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胜利原油的馏分油、轻脱沥青油经糠醛精制、酮苯脱蜡、白土补充精制工艺可以生产润滑油基础油,其质量符合MVI350、MVI950和125/140BS指标要求,具有粘度高、抗氧化性能好和对抗氧剂感受性好的特点。采用MVI350、MVI950可以调制HL液压油,优质汽轮机油、SC和SD汽油机油、CC和CD柴油机油等中高档润滑油产品,其中125/140BS含硫高,是生产齿轮油的好原料,可调制GL-5重负荷车辆齿轮油和高粘度中、重负荷工业齿轮油等高档润滑油产品。  相似文献   

2.
刘云海  欧阳瑞华 《润滑油》1998,13(2):15-17,21
介绍了以沈阳-大庆6:4混合原油减二线油为原料,生产HVI200润滑油基础油的工艺条件及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3.
陈祥科 《润滑油》1995,10(3):22-24
按API基础油换用规则,新疆MVI基础油粘度指数小于80,应属于第三类基础油。它的添加剂配方或复合剂不能换用第一类基础油,如大庆HVI基础油或第二类基础油,如加氢处理基础油。否则应重做全部发动机试验予以确认。然而API基础油换用规则有局限性。试验结果表明,用于新疆MVI基础油的CC级油配方或复合剂可以换用于大庆HVI基础油;而用于HVI基础油的CC级添加剂配方或复合剂却不能换用于新疆MVI基础油。  相似文献   

4.
石西和小拐原原油均为典型的石蜡基原油,具有密度小,粘度低、含蜡量高的特点。润滑油馏分具有粘度指数高,硫氮含量低等性质,是生产 高粘度指数澜骨油基础油的好原料。用石西和小拐原油为原料,采用溶剂精制工艺试制HVI基础油,考察润滑油馏分精制性质及HV试样性质,为为今后炼油厂加工该类原油生产HVI基础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用不同组成、不同分子量的聚甲基丙烯酸正十八酯/醋酸乙烯酯P(n-OMA-CO-VA)共聚物样品对新疆混合原油、马岭原油和大庆原油进行降凝降粘试验。结果表明,分子量约为1×105,VA含量为33.3%和14%的P(n-OMA-CO-VA),加50μg/g使新疆混合原油降凝20.5℃;分子量约1×105,VA(醋酸乙烯酯)含量为18.4%~14%之间的P(n-OMA-CO-VA),加200μg/g使马岭原油降凝24℃。两种原油的粘度都有显著的下降。而大庆原油随着P(n-OMA-CO-VA)分子量增加,降凝效果变好。  相似文献   

6.
刘发起  林正权 《润滑油》1996,11(6):32-35
以大庆原油经深度精制的航空润滑油料为基础油,添加适量的抗氧剂、破乳化剂、油性剂、防锈剂、消泡剂等,研制出N100、N150、N220、N320油膜轴承油系列产品,其质量指标达到美钢-136油膜轴承油规格和美国莫比尔石油公司Mobil Vacuoline300系列油膜轴承油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7.
冯起 《润滑油》1997,12(2):52-59
以大庆普通精制的HIV350,HVI650,HVI120BS为基础油,筛选了优化了高温抗氧,防锈,抗乳,防腐等添加剂,研制成功无灰型DAB68,100,150空气压缩机油,模拟评定,台架实验结果表明,抗积炭性能明显优于有灰型DAB空气压缩机油,空气老化后康氏残炭增值和减压蒸馏80%残油康氏残炭分别降低了1.0和0.05,进一步提高了空气压缩机的质量水平,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基本调合组分,其成润滑油的性质和使用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原油不同,基础油性质也不同,为了从南阳原油中开发出新润滑油产品,为炼油厂的生产和设计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对南阳原油特性的分析,基础油生产工艺的研究,工艺的条件,研制出了MVI75、MVI150、MVI500三种规格的基础油产品,结果南阳原油适宜生产中粘度指数的基础油。  相似文献   

9.
由中东进口原油的减压馏分油和脱沥青油,采用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精制的传统加工工艺研制润滑油基础油,并探讨油品中硫含量对油品氧化安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中东润滑油基础油抗氧化性能好,采用传统工艺能够生产高粘指数HVI、HVIW等级的基础油。  相似文献   

10.
以辽河、新疆、胜利、大庆原油和含硫油的润滑油馏分为原料,采用加氢技术制取润滑油基础油。中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压加氢处理、溶剂精制-中压加氢处理技术,配以溶剂脱蜡可以制取氧化安定性好的HVI润滑油基础油;采用加氢处理/加氢异构脱脱蜡/加氢补充精制工艺,制取氧化安定性和低温流生好的HVI和VHVI润滑油基础油也是可行的。与传统润滑油生产工艺相比,加氢法具有目的的产品收率高、质量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混合原油相容性规律,将3种不同基属的原油,新疆塔河(Tahe)原油、委内瑞拉波斯坎(Boscan)原油、哈萨克斯坦库姆克尔(Kumkol)原油进行混合,采用显微镜观察混合原油的相容性,并根据稳定性参数IN、SBN考察混合原油的相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将石蜡基的库姆克尔原油分别掺入塔河原油和波斯坎原油的体积分数为60%和85%时,出现不相容现象。根据所测原油和混合原油的稳定性参数IN和SBN可知,随着轻质石蜡基的库姆克尔原油掺入塔河原油或波斯坎原油比例的增大,混合原油对沥青质的溶解能力逐渐下降,最终导致不相容现象发生。从原油组成来分析,两性质差异较大的原油混合时,体系中饱和烃含量增多、芳香烃和胶质含量减少是致使沥青质絮凝的原因,而沥青质的n(H)/n(C)低、芳碳率(fA)高是混合体系更易絮凝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进口原油加工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工业数据为基础,介绍茂名石化公司20多年来加工进口原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内容涉及原油蒸馏、减压蜡油加工、渣油加工、三废治理、设备腐蚀与防腐蚀措施等。  相似文献   

13.
枯草芽孢杆菌对原油作用的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油藏中分离出的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subtilis)SP4为运动的、产芽孢的革兰氏阳性杆状细胞。细菌的生长温度范围比较广 ,最高生长温度为 5 8℃ ,最佳生长温度为 32~ 4 8℃。细菌可在 7%NaCl溶液中生长 ,在pH为 5 5~ 8 5时生长良好。SP4菌株能够使多种碳水化合物发酵产酸 ,兼性厌氧生长 ;能够产生挥发性脂肪酸、有机酸、酮、醚、酯和生物表面活性物质等代谢产物。SP4菌株能够转化和降解不同原油的芳烃、非烃和沥青质组分以及极性有机硫化合物和有机氮化合物 ,降低原油的重质馏分含量 ,改善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将该细菌应用于油田 ,有利于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14.
电位滴定法测定原油酸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测定酸值用的滴定溶剂中筛选出能够快速溶解原油(特别是稠油)的溶剂,考察了原油中的水与无机盐对电位滴定法测定原油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甲苯/异丙醇/四氢呋喃/水混合溶剂(体积比=50.0:24.5:25.0:0.5)能快速溶解稠油,在电位滴定法中用该滴定溶剂测定原油酸值准确、快速。对滴定曲线有明显突跃的原油。原油中水与无机盐对原油酸值测定结果没有影响。对滴定曲线没有明显突跃的原油,当水含量≤5%或无机盐含量≤100μg/g时,对测定结果影响很小;但水含量>5%或无机盐含量>100μg/g时,原油酸值随水含量或无机盐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朝鲜安州盆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安州盆地是朝鲜最大的中新生界陆相含油气沉积盆地.对始新统和下白垩统产层原油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始新统原油具有煤成油的主要地化特征,源岩可能为如新统煤系地层;下白垩统原油具有湖相原油一般特征,与朝鲜湾盆地侏罗系原油及株罗系湖相源岩有一致性.安州盆地存在不同类型的油源岩和原油,具有一定的油气勘探远景.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海海域主要含油气盆地目前找到的原油,依成熟程度可分为未成熟、低成熟、成熟和高成熟原油四大类。渤海湾盆地发现的原油从未成熟、低成熟、成熟至高成熟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熟化序列;南黄海盆地、东海盆地和南海海域诸盆地找到的原油多数为成熟—高成熟原油,少数为低成热原油,未成熟原油尚来找到。从有机质演化成烃的全过程分析,东海盆地、南黄海盆地和南海海域诸盆地具有寻找未成熟原油和低成熟原油资源的勘探潜力,应该引起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贺产鸿 《润滑油》2000,15(2):12-19
通过分析比较各种润滑油生产工艺 ,以寻求适合于茂名石化公司实际情况 ,用中东原油生产高档润滑油的最佳工艺。通过比较 ,作者认为选择加氢异构化工艺可以生产Ⅱ类Ⅲ类基础油 ,为生产高档润滑油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8.
奥里油与渤海油混炼生产高等级道路沥青技术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渤海36-1以及奥里油和渤海36-1原油以一定比例掺合的混合原油通过控制减压渣油的切割温度,可制成针入度分别满足AH-130、AH-110、AH-90、AH-70和AH-50的沥青产品,各项指标符合JTJ052-93标准优势高等级道路沥青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高酸原油加氢改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两种典型高酸原油进行了加氢改质技术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压、高空速条件下,低硫高酸的蓬莱原油经加氢改质后可作为普通原油加工;在高压、低空速条件下,高硫高酸重质的胜利混合原油经加氢改质后,酸值、硫含量、残炭值以及重金属含量大幅度降低,API度提高,加氢原油的常渣可直接作为催化裂化原料。本文还考察了操作条件对加氢脱酸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脱酸率线性增高;随着体积空速的增大,脱酸率线性降低;反应压力降低会显著降低脱酸率。  相似文献   

20.
原油中吡咯类含氮化合物的分布型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不同类型原油的实验结果表明:原油中存在咔唑、苯并咔唑及二苯并咔唑3类吡咯类化合物,且以前两类为主。两大系列同系物的相对丰度呈正态分布。咔唑、苯并咔唑的分布型式除与原油母质类型有关外,还受油气运移及热成熟作用的影响。高等植物输入较多的原油相对富集烷基苯并咔唑和二苯并咔唑;油气运移距离增加,咔唑系列相对富集;成熟度增加,低分子量化合物富集。由于原油中吡咯类化合物的取代位优先且局限于某些特定的部位,所以其分布型式存在多种同分异构体。不同的同分异构体可能与干酪根先质的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