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19/20年榨季我国食糖期货、现货价格受全球疫情和供需基本面影响呈现不断走低态势,进口政策、糖浆进口和糖醇替代等不确定因素对产业影响加强,2019/20年榨季食糖消费量下降至1480万t的水平,呈现“甜度需求减少、工业消费下滑、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特点。本文结合宏观经济、食品工业发展、供需平衡等维度分析2019/20年榨季我国食糖消费形势,预计2020/21年榨季食糖消费回升至1530万t,总体呈现“甜度需求增加、工业消费增长、淀粉糖或收缩、糖醇增量稳定”特征。  相似文献   

2.
2018/19年榨季我国食糖期货、现货价格在产不足需的基本面驱动下呈趋势性走高态势,储备糖政策、走私糖入境等不确定因素对产业影响减弱,2018/19年榨季食糖消费更多受国内经济环境、食品工业发展、淀粉糖替代影响,整体消费量稳中有降。本文结合人口变化、人均可支配收入、含糖食品产量、食糖产业供需数据等分析了2018/19年榨季我国食糖消费形势,并对2019/20年榨季食糖消费情况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受印度、泰国和欧盟增产影响,2021/22年榨季国际食糖产量同比增长2.1%,各国经济复苏带动食糖消费稳中有增,全球食糖供需缺口估计为191万t。由于种植面积减少,国内食糖减产10.37%;配额外进口利润持续倒挂,食糖进口量预计同比减少,糖浆进口大幅增加;消费量由于疫情局部反复同比持平,2021/22年榨季截至7月底食糖销售不振、下游含糖食品增长乏力;基差前期震荡走强而后平稳在0值上下波动、最近持续走强。展望2022/23年榨季,国际食糖市场供应过剩,预计巴西、泰国增产而印度、欧盟减产,国际糖价震荡下行但跌幅有限。国内食糖产量预计增加,但和2020/21年榨季产量相比仍有差距。后期还需关注宏观经济放缓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巴西下调燃油税和乙醇税对糖醇比的影响、各国出口禁令对国际糖市的扰动、异常高温和干旱天气对食糖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2018/19年榨季,中国食糖产业总体呈现"产量微增、消费稳定、销糖进度加快、进口小幅增加、糖料基础脆弱"特征。关键变化有,2018/19年榨季中国食糖产量为1076万t,出现第3年恢复性增产;内蒙古成为甜菜糖第一大主产区;自育良种替代ROC22成为第一大甘蔗品种;2018/19年榨季销糖量和销糖率同比明显加快;糖价走势呈先降后增,后期上涨保障了企业经营绩效。2019/20年榨季预计"产降、需稳、进口增加、销售进度加快、价格上涨后震荡"。本文针对当前糖料与食糖产业的突出问题进行了针对性探讨,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因巴西、泰国增产抵消了印度和欧盟减产,2022/23年榨季全球食糖产量同比增2.09%,全球食糖供需紧平衡。因甘蔗糖主产区广西和广东遭遇干旱天气,国内产糖量同比减6.17%;糖价高位运行、配额外进口利润持续倒挂导致配额外进口大降,食糖进口量同比下滑,糖浆和预混粉进口量同比大增;消费量因疫情解封叠加政策扶持同比基本持平,2022/23年榨季食糖销售进度偏快,新增工业库存处于近10年低位;因高糖价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下游含糖食品消费不及预期;榨季前期基差在0值附近波动,随后持续走强,榨季末高位平稳运行。展望2023/24年榨季,近期全球食糖供应由紧平衡转向偏宽松的同时,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预计巴西和欧盟增产,泰国和印度减产但减幅仍不确定,国际糖价在每磅17~25美分震荡运行可能较大。国内食糖产量预计恢复性增加,但主产区气候风险犹存;因国内外供需形势总体缓和,国内糖价重心下移。未来还需关注巴西产糖进度、印泰产量预估和贸易政策、厄尔尼诺天气以及宏观经济形势对全球食糖供给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立足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和食糖市场生产、消费和贸易形势,可以发现,我国食糖市场宏观环境和基本面并不乐观。在2012/13榨季产量预期增加的情况下,收储政策将成为维持国内食糖供需平衡的关键。结合以往3个年度11—12月份的糖价走势,运用ARIMA-GARCH模型、ARIMA、H—W和GM(1,1)模型、食糖价格波动预警指标体系和时差相关系数法等从多角度对我国食糖2012年12月份价格走势和价格波动率进行预测,得出两个主要结论:第一,12月份我国食糖价格将呈震荡走低态势,但走低幅度不会太大,预计12月主产区现货均价将维持在5850—5950元/t;第二,12月份我国食糖价格波动率不超过+1%,将处于安全无警状态。  相似文献   

7.
1993/1994年榨季世界糖业生产情况,根据德国李希特公司首次予测,予计糖产量有11300万吨。总的情况是世界库存将会减少,糖业生产不容乐观。 澳大利亚1993/1994年榨季食糖产量与创纪录的1992/1993年榨季相比将减产6.1%,降到400万吨。印度主要糖业生产基地的工厂  相似文献   

8.
1  2 0 0 1 /2 0 0 2年榨季食糖生产形势   2 0 0 1 /2 0 0 2年榨季全国累计食糖总产量达849.7万吨 ,属历史第二个高产年 ,比 1 998/99榨季882 .6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少产 3 2 .9万吨。   2 0 0 1 /2 0 0 2年榨季自 2 0 0 1年 9月下旬北方甜菜糖厂开机生产拉开本榨季食糖生产的序幕 ,至2 0 0 2年 5月下旬南方甘蔗糖厂的最后收榨 ,榨期历时近 9个月 ,累计收购糖料共 73 1 5万吨 (其中甘蔗收购量 6 5 0 5 .5万吨 ,甜菜收购量 80 9.5万吨 ) ,累计产糖量达 849.7万吨 ,比上榨季增产 2 2 9.7万吨 ,增幅达 3 7%。其中 ,甘蔗糖产量 746 .99万吨…  相似文献   

9.
据悉 ,日前由中国糖协组织的 2 0 0 1 /0 2年榨季食糖产销形势分析座谈会在北海召开。1 广西糖业生产和销售情况   2 0 0 1 /0 2年榨季生产有望创历史最高水平( 1 998/99榨季 ) ,食糖产量将超过 380万吨。  工业食糖销售率较高 ,参会的大企业、集团的产销率多在 60~ 80 %左右 ,其中洋浦南华的产销率最高 ,达 90 % ,但市场低迷 ,近日售价仅 2 680元 /吨。  大部分地区产糖率与去年同期相比持平或略高。四大主产糖地区的产糖率在 1 1 .5 9~ 1 2 .35 %左右 ,以南宁市的产糖率最高。  成本偏高。今年甘蔗收购价在 1 70~ 1 85元 /吨…  相似文献   

10.
2013/2014榨季是中国进入食糖增产周期的第3年。虽然国内产需缺口扩大,但由于国内外糖价持续倒挂、进口增长、国内库存继续增加、市场严重供大于求,导致国内食糖价格阴跌不止,制糖全行业亏损,亏损面积和亏损金额扩大,农民收入继续下滑。预计2014/2015榨季我国糖料面积下滑,食糖产量下降,但由于国内外庞大库存很难在短期内消化,后期糖价仍将维持弱势震荡。  相似文献   

11.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战略决策的指引下,在深揭狠批“四人帮”取得伟大胜利的大好形势鼓舞下,福建省1976/77年榨季生产已于4月17日胜利结束。这个榨季实际收获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1979/80年榨季已于4月30日结束,榨蔗675.18万吨,产糖82.74万吨,比上榨季837.99万吨榨蔗量少159.27万吨,100.60万吨产糖量少17.63万吨,完成调整后的榨季产糖计划100.9%,甘蔗混合产糖率全省榨季平均为12.25%,比上榨季的12.03%提高0.22%,按已榨甘蔗计算,比上榨季增产食糖14,854吨。本榨季最后结束的是华建糖厂,于4月27日收榨。  相似文献   

13.
2014/2015榨季是中国进入食糖减产周期的第1年,食糖大幅减产、国内产需缺口扩大、进口大幅增加。在自动许可制度、糖业企业行业自律等政策的作用下,国内食糖价格明显回升,制糖行业实现大幅减亏,农民收入在糖料收购价格下调的作用下继续下滑。"十三五"期间,糖料面积和食糖产量将在经历一个减产周期后步入上升周期,但增幅趋缓;人口规模的扩大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将拉动食糖消费增长;受供需缺口影响,食糖进口规模巨大;食糖价格在国际市场供需转紧、国内政策支持、行业自律等因素的影响下将缓慢回升。  相似文献   

14.
正进入9月,食糖2017/18榨季也接近尾声,随着甘蔗、甜菜等原料进入成熟期,新榨季即将到来。近期国内食糖价格持续走低,国内食糖市场进入纯销期。面对国内外食糖市场行情的下行压力,中国糖业借助期货市场、期权市场寻求避险的同时,也在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寻找发展动力。含糖食品低速增长糖价下行压力较大中国糖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当前制糖期,全  相似文献   

15.
巴西1975/76年榨季食糖生产计划指标为7.74百万吨,出口约2.6百万吨。当年巴西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产糖量可能在7百万吨左右。在1976/77年榨季,巴西食糖产量预计8.3 百万吨。近25年来,巴西食糖生产发展较快。下表列出国外若干主要产蔗糖国家的生产发展比较数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食糖产业发展特点、问题与2021年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雪  刘宇轩  白晨 《甘蔗糖业》2021,50(1):102-108
2019/20年榨季糖业发展呈"产减需降、销糖放慢、进口糖增长、糖浆进口激增"特征.2020年国内食糖现货价格整体以下跌为主,呈下滑、小幅反弹后持续低位震荡;洲际交易所原糖价格大起大落,年内最大波幅达70%,呈上涨、快速下跌、大涨态势;糖农收入稳定、糖企扭亏略盈,然而糖业发展不稳.2020/21年榨季预计国际市场供给短...  相似文献   

17.
1 1998~1999、1999~2000食糖榨季价格走势 98/99、99/00食糖榨季是糖业经营极不平凡的两个榨季。国内食糖产量在连续三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98/99食糖榨季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年产糖880余万吨,创我国食糖产量历史新高,0加上上榨季库存,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全国糖价由开始的3 300元/t左右,下跌到最低2 200元/t,较上年同期下降900元/t左右。99/00食糖榨季在南方主产区遭受霜冻等不利条件因素影响下,  相似文献   

18.
1981/82年榨季广东试行甘蔗按质论价工作,在鱼窝头、石岐两糖厂采用初压汁测试蔗糖分计价。1982/83年榨季,由于考虑到全省大部分糖厂的原料蔗运输均以陆运为主,因此,增加广丰、阳江、揭阳三间糖厂用采小样小榨机榨汁测试蔗糖分计价。通过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制糖企业为了更好地贯彻“产品质量法”,稳步地提高本省食糖质量,在94/95年新的榨季到来之前,各糖厂都能针对上榨季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提高产品质量的保证措施:南靖第一糖厂重新调整落实了各级质量管理机构,充实配备了质管专职人员,严格制定产品质量包装标志管理办法,并拨出3O万元资金专门用于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改;诏安花墩糖厂投资20万元,实施“糖浆上浮”新工艺的技术改造,重新修定“重点岗位、关键工序质量考核奖罚制  相似文献   

20.
自今年11月中旬以来,广东省加积、翁源等糖厂相续开榨,拉开了新榨季战斗的帷幕。根据省估产会议资料分析,预计1984/85年榨季甘蔗收获面积410.7万亩,比去年实收面积374.5万亩增加36万亩,预计压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