为0.003 mg/kg^0.007 mg/kg,方法精密度为3.1%~18.4%,加标回收率为88.2%~113.4%,标准物质菠菜(GBW10015)和绿茶(GBW10052)的检测结果与参考值相符合。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检测要求,适用于苦丁茶中铅、镉、砷、汞和铬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湿法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油脂样品中砷和汞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杜洪凤  沈月华  张坤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15(9):1060-1061,1064
目的:建立原子荧光光谱同时测定油脂样品中砷和汞的方法。方法:硝高酸消解油脂样品,在最佳仪器、反应条件下同时测定其中的砷和汞。结果:检出限:As 0.087ng/ml、Hg 0.0065ng/ml。线性范围:As 0~20ng/ml,相关系数0.9999;Hg 0~4ng/ml,相关系数0.9996。精密度:测定10ng/mlAs、2ng/mlHg混合标准试液得到的相对标准偏差(RSD),砷1.6%、汞2.7%。样品加标回收率:As95.5%~101.4%、Hg92.5%~102.0%之间。结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和较低的检出限,满足了油脂样品中砷和汞的同时测定要求,同时也适合于其它食品、生物材料等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干法消化和氢化物发生一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砷和铋的方法。[方法]样品先在灰化助剂保护下进行干法消化,再加入预还原剂,优化仪器条件,考察常见干扰离子对测定的影响,比较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和单独测定化妆品中砷和铋的统计学差异。[结果]采用本方法测定,砷的线性范围为0.26.10.00μg/L,相关系数y=O.9997,最低检测限=0.050μg/L,回收率为92.2%~105.0%,精密度为2.47%~5.07%;铋的线性范围为0.25~10.00μg/L,γ=0.9997,最低检测限=O.050μg/L,回收率为94.0%~107.O%,精密度为2.86%~5.11%。双元素同时测定法-9单元素分别测定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测定结果准确度高,精密度好。测定方法简单,虽然样品消化时间长,但对人员操控能力要求较低,且污染小,适用于化妆品中砷和铋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鱼罐头中砷和汞含量的方法。方法微波消解样品后,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砷和汞含量。结果砷、汞测定液的检出限分别为0.049μg/L、0.017μg/L,回收率分别为98.2%~106.2%、98.4%~104.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7%~2.8%、1.8%~3.1%。结论本实验方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准确度高,线性范围宽,适合测定鱼罐头中砷和汞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化妆品中的铅、镉、砷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法。方法:以微波消解法对化妆品进行消解预处理后,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检测。结果:铅、镉、砷浓度在0μg/ml~0.50μg/ml范围内相关系数r>0.999。铅、镉、砷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00023μg/ml、0.0000031μg/ml、0.000012μg/ml,以取1 g样品分析计,本法最低检出浓度铅、镉、砷分别为0.0006μg/g、0.00008μg/g、0.0003μg/g。样品加标回收率铅、镉、砷分别是92.7%~104.1%、91.7%~96.0%、95.9%~103.4%,铅、镉、砷的相对标准偏差均<2%。结论:本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干扰少,适应于不同样品基体中铅、镉、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土壤中形态砷的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磷酸-盐酸混合浸提体系和超声振荡提取土壤中不同形态的砷。阴离子交换柱分离,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 该方法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三价砷、五价砷、一甲基砷和二甲基砷的测定范围分别为0.5 mg/kg~28.0 mg/kg、1.2 mg/kg~21.0 mg/kg、0.3 mg/kg~20.8 mg/kg和0.6 mg/kg~29.2 mg/kg。平均回收率达到96.2%~101.6%,日内精密度(RSD)≤3.7%,日间精密度(RSD)≤6.5%。3种污泥土壤样品均检测到三价砷和一甲基砷,浓度范围分别为1.3 mg/kg~6.2 mg/kg和3.7 mg/kg~9.1 mg/kg之间,五价砷和二甲基砷均低于检测限。结论 本法灵敏、准确、精密度好,适于土壤中砷的形态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酸消解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 质谱法(ICP - MS)同时检测土壤中铅、镉、铬、汞、砷、镍、铜和锌。方法 土壤样品用硝酸 - 氢氟酸体系全自动石墨消解法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 质谱法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 自动化的前处理方式增加了方法的安全性,缩短了前处理时间。方法回收率为88%~110%,精密度为0.4%~6.0%,方法检出限为0.007~0.99 mg/kg。使用GSS - 23、GSS - 14土壤标准物质进行质量控制,8种元素的结果均在标准值参考范围内。结论 本法操作安全、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土壤中8种金属元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建立化妆品原料中钯的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测定法。方法 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测定。结果 钯在0~1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低浓度和高浓度重复性分别为0.7%和3.6%,日间精密度分别为6.1%和7.4%,加样回收率为 105%。方法检测限和方法定量限分别为0.010 mg/kg、0.033 mg/kg。结论 该法专属性强、简便、灵敏和准确度高,可用于化妆品原料中钯元素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