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开奶前常规洗胃防治住院新生儿呕吐的疗效。方法将248例未开奶的住院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于开奶前予常规洗胃,对照组不行洗胃,观察2组呕吐情况及体重、进奶量差异。结果治疗组138例中,呕吐16例,占11.6%,对照组110例中,呕吐38例,占34.5%,治疗组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住院新生儿呕吐以咽下综合征和新生儿窒息为最常见病因;开奶前常规洗胃可尽早去除胎粪污染羊水、产道血性黏液对胃黏膜的刺激,是预防及治疗住院新生儿呕吐的重要措施之一,并可改善进食,增加新生儿营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洗胃对预防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在入院后立即用1%碳酸氢钠溶液洗胃。结果: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两组呕吐持续时间比较,治疗组呕吐时间明显缩短(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洗胃能有效的缩短新生儿呕吐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3.
崔盖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4):1782-1783
目的观察早期洗胃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予洗胃治疗,对照组未予洗胃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疗效。结果治疗组86%的患儿呕吐症状于洗胃1 h后消失,症状消失早于对照组患儿。结论早期洗胃是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快速、简便、安全易操作的方法,能使患儿尽早进食,避免出现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及输液补液治疗,减轻患儿痛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洗胃在新生儿咽下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96例住院咽下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8例,对照组患儿不采用洗胃疗法,采取其他治疗护理措施;治疗组则采用洗胃疗法并辅以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2组新生儿呕吐持续时间、呕吐次数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洗胃治疗的咽下综合征新生儿呕吐持续时间和呕吐次数明显减少,低血糖发生次数也显著降低。结论采用1%碳酸氢钠液进行洗胃可有效减轻或控制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患儿呕吐症状,减少患儿呕吐次数,缩短呕吐时间,显著降低低血糖发生次数。不仅可以缩短病程,同时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潘立酮悬浊液治疗新生儿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陕西省富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60例新生儿呕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1.4%的碳酸氢钠洗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多潘立酮悬浊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观察组总有效率9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呕吐停止时间、胃潴留改善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体重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潘立酮悬浊液治疗新生儿呕吐,疗效优于碳酸氢钠洗胃治疗,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100例无胃肠道器质性病变的新生儿呕吐患儿,随机被选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洗胃,右侧卧位上半身抬高30°,补充Vit B6及补液)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红霉素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8.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对电解质K 、Na 、Cl-及二氧化碳结合力的纠正作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果表明:小剂量红霉素能有效控制新生儿功能性呕吐,对电解质的纠正效果明显,且无不良反应,可作为新生儿功能性呕吐的对症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洗胃胃管插入刻度对新生儿洗胃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吞入羊水新生儿86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3例新生儿,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采用不同的胃管插入刻度,即对照组新生儿胃管刻度为发际-剑突。观察组新生儿胃管刻度为印堂穴-脐。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插管成功率、呕吐液澄清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洗胃后呕吐率、再次洗胃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结论:采用印堂穴-脐测量洗胃胃管插入刻度洗胃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对新生儿的影响小,再次洗胃率低,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呕吐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燕  金德华 《海南医学》2008,19(7):49-50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对新生儿呕吐的疗效。方法将50例有呕吐表现并除外胃肠道先天性畸形的新生儿随机选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方法(洗胃,上半身抬高30度,并右侧卧位,补液及补充vitB6)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红霉素3-5mg/kg/d,采用输液泵缓慢静脉滴注,连用3-5天。结果治疗组患儿的呕吐控制、奶量完成情况及体重增加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呕吐疗效明显,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期碳酸氢钠洗胃在新生儿吸人性肺炎治疗中的干预.方法 观察组:早期(24小时内)碳酸氢钠洗胃后开奶;对照组:不洗胃开奶,并在进行两组疗效观察与对比.结果 观察组三天内呕吐的次数明显比对照组减少;缩短了住院时问,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相似文献   

10.
陈玉兰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2):1490-1491
目的:探讨早期洗胃在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予早期温生理盐水洗胃并配合一般治疗;对照组40例,不洗胃只予以一般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洗胃在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中可减轻或控制呕吐,缩短疗程,对疾病的恢复起着重要作用并缩短了疗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蒙脱石散对新生儿内科性呕吐进行治疗,探究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新生儿患儿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儿轻者给予合理喂养,呕吐严重者给予碳酸氢钠液1%或生理盐水进行洗胃,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0例口服1次蒙脱石散后呕吐即停止,7例口服蒙脱石散2~4次呕吐即停止;对照组4例呕吐2d内症状缓解,29例均在3~4d内症状消失,2例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共有1例出现便秘现象,停药之后症状自行缓解.结论:蒙脱石散治疗新生儿内科性呕吐可以获得很好的疗效,达到抗酸、抑菌及止血等作用,避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磷酸铝凝胶辅助配合洗胃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82例咽下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仅常规洗胃治疗,治疗组洗胃治疗后服用磷酸铝凝胶;观察两组大便/呕吐物潜血、再次呕吐、再次洗胃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生消化道出血;治疗组再次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洗胃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洗胃技术规范操作可以避免消化道黏膜出血;配合应用磷酸铝凝胶可减少再次呕吐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制恒压式新生儿洗胃器对新生儿洗胃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注射器洗胃法,观察组巧用一次性集痰器改良成恒压式新生儿洗胃器进行洗胃.比较2种洗胃方法的洗胃效果和胃黏膜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呕吐缓解时间、胃潴留消失时间、恢复完全胃肠喂养时...  相似文献   

14.
栗明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3):102-102
目的:观察洗胃配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67例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患儿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1例),治疗组接受1%重曹或0.9%生理盐水洗胃后,直接将思密达推入胃内,以后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只接受1%重曹或0.9%生理盐水洗胃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先洗胃再口服思密达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疗效显著,有利于保护胃黏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开奶前洗胃对新生儿消化系统的影响。方法将68例未开奶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观察组进行洗胃,对照组不洗胃,比较两组进奶量、呕吐及胃肠功能障碍等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第1次进奶量为(10.94±2.63)ml、第1天进奶总量为(85.61±11.51)ml,均高于对照组的(8.22±2.76)ml、(57.65±13.6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呕吐、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13.43%和1.49%,均低于对照组的35.07%和6.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开奶前进行洗胃可促进胃内污染羊水排出,降低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增强进食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抚触加穴位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新生儿呕吐的影响。方法:对60例有呕吐症状的新生儿(排除消化道畸形新生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如禁食、洗胃,少量多次喂养,斜坡卧位;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新生儿抚触加穴位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比较两组患儿再次呕吐次数、腹胀缓解时间、胎粪排净时间、肛门刺激排便次数、每天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按需喂养时间及疗效。结果:两组新生儿呕吐均得到改善,研究组患儿再次呕吐次数、腹胀缓解时间、胎粪排净时间、肛门刺激排便次数、恢复正常按需喂养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每日大便次数多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3.5%)大于对照组(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抚触加穴位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新生儿呕吐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西沙比利对新生儿呕吐的疗效。方法  96例呕吐新生儿 ,用西沙比利混悬液 0 .3ml/(kg .次 ) ,每日 4~ 6次。对照组 10 0例呕吐新生儿 ,用常规方法治疗 ,两组进行比较。 结果 西沙比利治疗组有效率 91.8% ,对照组有效率 4 0 .0 %。呕吐消失时间 :治疗组 1.0 8± 0 .5天 ,对照组 2 .56± 1.53天。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显著。结论 西沙比利治疗新生儿呕吐以胃食道返流疗效最好 ,可针对新生儿内科性呕吐在病因治疗基础上选用。  相似文献   

18.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危重新生儿呕吐的效果与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预防危重新生儿呕吐的效果。方法对我院NICU收治的68例危重新生儿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出生后开奶前予1%碳酸氢钠洗胃后禁食6h喂配方奶,在每次喂奶前给中脘穴按摩2~5min,喂奶后30min给俯卧位;对照组不洗胃,在出生4h后直接喂配方奶,观察2组在出生后5d内呕吐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呕吐的发生率为16.1%,对照组为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中消化道出血4例;先天性食道闭锁1例。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减少危重新生儿呕吐的发生率并及早发现其他症状给予相应处理,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生理盐水洗胃并配合吗叮啉片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产科出生的并诊断为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150倒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儿用生理盐水洗胃并配合吗叮啉片治疗;观察组予禁食6~8小时后,无呕吐者或轻者试吮奶,呕吐严重者补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开奶后3天内发生呕吐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呕吐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生理盐水洗胃配合吗叮啉片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经济、实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羊水污染的新生儿洗胃时间的选择。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46例羊水污染新生儿,将其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给予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2h 内洗胃,给予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12h ~24h 内洗胃,观察两组新生儿第一次胎粪排出及胎粪转黄时间、呕吐持续时间及出生24h 内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第一次胎粪排出及胎粪转黄时间、呕吐持续时间及出生24h 内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 <0.05)。结论:对羊水污染的新生儿及早采取洗胃措施能缩短呕吐时间,起到预防新生儿因呕吐导致的低血糖、窒息及吸入性肺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的作用,同时有利于促进新生儿体重回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