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通过对云南省会泽县的旱情及抗旱减灾现状、干旱成因及特点、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对当前及今后抗旱减灾工作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罗丽艳  李芸  马平森  钟诚 《人民珠江》2011,(2):13-15,46
在收集云南省历史旱情、灾情资料以及1949—2009年的旱灾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云南省干旱周期的年际变化规律,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干旱演变趋势,提出工程和非工程的抗旱措施,为云南省的抗旱减灾、制定抗旱调度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干旱灾害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及抗旱减灾工作现状,在明确抗旱减灾主要技术需求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我国抗旱减灾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今后我国一方面要对现有的抗旱减灾技术进行大力推广和应用,另一方面要在旱情监测、识别、评估以及抗旱减灾风险评价、预警和管理等关键技术研究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4.
以唐山市城市旱情特点及抗旱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为研究对象,从造成城市干旱缺水的现状和长期发展趋势入手,对城市干旱缺水情况对今后的影响和抗旱工作的解决方案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以期为唐山市市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使唐山市的抗旱工作更为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5.
去冬今春,陕西发生了严重的冬春连早,受旱范围广、程度重、灾害损失大.面对严重干旱,首次启动了全省Ⅱ级防抗干旱预案响应,最大限度减轻了干旱造成的影响,抗旱减灾成效显著.本文总结分析了前期旱情特点,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抗旱工作和提高抗旱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2009—2010年特大干旱灾害成因、特点及影响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2009—2010年贵州省特大干旱灾害灾情统计数据的分析,从本次干旱灾害成因、旱情特点、旱情缓解过程的时序变化及其对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等进行了定量或定性的阐述。结果表明,本次干旱灾害综合了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旱灾除了具有贵州省一般干旱灾害所具有的特点外,还呈现出持续时间更长、范围更广、旱情更重、危害更大等特点,同时表现出人饮对干旱灾害的敏感性最强的特点。从旱情、旱灾认识以及抗旱减灾对策等层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简要地介绍了界首市干旱基本情况与旱情分析方法,通过最小连续句法对界首市1957~2005年49年降水资料分析,得出了界首市属易早地区,干旱机率为一年一遇大早为二年一遇;大早持续时间长,水分亏缺严重,12月为干旱易发月份的分析结.对该市旱情评估,制定抗旱预案,指导抗旱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泉州市是一个干旱灾害频繁的地区,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旱情发生。为适应抗旱减灾工作的要求,实时监测旱情的发生及变化趋势,促进抗旱工作由被动抗旱向主秘抗旱转变,提高抗旱救灾处置能力,泉州市开展了旱情监测系统试点工程建设。本文根据试点工程建设情况,针对硬软件系统薄弱环节提出建议,以期为今后旱情监测系统的推广开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2022年贵州省发生了继2013年特大干旱以来最严重的干旱灾害。为探究贵州省干旱灾害防治对策,通过总结2022年贵州省雨水情等特点,分析旱情演变发展趋势及其特征,立足于贵州省防旱抗旱实践,结合干旱灾害应对措施,探讨防旱抗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抗旱体系建设、强化旱情监测预警和调度等干旱灾害防御建议。研究成果可为今后贵州省干旱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遭遇自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出现了100年一遇枯水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给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挑战和影响。基于抗旱管理实践,从旱情特点、枯水成因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地区枯水影响等方面分析了2022年长江流域旱情基本情况,回顾了旱情应对方案和取得的成效,并从干旱机理认知、监测能力、模型支撑、方案预案、水资源管理体制等5个方面剖析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长江流域水资源安全保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抗旱减灾和综合施策的思考,以期为强化应对流域极端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的基础与能力建设提供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区域旱情指标是准确判别旱情等级,有效进行防旱抗旱的重要依据。为做好旱情实时评估,避免或减轻管理性干旱所造成的损失。以山西长治市为例,从引发干旱灾害受自然地理、气候因素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原因入手,分析了区域旱情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以农业旱情、旱灾损失情况和抗旱现状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区域农业旱情受灾程度进行了评定,划分了干旱易发地区;以历年旱情过程分析,解释了应用农业旱情指标和降水距平指标进行干旱等级划分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对地域分布、年际、年内变化特征的分析与实时旱情的实践与验证,提出了以水文干旱指标与实时农业旱情相结合的方法作为评价该地区的旱情指标,使干旱程度的描述能力更强、防旱抗旱减灾的依据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日照市发生了秋冬春3季连旱.日照市全力开展抗旱保苗工作,成效显著.从旱情特点出发,分析了抗旱保苗的主要措施,并提出了应对干旱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3.
泉州市是一个干旱灾害频繁的地区,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旱情发生。该文以2004年旱情为例,分析了泉州市旱灾成因,并据此提出了解决干旱的对策:强化水库科学调度、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发挥抗旱服务队的职能作用、开展打井抗旱工作、完善供水灌溉工程设施、加强水质监测工作、建立旱情动态监测系统、推动节水工作等。  相似文献   

14.
对抗旱工作中常用术语概念的分析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多年防汛抗旱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抗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抗旱工作中常用的干旱、旱情、旱灾、抗旱等概念进行了深入阐述,探索出了一个相对严谨的干旱基本概念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抗旱指标体系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综合农业干旱预测模型,以旱情监测系统数据为基础,选择降雨、土壤相对湿度、气温等主要干旱监测指标,以辽宁葫芦岛市2009年和2011年旱情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干旱预测模型分析的旱情结果与实际旱情拟合效果较好,能够满足旱情预警要求,为抗旱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洪涝灾害频繁,旱灾亦频繁发生,在一定时期内,干旱灾害仍然是湖南省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旱情分析与评价一直是防汛抗旱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文章根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抗旱预案编制导则》中的有关规定,结合湖南省实际情况,选取土壤含水量等七项指标对湖南省近几十年来各年的干旱程度进行了评价,并对旱情指标评价误差成因及干旱的实时判别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述了鄂尔多斯市旱情的特点,分析了旱情的成因,并提出通过加强抗旱水源建设、科学管水、加强节水技术改造和生态减灾等措施应对干旱,减少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1月至2009年4月底,陕西黄陵县发生了大面积干旱。全县累计降雨量仅108.7mm。通过对黄陵县农业旱情分析,提出了加快农业抗旱工程建设和改造、建立县级旱情信息监测系统、建设抗旱减灾管理体系、加强基层管水人员组织建设、实行优质服务和加强抗旱宣传教育工作等抗旱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15年7月,辽宁省持续高温少雨,土壤失墒迅速,全省各市均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局地旱情严重,主要集中在大连南部及辽宁中、西部地区。加之2014年辽宁刚刚遭遇全省性严重旱灾,连续的干旱给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介绍了旱情的成因、特点、抗旱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抗旱减灾的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旱灾一直是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全省正常年份干旱年份易旱面积在333.33万hm2左右,占播种面积的40%左右,然而,在抗旱救灾工作中,传统的旱情监测手段在无法在广阔是地域空间内满足抗旱救灾工作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被应用于旱情监测.因为遥感监测具有监测范围广阔、时效性、可对旱情动态监测等特点,而越来越受被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