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为缓解独生子女家庭中的父母养老矛盾,剖析我国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现状、机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构建面向独生子女的机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共筛选出1 034名独生子女父母的数据,以安德森模型为基础框架,运用logistic回归剖析我国独生子女父母去养老机构养老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 034名被调查父母中,有去养老机构意愿的仅58人,占5.61%。logistic回归显示,独生子女父母的机构养老意愿受教育、婚姻状况、是否患慢性病、居住地、机构是否提供上门服务等因素影响(P<0.05)。结论 我国需要重点关注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问题,加大对养老机构的支持,完善相关保障制度,培养机构专业人才,将“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制度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我国独居失能老人未满足照料需求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构建面向独居失能老人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2014年数据,以安德森健康行为模型为框架,引入社区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独居失能老人的照料未满足状态占比高达63.1%,进一步的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孤独感(很少孤独, OR=0.337,P=0.008)、社区提供生活照料服务(OR=2.334,P=0.037)、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两种以上,OR=2.476,P=0.050)是未满足照料需求的影响因素,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亟需完善针对独居失能老人的养老服务,着力减少其孤独感,实现社区生活照料服务的供需平衡,重点关注患有两种以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独居失能老人。  相似文献   

3.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尤以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问题最为严重。相比发达国家的照护保险覆盖率高、照护服务内容全面及服务标准严格,我国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问题存在诸多问题,如长期照护体系未建立、失能老人照护保险还处于试行阶段和缺乏相应人才等问题。机构养老模式是失能老人照护的一种重要形式,本文主要关注我国养老机构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需求的现状、护理内容以及照护服务建议等有关内容。通过对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需求问题研究,为政府及社会养老机构提供建议,拓展长期照护事业发展思路,从而实现失能老人照护工作的有序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4.
薛原  高俊杰 《现代预防医学》2021,(20):3660-3666
目的 探索影响江苏省中年人群选择养老模式意愿的因素,为完善江苏省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安德森行为模型,通过自编问卷调查江苏省630位中年人的养老模式选择倾向,利用χ2检验分析不同特征中年人选择养老模式的差异,运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江苏省中年人选择不同养老模式的因素。结果 630位中年人中64.44%选择家庭养老模式,13.33%选择社区养老模式,22.22%选择机构养老模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无配偶,OR = 11.884,P = 0.024)、是否赞成老年人居家养老(不确定不赞同,OR = 14.208,P = 0.014)、居住社区是否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OR = 7.459,P = 0.017)影响是否选择社区养老模式。婚姻(无配偶,OR = 21.997,P = 0.010)、是否赞成老年人居家养老(不确定不赞同,OR = 23.019,P = 0.001)、月收入(7 000元以上,OR = 38.163,P = 0.012;3 000~7 000元,OR = 22.584,P = 0.023)、邻居关系(大多数都很关心,OR = 0.010,P = 0.025)、自觉精神状况(一般及以下,OR = 5.582,P = 0.035)影响是否选择机构养老模式。结论 需进一步引导转变养老观念,普及社区养老概念完善社区健康服务,提升政府在养老服务中主导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深圳市养老机构失能老人的医疗护理服务利用现状与影响因素,为完善失能老人医疗照护服务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深圳市养老机构失能老人照护服务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利用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对失能老人的医疗护理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深圳市养老机构失能老人中,重度失能和多病共病比例大,医疗护理类服务利用率较高,但群体分布不均。婚姻状况、每月退休金、医保报销比例及过去半年住院治疗情况是影响养老机构失能老人利用医疗护理服务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养老机构应加强慢性病管理,推进医养融合,扩大医疗护理服务的供给;关注弱势群体,加强对无伴侣和贫困失能老人的社会支持和经济支持,以促进失能老人对医疗护理服务的公平利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探索成都市空巢老人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生命质量量表(SF-12)和养老意愿个体特征自制调查问卷,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成都市60岁及以上的主城区空巢老人进行调查,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相结合的统计分析方法对空巢老人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空巢老人530例,有效问卷523例。调查的空巢老人当中,倾向于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模式(31.36%)的要多于家庭养老模式(30.02%),选择机构养老的空巢老人最少(15.8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职业、性别、医疗保险是影响空巢老人养老意愿的主要因素。结论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正逐渐备受空巢老人青睐,尤其是具有较高文化且有良好医疗保障的空巢女性老年人更偏好于社区居家养老。建议完善与加强社区功能,将养老资源更多地向社区进行配置,促进社区居家养老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政策试点实施以来,远郊区老年人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上海市养老服务保障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安德森模型,自编问卷调查远郊区老年人养老模式的选择意愿,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远郊区老年人养老模式选择的因素.结果 955位老年人中77.2%选择居家养老,13.2%愿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京津冀地区城市老年人口的机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该地区完善养老体系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对京津冀地区1492例城市老年人口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21.0进行单因素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老年人最期望的养老方式是家庭养老(54.7%),但是73.3%的调查对象有机构养老意愿。年龄(OR=0.800,95%CI:0.655~0.977,P=0.029)、文化程度(OR=1.154,95%CI:1.019~1.307,P=0.024)、子女数量(OR=0.694,95%CI:0.581~0.828,P<0.001)和与配偶居住(OR=1.825,95%CI:1.229~2.709,P=0.003)是城市老年人口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 机构养老在京津冀城市养老体系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养老机构发展过程中应重点满足低龄、高文化水平、子女数量少及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山东省城市老年人的机构养老选择意愿,分析影响其选择意愿的因素,为制定山东省机构养老发展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年7—8月,随机抽取山东省14个城市中的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完成有效问卷868份,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采用率、构成比等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868名老年人中,愿意选择机构养老的比例36.6%,其中81.6%的人倾向于公办机构养老;经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文化程度、子女个数、慢性病严重程度、居住状况和退休前职业是城市老年人机构养老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山东省城市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有较高的选择意愿,尤其是年龄较大、有较严重慢性病、文化程度不高、子女数量少和独居、退休前职业为私营企业主的老年人群,需要大力发展机构养老来解决对此有较高选择意愿的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许浩  陈娜 《现代预防医学》2020,(22):4181-4184
目的 分析我国城乡失能老人的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差异。方法 基于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纳入3 054名失能老人,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城乡失能老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差异。结果 本研究失能老人抑郁状况得分为(11.2±7.3),抑郁发生率为48.6%;城市地区的抑郁状况(49.4%)高于农村地区(44.5%)。低龄、重度失能、低生活满意度、家庭低收入、睡眠时间短是城乡地区失能老人抑郁发生率的共同危险因素;女性(OR = 1.494,P<0.001)、无照顾依靠(OR = 0.738,P = 0.001)、患3种以上慢性病(OR = 1.856,P<0.001)是城市失能老人抑郁发生率特有的危险因素。结论 中国失能老人抑郁症状存在着城乡差异,城市失能老人抑郁症状发生率更高且影响因素更加复杂,对城乡失能老人的干预措施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分析社区失能老人对互联网+长期护理服务的需求及使用意愿。方法 随机抽选2020年12月—2021年8月在金华市社区失能老人500例,采用一般资料表、功能独立性评测量表(FIM)、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需求评估问卷进行调查,最终回收308份信息完整数据。结果 文化程度越高、无子女、与配偶同住、家庭人均月收入越高的失能老人越倾向于选择居家照护,慢性病种类越多、独居、家庭人均月收入较低、文化程度低的失能老人则倾向于机构照护(p﹤0.05)。结论 社区失能老人存在多方面的长期护理服务需求,高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慢性病种类多且独居的老人,应建立长期照护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河南省老年人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为河南省养老模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第六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河南省18个省辖市抽取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养老意愿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共纳入老年人8 389名,选择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比例分别为89.81% 、5.79%和4.40%。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85岁以下、文化程度高、就医距离远、生活不需要照顾、1年内接受过健康体检、不知有家庭医生服务、主要由其他人员照顾和1年内有住院的老年人倾向于社区养老(P<0.05);75岁以下、家庭年收入低、非贫困/低保户、家庭常住人口少、两周有病伤、自评健康状况差、没有签约家庭医生、主要由其他人员照顾的老年人倾向于机构养老(P<0.05)。结论 河南省老年人以居家养老意愿为主。可基于影响因素特点,努力构建多元化养老模式,以满足不同老年人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13.
连慧莹  曹阳 《卫生软科学》2020,(3):38-44,53
[目的]了解我国老年人异地养老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完善异地养老服务体系,优化养老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基于CHARLS数据,以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为框架,采用逐步回归法,对7535名老年人异地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7535名老人中,有异地养老意愿的995人(13.2%)。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教育程度、居住地、居住模式、生活来源、本地医疗服务满意度的老人异地养老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教育水平、居住地、居住模式、本地医疗服务满意度均为老年人异地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人异地养老意愿较低。应充分考虑老年人异地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细分老年人群,引导多样化异地养老形式;确保医疗资源供给,简化异地就医手续;完善保障政策,提高异地养老老人经济收入,从而提高老年人异地养老意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农村失能老人居家健康管理需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抽样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农村失能老人居家健康管理需求问卷》,对河南省某乡镇农村社区居家养老的213名失能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失能老人居家健康管理需求总得分为(122.65±7.95)分,平均得分为(3.96±0.26)分,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各维度平均得分为:健康档案(4.34±0.36),身体评估(3.77±0.45),心理健康(3.81±0.56),医疗环境(4.47±0.54),健康知识(3.99±0.30),智慧养老(4.26±0.63),死亡教育(2.16±0.70),多元回归结果显示,月均医疗费用,失能时长,疾病感知,居住情况,慢性病种类,失能程度是影响农村失能老人居家健康管理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农村失能老人居家健康管理需求较大,尤其在医疗环境、健康档案及智慧养老方面,可通过促进医疗资源下沉,完善失能老人签约服务包、定期为老人进行体检并构建远程健康管理平台等方式满足其健康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辽宁省农村独居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选择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建立和发展农村独居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辽宁省农村地区302名独居失能老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老年人能力评估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自制长期照护模式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219例(72.5%)独居失能老人选择居家长期照护,83例(27.5%)选择机构长期照护,勉强能在家生活(76.3%)和没钱去养老机构(60.3%)是独居失能老人选择居家长期照护的2个主要原因,选择机构长期照护最重要的原因是有专人提供生活照料(73.4%);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月收入(OR = 4.156,P = 0.001)、社会支持(OR = 0.903,P = 0.036)和能力等级(中度失能:OR = 26.593,P = 0.001;重度失能:OR = 557.370,P<0.001)是长期照护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 居家长期照护仍然符合大部分农村独居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意愿,应针对独居失能老人的不同特点,加强居家长期照护功能并发展机构长期照护服务。  相似文献   

16.
基于老人养老意愿与需求的居家照护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月 《卫生软科学》2009,23(5):533-534
人口的快速老化及老年人口的剧增使得中国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在考察老年人自身养老意愿与需求的基础上,探索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老年照护模式,提出构建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照护服务体系,形成社区养老助老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人在消除无法观测变量的影响后,其养老意愿的相关因素。方法 本文基于2008、2011、2014和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构成的面板数据,分别以个人养老、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为因变量,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来探讨老年人养老意愿选择的影响因素,为了消除内生性,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PSM)进行验证。结果 自理能力(OR=1.597,95%CI:1.293~1.972)、配偶照料支持(OR=1.556,95%CI:1.187~2.039)和情感支持(OR=1.422,95%CI:1.182~1.711)、照料者态度(OR=1.91,95%CI:1.359~2.683)对老年人个人养老意愿有着显著影响;照料者态度(OR=1.933,95%CI:1.356~2.756)、配偶照料支持(OR=0.718,95%CI:0.539~0.957)和情感支持(OR=0.727,95%CI:0.601~0.879)是影响老人家庭养老意愿的重要因素;照料者态度(OR=0.001,95%CI:0~0.019)、子女照料支持(OR=0.071,95%CI:0.008~0.68)和情感...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苏锦街道辖区失能老人的养老状况和养老需求,制定个性化服务包,依托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和家庭病床等“医养融合”方式,探索满足失能老人居家养老的方式,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纵向变化趋势,为机构养老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搜集并分析中国1999—2020年有关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调查数据文献,运用横断历史元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1)1999-2020年间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变迁无明显变化趋势,各年份中选择机构养老占比的中位数在6%~15%之间;(2)不同类型的老年人中,只有独居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随年代变迁呈缓慢上升的趋势;(3)不同婚姻状况的老年人在机构养老意愿的选择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1)受研究时间跨度小、研究对象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缺乏严格统一规范的问卷以及多种养老方式的涌现等因素影响,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变迁无明显变化趋势;(2)独居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角色的改变是导致其机构养老意愿随年代变迁呈缓慢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未婚的老年人相比已婚和其他(离异、丧偶或分居)的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机构养老。为此,建议养老机构应以独居未婚的老年人为宣传重点和优化养老服务供给。  相似文献   

20.
朱丹  张坚  曾平  谢红 《营养学报》2021,(1):43-48
目的 调查京津地区护理型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营养状况和失能程度,分析营养状况对失能程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于2019年5~6月对京津地区7家护理型养老机构中入住的372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京津地区护理型养老机构的372名老年人中58.6%有营养不良风险或营养不良,50.0%为中度、重度或完全失能;失能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