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黄宇慧 《城市建筑》2014,(12):179-180
本文通过对地铁车站通信机房空调系统运行时间、负荷特点的研究,并结合分析现有空调系统形式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使用机房专用空调下送风方式的可行性。为优化地铁车站空调系统设计、减少地铁建设投资,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浅谈地铁车站空调负荷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绍明 《暖通空调》2007,37(8):125-127,120
介绍了地铁车站空调负荷的计算方法。以广州典型地铁车站的设计数据为例,经分析得出了地铁车站空调负荷的主要控制因素是车站客流量和新风负荷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郭筱莹 《暖通空调》2005,35(9):80-81
介绍了法院建筑的特点,提出在法院建筑采用集中空调系统和商用变频多联机空调系统相结合的空调方式。工程应用实例表明,该方式既能满足法院建筑空调负荷变化大的使用要求,又能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4.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现行国家标准对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要求.对地铁空调系统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的确定、冷负荷构成、冷负荷指标的选取、冷负荷计算方法及通风空调系统的构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设计过程中,空调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对于整个空调系统的合理性及运行节能均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基于厦门地铁1号线某地铁车站公共区空调负荷、站内环境、设备发热量、新风量及出入口渗风量实测结果,对车站照明、广告照明、自动售票机、自动检票机、安检设备、电梯、人员、新风及出入口渗风负荷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对地铁车站空调负荷设计计算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各项负荷的实测结果及设备散热负荷指标,为地铁车站空调负荷设计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住宅的空调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住宅空调冷负荷的特点及空调方式的选择,对各种空调方式进行了投资比较,指出目前住宅的空调方式以家用空调器为主,并对住宅采用集中空调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屏蔽门地铁车站公共区空调系统节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上海两个地铁车站的空调冷负荷,针对目前地铁车站冷负荷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节能措施,指出了地铁车站的节能方向,并从空调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两方面进行了经济性分析,供地铁车站空调系统的设计与经济运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恒 《中州建筑》1998,(1):59-61
随着经济的发展,民用建筑规模越来越大,民用空调建筑越来越多。本文以18500m2的高层宾馆和18000m2的高层办公楼为例,论述了这两类民用建筑空调设计常用技术数据,如:商场、大餐厅、展厅和大会议室的冷负荷指标,建筑物的冷、热负荷指标,以及空调造价技术经济指标等,同时,还论述了空调方式、空调主要设备选择,可供同行在进行类似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于外立面窗墙面积比大、人员密度高的办公建筑,外区冬季在部分时间也存在冷负荷需求,空调系统配置如忽略此因素可能会导致系统无法按个性化需求调节冷热量,容易出现外区过热的问题。本文针对典型办公建筑标准层进行动态负荷计算及负荷特性分析,为办公楼内外区空调系统的配置方式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煤矿矿井空调的现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卫民  陈平 《暖通空调》1997,27(1):17-19
矿井空调具有负荷计算复杂,系统变动大,投资高等特殊性,目前应抓紧制订统一合理的井一空调气候标准,加强配套设备的研制开发,探讨矿井空调制冷方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1.
依据地铁车站空调系统的运行特点,结合地铁车站新、排风井的设置原则,指出地铁车站的冷却塔、蒸发式冷水机组、蒸发式冷却塔、多联机室外机等空调系统的散热设备放在地下是可行的,该方法对于地铁车站地面冷却塔等散热设备长期以来与地面占地征用协调困难、与城市景观不协调、噪音扰民等矛盾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Energy and Buildings》2005,37(2):147-155
This study employs genetic algorithm (GA) to solve optimal chiller loading (OCL) problem. GA overcomes the flaw that with the Lagrangian method the system may not converge at low demand. This study uses the part load ratios (PLR) of chiller units to binary code chromosomes, and execute reproduction, crossover and mutation operation. After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two cases studies, we are confident to say that this method not only solves the problem of convergence, but also produces results with high accuracy within a rapid timeframe. It can be perfectly applied to the operation of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相似文献   

13.
某大型空调系统能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问题是决定我国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对某大型空调系统能耗进行了测试和分析,表明冷机实际COP低于其额定COP,并且空调箱能耗占到30%-50%;另外,对系统的负荷分析表明,造成系统的供需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该系统设计本身所造成。因此,对空调系统优化运行是节能改造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同时,如何优化空调系统各级的设定参数以及系统的划分,将会从根本上提高系统冷负荷的供需比,从而大大减少系统能耗,可为大型空调系统的运行人员、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了解变流量对冷水机组节能的效果和性能的影响,将冷水机组在变流量工况下与正常工况下的热工性能进行了对比,通过建立冷水机组模型,对正常工况、变冷冻水流量工况、变冷冻水、冷却水流量工况和同时变冷冻水、冷却水、冷却风机流量工况等四种优化工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与仿真计算,得出了在变冷冻水、冷却水流量工况下,在满足冷却塔正常运行前提下,系统最为节能,且在50%部分负荷率时,比正常工况节能45.54%,同时详细的分析了在变工况下,系统各参数的变化,为完善冷水机组部分负荷下变流量调节控制策略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洪强 《山西建筑》2011,37(16):174-175
通过蒸发冷却技术的应用分析,将三种蒸发冷凝冷却设备的优缺点作了比较,确定选用蒸发冷却冷凝冷水机组,并结合车站的布置形式,经分析比较得到最合理的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设置方案,进而解决了地面冷却塔设置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16.
辛婧  侯志坚  沈炳耘 《建筑节能》2009,37(12):21-23,33
以北京某一商业建筑为模拟对象,对其空调冷负荷进行模拟,并在此基础上计算普通空调系统和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能耗.经过对能耗的比较和分析表明,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能耗比普通空调系统的能耗降低了16.4%,冷水机组全年平均性能系数提高了13%.结果表明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屏蔽门地铁车站公共区环控系统负荷的分析,利用能耗模拟软件EnergyPlus,对上海典型地铁站进行建模,计算其全年空调负荷,模拟计算结果与设计值相比较接近。同时根据EnergyPlus中的制冷机组EIR模型,对机组能耗进行分析,通过对两种选型方案的全年能耗比较,提出根据系统全年负荷特性选择机组组合将形成良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8.
Accurate and reliable building load measurement is essential for robust chiller sequencing control, building air-conditioning system performance monitoring and optimiz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 scheme adopting the data fusion techniqu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building cooling load measurement of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s. The strategy uses two types o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on the cooling load, i.e., “direct measurement” of building cooling load, which is calculated directly using the differential water temperature and water flow rate measurements, and “indirect measurement” of building cooling load, which is calculated using a model using the instantaneous chiller electrical power input. Capitalizing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 data fusion algorithm is developed to merge these two types of data to remove outliers and system errors as well as to reduce the impacts of measurement noises. Meanwhile, a method is implemented to provid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degree of reliability of the merged measurement. Validation of the data fusion algorithm is conducted using field data collected from a chiller plant in a high-rising building in Hong Kong.  相似文献   

19.
变频冷水机组部分负荷下冷却水定变流量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冷水机组大部分时间是在部分负荷下运行,而变频技术的发展使得变频压缩机和变频水泵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制冷空调当中。本文针对制冷循环各部件建立了稳态模型,并在模型中引入RKS方程精确计算制冷剂的热物性。模拟结果表明:变频冷水机组在部分负荷下运行,定、变冷却水流量对机组蒸发温度影响不大,但冷凝温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同时,考察定、变冷却水流量是否节能应着重考虑冷却水系统能耗在机组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冷却水系统能耗比例越大,变流量节能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