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986年至1999年对铁布自然保护区的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调查结果显示,该保护区有鱼类3科7属10种,两栖类有4科6属6种,爬行类有3科4属4种.对它们的区系组成和生态分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对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药用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药用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资源2纲3目4科7种,其中,药用两栖类动物1目1科2种;药用爬行类动物2目3科5种,均被列为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动物。此次调查进一步明确了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资源的种类、生态特点和药用价值,并提出了今后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铁布自然保护区的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至1999年对铁布自然保护区的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调查结果显示,该保护区有鱼类3科7属10种,两栖类有4科6属6种,爬行类有3科4属4种.对它们的区系组成和生态分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声通讯是动物界广泛使用的一种信息交流方式.从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到脊椎动物中的鱼类、两栖类、鸟类和哺乳类都会发声。而分类地位居两栖类和鸟类之间的爬行类动物发声较少,这是因为爬行动物既没有两栖类的声囊或声带,也没有鸟类的鸣肌鸣管,故而爬行类的声通讯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福建两栖和爬行类的地理分布及区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福建省的44种两栖类和115种爬行类在省内:闽南、闽中、闽西、闽东及闽北各地区的分布情况,及在各地区的区系成分.福建省两栖类和爬行类主要属于东洋界的种类,只少数为古北界的.关于两栖类方面,属于东洋界华南区的种类其分布只达闽中地区;而属于华中区的种类,其分布种数自闽北向闽南逐渐减少.在爬行类方面,其区域性分布,虽然不象两栖类那样明显,但大体相似.至于东洋界的华南区和华中区在福建省内的分界线,我们从两栖类和爬行类的分布所得的结果与郑作新、张荣祖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初稿)"中所划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野生动物资源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山西共有野生动物439种,其中兽类20科71种,鸟类49科328种,爬行动物7科27种,两栖类5科13种。在山西有15种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其中包括鸟类12种,兽类3种;有57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包括40种鸟类,14种兽类,两栖类、爬行类和昆虫类各1种。此外,还有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7种,其中鸟类23种,兽类4种。本文分析了野生动物及资源动物状况,探讨了资源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资源动物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7.
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期间,对浙江省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现存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89种,隶属于27目、75科.185属,包括两栖类34种,爬行类49种,鸟类145种和哺乳类61种,其中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45种.分析了保护区的动物区系特点、生态特点,动物资源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对策与建议,为保护区动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广西红水河自然保护区动物资源调查和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8—9月对广西龙滩水电站库区,即红水河流域进行了动物资源调查,结果表明:红水河自然保护区计有脊椎动物105科,382种.其中东洋界311种,占81.47%;广布种71种,占18.53%;其区系处于东洋界华南区和华中区的过渡地带,并有少量西南区物种的嵌入.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4种,Ⅱ级保护动物44种,共占12.69%.红水河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的组成是:哺乳类55种,鸟类179种,爬行类57种,两栖类45种,鱼类36种、库区蓄水后,部分生境变化,导致动物生态类群改变,鱼类多样性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9.
鱼类是典型的水栖脊椎动物,爬行类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而两栖类是承前启后、水陆两栖的中间过渡类群.在受精方式上和繁殖行为中,两栖类的"过渡"特征和"桥梁"烙印,都充分表现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它们在鱼类的繁殖基础上,历尽沧桑,艰难跋涉,对受精方式和繁殖行为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对策"、"尝试"和"探索",从而对爬行类开创陆地繁殖,建立了卓著的一功.青蛙、蟾蜍,是世人皆知的无尾两栖类.它们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两栖类,爬行类新记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湖北省九宫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幕阜山脉中段北坡,114°30′~114°43′E、29°22′~29°28′N,最低海拔200m,最高海拔1656.7m,面积7298.7hm2.据华中师大1980年考察结果,有兽类36种、鸟类83种、爬行类14种,两栖类18种.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33种.1999年7月14日至7月21日,在湖北省九宫山自然保护区(通山县)采集到一批两栖类、爬行类标本,经分类鉴定,发现湖北省新记录3种:小弧斑姬蛙(MicrohylaheymonsiVogt),大绿臭蛙(Odorr…  相似文献   

11.
12.
2008年7月至2009年12月,利用标本采集和访问的方法对河池学院校园内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共记录到两栖爬行动物26种,其中两栖动物1目4科6种,爬行动物2目7科20种.在校园中最常见的两栖动物是斑腿泛树蛙(Polypedates leucomystax),最常见的爬行动物是红脖颈槽蛇(Rhabdphi...  相似文献   

13.
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3年-2004年对湖北阳新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73种,隶属于15目38科.对鸟类的区系组成、居留型及重点保护鸟类进行研究,发现当地有繁殖鸟类104种(夏候鸟42种、留鸟62种),非繁殖鸟类69种(冬候鸟51种、旅鸟18种);古北种88种,东洋种62种,广布种2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1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3种,国家Ⅱ级的有28种),有湖北省重点保护鸟类47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鸟类有30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有12种.对鸟类的保护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曾小飚  苏仕林 《广西科学》2008,15(4):461-463
于2006年8月,采用路线调查法对广西达洪江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有两栖动物17种,隶属11属5科1目,动物区系组成以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为主,占整个保护区两栖动物物种总数的64.7%;17种两栖动物的海拔替代性分布不明显。达洪江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群落和同样地处桂西的龙滩自然保护区、底定自然保护区、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群落相似系数较高,而与桂东北地区的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和桂林漓江风景区的两栖动物群落相似系数最小。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北的蝮蛇分类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东北的蝮蛇分灰问题,有过多篇报道。有的主张统一一个种为蝮蛇Agkistrodon halys^〔1,6〕,亦有分亚种的^〔2,3,4〕经过近十年的观察,发现东北的蝮蛇既不是一个统一的种,亦不仅是亚种关系,蛇岛上的蝮蛇也不是个独立种-蛇岛蝮。因为它们的形态、习性和分布均有不同,所以《辽宁动物志两栖类爬行类》中的蝮蛇分类,以及1982年所报的蛇岛蝮应改为短尾蝮Agkistrodon breviac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121种,分属于54属,27科。其中担子菌106种,47属,22科;子囊菌15种,7属,5科。该地区的大型真菌可分为3个垂直带:低山带中的大型真菌;中山带中的大型真菌;山顶带中的大型真菌。  相似文献   

18.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兰花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鸡公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兰花种质资源系统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分布的13种兰花的分布规律、生境、储量及主要种类的观赏性状,包括花、叶及花期.并对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兰花资源提出了保护和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的说明子午岭自然保护区与其它地区藓类植物区系之间的关系,真正揭示该保护区藓类植物区系的特征,通过选取国内其它8个邻近地区,与子午岭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在物种丰富度、极点排序、聚类分析、区系地理成分等方面做出了进一步的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子午岭自然保护区与庞泉沟、七老图山和小五台山的藓类植物亲缘关系较近,神农架、佛坪、三工河、峨嵋山的藓类植物区系与子午岭自然保护区相差较远,大围山与该区亲缘关系最远。此结果与1963年陈邦杰教授关于苔藓植物的区系划分相一致。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果树资源及其特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河南鸡公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有丰富的野生果树资源,经调查有18科,39属,108种(含变种).种类最多的科是蔷薇科,有12属,41种,占总种数的38%;种类最多的属是悬钩子属,有17种,占总数的16%.含野生果树资源10种以上的大科有4科,共75种,占总种数的69.4%.按食用方式分类,水果类有67种;干果类有7种;淀粉类有13种,饮料类21种.鸡公山的野生果树资源明显多于近纬度其他地区,且高价值的野生果树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