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距骨骨软骨损伤(osteochondral lesions of the talus,OLT)是指在创伤或非创伤性因素作用下,距骨滑车局限性关节软骨剥脱,通常累及深部软骨下骨损伤,并往往引发关节疼痛、积液肿胀等症状,严重者可致关节功能障碍的踝关节疾病。病变通常与踝关节扭伤及骨折等创伤性因素相关,因此大部分患者有踝关节扭伤或不稳定病史,而非创伤性因素也已被报道可导致该病变。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锝-99m骨扫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及关节镜均已被用于诊断该疾病。保守治疗多用于骨软骨块无移位的儿童患者,疗效尚可,对于成人效果多不佳。多种手术方式如关节镜下病灶清理、微骨折及钻孔术、骨软骨块复位内固定术、自体或异体骨软骨移植术、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自体骨-骨膜移植术、关节腔内注射生物附加物技术、组织工程技术等均已被大量文献报道,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距骨骨软骨损伤(OLT)常见于曾有踝关节创伤史的病人,对本病的准确评价有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MRI可检出OLT并对其进行分级,是目前评价OLT的最佳无创检查手段。就OLT的MR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距骨骨软骨损伤(OLT)常见于曾有踝关节创伤史的病人,对本病的准确评价有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MRI可检出OLT并对其进行分级,是目前评价OLT的最佳无创检查手段。就OLT的MR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Hepple Ⅴ型距骨骨软骨损伤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54例Hepple Ⅴ型距骨骨软骨损伤的治疗,分别采用直径4.5 mm与直径8.0mm自体骨软骨移植器械完成植骨手术。内踝截骨暴露距骨病变部位,制备软骨损伤区受区,取自体股骨外髁非负重区骨软骨柱修复距骨软骨缺损区。随访期间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摄X线片。末次随访时获得磁共振成像(MRI)随访,明确软骨移植区愈合情况。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评分评价足踝功能,对比大直径组与小直径组骨软骨移植术后优良率。结果:5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期间出现1例供区疼痛,1例踝关节内大量瘢痕形成影响功能行二次关节镜下清理,无皮肤伤口感染、内固定失效、截骨端不愈合、畸形愈合等其他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7%。随访证实术后10~14周(平均12周)截骨端愈合,MRI检查显示骨软骨移植区愈合良好,无明显退变。AOFAS评分术后(90.3±7.3)与术前(69.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05,P<0.01)。大直径组与小直径组骨...  相似文献   

5.
电离辐射对骨与软骨的损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离辐射对骨与软骨的损伤王宗烨,徐维邦,宋淑军目前对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多采用综合治疗。放射疗法作为一种治疗肿瘤的手段,对延缓病人生命,提高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人们对放射疗法治疗骨与软组织肿瘤在临床实践中应用还存在着许多顾虑。尤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内踝截骨、取髂骨植骨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手术技巧及预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10月,采用取同侧髂骨松质骨植骨术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的内侧距骨软骨损伤17例(17足)的病历资料。男10例;女7例;左足7例,右足10例;年龄16-50岁;平均年龄35岁;14例患者病灶位于内侧,3例患者病灶位于外侧,病灶平均面积为为60±52.8 mm2;按照MRI的Hepple距骨软骨损伤分型,Ⅲ型8例;Ⅳ型6例;Ⅴ型3例;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均行CT及MRI检查。采用美国足与踝协会踝与后足评分(AOFAS)及视觉疼痛量表(VAS)对术后踝关节的功能及疼痛评定治疗效果。结果:17例患者术后随访4~39个月;平均18.6个月。AOFAS评分由术前的77.32±6.67分提高到术后的93.10±8.24分,VAS评分由术前的7.80±1.38分降低到术后的1.96±1.6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随访未见伤口感染、皮肤坏死、内固定失效、截骨端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结论:对于HeppleⅢ、Ⅳ、Ⅴ型的距骨软骨损伤,经内踝截骨、髂骨植骨术治疗距骨软骨损伤是有效的治疗方式;手术治疗可以改善踝关节的功能、缓解踝关节的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发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01至2016-06武警总医院就诊,并采用发散式冲击波治疗的距骨骨软骨损伤54例60个距骨,治疗方案为能量1.5~2.5 bar,5Hz,冲击2000~3000次,5次为一疗程,共治疗3~4疗程。治疗结束后3、6、12个月进行随访,通过患者踝关节VAS疼痛评分、美国足与踝协会踝与后足评分和MRI矢状面损伤面积大小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结束后3个月,患者VAS评分降低,AOFAS评分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6、12个月,患者踝关节疼痛持续缓解,功能评分不断提高(P<0.01);治疗前平均损伤面积(2.67±1.14)cm2,治疗结束后3个月(1.97±0.77)cm2,6个月(1.04±0.61)cm2和12个月(0.46±0.25)cm2缩小更明显(P<0.01),部分患者损伤区可完全消失。结论 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轻中度距骨骨软骨损伤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正>距骨骨软骨损伤(osteochondral lesions of the talus,OLT)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以软骨松动、剥脱,或者软骨下骨坏死,甚至骨软骨游离体形成为主要特点的一种距骨软骨病变,最早由Monro于1856年描述,是引起踝关节慢性疼痛的原因之一,若不及时治疗,容易继发踝骨关节炎。距骨骨软骨损伤通常发生在20~30岁之间,尤其常见于运动人群。双侧发病者占10%,并在男性中稍占优势。这种损伤在踝关节扭伤的发病率为6.5%。但是由于该损伤早期不易在普通X光片上发现,因此,其实际发病率应该更高[1,2]。OLT发生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外伤是最常见的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内踝截骨、胫骨带骨膜骨移植治疗距骨内侧骨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采用内踝截骨、病灶清理、胫骨带骨膜骨移植治疗距骨内侧骨软骨损伤28例。术中经内踝截骨,显露内侧距骨顶,清理碎裂软骨,去除病灶及囊肿,自同侧胫骨钻取带骨膜骨柱,采取打压固定技术将骨柱植入受区钻好的孔中,固定内踝截骨块。观察患者术前术后踝关节X线片、MRI,在PACS系统测量比较距骨骨软骨损伤水肿区域的左右径、前后径及深度变化,比较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结果:本组共23例患者获最终随访,随访时间15个月(10~28月),X线片证实术后平均11周(9~14周)内踝截骨端愈合,MRI检查显示患者术后病灶骨髓水肿区域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例患者形成软骨组织稍高于周围关节软骨,2例患者软骨下骨囊肿未完全消失,6例取内固定时行关节镜检,其中5例移植物与周围关节软骨愈合良好,表面被软骨样组织覆盖,其色泽、光滑度等与周围软骨面差异较小,患者AOFAS踝与后足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随访期间未见供区疼痛、伤口感染、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结论:对于Ⅲ~Ⅴ期距骨骨软骨损伤,经内踝截骨、病灶清理、胫骨带骨膜骨移植可修复软骨缺损,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关节镜结合微骨折术与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5年4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的治疗情况,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采取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和B组(采取踝关节镜下自体软骨移植术治疗),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疼痛评分变化,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6个月疼痛和踝关节功能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治疗有效率(97.5%)与A组(8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关节镜结合微骨折术和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距骨软骨损伤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均能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并且均有较高的安全性。自体骨软骨移植相较于微骨折术的治疗有效率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张颖  杨军  丁晶 《西南国防医药》2012,22(9):973-974
目的 探讨踝关节后方隐匿性小片骨软骨撕脱骨折的发生机理、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在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5例踝关节后方隐匿性小片骨软骨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5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于术后消失,术后1 w开始下地行走,出院后进行为期6个月~2年的随访,均未复发.结论 踝关节后方隐匿性小片骨软骨撕脱骨折的早期临床表现特异性较低,X线平片及CT检查中的表现也较为隐匿,容易造成漏诊,应引起重视.目前对于该病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应进行手术治疗,治愈率及症状改善程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12.
创伤性脑损伤(TBI)造成严重的神经损伤,为社会和个人带来巨大经济负担,然而目前保护神经的有效治疗方法还比较缺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线粒体特异性脂质-心磷脂(CL)对TBI的治疗作用在基础研究中显示出希望.本文围绕CL在神经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自噬两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重点介绍CL外化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机制及其在脑损伤...  相似文献   

13.
创伤性膈肌破裂(traumatic rupture of diaphragm,TRD)具有隐匿性特点,在临床上容易发生漏诊或延迟诊断,以至于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规范TRD临床救治流程和路径,有利于提高TRD诊治效率和质量,降低TRD患者的致残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是临床常见脑外伤,由于受损部位主要分布在灰白质交界处和大脑深部中线结构,且脑损伤呈弥漫性,常规影像学检查常无阳性发现,往往低估了患者病情.本文就扩散张量成像应用于轻度创伤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创伤性膝关节脱位失稳性的临床诊治。方法笔者随机选取2008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创伤性膝关节脱位失稳性患者,依据膝关节脱位损伤类型及收治时间(伤后≥15d或15d)分两组,即新鲜损伤组(n=40)和陈旧损伤组(n=40)。应用浮髌试验、抽屉试验、CT、膝应力位X线检查等对两组患者的患膝进行检查,依据两组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单纯开放手术、单纯关节镜手术、开放手术联合关节镜手术、截肢、全膝关节置换等治疗。结果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新鲜损伤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显著高于陈旧损伤组(P0.05);新鲜损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80.0%(32/40)显著高于陈旧损伤组45.0%(18/40,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7.5%(7/40)低于陈旧损伤组32.5%(13/40,P0.05)。结论创伤性膝关节脱位失稳性的临床诊治宜早不宜晚,最好在15d内诊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重症颅脑损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2月—2012年1月救治的47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4例,对照组23例,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以及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24例患者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23例患者行非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24例患者经过院前积极的抢救和院内及时的手术治疗,优良率为50.00%;而对照组23例患者中,优良率为21.74%。两组间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2 9,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一般情况非常危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急诊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非手术治疗,因此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不但要进行积极的院外抢救,入院后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院外急救和院内手术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对挽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外伤性胰腺损伤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伤性胰腺损伤的诊断主要依据淀粉酶的测定,B超、CT、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磁共振胆胰成像(MRCP)和腹腔镜等检查,各有其特点及应用价值。根据胰腺损伤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术式,充分有效的引流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而主胰管断裂的识别和定位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本文对外伤性胰腺损伤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马玲  李军  王军  孙影 《临床军医杂志》2011,39(6):1092-1094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对慢性腰臀部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40例慢性腰臀部软组织损伤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以患者的疼痛点为中心,行体外冲击波疗法,对照组给予聚焦超声治疗。分别进行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估(VAS)。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体外冲击波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慢性腰臀部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创伤脓毒症是创伤后机体对感染反应失调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当伴有严重的循环、细胞和代谢异常时称为感染性休克。随着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液体复苏及生命支持系统的改进,创伤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水平已较过去有了明显提高,但其病死率仍持高不下。对于创伤脓毒症尽早、迅速、准确地做出预警和评判是降低其高病死率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生物标志物(基因多态性、血浆蛋白分子和免疫细胞功能分子)与创伤脓毒症的早期诊断、病程进展和死亡密切关联,且一些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这些生物标志物的单独或联合检测为早期诊断创伤脓毒症带来新的机遇,且有望拓宽创伤脓毒症的治疗思路。本文就创伤脓毒症早期预警诊断生物标志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