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省沽油嫩枝扦插生根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省沽油当年生枝条为材料,研究其嫩枝扦插生根特性.通过对影响嫩枝插穗生根的插穗类型(A)、激素种类(B)、激素处理时间(C)、基质种类(D)及激素种类与处理时间交互作用(B×C)进行系统研究,运用正交试验筛选出嫩枝扦插过程中各处理的优化组合为A2B4C1D2或A4B4C1D2,即选择带叶片的上部或下部插穗,用100 mg/kg NAA处理2 min,以V蛭石∶V珍珠岩=1∶1为基质,进行扦插育苗效果最好,各试验处理最高生根率为96.25%.省沽油嫩枝插穗属于综合性生根类型,且易生根,根系发达,但生根与愈伤组织没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2.
山茶花类作物生根困难,种苗需求量大,为提高育苗效率和苗木质量,研究了其属下的日本雪椿扦插过程中不同处理对其生根情况的影响,为日本雪椿的快速繁殖提供参考.采用5~8 cm的插穗,将插穗插入圆形营养钵中进行培养,随着扦插时间调查每个处理的愈伤形成率、生根率和根长,进行扦插时间、扦插基质及剪接方式对日本雪椿扦插成活的差异性分析,研究其扦插过程中不同因素对扦插成活率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日本雪椿最适宜扦插时间是每年的6月中下旬,最适宜基质为V(珍珠岩)∶V(草炭土)∶V(细沙)=1∶1∶1,最适宜剪接方式为全叶插,且喷施生根液对扦插生根有促进作用.喷施生根液、全叶扦插处理可大幅度提高日本雪椿的生根率,实现其快速高效繁育.  相似文献   

3.
天女木兰硬枝扦插繁殖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天女木兰进行硬枝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插穗类型是影响扦插生根的主要因素,扦插基质次之.最佳的组合结果:2 a生枝条作插穗、V(珍珠岩)∶V(草炭土)=1∶1为基质、200 mg/L ABT1生根粉浸根4 h.这种组合生根率达46.7%,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以河池石山苣苔Petrocodon hechiensis (Y.G.Wei,Yan LiuF.Wen) Y.G.WeiMich.M?ller、靖西石山苣苔Pet. jingxiensis (Yan Liu,H.S.GaoW.B.Xu) A.WeberMich.M?ller这2种石山苣苔属植物的叶片为试验材料,在不同基质上进行扦插繁育,并对3种基质组合的扦插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各扦插基质的优劣,筛选高效的扦插繁育方法。结果表明,在喷施0.2%多菌灵并对插穗经100 mg/L IAA溶液浸泡1 h后,采用水苔作为扦插基质时,2种石山苣苔属植物扦插生根情况较好,生根率也最高(河池石山苣苔为59%,靖西石山苣苔为62%),但出芽阶段会由于营养不良导致部分插穗出现死亡的现象;而采用水苔+蛭石+珍珠岩+泥炭土(体积比0.5∶1∶1∶1)为基质时,插穗成苗率较高(河池石山苣苔为50%,靖西石山苣苔为60%)。可见,河池石山苣苔与靖西石山苣苔的叶插繁殖可以将水苔作为生根基质,待插穗出芽后,以水苔+蛭石+珍珠岩+泥炭土(体积比0.5∶1∶1∶1)作为移栽基质,可获得较好的成苗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朝鲜崖柏(Thuja koraiensis Nakai)2 a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插穗,通过3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不同激素种类、质量浓度、处理时间、扦插基质种类对朝鲜崖柏扦插生根的影响;从植物解剖学角度研究朝鲜崖柏茎结构及扦插繁殖过程中不定根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朝鲜崖柏插穗生根最佳扦插基质为珍珠岩,最优处理条件为200 mg/L NAA处理1 h;朝鲜崖柏插穗不定根发生于髓部,插穗切口处形成愈伤组织,但愈伤组织不形成不定根.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金槐(Sophora japonica‘Jinhuai’)的扦插生根成活率,拓展金槐苗木生产渠道,选择健康的金槐枝条作为扦插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究插穗粗度、基质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4个因素对金槐扦插成活率及扦插苗性状的影响,以期为金槐扦插育苗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9个组合的成活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组合5成活率最高,为54.00%;9个组合的根数、枝数差异不显著,而根长、根粗、茎长、茎粗和叶片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组合5和组合9最有利于根生长;组合7的平均茎长最长,为10.6 cm,与组合4,5,6,8,9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极显著长于其他组合;组合9的茎粗为3.03 mm,显著高于其他8个组合;叶片数最多的是组合9,为7.8,与组合7差异不显著,但二者显著高于其他6个组合。综合比较得出,粗度为10-14 mm的穗条使用50 mg/L的吲哚丁酸(IBA)浸泡后扦插于细沙基质中可获得较好的效果,更有利于金槐扦插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不同基质和促根剂对灰木莲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灰木莲在我国自然状态下只开花很难结实,即使少量结实,种实畸形,芽苗质量较差,而引进的种子品质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树种人工资源的培育和开发利用。用不同促根剂处理灰木莲嫩枝插穗扦插于不同基质,初步筛选合适的生根基质,以及适宜的促根剂种类、浓度及处理时间。【方法】以灰木莲当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剪取中上部枝条做插穗,长8~10 cm,去除顶芽,每个插穗保留上部3个叶片,每片叶保留约1/4,用ABT-1号生根粉1 000 mg/L溶液处理插穗10 s,分别扦插于泥炭、蛭石、珍珠岩、黄泥土、河沙基质,以及V(珍珠岩):V(蛭石)=1:1、V(珍珠岩):V(泥炭)=1:1、V(珍珠岩):V(泥炭)=3:1、V(泥炭):V(蛭石)=1:1、V(泥炭):V(蛭石)=3:1等5种复合基质,共10种基质,研究不同类型基质对插穗生根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选用ABT-1号、IBA和IAA 3种促根剂,每种促根剂设计500、1 000、1 500 mg/L 3个质量浓度梯度,处理时间为10 s、1 min、30 min,扦插在V(泥炭):V(蛭石)=3:1的复合基质中,研究促根剂种类、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灰木莲嫩枝插穗生根的影响。扦插完成后,抽样观测插穗切口及形态变化,统计愈伤组织产生的时间、插穗开始生根及大量生根的时间; 4个月后进行移栽并同时调查统计生根率、生根数量、平均根长、最长根长,并结合根系效果指数法对生根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灰木莲插穗的生根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①0~15 d,切口愈合,诱导及生成愈伤组织; ②≥15~40 d,愈伤组织逐渐增多; ③≥40~60 d,不定根从皮部或愈伤处生出; ④60 d以后,不定根大量增多。插穗生根类型以皮部生根型为主,兼具愈伤组织生根型和混合生根型(即愈伤组织部位和皮部均有不定根生成)。以V(泥炭):V(蛭石)=3:1为最佳生根基质,插穗生根率为47.92%,生根数量为8.03,根长为5.20 cm,根系效果指数达到1.310,生根效果最好。正交试验表明:对生根效果产生影响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处理时间>促根剂种类>促根剂浓度; 用质量浓度为1 000 mg/L的IBA处理插穗基部10 s时,生根率达到51.07%,根长为5.53 cm,根数为5.6条,根系效果指数可达到0.972。【结论】用灰木莲当年生嫩枝作插穗可进行扦插繁殖; 复合基质促进插穗生根的效果显著优于单一基质; 综合考虑选用质量浓度为1 500 mg/L的IBA处理插穗基部10 s,得到的扦插生根效果可能会更好。  相似文献   

8.
在甘肃中部对大果沙棘采用不同的插条类型、扦插基质及ABT1号浓度及其组合进行了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处理组合是应用生根粉(ABT1)100 mg/kg溶液浸泡大果沙棘半木质化插条4 h,在大田土:泥炭:沙子=7∶3∶4基质上扦插,可使大果沙棘扦插育苗成活率达97%。  相似文献   

9.
金叶莸全光照喷雾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兵  丁丽萍 《甘肃科技》2010,26(1):182-184
以彩叶观赏灌木金叶莸为材料,采用三因素(激素、处理浓度、处理时间)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开展全光照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金叶莸属易生根树种,以皮部生根为主兼愈伤组织生根的综合型生根,插后10d即产生爆发性生根,各处理生根率均达94%以上。采用极差以及方差分析法分析认为,以ABT1号生根粉100mg/L浸泡2h的处理组合为最佳处理组合,不同激素、不同处理浓度对金叶莸扦插生根率影响差异显著,其中不同外源激素是影响金叶莸扦插生根的主要因子,处理浓度是影响扦插生根的第二因素,处理时间是影响扦插生根的最次因素。  相似文献   

10.
楸树嫩枝扦插生根发育及根系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楸树大多自花不育,苗木主要通过营养繁殖获得,而高质量楸树苗木缺乏,扦插育苗存在繁殖系数低、质量参差不一等问题,影响了楸树的大面积推广利用。笔者探索不同处理方式下楸树嫩枝生根及不定根形成特点,初步筛选合适的楸树嫩枝生根方法,为揭示楸树嫩枝扦插生根机理并解决楸树扦插困难提供参考。【方法】以楸树品种‘8611’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生根剂类型、枝条部位)完全随机试验,观察插穗在扦插生根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并进行生根阶段划分;采用石蜡切片法,对不同生根阶段的插穗进行解剖结构分析;利用根系扫描仪测定根系的相关指标,并对各指标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重比较,得出楸树最优生根处理,明确楸树生根类型及时间。【结果】楸树扦插生根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扦插3~7 d为愈伤组织的形成阶段;扦插7~18 d为不定根的诱导阶段;扦插18~20 d为不定根的发生阶段;扦插20 d以后为不定根的伸长阶段。不同生根剂及枝条不同部位的插穗对嫩枝扦插生根存在明显影响。穗条在不同部位间,枝条上部的插穗最易生根,但易腐烂;枝条中部制成的插穗生根效果最佳。不同激素处理中,GGR-6处理的插穗最易生根,生根效果最佳。在不同激素处理下枝条不同部位的生根率表现为:1 000 mg/kg GGR-6处理的中部插穗生根效果最佳,生根率约92%。在形态解剖学观察中,未发现楸树‘8611’种存在潜伏根原基。【结论】楸树嫩枝扦插的生根时间约20 d,为诱导生根类型。采用嫩枝中部制成的插穗,通过1 000 mg/kg GGR-6处理时生根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千屈菜的组织培养及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旸升  毕胜男  于杰  张冬艳  姜长阳 《河南科学》2010,28(10):1261-1264
以千屈菜的嫩茎为材料,进行了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不定芽分化、试管苗生根、移栽、扦插和移植的研究,成功建立起千屈菜的无性系.结果证明:MS+BA0.2mg/L+2,4-D0.8mg/L和1/2MS+BA0.2mg/L+2,4-D0.8mg/L是诱导培养嫩茎愈伤组织的理想培养基;MS+AgNO31.0mg/L+BA0.6mg/L+NAA0.2mg/L是嫩茎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MS+BA0.5mg/L+NAA0.1mg/L是不定芽分化继代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MS+IAA0.2mg/L是试管苗生根培养和生根继代培养的理想培养基;炉灰渣是试管苗移栽和扦插的理想基质;移植到花坛上的试管苗生长旺盛,根系增加1倍左右.  相似文献   

12.
TL生根剂促进4种观赏植物插条生根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报道了我们筛选的TL生根剂对含笑、绒柏、菊花和毛叶杜鹃4种观赏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TL生根剂能明显提高插条的生根率和每插条根数,且根长,分枝多,生根效果显著好于IBA.  相似文献   

13.
以杜鹃‘胭脂蜜’(Rhododendron obtusum‘Yanzhimi’)的新生茎段为外植体,以WPM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杜鹃组织培养过程中芽诱导、增殖壮苗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启动培养中诱导腋芽的最佳培养基为WPM+0.1 mg·L-1 IBA+1 mg·L-1 ZT,腋芽平均诱导率为43.67%,增殖系数为1.18;采用NAA+TDZ与NAA+ZT的组合分别进行增殖壮苗培养,两种在生长及诱导情况上均呈现不同状态.在添加0.5 mg·L-1 NAA和0.1 mg·L-1 IBA的1/2WPM基本培养基上,杜鹃的生根效果最佳,生根率达82.5%.该研究为杜鹃优质种苗的繁殖与生产,杜鹃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以及转基因育种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细叶百日草变异植株的组织培养及无性系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变异细叶百日草嫩茎为材料,进行了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试管苗生根、移栽的研究.结果表明:MS+BA1.0+2,4-D1.2为嫩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和继代培养的理想培养基;MS+Ag(NO3)2 2.0+BA0.4是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3MS+IAA0.5是生根培养的理想培养基;以炉灰渣为基质移栽的成活率为94%,扦插的成活率为89%;定植成活的试管苗保持了后期生长很旺盛变异性状,出现了根系增加1倍左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导了互叶白千层从无菌种子苗叶片诱导愈伤组织到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实验表明:以继代代数不同的无菌苗叶片为诱导材料,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TDZ0.4mg/L+2,4-D0.4mg/L的第五代继代苗诱导效果较好,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00%.在互叶白千层愈伤组织分化阶段,在MS基本培养基中,激素组合筛选中以添)m6-BA2.0mg/L+IAA2.5mg/L的分化效果较好,分化率高达94.53%.在分化苗伸长生根阶段,以MS+6-BA2.0mg/L+NAA0.8mg/L+AC0.1%的效果较为显著,苗平均高度9.4cm,苗最壮,根粗且壮.  相似文献   

16.
以7个不同品种的菊花试管苗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生长素 (NAA) 对菊花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0.1mg/L的NAA对诱导根的发生及提高生根质量综合效果最佳.比较了菊花试管苗扦插生根效果与试管苗在生根培养基上的生根效果,提出了菊花试管苗移栽时提高成活率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武夷科学》2019,(1):50-54
以1~2年生的花叶薄荷茎段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基质、留叶数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叶薄荷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珍珠岩+泥炭土(1∶1)混合基质生根率最高,生根数、根数和最长根长也优于其他基质;3种留叶方式中,以留1片叶与2片叶生根率最高,均达88.89%,结合其他指标以留2片叶的效果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能明显提高插条的生根效果,以150 mg·L~(-1) NAA处理1 h的效果最好,平均根数达14.65条,平均根长达8.72 cm,存活率达100%。生产中建议用珍珠岩+泥炭土(1∶1)为基质、留1~2片叶、150 mg·L~(-1) NAA处理花叶薄荷茎段1 h,扦插生根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铁线莲‘朱卡’(Clematis ‘Julka’)的带芽茎段为起始材料,通过组织培养方法建立再生体系。【方法】利用腋芽诱导—不定芽增殖—生根和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分化—生根两种途径,建立该品种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形成铁线莲‘朱卡’完整植株。【结果】铁线莲‘朱卡’组织培养最适宜灭菌条件为质量分数10%次氯酸钠溶液灭菌12min;带芽茎段诱导腋芽最适培养基为MS+NAA 0.1 mg/L+6-BA 1.0 mg/L,不定芽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IBA 0.20 mg/L+6-BA 1.0 mg/L+GA3 0.2 mg/L;带芽茎段诱导愈伤组织最适培养基为MS+NAA 0.05 mg/L+6-BA 2.0 mg/L,愈伤组织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NAA 0.20 mg/L +6-BA 2.0 mg/L,愈伤组织分化最适培养基为MS+NAA 0.03 mg/L+6-BA 3.0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3 mg/L。【结论】首次用两种器官发生方法建立了稳定高效的铁线莲‘朱卡’再生体系。直接形成不定芽时增殖倍数可达5.52。诱导愈伤组织途径的器官发生中,愈伤组织分化率可达76.7%,分化不定芽平均数超过3。两种途径诱导生根率都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蒙古黄芪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蒙古黄芪无菌苗的不同外植体(叶片、子叶、下胚轴)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该三种外植体分别在MS BA2.0mg/L NAA2.0mg/L、LS BA2.0mg/L NAA0.1mg/L、MS BA2.0mg/L NAA2.0mg/L 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很高;在这三种外植体中,子叶和下胚轴所诱导的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基上能分化出芽;试管苗在1/2MS NAA5.0mg/L培养基上生根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