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右室间隔部(RVS)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起搏参数、QRS波宽度、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23例置入VVI起搏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行右室间隔起搏(11例),一组行右室心尖部起搏(12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及随访6个月通过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患者QRS波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血流E峰和A峰最大充盈速度比值(E/A)等相关指标进行观察随访。结果:右室间隔部起搏和心尖部起搏比较,起搏阈值、电极阻抗、感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右室心尖部起搏QRS波明显增宽,LVEF、E/A值明显降低,右室间隔部起搏无显著变化,6个月随访RVS组QRS波增宽程度小,LVEF、E/A均显著高于RVA组(P〈0.05)。结论:VVI起搏器选择RVS起搏优于RVA起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42例有心脏起搏适应证的患者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植入VVI起搏器,右室流出道室间隔部(RVS)起搏24例为实验组,右室心尖部(RVA)起搏18例为对照组.术后1周复查心电图,术后3个月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观察各个起搏参数及其动态变化.结果 实验组QRS间期 (0.11±0.02)s与术前(0.10±0.01)s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QRS间期(0.15±0.03)s与术前(0.10±0.02)s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3个月LVEF、E/A比值(0.61±0.06,1.4±0.3)较术前(0.63±0.07,1.5±0.2)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对照组(0.62±0.05,1.30±0.25)较术前(0.66±0.10,1.45±0.30)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 RVS起搏极大地改善了起搏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右室间隔部(RVS)及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52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具有起搏器植入指征.随机分为右室间隔部起搏组及右室心尖部起搏组.分别于术前、术后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QRS渡时限(QR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每搏量(SV). [结果]RVS起搏与RVA起搏比较,QRSd增宽程度小,LVEF以及SV降低程度小(P<0.05). [结论]右室间隔部起搏比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不利影响较小,更接近于生理性起搏.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比较,探讨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对血流动力学和心室激动顺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0月至2008年9月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病态窦房结综合症于本院行DDD起搏器安置术的患者79例,根据心室电极置入位置不同分为右室心尖部起搏组38例,右室流出道起搏组41例。测量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完全起搏时QRS波群平均时限,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血流E峰和A峰最大充盈速度比值(E/A)差异。结果与术前相比,RVA组6个月,12个月随访的LVEF、CI、E/A未显著降低,RV-OT较RVA起搏时C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窦性心律时QRS波时限比较,各部位起搏时QRS波时限均延长(P均〈0.05),RVA组起搏心电图Ⅱ导联QRS时限显著长于RVOT组(P均〈0.05)。结论RVOT和RVA起搏,在血流流动力学指标上较术前没有明显变化。RVOT和RVA起搏相比,能够保持相对正常的心室激动顺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高位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需要放置心脏起搏器的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4例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高位间隔部起搏(右室间隔部主动固定组),30例采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右室心尖部被动固定组).对比两组患者在植入术中及术后起搏参数的变化. 结果(1)两组植入手术时间平均分别为(59.6±3.2)、(60.2±3.7)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右室间隔部主动固定组X线曝光时间延长(P<0.01).(2)右室间隔部主动固定组植入术中及术后1个月的起搏阈值高于右室心尖部被动固定组(P<0.05或<0.01),但术后3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植入术后1个月及3个月,右室间隔部主动固定组阻抗明显低于右室心尖部被动同定组(P<0.01或<0.05).(4)心室100%起搏时QRS时限右室间隔部主动同定组较右室心尖部被动固定组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使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间隔部起搏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被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方法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7月需行起搏治疗的住院患者81例,其中44例选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37例选用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起搏,测量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与旋出后10min左右起搏阈值变化及比较两类电极植入10min后起搏和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后QRS波宽度及术后电极有无脱位。结果(1)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阈值较高,10min后下降。(2)两种电极起搏、感知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动电极组QRS时限缩短(P〈0.01),阻抗较高(P〈0.05),2组病例均无电极脱位、心脏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运用主动固定电极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室间隔部起搏QRS波时限变化.[方法]选择2002年6月~2009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植入起搏器患者44例,按起搏部位不同分为RVA组和RVS组各22例.比较两组起搏前后心电图QRS波时限变化.[结果]两组起搏后QRS波时限均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RVS组起搏后QRS波时限明显短于RV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心室间隔部起搏(RVS)起搏QRS波时限明显缩短,更符合正常生理状态,方法简便、安全、可行.探寻符合生理学的理想起搏部位和方式,减少和避免RVA起搏,促进心室激动的同步化必将成为未来生理性起搏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右室间隔部起搏方式纠正心衰的疗效.方法 12只心衰犬,采用自身对照方法随机行右心房-右室心尖部(RVA)、右心房-右室间隔部(RVS)、右心房-双室(Bi-V)起搏,每种方式起搏前及起搏稳定15 min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机械延迟(IVMD)、室间隔与左室后壁运动延迟(SPWMD)、左心室12个节段达峰时问的标准差(Ts-SD).结果 右室间隔部起搏时:(1)与起搏前及右室心尖部起搏相比,LVEDd、IVMD、SPWMD、Ts-SD减小,LVEF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双室起搏相比,LVEDd、IVMD、SPWMD、Ts-SD增加,LVEF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室间隔部起搏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心室的同步性及心功能,疗效优于右室心尖部但不及双室起搏,还不能成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心衰的备选模式.  相似文献   

9.
李政  张志辉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6):1175-1177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中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在61.8±19.3(28~81)岁。患者为缓慢性心律失常,共使用心室主动电极导线60根,电极导线固定部位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35根,右室流入道间隔部25根。术前、术后7d及出院后1、3、6、12、24月同一起搏频率下用超声心动图测定起搏时的左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每搏输出量(SV)和心输出量(CO)。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右室间隔部起搏术后7d及出院后1、3、6、12、24月EF、FS、SV和CO各参数和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中期随访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不良影响,超声心动图可作为长期随访观察起搏效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王军  姚远  李天发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5):982-983,985
近来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传统的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脏有着不利的影响,用其他部位来替代心尖起搏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右室间隔部起搏。现综述右室间隔部起搏的优点和右室间隔部的解剖结构及具体起搏部位,电极的定位方法等,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被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7月需行起搏治疗的住院患者81例,其中44例选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37例选用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起搏,测量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与旋出后10 min左右起搏阈值变化及比较两类电极植入10 min后起搏和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后QRS波宽度及术后电极有无脱位.结果 (1)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阈值较高,10 min后下降.(2)两种电极起搏、感知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动电极组QRS时限缩短(P<0.01),阻抗较高(P<0.05),2组病例均无电极脱位、心脏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运用主动固定电极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被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7月需行起搏治疗的住院患者81例,其中44例选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37例选用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起搏,测量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与旋出后10 min左右起搏阈值变化及比较两类电极植入10 min后起搏和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后QRS波宽度及术后电极有无脱位.结果 (1)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阈值较高,10 min后下降.(2)两种电极起搏、感知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动电极组QRS时限缩短(P<0.01),阻抗较高(P<0.05),2组病例均无电极脱位、心脏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运用主动固定电极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被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7月需行起搏治疗的住院患者81例,其中44例选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37例选用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起搏,测量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与旋出后10 min左右起搏阈值变化及比较两类电极植入10 min后起搏和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后QRS波宽度及术后电极有无脱位.结果 (1)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阈值较高,10 min后下降.(2)两种电极起搏、感知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动电极组QRS时限缩短(P<0.01),阻抗较高(P<0.05),2组病例均无电极脱位、心脏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运用主动固定电极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被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7月需行起搏治疗的住院患者81例,其中44例选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37例选用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起搏,测量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与旋出后10 min左右起搏阈值变化及比较两类电极植入10 min后起搏和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后QRS波宽度及术后电极有无脱位.结果 (1)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阈值较高,10 min后下降.(2)两种电极起搏、感知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动电极组QRS时限缩短(P<0.01),阻抗较高(P<0.05),2组病例均无电极脱位、心脏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运用主动固定电极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被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7月需行起搏治疗的住院患者81例,其中44例选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37例选用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起搏,测量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与旋出后10 min左右起搏阈值变化及比较两类电极植入10 min后起搏和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后QRS波宽度及术后电极有无脱位.结果 (1)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阈值较高,10 min后下降.(2)两种电极起搏、感知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动电极组QRS时限缩短(P<0.01),阻抗较高(P<0.05),2组病例均无电极脱位、心脏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运用主动固定电极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被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7月需行起搏治疗的住院患者81例,其中44例选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37例选用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起搏,测量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与旋出后10 min左右起搏阈值变化及比较两类电极植入10 min后起搏和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后QRS波宽度及术后电极有无脱位.结果 (1)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阈值较高,10 min后下降.(2)两种电极起搏、感知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动电极组QRS时限缩短(P<0.01),阻抗较高(P<0.05),2组病例均无电极脱位、心脏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运用主动固定电极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被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7月需行起搏治疗的住院患者81例,其中44例选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37例选用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起搏,测量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与旋出后10 min左右起搏阈值变化及比较两类电极植入10 min后起搏和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后QRS波宽度及术后电极有无脱位.结果 (1)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阈值较高,10 min后下降.(2)两种电极起搏、感知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动电极组QRS时限缩短(P<0.01),阻抗较高(P<0.05),2组病例均无电极脱位、心脏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运用主动固定电极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被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7月需行起搏治疗的住院患者81例,其中44例选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37例选用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起搏,测量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与旋出后10 min左右起搏阈值变化及比较两类电极植入10 min后起搏和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后QRS波宽度及术后电极有无脱位.结果 (1)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阈值较高,10 min后下降.(2)两种电极起搏、感知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动电极组QRS时限缩短(P<0.01),阻抗较高(P<0.05),2组病例均无电极脱位、心脏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运用主动固定电极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被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7月需行起搏治疗的住院患者81例,其中44例选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37例选用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起搏,测量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与旋出后10 min左右起搏阈值变化及比较两类电极植入10 min后起搏和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后QRS波宽度及术后电极有无脱位.结果 (1)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阈值较高,10 min后下降.(2)两种电极起搏、感知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动电极组QRS时限缩短(P<0.01),阻抗较高(P<0.05),2组病例均无电极脱位、心脏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运用主动固定电极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被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7月需行起搏治疗的住院患者81例,其中44例选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37例选用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起搏,测量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与旋出后10 min左右起搏阈值变化及比较两类电极植入10 min后起搏和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后QRS波宽度及术后电极有无脱位.结果 (1)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阈值较高,10 min后下降.(2)两种电极起搏、感知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动电极组QRS时限缩短(P<0.01),阻抗较高(P<0.05),2组病例均无电极脱位、心脏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运用主动固定电极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