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安塞风貌、安塞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安塞腰鼓的产生与发展的描述,诠释了安塞腰鼓与体育运动的相互关系,对陕北区域经济、政治与文化建设,延安大学体育学院开展腰鼓课程教育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腰鼓进入中小学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认为安塞腰鼓是陕西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进入陕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并从不同角度审视腰鼓进入中小学的价值,对丰富中小学的校园文化生活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陕西省部分高校主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就安塞腰鼓融入体育课的态度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陕西省高校相关主管领导对安塞腰鼓项目比较了解和认可;体育教师认为安塞腰鼓能够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值得作为体育特色课程引入课堂;大部分学生对安塞腰鼓技术的学习都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由此提出腰鼓融入体育课堂的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用问卷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陕西省陕北地区延安、榆林两个地市的2区23县的民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当地居民对陕北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比较了解;从事陕北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主要是农民、退休人员和学生,其年龄主要集中在51-70这个年龄段,锻炼的场所主要集中在户外空地和大众集中活动区,锻炼的时间主要是在日常空闲时、当地节俗日和乡亲喜庆日,没有固定的时间,其锻炼目的主要是强身健体、休闲娱乐;当地体育机构和专业人员不健全,政府没有能很好地发挥其组织指导职能,其活动的开展大多是在节俗日和乡亲喜庆日自发组织开展;经费缺乏和场地设施不足是影响民间传统体育广泛开展的主要原因;建立健全体育场地设施、政府组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和发掘整理改进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是更好地开展陕北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安塞腰鼓在安塞区初级中学腰鼓教学实践进行分析,为安塞腰鼓更好地发展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安塞区初中校园的腰鼓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学校在安塞腰鼓的传承与发展中承担的角色较少;商业演出需要成为安塞区初中生参与腰鼓练习的首要原因,但绝大多数学生的技艺水平只处于初级阶段,大大轻视了对腰鼓原本的传承意义和教育价值。建议: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回归初中体育课堂,增设课外腰鼓活动课程;扩大资金投入,充分利用学校教师资源。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农村中学生在"阳光体育运动"启动后体育参与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农村中学生体育活动的频率呈两级分化状态,超过36%的学生每周锻炼在3次以下;95%以上的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到1 h;体育消费仍处于较低状态,消费方式单一;体育项目的选择仍是以传统竞技类项目为主,新兴运动项目和传统民间体育活动没有得到有效的挖掘和开展,体育活动场所缺乏,锻炼项目少,缺乏指导和组织以及学习任务重是制约农村中学有效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农村中学生在"阳光体育运动"启动后体育参与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农村中学生体育活动的频率呈两级分化状态,超过36%的学生每周锻炼在3次以下;95%以上的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到1 h;体育消费仍处于较低状态,消费方式单一;体育项目的选择仍是以传统竞技类项目为主,新兴运动项目和传统民间体育活动没有得到有效的挖掘和开展,体育活动场所缺乏,锻炼项目少,缺乏指导和组织以及学习任务重是制约农村中学有效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8.
安塞腰鼓引进高校健美操课程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秀娟 《科技信息》2008,(33):254-254
本文从分析安塞腰鼓的特点入手,结合健美操运动的特点,从安塞腰鼓引进高校健美操课程,与健美操运动形成互补关系,培养了学生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能力,丰富校园文化,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促进高校体育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四个方面分析,旨在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9.
通过扶持和挖掘安塞腰鼓特有的体育文化功能、整合安塞腰鼓的内容、营造安塞腰鼓的运动氛围、建设安塞腰鼓人才培养基地等做法,形成地域鲜明的安塞腰鼓特色体育教学,实践表明:安塞腰鼓教学是受到教育专家的认可的;也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可为学生的毕业就业创造机会.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山西大同大学女教师体育参与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调查了解她们的运动态度、动机、运动时间和影响她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因素。结果表明:山西大同大学女教师体育参与的认识很高;参与的目的明确且不同年龄需求不同;锻炼的项目多以简单易行的传统项目为主;但是闲暇时间少缺乏技能与兴趣却制约着她们的体育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11.
代娟 《科技信息》2012,(31):259-259,246
射弩运动是一项古老的体育项目,它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的一个分支,由于其鲜明的民族特性及体育人口主要分布于少数民族地区,导致对射弩训练方法、手段的研究较其它体育项目相对滞后,且目前的教育体系尚未建立,对项目的训练方法及推广缺乏研究。为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等方法对射弩运动的技术特点及训练方法进行研究,旨在使更多的人了解这一项目,从而促进射弩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等对在大专院校普通系体育选项课中开展安塞腰鼓教学的作用进行研究分析,认为安塞腰鼓的开展不仅是新课程开发的需要,也是落实"方案"和全国教育工作提出的"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全民体育"主导思想,挖掘民族体育的重要体现,安塞腰鼓对开发新课程,提高学生素质是不可多得的教材.  相似文献   

13.
丛辉  王宝庆 《科技信息》2010,(19):171-171,175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新疆塔塔尔族群众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构显示:新疆塔塔尔族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参与率较高,女性的参与率偏低;参与者以中青年为主;年龄结构合理;参加项目以赛马、摔跤、"跳跑"、攀竿等体育活动为主,群众参与意识较强;组织形式主要以节日自发组织为主,其次是政府组织;民族传统节日和喜庆节日是群众参与的主要时间;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比赛较少?  相似文献   

14.
安塞腰鼓以其独有的健身特点与时代特点深受学生欢迎,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较高的锻炼价值,特别是在学生健康生活的培养方面发挥着积极影响。针对目前安塞腰鼓在我国学校的广泛开展,以及其对阳光体育的促进有着重要作用的现状,对怎样深入发挥安塞腰鼓在学校阳光体育中的作用进行了科学分析。从结论来看,加大宣传力度、纳入课程体系以及加强学校社团建设等措施,是发挥安塞腰鼓在学校阳光体育作用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对安塞腰鼓产生的人文地理环境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对安塞腰鼓的体育文化价值进行探讨,指出安塞腰鼓的文化特征表现:地域风情浓郁;“鼓”“舞”结合的艺术性;体育与舞蹈的融合性。安塞腰鼓的多维体育文化价值:增强人身心健康的发展;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促进地域体育旅游发展;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充分发掘安塞腰鼓这一重要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并使之能够更好地继承和传扬下去,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陕北民俗体育的发展。陕北有着丰富的特色民俗体育资源,如陕北秧歌、安塞腰鼓、洛川蹩鼓、靖边跑驴、志丹羊皮扇鼓等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受到现代生活方式和现代体育文化的冲击,其发展正面临巨大困境。建议将民俗体育引进课堂,建立动、静态交替陕北民俗体育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族体育资源很丰富,在民间尚有很多传统体育项目广泛融于人民大众的健康生活之中,成为全民健身的主要项目.同时也是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补充,不仅可以充实教学内容,拓展学习范围,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在掌握这些传统项目的同时,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技能.  相似文献   

18.
从民间体育的概念入手,通过对陇南地区民间体育项目的整理与开发,将部分项目引入陇南师专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民间体育项目通过开发、优化可以适用于学校体育教学,既能丰富体育课程的教学资源,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更能培养学生终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扎实的基础,为教学改革做出可行性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现状审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咨询法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18所普通高校近2年来体育课程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认为:大学体育课程中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建设滞后于外来现代体育项目,而且开设的民族传统项目内容针对性不强,并且各高校体育课程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建设发展不平衡.解决的途径有转变体育教学观念,充分挖掘校本课程资源,优化体育教师素质结构;现代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并行发展,融合竞争项目,健全竞赛制度;引入现代化程度高、民族性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力发展养生、娱乐项目.  相似文献   

20.
付宏山 《科技信息》2010,(20):265-265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华文化建设,并且在不断寻求与自身经济实力相适应的文化地位.我国民间体育项目中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是传承、发扬中华文化非常好的载体.通过民间体育项目在高中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开展,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掌握一种简便易行的健身方法与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本文主要对民间体育项目在高中体育课程中开展的意义、途径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