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好莱坞著名影片<侏罗纪公园>描述了恐龙复活的故事:主人公约翰·汉蒙为了繁衍绝种的恐龙,在一座小岛使用化石残留的遗传基因,成功繁殖出各种恐龙,并在岛上兴建一座名为"侏罗纪公园"的主题乐园.这个故事曾经被认为不可能实现的科学幻想.然而,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恐龙化石里真的发现了尚未完全变为化石的软组织,这为提取恐龙的遗传基因提供了很好的材料,科学家有望利用这些软组织克隆恐龙,并建造影片中的侏罗纪公园.  相似文献   

2.
青云 《科学之友》2005,(17):20-21
好莱坞著名影片<侏罗纪公园>描述了恐龙复活的故事:主人公约翰·汉蒙为了繁衍绝种的恐龙,在一座小岛使用化石残留的遗传基因,成功繁殖出各种恐龙,并在岛上兴建一座名为"侏罗纪公园"的主题乐园.这个故事曾经被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科学幻想.然而,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恐龙化石里真的发现了尚未完全变为化石的软组织,这为提取恐龙的遗传基因提供了很好的材料,科学家有望利用这些软组织克隆恐龙,并建造影片中的侏罗纪公园.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最新的《侏罗纪公园》电影系列走上荧屏,喜爱恐龙的读者大概会冒出这样一个想法:我们能否让那些生活在侏罗纪时代的庞然大物——恐龙死而复生呢?1.如何复活灭绝动物?几十年来,受到热捧的恐龙一直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并激发了关于恐龙的许多想象,最异想天开、最具挑战力的想法就是让恐龙复活。《侏罗纪公园》的创作者迈克尔·克赖顿提议,我们可以从琥珀里保存完好的吸血昆虫体内获得恐龙  相似文献   

4.
好莱坞著名影片《侏罗纪公园》描述了恐龙复活的故事:主人公约翰·汉蒙为了繁衍绝种的恐龙,在一座小岛上使用化石残留的遗传基因,成功地繁殖出各种恐龙,并在岛上兴建一座名为“侏罗纪公园”的主题公园。这个故事曾经被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科学幻想。然而, 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恐龙化石里真的发现了尚未完全变为化石的软组织,这为提取恐龙的遗传基因提供了很好的材料,科学家有望利用这些软组织克隆恐龙,并建造影片中的侏罗纪公园。  相似文献   

5.
刘燕 《大自然探索》2002,(11):57-61
没有哪种动物曾经像恐龙那样统治过世界,有关恐龙有许多未解之谜,而其中最大的奥秘就是它们是如何崛起并最终成为地球霸主的。发现化石宝库1.5亿年前的地球堪称恐龙的世界,那一时期被称为侏罗纪晚期,也是恐龙的黄金时代。恐龙不仅遍布全球,而且种类繁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侏罗纪晚期还是一个庞然大物的时代,当时很常见的素食龙中有的竟高达12米,重达50-60吨。不过,在侏罗纪早期,恐龙不仅种类稀少,而且“相貌平  相似文献   

6.
青云 《科学之友》2005,(9):20-21
好莱坞著名影片《侏罗纪公园》描述了恐龙复活的故事:主人公约翰·汉蒙为了繁衍绝种的恐龙,在一座小岛使用化石残留的遗传基因,成功繁殖出各种恐龙,并在岛上兴建一座名为“侏罗纪公园”的主题乐园。这个故事曾经被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科学幻想。然而,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恐龙化石里真的发现了尚未完全变为化石的软组织,这为提取恐龙的遗传基因提供了很好的材料,科学家有望利用这些软组织克隆恐龙,并建造影片中的侏罗纪公园。暴龙化石的难题2003年下半年,由美国蒙大拿州洛矶山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杰克·霍尼尔带领,在一处大约为7000万年前古地质沙…  相似文献   

7.
提起大约6500万年前的侏罗纪的恐龙,大人和孩子们都很熟悉.甚至连恐龙为什么会灭绝也能讲出不少道理来.然而有些知名的大型哺乳动物也曾遭到灭绝,能把它们的前因后果讲清楚的人,恐怕就很少了.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探索》2008,(6):72-77
南极冰脊龙(Crylolphosaurus) 这种习惯在冰天雪地生活的恐龙身长仅6米左右,大约生活在距今1.9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它是在南极地区最早被发掘出的食肉恐龙,样子长得十分奇特.  相似文献   

9.
科学家们曾认为恐龙是惯于独居的动物,但是,最近的两个发现却证明了它们中的一些也许曾过着群居生活。──唐·勒斯蒙1997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侏罗纪公园》的续集《失落的世界》中,愤怒的尼克斯恐龙疯狂地寻找它们的孩子的镜头曾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真正的恐龙爱好者都知道那只是电影的虚构。为什么呢?因为自从18世纪40年代首次发掘到恐龙化石以来,还不曾发现有幼小恐龙或成对的恐龙生活在一起的。所有发掘出的恐龙和化石都清楚地表明:巨型的肉食恐龙是独居的。有人认为,它们也许就是孤独杀手。但是,最近在…  相似文献   

10.
在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科学家从生物化石中抽取出恐龙的血液,用一条恐龙的DNA复制出一群恐龙.这虽然只是电影中设计的一个科学幻想,但却提示我们:是否可以用类似的方式,让保存下遗骸的古生物起死回生?  相似文献   

11.
花费巨大人力财力打造出来的恐龙世界将吸引大量的游客,并为游客提供最好的“侏罗纪时代”场景的体验,专门设计的“参观墙”可让游客通过最佳视角来观察恐龙活动,同时保障恐龙园内动物和参观游客的安全.在未来的“伊甸园工程”中,游客既可以观察虚拟机器人游历恐龙园的情景,也可坐在全透明的游览工具飞行舱里,从空中俯视恐龙园全景和恐龙活动场景.  相似文献   

12.
恐龙,是远古时代地球上的霸主。1993年,以电影《侏罗纪公园》为开端,全球掀起了一场恐龙热。许多人在潜意识里都把恐龙和古生物划上了等号,恐龙文化几乎一统古生物界。然而愈演愈烈的恐龙效应,让人们开始对这种庞然大物产生了厌倦,于是我们开始思考:恐龙称霸之前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3.
我们往往将恐龙看作是一个动物族群,但实际不是.恐龙时代经历了从侏罗纪(2亿年前至1.45亿年前)到白垩纪后期(1亿年前至6600万年前)的漫长历史时期,先是有了像梁龙这样的大型食草类恐龙徜徉在地球上,后来又有雷克斯暴龙和迅猛龙这样的肉食性恐龙称霸地球.所以毫不奇怪,它们的栖息地环境也是变化多样的.但总的来说,它们都需要一个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需要大量针叶林和蕨类植物等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14.
在经历了侏罗纪的辉煌之后,距今6500万年前,灾难降临,恐龙王朝即将走到尽头。  相似文献   

15.
几十年来,受到热捧的恐龙一直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并激发了关于恐龙的许多想象,最异想天开、最具挑战力的想法就是让恐龙复活. 《侏罗纪公园》的创作者迈克尔·克赖顿提议,我们可以从琥珀里保存完好的吸血昆虫体内获得恐龙的DNA.好消息是:琥珀(变成化石的树液)里有时确实能将一些生活在远古时代的昆虫化石完好地保存下来;坏消息是:我们无法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可用的DNA.问题在于受到了DNA分子半衰期的限制.  相似文献   

16.
恐 龙 时 代 的 生 物 群 如果你想到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你可能就会联想到恐龙!没错,那个时代,即2.52亿年前到6600万年前,是恐龙进化、繁衍和遭遇灭绝的时代.但如果你只想到恐龙,你会错过很多其他神奇的生物,尤其是其他爬行动物,因为恐龙只是中生代爬行动物的一种.在当时,地球上的其他"居民"还有不少,包括现代鳄鱼的祖先.与此同时,翼龙"统治"着天空.虽然翼龙经常被称作"恐龙",但它们只是恐龙的"亲戚".  相似文献   

17.
李宇 《大自然探索》2004,(11):56-63
在经历了侏罗纪的辉煌之后,距今6500万年前,灾难降临,恐龙王朝即将走到尽头。  相似文献   

18.
好莱坞科幻影片"侏罗纪公园"在美国放映后引起了人们一阵轰动。影片所描述的是几个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一块生成于6千多万年前侏罗纪的琥珀化石,令他们惊喜万分的是其内封存着一只远古时代的蚊子。古生物学家猜想此蚊子一定吸取过恐龙的血,于是他们从蚊子身体内残留的血中提取出恐龙基因,并把它转移到鳄鱼身上,最后鳄鱼孵化  相似文献   

19.
在好莱坞影片《侏罗纪公园》中,科学家从包裹在琥珀中的远古蚊子身上抽取恐龙的血液,提取到恐龙的DNA,从而复制出一整群恐龙。虽然这只是电影中的一个科学幻想,却提示我们:是否可以用类似的方式,让保存下遗骸的古生物起死回生?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最近宣布,发现于德国巴伐利亚采石场的石灰岩中的一只长着松鼠样尾巴的恐龙是迄今已知的最早的食肉恐龙,科学家称这种生活在1.5亿年前(侏罗纪晚期)的恐龙为“松鼠龙”。这只“松鼠龙”很可能是一头年幼的斑龙(一种大型食肉恐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