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黄海残留盆地宏观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9,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前新生代残留盆地具有埋深大、构造复杂的特点,采用综合地球物理研究方法成为圈划残留盆地宏观分布及预测残留盆地油气资源的重要方法技术.本文以南黄海地区为例,以重、磁数据为主体,以钻井、地震等高精度数据为先验信息做约束,采用带约束界面反演方法求取重力基底,同时根据求取的磁性基底计算了中、古生界的残余厚度,给出了前新生界残留盆地宏观分布特征.结合石油地质条件,圈划了油气资源有利区.研究结果表明南黄海北部坳陷北部和东北部中生界残余厚度较大,中部隆起与勿南沙隆起古生界残余厚度巨大,是较好的前新生代油气前景区.  相似文献   

2.
残留盆地由于埋深大、构造复杂等特点,单一的地球物理方法对残留盆地的勘探与解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运用综合地质地球物理方法对前新生代残留盆地进行研究,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有效地解决油气勘探中的有关问题.本文以黄海地区前新生代残留盆地为研究对象,以"区域控制局部,深层约束浅层"为指导思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重、磁、地震、钻井和区域地质等资料进行了综合研究,根据研究与计算结果勾绘了黄海地区前新生代残留盆地的宏观构造格架,并分析了残留盆地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
残留盆地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从残留盆地的概念、残留盆地形成的古生代体制特点、中新生代的演化环境和成因等方面论述了残留盆地形成的理论依据;结合油气资源的勘探状况强调了残留盆地研究的现实意义。从残留盆地的四个主要研究内容论述了残留盆地的研究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渤海残留盆地分布综合地球物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活动论构造历史观为指导进行渤海海域残留盆地宏观分布特征研究. 以岩石物性为基础建立地质界面与物性界面的联系,通过重、磁、震等方法组合圈画不同物性界面的分布特征. 浅层沉积盆地结构通过反射地震资料控制,深层地质结构信息利用重磁异常场分离、物性界面反演等方法得到. 在地层分布格架基础上分析前新生代残留盆地宏观分布范围. 并结合渤海海域实例研究介绍了残留盆地宏观分布研究的技术方法和流程,在计算上古生界-中生界及元古界-下古生界残余地层厚度的基础上给出了渤海海域残留盆地的宏观分布范围,并指出在歧口凹陷东南部、石臼坨隆起南部及东北部、渤南凸起南部、辽东湾等地区是较好的前新生代油气潜力区.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海前新生代残留盆地初探   总被引:32,自引:18,他引:14  
中国近海沉积盆地按形成时代可以划分为新生代盆地和前新生代盆地。新生代陆相碎屑岩断陷盆地有良好的油气前景,而古生代还有广泛海相碳酸盐岩分布地区,只要它们经受中生代挤压,改造后还能保留下来,就具有巨大的油气潜力。初步分析中国近海的油气勘探资料及大地构造演化史表明,陆内断坳盆地下伏以古生代碳酸盐岩为主的残留盆地。而陆缘盆地并不是寻找古生代残留盆地的场所。但在台西南盆地,珠江口盆地潮汕坳陷发育海相中生代盆  相似文献   

6.
中国前新生代残留盆地油气勘探难点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1,自引:18,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50年油气勘探的历程主要在新生代陆相生油的指导思想下,发现了大庆、胜利等大油田,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形成了一套针对新生代陆相断陷湖盆油气勘探的理论与方法.时至今日,能源的增长已远远跟不上经济的高速发展,提出“油气二次创业”,前新生代海相残留盆地就是主战场.残留盆地的勘探难点集中在三方面,一是勘探思路局限,二是勘探程度低,三是勘探技术的限制;根据这些难点提出5项对策来解决残留盆地的勘探问题.  相似文献   

7.
南海前新生代残留盆地分布综合地球物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对南海海域的前新生代残留盆地分布有个整体而全面的认识,本文开展了南海残留盆地宏观分布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通过岩石物性分析,综合重、磁、震等地球物理方法,利用正演与反演方法,分区计算并求取了南海的重力基底和磁性基底埋深,得到了中生界及前中生界残余厚度,给出了整个南海前新生代残留盆地的宏观格架与残余厚度分布特征并讨论了前新生代油气前景.研究结果表明南海东北部的东沙隆起和潮汕坳陷、台西南盆地和北港隆起、南部的礼乐滩地区等应具有较好的前新生代油气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前新生代残留盆地油气资源的巨大潜力已为近年的一些勘探实践所证实,但是仍面临许多技术难题.本文介绍了近年在863计划支持下,针对残留盆地油气勘探难题所研究的一些方法与技术.其中包括针对我国海区残留盆地勘探目标的地震采集技术、基于弯曲射线的复杂构造叠前成像技术和残留盆地残余厚度提取技术等.这些技术已在我国海域进行了试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前新生代海相残留盆地   总被引:66,自引:27,他引:39  
依据中国海陆大在构造演化史可知,前新生代有广泛的海相碳酸盐分布,虽然中生代烃受了严重的挤压、改造,但现在仍存在部分富含油气的残留盆地,可利用地震前深度偏移技术和综合地球物理方法进行勘查,这是我国油气资源战略勘查的二次创业。  相似文献   

10.
油气勘探综合地球物理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目前我国油气勘探难度不断加大,前新生代海相碳酸盐岩残留量地已成为我国油气资源二次创业的突破口。面对复杂地质体,只有综合应用各种地球物理现到数据,各种方法采长补短才能获得对目标的较全面地认识。本文阐述了油气勘探进行踪合地球物理研究的必要性、综合地球物理研究方法的应用现状和主要进展以及研究方法,指出油气勘探的发展方向要走综合地球物理研究的路子、区域制约局部,深层约数浅层是综合地球物理研究的原则;物性的研究是综合地球物理的前提;而联合反演是综合地球物理的实质。通过对综合地球物理研究成功实例的总结,提出综合地球物理研究中的难点和待解决的问题,指出了今后综合地球物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古潜山油气藏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介绍了古潜山油气藏的勘探历史、研究现状、分类及特征, 并指出开展“残留盆地”的研究对古潜山油气藏的勘探具有指导意义.作者按照简单易行的原则,将古潜山油气藏分为两大类共六种.随后作者阐述了形成大型古潜山油气藏的条件,包括构造背景、沉积环境以及成藏配置等等,最后文章介绍了古潜山油气藏勘探的重要技术,主要有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综合地球物理方法以及古潜山内幕裂缝预测技术等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北黄海及其邻区地质构造、石油地质条件的分析,认为北黄海盆地沉积地层基底为元古界,经历了五期构造演化,形成4套区域角度不整合界面,具有多套烃源岩及生储盖组合,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3.
利用接收函数研究渤海湾盆地沉积层结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武岩  丁志峰  朱露培 《地震学报》2014,36(5):837-849
对布设于渤海湾盆地地区的70个台站2006年9月—2009年9月记录到的895个远震数据进行接收函数计算,发现位于沉积层上的台站记录的接收函数震相较为复杂,由沉积层基底的转换波、多次波及莫霍面转换波、多次波共同构成,且随着沉积层厚度的增加,沉积层基底转换波、多次波与莫霍面转换波、多次波震相相互叠加,使之无法分辨出莫霍面转换波及多次波到时.为此,本文利用相邻算法对沉积层模型进行搜索, 以获取与实际波形误差最小的波形相对应的模型,即台站下方的沉积层结构.结果显示:① 渤海湾盆地由NNE向展布的坳陷带与隆起带组成,冀中坳陷带的沉积层厚度为3—6 km, 坳陷带内沿NE-NNE向分布着带状凹陷带与凸起带相间的次级构造,而且其东侧靠近沧县隆起区的凹陷带沉积层基底埋深最大,体现了渤海湾盆地基底受正断层控制而形成的半地堑(地堑)-半地垒(地垒)构造;② 隆起带的波速比vP/vS大于坳陷带的波速比,推测与隆起带下第三系地层的缺失有关, 坳陷带内高波速比地区与地热田的分布相对应, 说明沉积层内高温环境下波速比较高;③ 隆起带内的S波平均速度较坳陷带内的S波平均速度小,且冀中坳陷带内沉积层较厚地区对应的S波平均速度比其它地区更大, 说明渤海湾地区沉积层厚度与沉积层内的S波平均速度成反比关系,推测与下第三系地层的厚度有关,且下第三系地层越厚的地区,S波平均速度越大.以上结果表明,利用接收函数研究的结果与通过地质、地热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存在着良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Recent tectonic stress field and major earthquakes of the Bohai Sea basi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ntroduction The present Bohai Sea is a half-closed shallow one in the continent, located at the northeast to North China, with an area about 7.3104 km2. Geologically, it is situated in the northern North China basin and of a short development history. Previous studies (WANG, LI, 1983;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1985; HUANG, et al, 1993) show that the Fu-jian-Lingnan uplift in the East China Sea continental shelf sank gradually into the oceanic bottom, mak…  相似文献   

15.
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5,他引:1  
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是地球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并紧密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各方面相结合,未来将倍受重视.本文在介绍2004年武汉召开的国际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学术会议(ICEEG)基础上,阐述了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领域的一些新进展和主要发展趋势.并有针对性地介绍了我国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现状。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渤海湾盆地初期挤压、早期张压交替、中后期持续张裂的新的成盆模式,并在该模式指导下,以济阳坳陷为例总结了盆内深层压性、张性、张压复合作用等多种成因的构造圈闭类型及其石油地质意义,最后指出盆内勘探的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和平与发展虽然是主流,但我国国家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与国家安全相关的地球物理学研究领域很广,主要涉及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军事海洋学、空间遥感物理与监测和固体地球物理学.在这些领域中存在众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列举了一系列亟需研究的重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归纳出国家安全地球物理学的若干研究方向是:(1)具有明显或潜在国家安全应用价值的地球物理理论、方法技术研究;(2)国家安全地球物理装备(仪器)设施研究;(3)国家安全地球物理学中的数据处理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4)重大国家安全地球物理学问题研究.由于国家安全地球物理学的研究任务多种多样、且各有侧重,如海、陆、空和二炮,都有各自的研究重点,不能一概而论.以二炮部队所涉及的军事地球物理学研究而论,研究方向应包括:(1)军事情报侦测保障中的地球物理问题研究(包括侦测与反侦测);(2)作战运用与保障(测地、气象、空间天气、遥感)中的地球物理问题研究;(3)与战略导弹部队作战相关的地球物理武器和地球物理战研究;(4)国防工程中的地球物理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