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矿物掺合料种类及掺量对低水胶比水泥浆流动性以及流变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水胶比条件下,矿粉和粉煤灰可以有效提高浆体流动性,随着掺量的增加,流动度增大;而硅灰作用相反.掺30%矿渣可降低浆体的屈服应力与塑性黏度,改善浆体的流变性能;而掺10%硅灰增大了浆体屈服应力及塑性黏度.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减水剂和缓凝剂在不同剪切速率下对3D打印建筑砂浆表观黏度、触变性及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减水剂的掺量,表观黏度几乎不变,触变性先降低后趋于不变,塑性黏度先降低后增加,屈服应力逐渐降低;缓凝剂会增大3D打印建筑砂浆的表观黏度,提高浆体的屈服应力,掺量较高时会增大砂浆的触变性。掺加适量减水剂和缓凝剂可使3D打印砂浆具有较好的流变性能,使之能适应打印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超细粉煤灰掺量对低水胶比复合胶凝材料浆体流动性的影响,分析了浆体流动性与流变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水胶比和硅灰掺量下,随着超细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浆体流动度增大,流动时长先缩短后延长,平均流动速率先提高后下降,浆体的黏度系数减小,屈服应力增大,剪切增稠性增强;在相同超细粉煤灰掺量下,浆体的流动度-黏度系数和流动度-屈服应力均呈负相关,黏度系数或屈服应力减小,浆体的流动度增大;在相同流动度下,当超细粉煤灰掺量较高时,浆体的黏度系数减小,屈服应力增大;浆体的流动度同时受其黏度和变形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氯化钠对水泥浆体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流变性能的影响,采用宾汉姆流变模型和Power Law流变模型对浆体τ-γ曲线进行拟合获得流变参数。结果表明:(1)随氯化钠掺量的增加,水泥浆体标准稠度用水量略微增加,凝结时间缩短;(2)水泥浆体的流变指数小于1,浆体呈剪切稀化现象;氯化钠的加入没有改变浆体的流变模型;(3)随着氯化钠掺量的增大,水泥浆体剪切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系数降低,流变指数增大,氯化钠的加入有利于浆体早期工作性能的提高;(4)水灰比的增大,浆体的剪切屈服应力、塑性黏度系数和触变性均降低,流变指数增大。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2017,(8)
采用RS-SST流变仪研究在不同水灰比条件下,无机聚合物胶凝材料浆体各剪切速率下的剪切应力和塑性黏度变化规律,采用H-B流变模型对流变曲线进行拟合,获得流变参数剪切屈服应力、塑性黏度系数和流变指数,用触变环面积表征浆体的触变性和净浆流动度表征浆体的流动性能。结果表明:(1)无机聚合物具有初始流动度大和凝结硬化快的特点,水灰比与其初始流动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2)无机聚合物浆体的流变性能够较好符合H-B流变模型,相关系数达0.999以上,该流体为胀流性流体,其剪切增稠程度随水灰比的增大而增强;(3)随着水灰比的增加,浆体剪切屈服应力先增加后降低;塑性黏度系数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浆体触变环面积逐渐降低;(4)在本试验中,水灰比为0.4的无机聚合物浆体工作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RS-SST型流变仪研究大理石粉-水泥复合浆体和花岗岩粉-水泥复合浆体的流变性能,分析不同粉体掺量下,新拌复合浆体屈服应力、塑性黏度以及触变性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大理石粉-水泥复合新拌浆体和花岗岩粉-水泥复合新拌浆体的流变性属于Bingham流体模型;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大,新拌复合水泥浆体出现明显剪切稀化现象,随后塑性黏度逐渐趋向平稳;复合浆体中石粉掺量增大,浆体的屈服应力、塑性黏度、触变性均呈现增大趋势,花岗岩粉对水泥浆体流变性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基于最优化方法,给出使用同轴双圆柱流变仪来获取胶凝材料浆体的Bingham流变参数的途径;探究五种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矿渣粉、硅灰、石英粉、粉煤灰微珠)和两种化学外加剂(减水剂与引气剂)对胶凝材料浆体流变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矿物掺合料等体积替代水泥相对于等质量替代水泥,对降低浆体的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有利。粉煤灰可降低浆体的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矿渣粉和石英粉可降低高水胶比浆体的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但增大低水胶比浆体的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硅灰可显著提升浆体的屈服应力;粉煤灰微珠可降低浆体的塑性黏度但增大其屈服应力。减水剂可降低浆体的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引气剂可降低浆体的塑性黏度。矿物掺合料和化学外加剂对胶凝材料浆体的Bingham流变参数的影响,取决于水胶比、矿物掺合料或化学外加剂的掺量、矿物掺合料颗粒粒径、粒形和水化活性等因素,因此使得胶凝材料浆体的流变参数随着矿物掺合料和化学外加剂种类和掺量的变化,表现出非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将150~75μm、75~45μm和45μm以下3种粒级的石粉分别掺入水泥浆中,测试水泥砂浆的流动度及水泥净浆的流变参数,研究石粉颗粒特性对水泥砂浆流动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颗粒级配的石粉对水泥净浆和砂浆流动性的影响程度不同,石粉颗粒越小,对浆体流动度、塑性黏度及屈服应力的影响越显著。外掺石粉对水泥砂浆流动性的影响需统筹考虑细骨料表面裹浆量增加降低细骨料间摩擦碰撞和粉体总表面积增加束缚自由水分、增大浆体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两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不同掺量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对3D打印砂浆可打印性能、流变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了HPMC的适宜掺量,并结合微观形貌分析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砂浆流动度随着HPMC掺量增加而降低,即可挤出性随着HPMC掺量增加而降低,但流动性保持能力提高,加入适宜掺量的HPMC后砂浆仍具有良好的可挤出性;自重下形状保留率、贯入阻力均随HPMC掺量增加而显著增加,即随HPMC掺量增加,可堆叠性提高,可打印时间延长;从流变学的角度来看,随着HPMC掺量的增加,浆体表观黏度、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显著增大,可堆叠性提升;触变性随HPMC掺量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可打印性能提升;HPMC掺量过高会引起砂浆孔隙率增大、强度下降,建议HPMC掺量不超过0.20%.  相似文献   

10.
引气剂对砂浆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砂浆扭矩转速测试仪研究了4种引气剂对砂浆流变性能及恒定剪切速率下扭矩经时变化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引气剂不改变砂浆的流变特性,即砂浆均表征为线性Bingham流体;在低流态时,引气剂大幅提高了砂浆的流动度,而在高流态时,引气剂却略微降低了砂浆的流动度;随引气剂掺量的提高,砂浆塑性黏度相应提高,低流态时屈服应力降低,高流态时屈服应力有先增后减的趋势;在恒定剪切速率下,扭矩随时间逐渐降低最后趋于稳定,且恒定剪切速率愈大,扭矩愈大.  相似文献   

11.
碱骨料反应对混凝土耐久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碱骨料反应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在碱骨料反应方面的研究现状,从普通混凝土的组成出发,阐述了碱骨料反应的分类、反应机理、影响因素诊断及鉴定方法、预防措施等。在综合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碱骨料反应控制工作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可供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结构面对板岩力学特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运用单弱面理论研究含单组结构面的板岩岩体抗压强度随结构面方位的变化情况,建立了相应的一维、三维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将该规律运用到南水北调西线的板岩试验结果分析中,研究结果表明:(1)运用单弱面理论建立的强度变化规律较好地吻合了单轴、三轴试验结果,可以认为正确反映了板岩的强度变化规律;(2)当结构面倾角在51.7°左右时,板岩的抗压强度取得最小值;并以此为对称中心,倾角向大小两个方向变化时,抗压强度逐渐增大,到一定角度后将变为岩块的强度;(3)板岩的破坏形式随结构面的变化而不同,可以产生沿结构面滑移、剪切破坏及复合破坏3种类型的破坏形式;(4)围压的增大会使得板岩的破坏方式由复合破坏向剪切破坏转变,结构面的密度对岩体的强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工业厂房的支撑体系通常由交叉支撑和水平撑杆组成,当交叉支撑设置于柱列一端时,被支撑柱子的数量不宜超过8根。文中考虑柱子初始弯曲的随机性,应用有限元程序ANSYS对交叉支撑设置在柱列一端、柱列中间和柱列两端三种情况下的柱列支撑体系进行了大量的有限元参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交叉支撑分别设置在柱列中间和柱列两端时,被支撑柱子的数量可分别增加至14和15根,说明可根据交叉支撑位置合理确定被支撑柱的数量,达到即安全又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层状地基对块体基础地基刚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中,考虑地基分层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但是目前仅有极少一部分可应用于工程实际的简化计算方法。基于不同理论,根据不同方法分析地基分层对地基刚度的影响,分析结果可供改进我国动力机器基础设计方法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钢结构》2015,(7)
针对现场安装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节点时常常随意扩孔的现象,用摩擦学原理分析其危害,并根据摩擦学公式,分析试验数据,得出摩擦面真实接触面积,总结出抗滑移系数与摩擦面真实接触面积的关系,指出摩擦面真实接触面积的减小是抗滑移系数减小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后根据近阶段摩擦学研究现状,指出抗滑移系数精确测量的复杂性,提出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潮汐对跨海峡隧道衬砌稳定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厦门海底隧道是我国目前修建的最长的海底隧道,隧道及两岸接线工程位于福建省厦门地区。该地区潮汐现象多样,水文条件复杂,历年最大潮差达6.92 m,多年平均潮差4.01 m,在计算过程中应该考虑潮汐的影响。利用厦门海洋工程勘测中心的海流监测数据,考虑潮汐荷载循环变化过程中衬砌的疲劳损伤过程,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分析应力渗流耦合作用下隧道潮汐荷载对隧道衬砌和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成果对海峡海底隧道修建工程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不同加载方式下桩的摩阻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李广信  黄锋  帅志杰 《工业建筑》1999,29(12):19-21,67
室内单桩的渗水力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加载部位和加载方向对于桩的侧阻力的大小、分布和发展过程有重要的影响。这对于“反向测桩法”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将微生物技术引入岩土改性中,筛选出多种碳酸盐矿化菌和多糖黏胶菌,利用碳酸盐矿化菌ATCC64533、和多糖黏胶菌5的代谢产物对粉土的工程性能进行改性,并对改性土体进行渗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测定土体工程指标的变化。通过扫描电镜(ESEM)分析,研究不同微生物改性粉土的微观结构特征,揭示微生物改性粉土的机理。研究表明,掺碳酸盐矿化菌和多糖黏胶菌对粉土的渗透性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根据对墙板受基础约束进行的分析,建立了简化的理论模型,得出了墙板受基础约束程度的计算公式,并且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地应力对裂隙岩体渗流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岩体总是赋存于一定的渗流场与应力场中的,研究地应力场对渗流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分析了裂隙岩体渗流运动的基本规律,研究了应力对渗流作用影响的机理。在此基础上,结合甘肃某工程进行了现场地应力测量及高压压水试验,并且作了大量地表的、钻井岩芯的节理裂隙地质调查,得到了该地区的地应力值和渗透系数值。然后通过回归分析,可以发现该地区渗透系数随地应力值的增大呈负指数递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