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嗜伊红细胞肉芽肿,被认为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网状内皮组织疾病。在早年文献中,对此病的命名很多,有称之为含嗜伊红细胞增多的骨髓瘤、颅骨肉芽肿、嗜伊红细胞反应性骨髓炎。以后才认识此病具有炎症和肿瘤两种性质。一般无全身物质代谢障碍,为一种使骨组织破坏的含有大量嗜伊红细胞的良性肉芽肿,故称之为骨嗜伊红细胞肉芽肿。本病与韩、薛、柯氏病(Hand-Schuler-Chtistian disease)及勒、雪氏病(Letterer-  相似文献   

2.
患者李××男性,3岁,因左眼球突出,跟位向下移二个月,无眼红,视力障碍等,以眶内占位性病变于1986年5月14日收住院。 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7,近视力1.2,眼前节及眼内均正常,左眼视力0.7,近视力1.2,上睑眶部皮下有一2×1cm肿块,位于眶缘下外2/3处,并向眶的深部伸延,此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嗜伊红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是一种发生在皮下软组织的疾病,与消化管和骨等之肉芽肿不同。临床多累及腮腺、颌下腺,颈部、肘部等淋巴结,并常有全身淋巴结肿大。其特点是境界不清,往往手术不易摘除。放射疗法对本病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4.
嗜伊红肉芽肿常侵及长骨、颅骨、肋骨和椎体,产生孤立性的或溶骨性的缺损,是一种网状内皮细胞增生性疾病。侵犯颅骨的病例较多,但同时侵犯双侧乳突的病例却属罕见。我院于1964年曾诊治双侧乳突嗜伊红肉芽肿一例,随访至今仍踺在,报导并讨论如下。杨××,男,2岁。因右耳血性分泌物伴耳后肿胀一月,于1964年5月6日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尚可,发育营养较差,心肺正常,肝脾、淋巴结均不肿大。右外耳道口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二例颌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并对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讨论。认为MFH仅从临床表现容易和纤维肉瘤相混淆,病理检查才是最后的诊断依据;早期广泛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 1937年金显宅与司徒展首次以“嗜伊红球增多性淋巴母细胞瘤”之名报告本病7例,认为此病是一种肿瘤。1957年金显宅等又报告本病10例,改变观点,认为该病不是肿瘤,而是一种肉芽肿,根据形态特点,更名为“嗜伊红细胞性增生性淋巴肉芽肿”。其特征是①本病可在全身不同部位出现单发或多发之肿块,同时伴有身体的一区或多区浅层淋巴结肿大;②肿块处之皮肤可出现瘙痒或/及色素沉着;③血中嗜酸性白血球大多持续性增高;④发病缓慢,病程长,不影响健康状态;⑤对放射线敏感。1962年张书盛与黄鸿年报告5例放射治  相似文献   

7.
骨嗜酸性肉芽肿是一少见的疾病 ,尤其是发生在口腔颌面部的更为罕见 ,在临床上往往易造成误诊。本科近来收治1例下颌骨骨嗜酸性肉芽肿的患者 ,现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分析讨论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 ,33岁。患者于入院前 1个月右面部无明显诱因发生肿痛 ,并进行性加剧 ,引起张口困难。入院后检查 :右嚼肌区肿胀明显 ,触压痛较剧烈 ,肿胀区质地较硬 ,表皮无充血 ,皮温不高。重度张口受限 ,张口度一横指 ,开口型无偏斜。口内恒牙列 ,无缺失牙 ,全口牙无松动 ,无疼痛 ,牙龈无红肿。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增高 ,白细胞分类正常 ,故考虑为原…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两例罕见的、发生在鼻腔鼻窦的浆细胞肉芽肿,并就临床表现,详细介绍了浆细胞肉芽肿的组织学所见,以及与浆细胞瘤的鉴别要点,目的在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便早期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简称真红)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点为骨髓的造血功能亢进,血容量显著增加、循环血液中红细胞的绝对数显著增多,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也增多。本病国内颇少见,我省尚未见报导,今将我院诊治二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蛔虫病为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蛔虫的致病作用主要是成虫和幼虫,但对蛔虫卵所致蛔虫卵性肉芽肿至今报导甚少。蛔虫卵性肉芽肿多见于肝脏,也见于肺、胰、腹膜或肠系膜,若临床上缺乏这方面的警惕性,绝大多数病例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而采取了不必要的治疗措施。国内早在1963年冯本澄等报告了七例,临床全部误诊,但至今尚未引起临床医生重视。最近我们在病理检验工作中,曾遇到二例腹腔蛔虫卵性肉芽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3岁.因右面部逐渐膨隆3个月余于2007年12月8日收入院.患儿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被发现右面下部膨隆,未伴有疼痛及发热,无牙痛史.  相似文献   

12.
引 言 骨嗜伊匆性因芽牌,国内外半者均八》系罕况疾病_国外文猷掘寻速不到200例,国内文亩只白金铭、王履圭昆等氏根合述5例。由手此病之族床及X钱表现之多株性,每易与其他骨放破坏性疾病相混看而不能正确珍断。尤其坐病变在任管状骨骨干的,酷似EWi。g氏々瘤;往往造成娱珍。作者于  相似文献   

13.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是溶血性疾患的一种类型,又称为先天性溶血性黄疽、无胆色素尿性黄疽,先天性溶血性贫血,无胆色素承家族性黄疸,家族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等。名称虽多、均难全面代表此病的特点、有人调查此病有35%的  相似文献   

14.
<正>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纯红再障或单红再障、红再障)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以骨髓中仅单纯红细胞造血衰竭为特征的一组疾病。本病于1922年由 Katznelson 氏首先报道。国内1980年前报道80多例,近年来报道增多。我院1982年来收治二例,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消化道嗜酸性肉芽肿在国内外虽曾有报道。但由于对该病变大体形态认识不足,临床上常误诊为恶性肿瘤。我院最近偶见两例,现报告如下。 病例介绍 例1 女性,75岁,因持续性黑便一月,于1987年9月5日入院。既往体健,无过敏史。查体无异常体征。化验:白细胞6700/mm~3(中性69%,淋巴31%)多次复查均未见嗜酸性白细胞。大便潜血阳性。B超:  相似文献   

16.
17.
本症于1929年由Fimzi报道是属良性骨肿瘤,因有大量嗜酸细胞浸润故得名。本症多发于青少年,其多发在肋骨,肩胛骨髂骨股骨和头颅,胸腰椎,而发生在锁骨属少见。现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10岁,X线号17769,患者无何诱因右锁骨疼痛2个月,隆起一个月入院。体检:体温、血压,血尿常规检查均正常,硷性磷酸酶317单位,嗜酸细胞计数133/mm~3。营养发育良好,右锁骨中段皮肤红肿,触痛(+),无波动可触及  相似文献   

18.
嗜酸性粒细胞性肉芽肿是一种网状内皮细胞增生性疾病,好发于骨骼。发生在内脏者多见于肺,胃则罕见。1931年Mock氏首先报道本病。我国1963年曾报道一例,至今共报道约55例。我院1981、1982二年中曾遇到三例。例一:男,61岁。反复间歇性上腹部疼痛30余年,伴有反酸、嗳气。疼痛往往在饥饿时发生,进食可缓解。受凉和饮食不当可诱发,“服胃舒平”也可缓解。否认有过敏史。查体及化验:上腹剑突下偏左有深压痛。血红蛋白12g%,红细胞400万/mm~3,白细胞10500/mm~3,中性粒细胞54%,淋巴细胞40%,嗜酸性粒细胞6%,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900/mm~3。  相似文献   

19.
<正> 胃嗜酸性肉芽肿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1937年Kaijsen首先报告1例,并命名为“胃嗜酸性肉芽肿。1961年Ureles综合文献47例并作了命名和分类。国内1963年赵氏首先报告1例,至目前我们所能收集到的文献国内共报告25例。我院自1960年以来遇到3例,结合文献予以报告。例1 杨×,男,38岁。上腹隐痛不适已9年,秋冬季甚,曾有过两次黑便,疑“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入院。查体:除上腹部有轻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两例发生于迴肠的嗜酸性肉芽肿,均系术后确诊并经组织学证实。本病病理学特点为结缔组织增生与显著的嗜酸性白细胞及淋巴球浸润所形成的肉芽组织。本病可发生于消化道任何部位。临床上分两型:限局型及弥漫型。此两例为限局型,且发生于迴肠,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