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MgAlFe复合氧化物氧化吸附SO2的性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MgAlFe水滑石在600℃以上焙烧后脱去表面水和层间水形成MgAlFe复合氧。通过对MgAlFe复合氧化物BET、XRD表征和测定它的吸附硫容,发现它对SO2有优良的氧化吸附性能。吸附SO2后MgO和尖晶石相消失,形成硫酸盐晶相。用氢气对饱和吸附SO2后的MgAlFe复合氧化物进行还原再生,发现它经过10次吸附还源循环后,MgO和尖晶石的晶相依然存在,是一种可循环利用脱除SO2的环境催化材料。  相似文献   

2.
MgAlFe复合氧化物氧化吸附SO_2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gAlFe水滑石在 6 0 0℃以上焙烧后脱去表面水和层间水形成MgAlFe复合氧化物 通过对MgAlFe复合氧化物BET、XRD表征和测定它的吸附硫容 ,发现它对SO2 有优良的氧化吸附性能 吸附SO2 后MgO和尖晶石相消失 ,形成硫酸盐晶相 用氢气对饱和吸附SO2 后的MgAlFe复合氧化物进行还原再生 ,发现它经过 10次吸附还原循环后 ,MgO和尖晶石的晶相依然存在 ,是一种可循环利用脱除SO2 的环境催化材料  相似文献   

3.
祝春蕾  王海林  孙春宝 《环境科学》2014,35(5):2010-2017
采用尿素水解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MgAl类水滑石,高温焙烧获得衍生复合氧化物.采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DTG)、扫描电镜(SEM)、N2-吸附/脱附和CO2程序升温脱附(CO2-TPD)等手段对所制备的复合氧化物结构特征进行表征,并研究其对SO2脱除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制备的MgAlO复合氧化物比尿素法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148.1m2·g-1)和更多碱性位,这些特点可能促使该方法制备的复合氧化物具有更高的SO2储存容量和反应速率.采用尿素法和共沉淀法制备的MgAl水滑石复合氧化物在700℃温度下SO2吸附容量分别可达0.55g·g-1和0.79 g·g-1.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锰酸钾和硫酸亚铁反应制备铁锰复合氧化物,考察其吸附活性黑染料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比较原位生成的和提前制备的铁锰复合氧化物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铁锰复合氧化物对活性黑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过滤之后的去除率较高;染料废水中的硫酸根离子会降低去除率,而氯离子则无明显影响;染料废水的pH值对去除效果的影响较小;原位生成的铁锰复合氧化物的吸附容量大于预制的铁锰复合氧化物固体。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分析,推测出铁锰复合氧化物中丰富的表面羟基(Mn-OH、FeOOH官能团等)在吸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铁锰复合氧化物包覆海砂的吸附除磷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铁锰复合氧化物包覆海砂制备了一种用于污水除磷的新型颗粒状吸附剂,并对其表面特性与磷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扫描电镜(SEM)分析结果表明,包覆后海砂颗粒表面凹凸不平且多孔,BET比表面积由0.06增至2.52 m2·g-1.磷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包覆后海砂对磷的吸附能力显著提高,最大吸附容量为1.01~1.23 mg·g-1,优于多数文献报道的负载改性砂颗粒吸附剂;吸附动力学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推测磷在包覆海砂表面发生了化学吸附;溶液p H对磷吸附有一定影响,离子强度则影响不大;共存阴离子对磷吸附影响的大小顺序为Si O2-3CO2-3F-SO2-4Cl-.  相似文献   

6.
以壳聚糖为黏合剂,采用包覆法制备了一种新型除砷吸附剂——颗粒状铁铜锰复合氧化物(GFCM). GFCM吸附剂为不完全球状,直径0.7~1.0 mm,可以有效地将As(Ⅲ)氧化成As(V),并对形成的As(V)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 GFCM对As(Ⅲ)的最大吸附容量(pH 7.0)为56.5 mg·g~(-1),显著优于目前已报道的多数颗粒状除砷吸附剂.溶液pH在5.0~9.0范围内, GFCM对As(Ⅲ)均有较好的吸附效果,离子强度则对砷吸附效果影响较小.共存阴离子对As(Ⅲ)吸附具有抑制作用,影响的大小顺序为:PO■ SiO■ CO■ Cl~- SO■.吸附As(Ⅲ)后的GFCM可用NaOH溶液进行有效脱附再生,可重复使用.在As(Ⅲ)的去除过程中,吸附剂中锰氧化物的主要作用是氧化As(Ⅲ),铁氧化物与铜氧化物的主要作用是吸附As(Ⅲ)与氧化形成的As(V),且铜氧化物有助于增强GFCM的砷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7.
铁锰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吸附除砷性能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新型铁锰复合氧化物吸附剂,并对其表面特性及除砷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ξ电位测试表明,铁锰复合氧化物pHzpc在6.0附近,SEM/EDX表征证明吸附剂表面Fe和Mn的相对摩尔比为3∶1;铁锰复合氧化物对As(Ⅴ)和As(Ⅲ)均表现出很强的吸附能力,并且吸附速度快,在60min内即可达到平衡吸附容量的80%;该吸附剂在天然水环境pH范围内均有良好吸附除砷能力,磷酸根、硅酸根、碳酸根等阴离子对除砷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余共存阴、阳离子及天然有机物在中性水环境中对除砷效果影响不大;采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能较好地描述铁锰复合氧化物吸附As(Ⅴ)的过程(R2=0.997),而Freundlich方程能较好地拟合As(Ⅲ)的吸附过程(R2=0.989),对As(Ⅴ)与As(Ⅲ)的饱和吸附容量分别达到227mg·g-1和312 mg·g-1.  相似文献   

8.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种新型铁铜铝三元复合氧化物吸附剂,系统研究了其对磷的吸附行为,并对吸附磷前后的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铁铜铝三元复合氧化物对磷具有优异的吸附去除效能,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能更好地拟合其对磷的吸附,最大吸附量为62.6 mg·g-1(pH=7.0),显著高于多数文献报道的磷吸附剂;吸附速率较快,吸附动力学更符合Elovich模型;溶液pH对磷吸附有一定影响,随着pH的升高,磷吸附量降低,离子强度则影响不大;共存阴离子对磷吸附具有抑制作用,影响的大小顺序为SiO_3~(2-)SO_4~(2-)CO_3~(2-)Cl~-,而共存阳离子Ca2+和Mg2+则对磷吸附略有促进作用.Zeta电位、红外谱图(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分析表明,磷在铁铜铝三元复合氧化物表面发生了特性吸附,磷酸根主要通过取代复合氧化物表面的羟基形成内表面络合物而被吸附去除.溶出实验结果表明,当pH在5.0~8.5范围内,Fe~(3+)、Cu~(2+)、Al~(3+)的溶出量均较低.由此可知,铁铜铝三元复合氧化物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除磷吸附剂.  相似文献   

9.
张伟  陈静  张高生 《环境科学》2014,35(11):4198-4204
本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种新型铁镧复合氧化物吸附剂(Fe-La),并对其表面特性及As(Ⅲ)吸附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结果表明,铁镧复合氧化物具有纳米结构,初级粒子粒径范围为20~200 nm.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结果表明,铁镧复合氧化物具有类似氢氧化镧的晶型结构.N2吸附BET法结果表明,铁镧复合氧化物的比表面积为99.3 m2·g-1.盐加入法测得吸附剂的等电点为7.8.As(Ⅲ)吸附实验结果分析表明,铁镧复合氧化物对As(Ⅲ)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最大吸附量(pH 7.0)为58.2 mg·g-1,Langmuir吸附等温线可较好地拟合铁镧复合氧化物对溶液中As(Ⅲ)的吸附(R2=0.95);吸附速率较快,240 min内可完成吸附容量的80%,Elovich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吸附过程(R2=0.97);溶液pH对铁镧复合氧化物吸附As(Ⅲ)的影响较为明显;共存阴离子对吸附影响的大小顺序为SO2-4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一种铁细菌代谢形成的生物铁氧化物为研究对象,人工合成的无定形铁氧化物作为对照,分析了这种生物铁氧化物对镉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特性,为该生物铁氧化物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从吸附去除率看,Cd初始浓度为0.75 mg/L,生物铁氧化物在吸附平衡状态下对Cd的吸附去除率为95.75%,高于人工合成无定形铁氧化物。生物铁氧化物对Cd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相关系数高达0.99,对Cd吸附动力学特征为快速吸附、稳定吸附、吸附平衡,在开始快速吸附5 h后基本达到稳定吸附阶段,48 h后达到吸附平衡。生物铁氧化物对Cd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方程,相关系数R20.9。根据Langmuir方程,Cd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3.53 mg/g。研究结果表明:该生物铁氧化物对Cd具有显著的吸附性能,在含镉废水的处理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燃煤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回归测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二氧化硫排放量与原煤中可燃硫和不可燃硫含量的关系,建立了燃煤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回归测算模型,并以山东省火电厂为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所建回归测算模型模拟精度高,效果好,是二氧化硫排放量测算方法的重大改进.  相似文献   

12.
烟气二氧化硫在线监测系统由2个子系统(二氧化硫质量浓度监测子系统和二氧化硫流速及流量监测子系统)构成。文中对系统的监测原理、方案等做了简要介绍,对二氧化硫质量浓度在线监测子系统做了较充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火电厂二氧化硫控制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阐述了二氧化硫控制技术原理及工艺流程,包括炉前脱硫、炉内脱硫以及烟气脱硫技术并对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建立中国二氧化硫排放清单体系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研究基于能源消费活动建立国家二氧化硫排放清单体系的方法。通过对1990年的269个、1995年的381个大点源二氧化硫排放情况及同年面源排放情况的专项数据调查,结合所展示的方法学研究,将二氧化硫排放从省级水平细化至县级水平,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描绘出中国2137个县和县级市的二氧化硫排放水平及其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硫对作物游离氨基酸浓度的作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观察了四种作物接触二氧化硫后游离氨基酸,特别是十种昆虫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变化.二氧化硫引起油菜、大豆和小麦叶片中昆虫必需氨基酸浓度明显增加,非必需氨基酸中,增加或减少趋势不一.玉米没有这种反应.二氧化硫熏气的大豆上叶螨生长繁殖快于对照.讨论了植物中氨基酸浓度的增加和大气污染诱发虫害加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利用微生物进行煤炭脱硫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松藻煤矿分离到的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菌株T-4,能够利用煤炭中的黄铁矿作为能源基质,用含有细胞量10~8-10~9个/ml,pH1.55-1.70的种菌液,脱除煤炭中的无机硫,并进行了细菌煤炭脱硫的条件试验,9个样品4—72h试验结果,总硫量由1.31—2.45%降至1.05—1.88%,黄铁矿硫脱除率达86.11—95.16%.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电力生产以火力发电为主,是废气污染物SO2的主要排放源之一。随着我国最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控制排放标准》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的颁布实施,国内对SO2的排放控制日趋严格。本文综述了目前我国火电厂脱硫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同时也指出了今后我国火电厂脱硫技术需要加强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我国燃煤硫污染控制技术现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燃前、燃中、燃后三个阶段,阐述了我国脱硫煤生产、低硫污染燃烧技术及燃煤烟气脱硫的污染控制技术现状和发展方向,提出了我国控制燃煤硫污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就CuNaX分子筛对燃料油中硫化物的吸附和脱附性能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CuNaX分子筛在常温下是良好的脱硫吸附剂,可望广泛用于石油产品及含硫气体的脱硫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