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后期(发病2周后)发生感染性胰腺坏死(IPN)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53例AP病人临床资料。根据病人后期是否出现IPN分为非感染组(123例)和感染组(30例),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并分析AP后期发生IPN的影响因素。结果 感染组病人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系统(APACHE Ⅱ)评分、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白蛋白、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与非感染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 Ⅱ评分和淋巴细胞计数是AP后期发生IPN的独立影响因素。淋巴细胞计数预测IPN的临界值为0.7×109/L,敏感度为83.7%,特异度为66.2%。结论 淋巴细胞计数和APACHE Ⅱ评分为AP后期发生IPN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早期监测淋巴细胞计数可能成为预测AP病人后期发生IPN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探讨SOFA评分、NPR、APRI与脓毒症相关性肝损伤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7月—2021年12月治疗无效死亡的48例脓毒症相关性肝损伤患者(死亡组)、并选取同期治疗后痊愈出院的72例脓毒症相关性肝损伤患者作为存活组,对比两组入住ICU 24 h内的SOFA评分、NPR、APRI等指标,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了解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死亡组SOFA评分、NPR、APRI值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的年龄、机械通气患者占比、APACHEⅡ评分、COPD占比均高于存活组,死亡组的肝损伤持续时间、ICU治疗时间显著长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的外周血WBC、乳酸、PCT、ALT、TBIL均高于存活组(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增大、肝损伤持续时间延长、APACHEⅡ评分增高、合并COPD、乳酸增高、PCT增高、TBIL增高、SOFA评分升高、NPR增高、APRI增高脓毒症相关性肝损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脓毒症相关性肝损伤死亡患者的SOFA评分、NPR、A...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与疾病严重程度及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296例重症病人资料,对不同AGI分级病人的发病原因、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并发症发生及预后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96例病人中共289例(97.6%)发生AGI,其中以AGI Ⅰ、 Ⅱ级为主;原发AGI占67.8 %,继发AGI占32.2%;原发AGI分级高于继发AG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AGI分级病人APACHE Ⅱ及SOF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003),AGI Ⅲ、Ⅳ级病人APACHEⅡ评分高于AGIⅠ、Ⅱ级,AGI Ⅳ级SOFA评分高于其他(P<0.05)。不同AGI分级病人28 d病死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除AGIⅠ、Ⅱ级间比较外,其余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严重AGI时间多在入ICU早期,AGI Ⅲ、Ⅳ级病人常见临床病因为严重腹腔感染。结论 重症病人AGI发生率较高,多数以轻度(Ⅰ、Ⅱ级)AGI为主,且轻度与重度(Ⅲ、Ⅳ级)AGI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诊无创通气的治疗呼吸衰竭效果,分析其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经急诊无创通气治疗的200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结果分为成功组(n=143)和失败组(n=57)。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查数据,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 治疗成功143例(71.5%),失败57例(28.5%)。分析提示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总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肌酐水平与治疗结果无关(P>0.05),首次无创通气、高APACHE-Ⅱ评分、低GCS评分、肺部感染、高PaCO2水平是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在急诊经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具有较好临床疗效,但仍存在一定失败风险。首次无创通气治疗、高APACHE-Ⅱ评分、低GCS评分、肺部感染、高PaCO2水平是影响急诊无创通气患者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发病早期不同时间启动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对其病情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74例SAP病人。筛选纳入后,按发病后EN启动时间分为A组(5 d内启动EN)和B组(5~14 d内启动EN)。分析两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住院时间、手术率、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结果:174例SAP病人经筛选,最终纳入98例。其中,A组51例,B组47例。入院当天,A、B两组病人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及28 d,两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明显低于入院当天,且同期A组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发病28 d评分与入院当天相比,SOFA评分下降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病人入院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发生率、手术率及发病60 d死亡率显著低于B组(P0.05),而总住院时间、发病28 d死亡率及其他并发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胰腺假性囊肿)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发病5 d内启动早期EN较5 d后启动可降低SAP病人的手术率、AKI发生率及发病60 d死亡率,能降低APACHEⅡ评分以及SOFA评分,且对SOFA评分改善程度更大。建议临床早期对SAP病人行EN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01例MODS合并AK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住院期间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好转组,比较两组影响因素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101例患者中总死亡例数为55例(54.5%).AKIⅢ期的病死率明显高于AKI Ⅰ期和AKIⅡ期(x2=5.541,3.856,P<0.05).与AKI Ⅰ期相比,AKIⅡ期、AKIⅢ期患者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器官衰竭数、机械通气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均明显升高(P<0.05);与AKIⅡ期相比,AKIⅢ期患者的以上指标也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器官衰竭数、机械通气率是M明显升高(P<0.05).与好转组相比,死亡组的年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器官衰竭数、机械通气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均明显升高(P<0.05),ODS合并AKI的危险因素.结论 MODS合并AKI患者的预后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APACHEⅡ评分、器官衰竭数、机械通气率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雌二醇(E2)联合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对老年尿源性脓毒症妇女并发谵妄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在本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230例老年尿源性脓毒症妇女, 根据是否出现谵妄将其分为谵妄组(75例)和非谵妄组(155例)。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的一般资料、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 Ⅱ)评分以及血清性激素[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血清E2]水平。采用Spearson相关分析确定血清E2水平与SOFA评分、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尿源性脓毒症妇女并发谵妄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采用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指标对老年尿源性脓毒症妇女并发谵妄的预测价值。结果谵妄组的年龄、脑卒中史、机械通气比例、SOFA评分、APACHE Ⅱ评分、ICU停留时间以及28 d病死率均高于非谵妄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非谵妄组比较, 谵妄组的血清E2、降钙素原、血乳酸水平明显升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与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在百草枯中毒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SOFA评分与APACHEⅡ评分两种评估方法结果的一致性及与病死率、并发症问的关系。结果SOFA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在百草枯中毒预后评估中具有一致性(P〈0.05);SOFA评分≥5分或APACHEⅡ评分≥5分时病死率均为100%;不同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OFA评分,χ^2=18.408,P〈0.05;APACHEⅡ评分,χ^2=22.934,P〈0.05)。结论SOFA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在百草枯中毒评估中价值一致,均能比较准确地评估百草枯中毒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对21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和24例非感染性休克患者分别测定血浆肾素活性(PRA)和AngⅡ浓度,以及血乳酸水平(LAC),并进行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计算病死率,进一步将患者按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进行分析,对结果进行比较,并对PRA、AngⅡ浓度和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LAC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非感染性休克组相比,感染性休克组患者PRA、AngⅡ、APACHEⅡ、SOFA评分、LAC和病死率明显增高;与存活组患者相比,死亡组患者PRA、AngⅡ、APACHEⅡ、SOFA评分、LAC明显升高(P<0.05)。相关分析结果,PRA和APACHEⅡ、SOFA、LAC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409、0.601和0.671(P<0.01);AngⅡ和APACHEⅡ、SOFA、LAC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491、0.776和0.690(P<0.01)。结论:感染性休克激活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PRA和AngⅡ浓度明显升高,过度激活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可能参与器官功能损伤过程,PRA和AngⅡ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较好,对病情预后和严重程度判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腹腔感染继发器官功能障碍病人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6例腹腔感染继发器官功能障碍的病人临床资料,收集人口学资料、治疗及结局等数据。分析腹腔感染继发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病死率、治疗及预后危险因素。结果 腹腔感染继发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40.6%和14.7%。病死率随着器官功能障碍的器官数量的增加而升高。预后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器官功能障碍数量、原发感染部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人工肝支持、有无合并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评分)等因素均影响腹腔感染继发器官功能障碍病人的预后。多因素分析显示,器官功能障碍数量、人工肝支持、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是影响腹腔感染继发器官功能障碍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腹腔感染继发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病死率均较高。器官功能障碍数量、人工肝支持、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是影响腹腔感染继发器官功能障碍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APACHEⅡ和SOFA评分系统对结肠穿孔手术风险的预警作用.方法:回顾分析61例结肠穿孔病例,并比较其临床结果与评分系统的关系.结果:①本组一期手术病例平均APACHEⅡ评分(14.4±1.7)、平均SOFA评分(7.8±1.2)分别低于二期手术病例(19.5±2.6和9.3±1.9)(P<0.05)L②APACHEⅡ评分≥18病例的死亡率(87.5%)显著高于评分<18者(29.7%)(P<0.01),尤其是>21病例的死产率高达90.9%(20/22)L③SOFA评分≥9病例的死亡率(80.0%)显著高于评分<9者(27.8%)(P<0.01),且19例SOFA评分≥11者全部死亡L④APACHE Ⅱ评分≥18且SOFA评分≥9病例的死亡率(94.7%)显著高于APACHE Ⅱ评分<18且SOFA评分<9者(68.6%)(P<0.01),APACHE Ⅱ评分>19且SOFA评分>11的病例全部死亡(17/17).结论:APACHE Ⅱ和SOFA评分可较准确地评估结肠穿孔病人的手术风险和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APACHEⅡ和SOFA评分系统对结肠穿孔手术风险的预警作用.方法回顾分析61例结肠穿孔病例,并比较其临床结果与评分系统的关系.结果①本组一期手术病例平均APACHEⅡ评分(14.4±1.7)、平均SOFA评分(7.8±1.2)分别低于二期手术病例(19.5±2.6和9.3±1.9)(P<0.05)L②APACHEⅡ评分≥18病例的死亡率(87.5%)显著高于评分<18者(29.7%)(P<0.01),尤其是>21病例的死产率高达90.9%(20/22)L③SOFA评分≥9病例的死亡率(80.0%)显著高于评分<9者(27.8%)(P<0.01),且19例SOFA评分≥11者全部死亡L④APACHE Ⅱ评分≥18且SOFA评分≥9病例的死亡率(94.7%)显著高于APACHE Ⅱ评分<18且SOFA评分<9者(68.6%)(P<0.01),APACHE Ⅱ评分>19且SOFA评分>11的病例全部死亡(17/17).结论APACHE Ⅱ和SOFA评分可较准确地评估结肠穿孔病人的手术风险和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肾损伤网络(AKIN)制定的急性肾损伤(AKI)诊断标准联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对心脏术后AKI的预后评估价值。 方法 前瞻性收集2009年4月至8月期间在本院行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AKIN标准对心脏术后患者进行AKI诊断和分期;根据患者术后第1个24 h内的生理指标最差值进行APACHEⅡ和SOFA评分,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3项评估系统的分辨力和校准力。以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它们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 993例患者中309例术后出现AKI,发病率为31.1%。患者AKI诊断日和首次达AKIN 最高分期日距手术的中位间隔时间分别为1 d和2 d。AKIN 1、2、3期患者的APACHEⅡ及SOFA评分均高于非AKI患者(P < 0.01),且分值与AKIN分期呈正相关(APACHEⅡ r = 0.37,P < 0.01;SOFA r = 0.42,P < 0.01)。病死率亦随AKIN分期升高而升高。非AKI组、AKIN 1期患者根据APACHEⅡ分值计算所得的校正预计病死率(PDR-A)明显高于实际病死率(P < 0.01),而AKIN 3期PDR-A则低于实际病死率(P < 0.01)。APACHE Ⅱ、SOFA评分及AKIN分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0.8,且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提示模型拟合较好。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19(OR = 4.26)和AKIN 3期(OR = 76.15)是心脏术后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 结论 AKIN标准能在心脏术后早期对患者进行AKI诊断和分期,且在一定程度上发挥预后评估的作用。APACHEⅡ和SOFA在术后第1个24 h内的评分能较好区分病情的严重程度。3者作为预测模型均显示了对于整体预后较好的分辨力和校准力,且APACHEⅡ≥19和AKIN 3期是心脏术后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需注意APACHEⅡ计算所得的PDR-A与AKIN不同分期组实际病死率相比存在偏差,动态评分可能有助于提高预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PCT和CRP两种检测指标与APACHE Ⅱ及SOFA评分两个评分系统的关系,比较PCT和CRP在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住我院ICU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入院24h内行PCT、CRP检测、APACHE Ⅱ评分和SOFA评分脓毒症患者的资料,分析不同预后患者PCT、CRP与APACHE Ⅱ及SOFA评分关系以及不同水平APACHEⅡ及SOFA评分时与PCT、CRP的关系。结果:PCT与APACHEⅡ、SOFA评分系统较CRP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1),不同水平APACHEⅡ、SOFA评分时PCT水平差异较CRP具有显著性(p〈0.05),PCT评价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较CRP评价预后的ROC线下面积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PCT较CRP与两个临床评分系统具有更明显的相关性,同时PCT较CRP能更好地反映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5.
动态监测尿微量蛋白对危重患者预后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尿微量蛋白作为危重患者预后指标的可行性。 方法 前瞻性动态监测ICU危重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α1-微球蛋白(α1-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并与目前临床常用的预后评估系统APACHEⅡ、SOFA进行比较。结果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尿MA、α1-MG、NAG、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SOFA与死亡呈正相关。尿MA、α1-MG、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SOFA升高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发生呈正相关。尿MA(r=0.397)、α1-MG(r=0.448)和RBP(r=0.465)与APACHEⅡ评分显著相关。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MA、α1-MG、RBP、NAG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75﹙P < 0.05﹚、0.825﹙P < 0.05﹚、0.820﹙P < 0.05﹚、0.730、0.530、0.620。结论 动态监测尿MA、α1-MG、RBP可作为危重患者预后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预测外科脓毒症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3年3月收治的68例外科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D-二聚体水平(〈0.5、0.5~2.0、〉2.0 mg/L)将患者分为3组,比较各组间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性脏器功能衰竭评分(SOFA)、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腹腔高压(IAH)发生率、多器官功能降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变化,分析D-二聚体水平与病情严重度指标(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并以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判断D-二聚体水平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68例外科脓毒症患者,治愈48例,死亡20例。D-二聚体水平〉2.0 mg/L组患者的SOFA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IAH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而D-二聚体水平与APACHEII评分(r=0.552,P〈0.01)、SOFA评分(r=0.691,P〈0.01)具有显著相关性。D-二聚体水平对患者的病死率(AUC=0.717)、MODS发生率(AUC=0.752)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D-二聚体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外科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度及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动脉瘤病人围手术期凝血与纤溶指标的变化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40例动脉瘤术后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凝血及纤溶指标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40例动脉瘤病人术后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ISTH评分平均为(3.4±1.5)分,共7例病人诊断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动脉瘤破裂病人的ISTH评分明显高于未破裂者(P<0.05)。ISTH评分与APACHEⅡ、SOFA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704、0.694,P<0.05),ARDS、休克及死亡病人具有更高的ISTH评分。结论 动脉瘤病人围手术期凝血及纤溶系统激活,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大量消耗,易发生出凝血功能障碍;ISTH评分高的病人更易发生器官功能损伤,且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浆DNA浓度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准确性.方法 随机选取16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脓毒症组(SE组),选取109例非脓毒症患者作为对照组(C组).入院时抽取外周静脉血样,采用PCR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分别测定血浆DNA浓度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记录入院24h内情况最差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评分(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根据存活情况将SE组患者分为存活组(n=103)和死亡组(n=57).结果 与C组比较,SE组血浆DNA浓度、CRP浓度、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升高(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血浆DNA浓度、CRP浓度、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升高(P<0.05).血浆DNA浓度、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95%CI,0.74~0.88)、0.72(95% CI,0.63 ~ 0.82)和0.68(95%CI,0.60~0.77).结论 血浆DNA浓度可准确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与CRP浓度、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比较,血浆DNA浓度预测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中的治疗时机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以来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322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按RIFLE标准分为AKIⅠ期、Ⅱ期和Ⅲ期,并对不同AKI分期患者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前和治疗24h后的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指标、患者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AKI Ⅱ期和AKI Ⅲ期较AKIⅠ期患者的机械通气率、缩血管药物使用率、肝脏衰竭率、ARDS发生率,全身炎症反应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率都显著提高(P〈0.05)。与CVVH治疗前相比,CVVH治疗24h后平均动脉压和氧合指数均明显升高(P〈0.05),APACHE Ⅱ评分和SOFA评分在AKIⅠ期和Ⅱ期患者显著降低(P〈0.05),在AKI Ⅲ期患者中变化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KI Ⅲ期患者的医院死亡率显著高于AKIⅠ期和AKI Ⅱ期患者(P〈0.05),AKI Ⅰ期和AKI Ⅱ期患者死亡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并AKI、MODS的HFRS患者早期行CBP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评估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不同方法对SAP预后的判断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年间收治168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价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APACHE Ⅱ)及CT严重性指数(CTSI)对SAP预后结果的预测能力.结果 ROC曲线面积比较:SOFA,APACHEⅡ,CTS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6,0.809和0.779;SOFA与CTS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8,P<0.01);APACHEⅡ与SOFA,CT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79,P>0.05和Z=0.693,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期最大SOFA计分、最大APACHE Ⅱ评分、最大CT计分指数、年龄、胰腺感染等与SAP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最大SOFA计分、最大APACHE Ⅱ评分、最大CT计分指数为SAP预后判别预测的独立相关因素.联合评价表明,三者阳性与二者阳性或一个阳性的SAP患者病死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观测SAP患者住院期间的SOFA,APACHE Ⅱ和CTSI对SAP预后有较强的判别预测能力,联合三者建立的判别方程具有更佳的SAP预后判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