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脊髓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Allen's法以25 gcm力致伤大鼠T8脊髓,经蛛网膜下腔导管于术后即刻、2、4、8、12、24 h各注入NGF溶液,并与生理盐水组(NS组)和正常对照组作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末端单位标记法(TUNEL)原位末端标记法分别检测bcl-2、bax蛋白在脊髓神经元的表达及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正常组中脊髓灰质bax蛋白阳性细胞吸光度(A)值为34.51±4.47,NS组中bax蛋白表达增加,以2 h及12 h最为显著,而NGF组与NS组相比,bax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正常组中脊髓灰质bcl-2蛋白表达的A值为19.72±2.92,NS组中bcl-2表达下降,而NGF组与NS组相比较,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1).TUNEL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中未见神经元凋亡,NS组中自2 h后可见神经元凋亡,NGF组与NS组相比,神经元凋亡指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NGF能通过抑制bax蛋白的表达,促进bcl-2表达抑制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凋亡,从而保护损伤的脊髓组织,这可能是NGF对脊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MP)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GFAP、neurocan和phosphacan表达的作用.方法36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其中正常对照组4只,损伤组和治疗组各16只.正常对照组大鼠不损伤脊髓,治疗组大鼠采用局部压迫法损伤T9脊髓,损伤后立即尾静脉推注MP 30mg/kg,随后24h内每间隔6h推注MP(30mg/kg)一次,共给药5次.损伤组以同样方法损伤脊髓并推注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伤后3d、7d及14d切取损伤处脊髓标本,行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GFAP、neurocan和phosphacan mRNA相对含量和蛋白表达.结果大鼠SCI后GFAP、neurocan和phosphacan mRNA相对含量增加.伤后3d、7d、14d,MP治疗组比损伤组GFAP mRNA含量均明显减少(P<0.01);伤后3d、7d治疗组neurocan和phosphacan mRNA含量减少(P<0.01);至伤后14d时含量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SCI后MP能抑制大鼠GFAP、neurocan和phosphacan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大鼠严重烫伤后早期应用胰岛素对肝脏氧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盐水组、胰岛素组,每组各28只.后2组大鼠在背部造成30%TBSAⅢ度烫伤,伤后立即腹腔注射等渗盐水40 ml/kg或皮下注射胰岛素3 U/kg.伤后6、12、24、48 h,检测盐水组和胰岛素组大鼠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及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含量,同时检测肝脏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细胞形态学改变.正常组大鼠亦作相应检测.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盐水组大鼠伤后6 h肝脏T-AOC、SOD明显降低,ROS明显升高(P<0.05或P<0.01);伤后12~48 h血清ALT及ICAM-1均高于正常组(P<0.01).伤后24 h,胰岛素组大鼠肝脏T-AOC、SOD分别为(386±75)、(210±39)U/g,较盐水组(124±18)、(111±9)U/g明显升高(P<0.01);ROS为(154±29)U/g,较盐水组(351±41)U/g明显降低(P<0.01).伤后48 h,胰岛素组大鼠血清ALT及肝脏ICAM-1与盐水组比较呈下降趋势(P<0.01).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胰岛素可减轻烫伤后肝细胞损伤程度.结论 严重烫伤后早期用胰岛素干预,可增强大鼠肝脏抗氧化损伤能力,对肝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异丙酚对脑创伤家兔血/脑脊液乳酸和葡萄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家兔脑创伤的影响.方法用90只健康新西兰兔(雄性)建立稳定的脑创伤模型.1.将2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噻胺酮1mg/kg(n=10)与异丙酚(Pro)组噻胺酮1mg/kg+异丙酚30mg@kg-1@h-1.麻醉动物,维持30min(n=10).分别于伤前、伤后4h、24h、48h、72h、1w采集外周静静脉血与脑脊液,测定血/脑脊液乳酸(LA)和葡萄糖(Glu)含量;2.将7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伤后24h组、72h组和1w组(输注生理盐水)以及伤后异丙酚治疗24h组、72h组和1w组(异丙酚30mg@kg-1@h-1.静脉滴注,每次维持30min,每天一次)(n=10),分别取脑组织做NS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病理检查.结果1.两组伤后血/脑脊液LA水平显著高于伤前(P<0.01),但异丙酚组明显低于同时段对照组水平(P<0.05或0.01);对照组伤后24h、48h和72h血/脑脊液Glu明显低于伤前,异丙酚组脑脊液Glu仅在伤后24h降低(P<0.05或0.01),异丙酚组血Glu在伤后4h、24h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2.脑组织NS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病理检查对照组损伤区及其周围脑组织伤后24h起可见脑组织出血,退行性变,胶质细胞减少,部分区域细胞可见空泡变性;伤后72h可见较多嗜中性细胞浸润;伤后1w脑间质水肿,胶质细胞明显增生,神经元细胞未见NSE表达.异丙酚组在受伤脑组织或其周围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部分神经元细胞NSE表达明显.结论异丙酚能够降低脑创伤后血/脑脊液LA含量,对创伤性脑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红细胞生成素诱导肝癌细胞株配体-B1 (Ephrin-B1)在大鼠脊髓损伤的表达变化.[方法]将60只成年Wistar大鼠分正常组、假手术组、伤后3、7、14 d及28 d组.假手术组大鼠不损伤脊髓,损伤组大鼠采用Allen's氏打击法损伤T10脊髓.分别在各个时间点取材,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Ephrin-B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Ephrin-B1在正常、假手术和损伤脊髓的灰质和白质中均有表达,但在损伤脊髓组织中表达较高,脊髓组织中的星形胶质细胞表达Ephrin-B1.Western Blot显示损伤组比对照组Ephrin-B1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1),从伤后3d开始持续到伤后28 d;伤后14 d蛋白含量达到高峰,明显高于对照组及伤后其他组(P<0.01);伤后28 d蛋白含量较14 d减少(P<0.01),与伤后7d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phrin-B1在大鼠脊髓损伤后表达升高,伤后14d表达升高显著,表达于脊髓的星形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七氟醚后处理新生大鼠缺氧/缺血(hypoxic/ischemic,H/I)脑损伤模型长期保护作用的有效处理时间窗进行研究探讨. 方法 新生7dSD大鼠2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H/I组、0h后处理组(P0组)、3h后处理组(P3组)、6h后处理组(P6组)、12h后处理组(P12组)(每组40只).各组行左侧颈总动脉结扎术(Sham组不结扎),吸入8%O2+92%N2混合气体处理2h,制备大鼠H/I脑损伤模型.制模后,P0组、P3组、P6组、P12组分别于0、3、6、12 h吸入含2%七氟醚的湿化混合气体30 min.于H/I处理后7d,测定死亡率、大鼠体重;取脑称重,测定左右脑质量比;左右脑切片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皮质神经元存活情况,计数神经元,计算左右侧正常神经元密度比值.于H/I处理后21~28 d行悬吊实验检测运动能力,29~34 d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结果 各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比较,其余各组左右脑质量比降低(P<0.05),神经元计数减少(P<0.05),逃避潜伏期延长、平台穿越次数减少.与H/I组比较,P0组、P3组、P6组左右脑质量比降低减少(P<0.05),神经元计数改善(P<0.05),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平台穿越次数增加(P<0.05);P12组与H/I组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悬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七氟醚后处理大鼠脑H/I模型的保护作用上,6h以内是后处理保护作用最为有效的时间窗;这种保护作用具有可持续性,可改善由于H/I脑损伤而带来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硫酸软骨素酶ABC(ChABC)对神经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SD大鼠72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ChABC治疗组,采用Allen法打击大鼠胸10脊髓损伤模型,分别在伤后即刻和随后每天一次连续一周蛛网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和ChABC.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各时间点脊髓损伤组织形态和尼氏体及神经元的变化,采用BBB功能评分和运动诱发电位(MEP)观察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大鼠脊髓损伤后1周时BBB评分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别,在2、4周,治疗组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MEP在1、4周的N1波潜伏期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P<0.01).HE和Nissl染色显示治疗组的形态和神经元数量要优于对照组.结论 ChABC能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运动功能恢复,并对脊髓组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弥漫性脑损伤(Diffuse brain injury,DBI)大鼠延髓内脏带(Medullary visceral zone,MVZ)中迷走复合体(Dorsal vagalcomplex,DVC)的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上P2X4受体的表达变化,为临床防治DBI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成功建立DBI大鼠模型基础上,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和免疫电镜的方法,观察DBI发生后大鼠MVZ中迷走复合体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上P2X4受体的变化。结果 DBI发生后1小时,迷走复合体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上P2X4受体表达不明显。P2X4受体呈现第1次变化高峰是在DBI发生后的2小时。DBI发生后12小时,P2X4受体表达出现第2次变化高峰。免疫电镜上显示:正常状态下,P2X4受体在DVC的神经元以及小胶质细胞上几乎没有表达。而在DBI发生后2小时,在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上表达明显增加;在DBI发生后12小时,P2X4受体在DVC的神经元以及小胶质细胞上表达明显增加。而DBI发生后24小时,P2X4受体的表达下降。结论 DBI发生后,P2X4受体可能是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媒介,也可能是加重脑水肿发生的的启动因素。  相似文献   

9.
大鼠脊髓损伤后大脑运动皮质神经元凋亡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大脑运动皮质神经元的凋亡情况,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阴性对照组(正常大鼠)、假手术组(单纯椎板切除)、脊髓损伤组(椎板切除+脊髓横断损伤),每组24只,各组分别于造模后1d、3d、7d、14d处死6只动物取材.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对脊髓损伤后大脑运动皮质区行神经元凋亡检查,并检测该区域神经元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情况,分析神经元凋亡与iNOS表达的关系.结果:脊髓损伤组大鼠大脑运动皮质区神经元在术后1d、3d、7d、14d的凋亡指数分别为(10.11±4.02)%、(56.53±8.63)%、(35.03±11.66)%、(3.78±1.03)%,均高于相应时间点阴性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术后3d凋亡指数显著高于术后1d、7d和14d(P<0.01).术后1d、3d、7d、14d脊髓损伤组大鼠大脑运动皮质iNOS阳性神经元百分数分别为(17.92±2.75)%、(60.65±8.78)%、(34.35±7.74)%、(6.12±1.99)%,1d、3d、7d时均高于相应时间点阴性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14d时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脊髓损伤组术后3d时显著高于其余时间点(P<0.01).脊髓损伤组大鼠大脑运动皮质区神经元凋亡指数与iNOS阳性神经元百分数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89,P<0.01).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大脑运动皮质区神经元凋亡增加,其可能与iNOS的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因重组可溶性补体受体Ⅰ型(sCR1)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组织补体固有成分C9及补体调节因子Clust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Allen重物打击法制成SD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观察sCR1组与生理盐水(NS)组在伤后12h、1、3、7、14d时间点脊髓损伤组织中C9和Clusterin表达的部位及时程,并采用斜板实验评定两组大鼠的下肢运动功能,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sCR1组及NS组在伤后各个时间点脊髓损伤组织中C9、CLusterin表达增强,并存在动态变化过程。sCR1组在伤后各个时间点C9表达均明显轻于NS组(P<0,01);sCR1组在伤后12h、1、3d时间点Clusterin表达明显轻于NS组(分别为P<0.01、P<0.01、P<0,05),伤后7、14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CR1组在伤后3、7、14d时间点大鼠下肢运动功能明显优于NS组(分别为P<O.05、P<O,01、P<O,01)。结论 基因重组sCR1可显著抑制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组织C9和Clusterin的表达,可通过抑制补体系统激活机制减轻继发性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对体外循环(CPB)诱发大鼠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27只,15月龄,体重350~ 4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n=9):对照组(C组)、CPB组和GM-1组.采用右颈静脉腔房引流,右颈动脉灌注法建立大鼠CPB模型.CPB组和GM-1组行CPB 1 h,其中GM-1组预充液中加入GM-1 20 mg/kg,CPB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CPB结束后3h和C组机械通气结束后3h时断头取左侧脑组织,透射电镜下观察海马超微结构变化;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元调亡情况;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C组比较,CPB组和GM-1组凋亡神经元增多,Bax和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Bcl-2比值升高(P<0.05);与CPB组比较,GM-1组凋亡神经元减少,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Bcl-2比值降低(P<0.05).CPB组海马神经元病理损伤严重,GM-1组海马神经元病理损伤减轻.结论 GM-1可减轻CPB诱发大鼠脑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褪黑素(Mel)对大鼠肝组织caspase-3表达的影响及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褪黑素处理3、6、12、24 h组(Mel组),同样乙醇溶媒对照组(Alc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也分别按3、6、12、24 h各自分为4组,总共为12组.建立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不同时点测定血清肝组织生化酶:ALT、AKP、对肝组织进行Caspase-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ALT在再灌注后各时点Mel组均显著低于Alc及NS对照组(P<0.05),AKP在再灌注后6、12、24 h,Mel组显著低于Alc及NS对照组(P<0.05),Mel组再灌注后各时点的Caspase-3染色阳性细胞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lc组和Ns组,P<0.05),以上各项指标在各时点Alc组与N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l能够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肝功能损害,抑制肝细胞Caspase-3的表达,减少肝细胞凋亡,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异丙酚不同时机给药对大鼠海马缺氧复氧损伤神经元胞浆细胞色素c浓度(Cty c)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5组(n=5):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组(M组)和异丙酚不同时机给药组(Ⅰ组、Ⅱ组和Ⅲ组).采用缺氧6h再复氧的方法制备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模型.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于缺氧前、复氧即刻和复氧2 h(T0~2)时加入异丙酚至终浓度20 μmol/L.各组分别于T1,2和复氧24 h(T3)时观察细胞凋亡情况,检测胞浆Cytc的浓度.结果 与C组相比,M组T1-3时、Ⅰ组、Ⅱ组和Ⅲ组T1,2时细胞胞浆Cty c浓度升高(P<0.05);与M组相比,Ⅰ组T1-3时、Ⅱ组和Ⅲ组T1.2时细胞胞浆Cty c浓度降低(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和Ⅲ组T1,2时细胞胞浆Cty c浓度升高(P<0.05);与Ⅱ组相比,Ⅲ组T2时细胞胞浆Cty c浓度升高(P<0.05).不同时机异丙酚给药组细胞凋亡数目较M组明显减少.结论 异丙酚不同时机给药可减少线粒体Cty c释放到胞浆,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减轻缺氧复氧损伤,缺氧前给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异丙酚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时DAPK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时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60只,月龄3~4月,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6组(n=10):正常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TVI组、生理盐水组(NS组)、脂肪乳剂组(FE组)及异丙酚组(P组).采用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于制备模型成功后以2 ml·kg-1·h-1的速率经尾静脉分别输注生理盐水、10%脂肪乳剂、1%异丙酚4 h.于模型制备成功后24 h断头处死大鼠取脑,采用细胞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计数凋亡神经元,计算神经元凋亡率;采用RT-PCR法检测DAPK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C组和S组比较,TBI组模型制备成功后24 h时损伤区及损伤边缘区神经元DAPK mRNA表达上调,神经元凋亡率升高(P<0.05);P组DAPK mRNA表达水平及神经元凋亡率较TBI组、NS组和FE组降低(P<0.05).结论 异丙酚可能通过抑制DAPK mRNA表达上调减少脑神经元凋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大鼠创伤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15.
牛磺酸对烫伤大鼠心肌线粒体成分和酶活性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牛磺酸对大鼠烫伤后心肌线粒体成分和酶活性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120只大鼠背部脱毛后造成30%TBSA的Ⅲ度烫伤.分为烫伤组(60只),伤后腹腔注射等渗盐水(4mL·kg-1·1%TBSA-1);牛磺酸治疗组(60只),伤后腹腔注射20 g/L牛磺酸液(200 mg/kg).伤后1、3、6、12、24、48 h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检测心肌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a2+-腺苷三磷酸酶(ATPase)活性和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aa3、丙二醛(MDA)、细胞质及线粒体内ca2+含量.另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模拟烫伤不予补液,1 h后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检测以上指标.结果 烫伤组大鼠伤后1 h CCO活性即开始下降,伤后6、12 h下降最明显,而SDH活性在伤后6 h下降最明显,且各时相点均低于对照组;牛磺酸治疗组CCO和SDH下降不明显,伤后3、6、12 h CCO活性与烫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3、6、12、及24 h烫伤组心肌线粒体细胞色素c和细胞色素aa3均显著降低.而牛磺酸组虽然有所下降,但以上4个时相点的值均高于烫伤组(P<0.05).烫伤组SOD活性在伤后3、6、12 h均显著性下降,ca2+ATPase活性在伤后3、6、12及24 h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牛磺酸治疗组虽然有所下降,但以上4个时相点SOD、Ca2+-ATPase值均高于烫伤组(P<0.05).伤后3~48 h烫伤组、牛磺酸治疗组MDA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牛磺酸治疗组低于烫伤组(P<0.05).伤后1 h烫伤组大鼠心肌线粒体中Ca2+即开始升高为13.7±1.5,伤后3、6、12、24 h分别为24.8±2.6、29.7±3.1、16.3±1.9及13.5±1.7.均高于对照组(10.7±1.6,P<0.05);心肌细胞质中ca2+在伤后3、6、12、24 h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伤后3、6、12及24 h牛磺酸治疗组大鼠心肌线粒体中ca2+浓度分别为16.8±2.8、18.7±1.9、10.5±1.8及13.3±1.7,均低于烫伤组.结论 牛磺酸对烫伤大鼠心肌线粒体成分和酶活性破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提高线粒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和减轻Ca2+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环孢霉素A(CsA)对大鼠脊髓损伤(SCI)早期环氧化酶-2(Cox-2)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CsA对大鼠SCI的作用。方法:18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损伤组和损伤后CsA治疗组(治疗组),每组60只。用25g.cm致伤损伤组和治疗组大鼠T8~T11脊髓,对照组不损伤脊髓。治疗组于术后1h予尾静脉注射CsA(2.5mg/kg),之后每隔12h给药1次,对照组和损伤组在相同时间点尾静脉注射相同体积生理盐水。损伤组和治疗组于术后2h、6h、12h、24h、48h和72h处死动物取损伤段脊髓标本,对照组在相应时间点取相应节段脊髓标本,切片后分别行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损伤情况、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TNF-α、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ox-2,并对TNF-α和Cox-2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对照组各时间点脊髓无出血、水肿等变化。损伤组和治疗组伤后2h、6h脊髓灰质可见水肿、出血,但无坏死,周围白质无明显改变;12h、24h脊髓灰质出现广泛灶性出血及出血后形成囊腔,神经元肿胀,部分细胞核浓缩,染色增强,白质见少量红细胞渗出,髓鞘轻度肿胀;48h、72h脊髓灰质中出现神经元固缩、坏死、溶解,细胞体积变小,有大量小胶质细胞增生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白质中可见较多红细胞渗出,髓鞘肿胀和大量空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和胶质细胞增生;治疗组各时间点的病理改变均较损伤组轻。对照组大鼠脊髓Cox-2呈可疑阳性表达;损伤组和治疗组伤后2h Cox-2即有表达,6h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损伤组在伤后72h Cox-2表达仍较对照组高(P<0.05),而治疗组到伤后48h即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组各时间点Cox-2表达均较损伤组低(P<0.05);对照组大鼠脊髓TNF-α呈可疑阳性或弱阳性表达;损伤组和治疗组伤后2h即有TNF-α表达,12h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损伤组在伤后72h TNF-α表达仍较对照组高(P<0.05),而治疗组在伤后72h即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组各时间点TNF-α表达均较损伤组低(P<0.05)。结论:CsA能显著降低大鼠SCI后早期损伤脊髓组织中Cox-2和TNF-α的表达,从而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应用甲基强的松龙(MP)对脊髓组织钙蛋白酶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纯种雄性成年SD大鼠,夹闭右肾动脉分支下腹主动脉30min后恢复血供,缺血再灌注组(损伤组)不作任何治疗,造成动物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治疗组于恢复血供后即刻静脉应用MP(治疗组),观察再灌注后3h、24h、72h和7d时脊髓损伤节段钙蛋白酶Ⅰ的表达以及钙蛋白酶特异性底物68-KD NFP的降解.结果脊髓再灌注后3h出现钙蛋白酶Ⅰ阳性细胞和68-KD NFP的降解产物,随着时间的延长,阳性细胞数目逐渐增多,染色深度逐渐增加,再灌注后72h最明显,MP治疗组较损伤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脊髓再灌注损伤后静脉应用MP可以减少大鼠脊髓中calpain-Ⅰ阳性细胞的表达,对细胞骨架蛋白68-KD NFP具有明显保护作用.证实MP可以抑制钙蛋白酶的表达,可能是MP对脊髓损伤治疗的另一种机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EUK-134对新生猪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出生3~7 d的雄性猪,体重2.0~3.0kg,采用缺氧40 min窒息7min后心肺复苏的方法制备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取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新生猪20头随机均分为EUK-134治疗组(E组)和对照组(C组),另取6头作为假手术组(S组).ROSC后30 min,E组静脉注射EUK-134 2.5 mg/kg,随后静脉输注1.25 mg·kg-1·h-1,输注时间3.5 h;C组以低温磷酸缓冲液(PBS)替代EUK-134.分别于RO)SC后24、48、72、96 h行神经行为学评分(NDS评分).于ROSC后第4天取左脑进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特征,并计算纹状体存活神经元密度;取右脑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壳状核细胞DNA氧化损伤产物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表达情况,计算累积光密度值.结果 E组脑缺血性损害较C组减轻.与S组比较,E、C组脑纹状体存活神经元密度降低,壳状核8-OHdG生成明显增多,NDS评分升高(P<0.0l).与C组比较,E组脑组织存活神经元密度明显增加,壳状核存活神经元密度明显升高,尾状核损伤不及壳状核严重,存活神经元密度明显增加;E组8-OHdG生成明显低于C组(P<0.01),但仍高于S组(P<0.05).结论 EUK-134能够减轻新生猪脑纹状体神经元缺血性损伤,机制可能与抑制了DNA的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大鼠重型脑挫裂伤后体温的干预,观察不同降温方式对脑外伤后伤灶区c-fos mRNA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表达的影响,了解其表达强度是否与伤后不同降温方式对脑损伤的保护机制有关. 方法 健康成年SD大鼠336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84只),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动物均按自由落体法造成重度脑挫裂伤;每组又按处死时间分为七个亚组(每亚组12只),分别检测c-fos mRNA(6只)与NGF(6只)的表达. 结果 ①伤后4h、8h、12 h与24h,全身亚低温组与局部亚低温组c-fos mRNA表达明显高于TBI组(P<0.01),其他各时点无差异;TBI组在伤后4h、8h、12 h、24h与3d,c-fos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②伤后4h、8h,全身亚低温组与局部亚低温组NGF表达与TBI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伤后12 h、24h、3d、5d与7d,两亚低温组NGF表达明显高于TBI组((P<0.05或P<0.01).③全身亚低温组与局部亚低温组在伤后各时间点c-fos mRNA和NGF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脑外伤后亚低温可促进c-fos mRNA和NGF表达上调,全身亚低温与局部亚低温两种不同降温方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反义TGF-β1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纤维再生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将5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3组:NS组(神经吻合术后局部注射生理盐水,20只)、反义TGF-β1组(神经吻合术后局部注射反义TGF-β1,20只)和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10只).术后6周、12周分别用免疫组化检测胶原Ⅰ、Ⅲ的表达量;显微镜下对新生神经纤维数量进行计数;应用足印分析和电生理检查技术,从功能角度判定反义TGF-β1的生物效应.结果 在6周、12周两个时相点,免疫组化结果证实,反义TGF-β1组胶原Ⅰ、Ⅲ表达低于NS组(分别为P<0.05,P<0.05);神经纤维计数证实,新生神经纤维数目明显优于NS组(P<0.05);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神经传导速度等神经功能恢复指标上,TGF-β1组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反义TGF-β1通过抑制胶原Ⅰ、Ⅲ的过量表达,预防神经损伤后创伤性神经瘤的形成,有利于损伤神经纤维轴索再生,使大鼠的神经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