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研究不同干燥温度、装载密度和物料厚度对南瓜片干燥速率的影响,以探明南瓜片在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过程中的水分变化规律,并用7种干燥模型对干燥特性试验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拟合求解,确定模型系数并获得最优模型.结果表明:干燥温度、装载密度和物料厚度对南瓜片的干燥速率有显著影响(P0.05),在各干燥条件下南瓜片均呈先加速后减速的干燥过程.通过对干燥动力学模型的拟合后发现,试验数据在Midilli and Kucuk模型中的回归系数(R~2)最大,残差平方和(SSE)和均方根误差(RMSE)较低.表明Midilli and Kucuk模型能较准确地表达和预测南瓜片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过程中的水分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3.
该文分析了本材在真空状态及压力浮动的条件下干燥时有别于常规干燥的特殊之处,并以水蒸气压力梯度为水分迁移的主要驱动力,建立了本材浮压干燥热质传递的数学模型。文中采用马尾松为试验材料,对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通过对浮压干燥过程的理论模拟与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可知:理论模拟曲线和试验曲线除在高含水率区域有一定偏差外(最大偏差值为8.12%),其余区域均吻合较好。在该试验条件下,平均干燥速率的理论值为2.95%/h,试验值为3.04%/h。  相似文献   

4.
龙婷  吴雪辉  容欧  杨柳  易志  李扬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7):1181-1186
[目的]研究油茶籽的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工艺,寻找一种干燥效率高、茶油品质好的干燥方式,为茶油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试验优化不同热风温度、转换点水含量和微波功率密度下油茶籽的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工艺,并对比不同干燥方式(自然、热风、微波、热风—微波联合)对油茶籽干燥时间、出油率及所得茶油的理化指标、功能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热风—微波联合干燥最佳工艺条件为:热风温度40℃、转换点水含量35%、微波功率密度1.50 W/g,3个因素的影响主次顺序为:微波功率密度>转换点水含量>热风温度..热风—微波联合干燥的干燥时间仅长于微波干燥,为293 min,其出油率最高,为42.09%;4种干燥方式制得茶油的理化指标和功能营养成分的综合评分为:热风—微波联合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自然干燥;4种干燥方式对茶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较小,棕榈酸含量均在11.0%左右,油酸含量在80.1%~81.1%.[结论]采用热风—微波联合干燥油茶籽,既能缩短干燥时间、提高出油率,又能保证茶油品质,是一种适合产业化利用的油茶籽干燥方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应用间歇式顺流干燥工艺研制而成的5HSY-1型移动式、多功能谷物烘干机,并阐述了间歇式顺流干燥工艺的干燥机理。该机具有降水幅度大、干燥均匀、单位热耗低、耗煤量低、烘后品质好等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6.
WRFL—2500型燃煤间接加热卧式热风炉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采用炉体与换热器分体组合式结构的新型燃煤间接加热热风炉。实验与生产实践考核表明,它具有热效率高,寿命长和能燃用劣质煤等特点,可用作谷物干燥大势配套热源。  相似文献   

7.
原国标GB8876-88<粮食干燥机技术条件>自1988年发布实施以来,对于规范我国粮食干燥机的设计、生产和使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粮食干燥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采用机械干燥粮食的比例大幅度增加,粮食干燥技术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粮食干燥品质受到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8.
9.
SR-100型远红外热板式烘干机主要由保温壳体、供热元件、物料运行传动部分和排湿系统等构成。在烘干过程中,豆粕在链条刮杆的拖动下,沿热板移动,受到了热板上表面的传导加热与强制通用的对流换热,水份迅速从豆粕内排出。远红外热板式烘干机与传统的烘干机相比,远红外辐射加热使豆粕受热均匀,对豆粕从内到外进行烘干,产品质量好,出油率高,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GZ—3型标准胶干燥房是根据广西橡胶产量少、分散的特点而设计的一种小型干燥房.从在荣光、前卫、茂青、水冲、滨海等场的实用资料对比中,证明 GZ—3型干燥房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见表1.2。前卫场1988年8月10日止生产标准胶104吨,其中杂胶标准胶4.5吨,胶乳胶标准胶99.5吨.干燥总耗油3014公斤,平均29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