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波束形成技术,利用市域轨道交通D型车实车声源成像数据,研究市域列车整车车外噪声源频谱特性,分析受电弓、转向架等局部区域噪声源对辐射噪声的贡献特点,并评估局部噪声特性变化对总噪声特性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局部噪声源的贡献方面,市域轨道交通D型车转向架区域是主要辐射噪声贡献区,其贡献所占比重超过63%,100 km/h以上运行时其贡献所占比重超过80%;受电弓区域是次级辐射噪声贡献区;其他区域的噪声贡献相对较小。试验研究成果可为市域轨道交通列车减振降噪优化设计提供有力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GH-1轨道交通新型减振扣件对列车稳定性的影响,进行轨道行车稳定性试验,测试列车通过不同轨道减振扣件区时转向架及车厢的横向和垂向振动加速度,与现行国际规范及国家标准规定的列车运行安全性和平稳性指标进行对比,并比较分析列车在不同扣件区的振动加速度响应。结果表明,列车通过GH-1新型轨道减振扣件区时,列车安全性和平稳性能够满足标准规定的限值,且车体的横向和垂向振动响应以及转向架的横向振动响应相对于列车通过国内常用的DT系列某型号扣件区时更小,列车稳定性更好。该结果对GH-1轨道交通新型减振扣件的使用安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货车提速、重载的发展,新型货车转向架应运而生。其中,转K2型转向架在多年的运用中,性能稳定,已成为载重60t货车的主型转向架。本文旨在统计分析K2转向架的常见运用故障,为其维护检修和设计改进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国铁路货车技术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高速货车转向架技术仍处于空白阶段。参考国外高速货车特点和我国铁路货车现状,探讨我国高速货车转向架的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车辆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轨道交通技术中,牵引控制技术为轨道车辆提供动力,有关轨道交通车辆牵引控制技术的研究有很多,相关专家希望通过改善轨道交通车辆的牵引控制技术,促进我国轨道交通体系的进一步发展。该文主要探讨了轨道交通车辆牵引控制发展现状与趋势。  相似文献   

6.
论电力牵引轨道交通的技术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通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大动脉,轨道交通又一直是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主体,而电力牵引已经成为轨道交通牵引动力的发展方向。文章从电力牵引轨道交通的技术优势出发,综述了国外电力牵引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电力牵引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展望了我国电力牵引轨道交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成炎 《工业设计》2012,(3):162-163
为了降低轨道交通产生噪声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了地铁车辆噪声产生的原因,从降低声源噪声和其传播途径上的噪声两个方面,通过采用低噪声轮对、选择新型轮轨匹配材料、使用直线电机和径向转向架、改进车体结构设计和提高车辆的隔声性能等措施,对降低车辆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具有滞后非线性悬挂的高速转向架为目标,建立其数学模型和运动微分方程。应用统计线性化方法将其非线性方程线性化,用常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对转向架蛇行运动进行理论分析,得到防止转向架蛇行运动的充分条件,并研究了转向架设计参数对临界速度的影响,为转向架的设计和参数选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非对称径向转向架方案,分析了非对称径向转向架的受力特性和导向原理。使用Simpack建立相同参数的对称径向转向架、非对称径向转向架以及常规转向架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非对称径向转向架通过左、右曲线的动力学性能、三种转向架的曲线粘着利用率以及牵引力对三种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非对称径向转向架在通过左、右曲线时具有很好的对称性;非对称径向转向架和对称径向转向架在干燥和湿滑的曲线轨道上运行时具有基本一致的黏着利用率,而在R700 m以下的小半径干燥曲线轨道上,两种径向转向架的粘着利用率高于常规转向架;随着曲线半径的增大,两种径向转向架的第一轮对摇头角和后轴轮轴横向力显著小于常规转向架;对于运行在不同的曲线半径下,两种径向转向架的脱轨系数和整车磨耗功率都优于常规转向架,由此可以得出,非对称径向转向架具有和对称径向转向架一样优于常规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使得我国轨道交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轨道交通监控系统也向着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轨道交通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特征,然后探讨了轨道交通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路网化、深度集成化和国产化。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高速列车悬挂件温变特性及其对转向架高频振动特性的影响,对我国某型高速列车主要一系悬挂件进行了温变(-30 ℃~30 ℃)试验。试验得到各悬挂件在不同温度下的高频传递特性,结果表明,含橡胶悬挂件及液压减振器件高频传递特性受温度变化影响显著。基于试验结果,采用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悬挂件温变特性模型以及转向架高频传振模型,进而研究了温度变化对转向架振动及一系悬挂隔振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转向架轴箱和构架加速度总值呈现升高趋势,一系悬挂隔振性能有所提高,受温度影响,轴箱、构架加速度级总值最大变化分别13.4 dB、3.6 dB。研究有助于理解和掌握转向架振动的温变规律,可为高速列车减振降噪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科技馆载人磁浮车演示车为原型,将其转向架视为刚、柔体组合,基于多体动力学整车分析,建立了11个自由度的刚-弹性车辆动力分析模型,解算了转向架的固有频率,探讨了影响转向架固有频率特性的主要参数.结果表明:转向架的扭转频率与悬挂弹簧刚度为叠加关系,扭转刚度几乎不受弹簧刚度影响;转向架相对于其它广义坐标的固有频率受悬挂弹簧刚度的影响较大;除扭转外,转向架的其它运动均有动力学耦合.  相似文献   

13.
<正>轨道交通是一种充分利用物理空间、对空间进行三维拓展的交通方式,具有运输能力大、准时性高、安全性高、环境污染少等特点。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是拉动区域经济的有效手段,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方法,世界各国均认同这一理念。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轨道交通技术及产业发展,已经成为世界领先的轨道交通强国。同时,国家为促进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2015年1月12日,我国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哈萨克斯坦1520mm轨距ZK1型中交叉支撑转向架为例,着重探讨铁路货车走行部——转向架的制造工艺。由于中交叉支撑转向架结构的相似性,其工艺方法及过程可适用于所有中交叉转向架。因此,对该型转向架的工艺的探讨,具有极强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呈现出迅猛姿态。在轨道交通网络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电力供应,供电在轨道交通建设中占据着关键地位,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安全性直接关系着轨道交通运行的畅通与否。所以,在轨道交通系统发生停电事件时,必须具有一套完整的供应应急处理体系,以保证轨道交通的正常运作。本文首先分析了轨道交通的常用供电方式,并以上海地铁某线路的供电系统为例,分析了其供电组成,对其在发生大面积停电事件时的应急处理方式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大交通工程的迅速发展,轨道交通作为其一,在全国的中型城市尤其作为浙江的沿海城市——温州,兴起建设市域铁路的高潮,而前期工作对市域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工期的影响非常重要。根据市域轨道交通项目的特点和国家等相关政策要求,论述了市域轨道交通项目开展前期工作所遵循的一般程序要求与内容,为建设市域轨道交通项目的城市提供工作参考,促进国家整个市域轨道交通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领域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建设时期,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为例,分析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规划、建设及运营方面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大都市轨道交通在规划、建设、运营方面的轨道交通方式、客流出行换乘方便、整合既有各种资源、交通带动城市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应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完善轨道交通规划、打造综合交通枢纽的优化原则,以及利用国有铁路资源实现轨道交通换乘与衔接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车轮结构对转向架区域噪声的影响,基于RAYNOISE软件平台,建立转向架区域噪声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预测了转向架区域内侧及外侧各场点的噪声,分析了动/拖车车轮、车轮制动盘以及低噪声阻尼车轮对转向架区域各场点噪声的影响。预测结果表明:动车车轮、拖车车轮两种车轮结构对钢轨噪声的影响很小,而车轮噪声及转向架区域的噪声影响显著,直型辐板的动车车轮结构能较好地降低轮轨噪声及转向架区域噪声,有利于降低车外噪声。当车辆运行速度为200 km/h、250 km/h时,安装车轮制动盘有利于减小转向架区域各场点噪声,场点4位置降噪量分别达到0.4 dB(A)和0.9 dB(A)。低噪声阻尼车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转向架区域各场点的噪声,三种阻尼车轮分别使场点4位置的降噪量达到8.0 dB(A)、8.0 dB(A)、4.6 dB(A)。  相似文献   

19.
随着列车速度不断提高,转向架对整车气动阻力的影响越来越大,也是研究轮轨关系及地面效应的基础。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有无转向架列车不同运行速度和横风风速下的气动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了转向架对列车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无横风时,有无转向架列车受到的气动阻力和升力均近似与列车运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而转向架受到的空气阻力约占总阻力的25%,且随着列车速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幅度较小;横风对列车的气动阻力、气动升力、侧向力影响都很大,且相同横风下,考虑转向架时列车的气动阻力约为不考虑时的1.7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建立有砟轨道有限元模型,重点分析相邻轮对轮轨力耦合效应对有砟轨道承载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列车荷载的模拟应以转向架荷载为最小分析单元,从而既考虑了相邻轮对轮轨力的耦合效应,又能够比较方便的进行统计计算。同一转向架内相邻轮对轮轨力的相互耦合将对有砟轨道各结构的应力形状和幅值大小带来显著影响。随着相邻轮对耦合程度的增强,轨枕、道砟、路基承受的最大应力逐渐上升,应力时间历程也由"M"形转为倒"U"形。此外,随着转向架轴距的减小、轴数的增加,耦合效应逐渐增强。对于我国现有机车车辆结构而言,地铁、普客、动车由于轴距较大,耦合效应较弱,而货车轴距较小,耦合效应明显增强;对于多轴转向架而言,随着转向架轴数的增加,有砟轨道各层应力大幅上升,其最大增幅达到105%。当转向架轴数超过三轴时,轨枕、道砟、路基的应力维持在一定水平,不再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