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连续梁转体施工过程中转体合龙精确对中有多种控制措施,蒙古营印河特大桥通过采用激光投线仪对中控制技术,可以在不需测量人员上下桥的情况下,实现转体梁的精确对中及姿态调整。同时在转体过程中,采用传统对中控制措施校验,验证了该新型控制措施的可行,同时多种控制措施的结合使用进一步保证了转体的对中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2.
新建武汉至十堰高速铁路云安特大桥与既有汉丹铁路线交汇,故采用(60+100+60)m转体连续梁桥上跨穿越既有铁路。为解决转体施工过程中仅有50 min"小天窗"点带来的难度,通过对转体施工难点进行分析,同时对转体施工的配重试验、转动速度、制动距离等进行研究计算,并进一步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安排,最终用时48 min精确地实现了小天窗点转体施工。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转体合龙精度和实现接触网不停电进行中跨合龙施工,在张呼客运专线蒙古营印河特大桥跨集包线、京包线墩顶转体连续梁施工过程中,通过对激光投线仪精确对中研究,无需测量人员上桥操作即可实现转体梁的精确对中及姿态调整。通过对中跨合龙段绝缘板吊架新技术应用,即便合龙位置邻近铁路线接触网也可在其不停电的环境下,施工人员可安全地进行施工操作。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跨芜宣高速特大桥T形刚构转体施工控制过程,介绍转体体系,总结称重试验现场经验,分析球铰应力分布特点。总结得出:通过有效的施工控制措施,使梁体安全顺利转体,确保了转体后线形和应力状态满足预期要求;称重试验可同时测球铰水平和竖向位移来选择更准确荷载位移曲线;通过配重使一侧撑脚刚好接触四氟乙烯板,保证转体过程平稳而又不致增大撑脚摩阻;考虑将球铰局部承压钢筋网加密、球铰包裹钢板包裹范围增大和增厚钢板来改善球铰接触部位应力集中现象。  相似文献   

5.
以太原市卧虎山2×100 m钢箱梁T构转体桥施工技术为例,分析了T构转体的施工流程,总结了T构转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正式转体过程中的施工要点和控制措施,该研究对钢箱梁T构转体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一种桥梁钢塔浮吊提升转体工艺,即由工厂拼装成整体,船运至施工现场,然后通过大型浮吊转体吊装,最后利用导向及精调位装置进行匹配。分析了转体吊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对应提出了具体的、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对转体吊耳、转动铰、滑移系统以及导向调位装置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进行了详细设计,各结构新颖,可拆装性好,对钢塔损伤较小,承载能力强。最后对转体吊装及精确调位过程中钢塔的稳定性进行了系统分析,证明了整个过程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谢承健 《山西建筑》2024,(8):162-165+177
为减少施工过程对营业线的影响,现在跨铁路营业线桥梁施工中越来越普遍地采用转体法施工。而称重试验是转体施工中重要的一步,通过称重试验获得相关力学参数,为后续转体指挥决策提供依据。通过跨既有焦柳线铁路(56 m+56 m)T构桥梁转体施工称重试验施工实践,介绍了转体桥梁施工中称重试验的一般方法及原理,提出了相应配重方案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在建横跨铁路特大桥与铁路左右线相交,为了减少对既有铁路线运营的影响,采用在平行既有铁路线一侧挂篮浇筑2~64 m混凝土T构,再以主墩为中心将箱梁转动到桥位的转体施工方法。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T构转体结构进行了全过程数值模拟,分析了转体施工过程中结构关键部位的应力分布,并与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T构转体结构整体处于较低的应力状态,局部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可通过加强局部构造的方法保证转体结构的力学性能满足施工要求,从而保证转体施工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桥梁转体施工成败的关键在于转体结构的安全及转体的顺利进行和精确到位。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转体前对转动体进行称重试验。文章结合石家庄市环城公路跨石太铁路分离式立交桥主桥转体斜拉桥的转体施工,对转动体不平衡力矩、摩阻力矩、偏心距及转动球铰静摩擦系数的实验测试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0.
对桥梁钢塔的垂直转体工艺进行详细设计,并介绍了优化设计方法;对钢塔转体过程中的受力进行分析,并对局部加固进行了说明,给出计算结果;由于转体拉力较大,不平衡力大,不可控因素较多,对转体关键设备即液压连续提升千斤顶的选型提出了技术要求;由于钢塔要转体到垂直位置,对钢塔转体过程中,尤其是对转到钢塔重心过转点时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提出了门架下放装置接力转体和反拉系统同时作用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桥梁水平转体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方法,西溪河大桥为上承式钢管拱桥结构,采用不对称布局进行转体施工,转体过程中的监控量测技术十分重要,要保证大桥转体过程中能连续顺利地实施,这就要求监控量测数据的完整、准确和及时,由于大桥在转体过程中是一个转动过程,出于安全保障,转体时监测人员不能留守在钢管拱的工作面上,在西溪河大桥关键量测部位采用无线数据传输,很好地解决了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宋乐军 《绿色环保建材》2020,(2):144-144,147
通过计算进行桥梁转体工作的不平衡力矩数值,确定转动过程中所必要的配重重量,适当调整用于调节目的的配重位置,将配重位置控制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质量控制措施中通过组织措施给予质量上的保证,对于现场的施工作业人员要进行全方位的技术、安全培训,控制千斤顶的位置准确,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检测和记录,控制转动参数,保证施工过程能够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13.
常州大明路跨沪蓉高速桥转体梁采用水平转体法施工,为了实现转体结构在转动过程中平衡稳定、灵活转动,需要进行不平衡称重试验,本文通过工程实例,结合粗分加载初判和细分加载精寻的快速称重技术,可为转动体快速估算偏心距,并为后续配重提供依据,为类似连续梁桥转体过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保特殊转体桥梁工程建建设活动的安全顺利开展,采用精细化数值有限元分析、现场实时监控及液压同步转体的方法,对某大型复杂T行刚构桥梁转体过程中结构整体的动态安全性进行控制,转体过程中启动、转动、制动、点动全过程及就位后桥梁应力线形及稳定性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文中总结和推荐的双幅T构桥梁前期监控方案及转体过程多指标实时监控技术可以很好地确保整个转体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可为同类型工程的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结合新建贵阳至南宁高速铁路贵州段GNZQ-3标陈家庄清水河双线特大桥施工,通过利用下墩身转体作业平台,创新开发了适宜高墩墩中转体施工的桥梁上墩身及0#块新型支架结构体系,提高了墩梁结构转体过程中的整体稳定性,保证施工安全;同时减少基础开挖深度,解决了常规承台转体系统庞大的问题,大幅降低了转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6.
结合跨石德铁路特大桥工程实例,介绍续梁桥转体施工与控制技术,主要包括转体结构的索引力、安全系数及转体时间的计算,称重试验、试转体施工、转体施工、封固上下转盘、合拢段施工等内容。指出具体的施工工艺流程,介绍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及防水控制措施,可为类似转体施工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数控技术越来越成熟,大跨斜拉桥桥塔采用转体施工是未来的发展的趋势,设计师需要从初定的转体方案中,精准分辨可能对永久构建产生影响的关键点。借助实际桥塔转体案例,总结和归纳斜拉桥塔转体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8.
在T构桥转体施工过程中,转动结构是连接T构桥基础与桥墩的临时施工构造措施,是转体施工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通过对T-构桥转体施工过程的有限元模拟,研究了转动结构的局部应力分布.结果表明:转动结构整体处于较低的应力状态,局部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可通过加强局部构造措施保证转动结构整体力学性能从而满足转体施工的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武汉长丰大道工程跨汉宜、汉丹铁路高架桥水平转体的施工,对小半径曲线连续刚构采用高重心低位转体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并从中得出:转体结构的刚度、强度、稳定性及转体称重配重和转体过程桥梁监控是小半径连续刚构桥梁水平转体施工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摘要:近几年,桥梁转体施工逐渐发展起来,并在桥梁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跨公路、铁路等正在运营线路条件下,采用桥梁转体技术可更好的确保运营线路的运营安全和顺利施工,减少相互干扰。我国的桥梁主要以拱桥为主,以转体方向为依据,可将转体施工技术分为竖转、平转以及竖转结合平转三种形式。在转体施工技术实施过程中,确保转体稳定性是施工重点。本文主要分析大跨径跨既有铁路转体桥梁平转的具体施工方法与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