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内支撑结构拆除时需考虑拆除过程中对主体结构的扰动和基坑支护安全等问题,加上地下室分区较多,各分区施工完成后,无法拆除所对应的内支撑,导致各分区无法形成连续施工,影响地下室施工工期.以罗湖区东海富汇豪庭项目深基坑内支撑拆除工程为例,运用传力板及型钢进行换撑,并通过合理的组织换撑、拆撑,保证基坑安全的前提下,确保了地下室施工的施工周期.  相似文献   

2.
星河雅宝高科创新园四A地块施工总承包工程共5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最大为33.8m,因基坑北侧存在敏感性建筑物,其下方不允许预应力锚索进入.北侧基坑支护采用三排桩+三角内支撑支护体系.三排桩区域外的地下室结构采用顺作法施工,三排桩区域内的地下室采用特殊逆作法施工,以实现三排桩区域内结构施工和拆换撑,为城市中心区地下支护...  相似文献   

3.
深基坑内支撑拆除时处于卸荷状态,将会引起基坑及其内支撑体系的应力突变,内支撑的拆除直接关系到基坑周边道路、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基坑的安全及地下室主体结构的工程质量。针对盘龙区新草房城中村改造项目紧邻城市主干道,周边老旧居民小区较多,距地下室边线最近的位置仅5m,基础形式为毛石条形基础或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周边地下管线复杂,深基坑支护采用全内支撑体系,支撑结构体系受力较为复杂,拆撑难度较大。以该项目深基坑内支撑拆撑为背景,分析总结了深基坑内支撑拆撑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结合和泰大厦工程基坑双层密布混凝土支撑的拆除过程,阐述了支撑拆除的工艺流程,对钢管立柱桩破除、托换、换撑、拆撑、封井等工序进行了介绍,通过合理安排拆除顺序,确保了基坑安全及地下室施工的质量和顺利进展。  相似文献   

5.
在高层或超高层建筑施工中,为了防止后期沉降所产生的裂缝,按照设计和施工的相关要求,需要在基础板墙梁等相应的位置上面进行施工后浇带.后浇带设置,削弱了地下室阶段结构整体受力,在基坑内支撑换撑拆除过程中,如何保证拆撑后后浇带位置结构安全尤为重要.结合在施项目的工程的实际,阐述了深基坑内支撑拆除,后浇带位置使用传力杆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6.
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是一种常见的基坑支护类型。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建设、发展,基坑施工的规模也随之加大,大深度、大广度的基坑工程早已屡见不鲜,而传统的内支撑拆除技术由于工艺的局限性,存在一定的拖延工期、成本增加、安全隐患等问题。本文通过利用BIM技术模拟拆撑过程,合理优化拆撑方案和辅助总包单位进行施工交底,显著提高了内支撑拆除现场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樊馗  殷涛  李晓海 《建筑技术》2023,(4):447-450
现代城市建设中越来越注重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尤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代表的滨海地带,地下空间深大基坑比较常见,一般需要采用多层水平内支撑来保证基坑支护的稳定,其换撑与拆撑施工是深基坑的重要内容,也对地下室主体结构的施工安全、质量、工期等产生很大影响。以某个设置双层内支撑的基坑支护工程为实例,提出4种不同的换撑拆撑施工方案,结合考虑外墙防水、基槽回填、施工缝设置、换撑变化、施工顺序等内容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出适合项目的最优方案,以期实现最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8.
刘福焰 《建筑施工》2022,(12):2866-2868
一般情况下,深基坑混凝土内支撑拆除前需要等支撑下部的换撑结构完全形成整体后再进行拆除。但这种常规的施工方法在场地空间狭小、基坑各分区不均衡施工且工期紧张的环境下并不适用。以深圳市龙岗区健康管理服务中心大楼工程深基坑内支撑拆换撑施工为典型案例,对拆换撑重难点进行分析,确定狭小空间条件下深基坑分区拆换撑工程的施工整体部署。综合考虑基坑支护结构拆除与后续的清理运输工作,以切割+吊装+叉车转运为应对方式,保证绿色施工,并解决场地狭小的问题,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深大基坑支护工程中,内支撑是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地下结构的施工,基坑内支撑的代换和拆除遂成为关乎基坑支护安全稳定的关键。通过一实例工程分析,证明了只要换撑系统选用得当,就可以解决支护系统解除时的失稳问题,同时还能维持地下室外的基坑防水和回填前的施工空间,加快地下室施工进度,保证基坑安全。  相似文献   

10.
结合广州市某超高层深基坑项目,介绍深基坑工程中的换撑及拆撑技术和施工工艺。在保证基坑支护及主体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周围施工环境分析和结构受力分析计算,对工程内支撑体系的换撑及拆除方案进行优化,将换撑板做法优化为换撑梁,将第一道内支撑从闷拆优化为明拆,遵循了 "先撑后拆"的原则。与原设计方案进行对比,缩短工期,节省工程造价,同时减少了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有利于周围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1.
在近些年发展中,我国是全球光伏发电安装量增长最快的国家,光伏电站的规模不断扩大。此时更好的测量技术有助于光伏发电站在基础建设期间提高工作效率。为了光伏支架系统安装后满足设计图纸要求,保持支架结构强度,采用正投影的方法确定倾斜面的点在水平面上对应位置关系以及相对应两点间的高差,推导得到了光伏支架上任意点至其在正投影面对应点的位置及高差计算公式,结合AutoCAD制作三维图以及实际工作中的验证,得出计算方法是可行并且准确的。  相似文献   

12.
庞士煜 《安徽建筑》2010,(6):106-107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在复杂的周边环境和地质条件下,深基坑桩基内支撑支护结构的方案、施工和监测,较好地解决了基坑止水、位移、土方开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金属支架是地下空间围岩控制工程一种重要的支护材料,存在施工效率低、支架成本高、被动支护等缺点。对此,首先提出了弯管含压外扩理论,并推导了其数学表达式,指出弯管含压外扩力与弯管的曲率、有效灌注压力、弯管直径的平方呈正比;其次,结合现场灌注工艺和柔性软管的延伸特性,提出并定义了外扩式柔性支架的概念,设计其施工工艺,具有施工效率高、支护强度高、支护成本低、主动支护大等优势;最后,设计加工了柔性支架相似模拟试验台,测试柔性支架外扩成型最小灌注压力和主动支护垂向分力的数值,并推导了数学表达式,其试验数值基本与计算结果一致,验证了弯管含压外扩理论的合理性和外扩式柔性支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分析在施工过程中诸环节对高支架的影响,提出通俗易接受、运算简便、操作可行的设计方法和构造措施,并通过工程实践进行验证且不断进行完善,以为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优质高速地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赵岩 《建筑技术开发》2021,48(16):116-117
先简支后连续桥梁设计方式和施工技术的使用,能有效减少桥梁接缝数量,对延长桥梁面使用寿命、提升行车舒适程度、提升安全程度,均能起到正面作用.通过对先简支后连续技术的简单介绍,对该项技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施工流程、技术要点进行论述,提升该项技术使用质量,促进其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赵岩 《建筑技术开发》2021,48(16):116-117
先简支后连续桥梁设计方式和施工技术的使用,能有效减少桥梁接缝数量,对延长桥梁面使用寿命、提升行车舒适程度、提升安全程度,均能起到正面作用.通过对先简支后连续技术的简单介绍,对该项技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施工流程、技术要点进行论述,提升该项技术使用质量,促进其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软土路基沉降量的准确预测对高速公路施工与维护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影响路基沉降量的因素众多,并且沉降量之间具有高度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用传统的数学、力学方法很难表示;将最新的机器学习技术-支持向量机应用于软土路基沉降量预测研究,提出了软土路基沉降量预测的支持向量机模型,该模型的应用结果表明,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预测是科学可行的,建立的模型很好地表示了沉降量之间的映射关系,并且提出的模型准确性高、推广预测能力强。  相似文献   

18.
厦门裕景中心基坑工程,设四层整体地下室,基坑开挖深约20.60m,周长约600m。场地位于厦门轮渡第一码头附近,局部地段距现海岸线约8m,地质条件复杂。本基坑工程采用刚性支撑与柔性支撑相结合的支护方式,上部设二道钢筋砼内支撑,下部采用二~四道预应力锚索柔性支撑。钢筋砼内支撑采用圆形支撑加对撑的支撑型式,圆弧梁最大直径达108m。目前基坑工程已施工完毕,基坑支护结构及周边建(构)筑物变形稳定。  相似文献   

19.
郑笑芳 《工程质量》2013,31(5):74-76
通过工程案例,介绍钢管斜支撑基坑分段法支护施工,此方法为超大面积基坑支护开辟了新的途径,是将整个地下工程化整为零,施工速度快,效率高。  相似文献   

20.
郝钢 《市政技术》2012,(Z1):54-55,58
结合宁武高速公路A6标段八浦大桥的工程实例,介绍了T梁连续刚构桥的特点、施工工艺等,通过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的施工工艺,较好地完成了体系转换,施工过程安全、高效,并总结出与之配套的施工工法,可为其他类似的山区高墩桥梁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