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收集外伤性硬膜下积液79例,积液均位于幕上,其中单侧积液49例,双侧积液30例。积液量:〈60mL37例,60~100mL24例,〉100mL18例。钻孔引流术治疗48例;非手术治疗31例。结果手术治疗48例中47例1次治愈,1例失败改行硬膜下腔一腹腔分流术治愈;非手术治疗31例中,4例于伤后1~3个月演变为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治愈,9例积液减少,18例积液消失。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慎重选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硬膜下腔-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疗效。方法在积液最厚处作头皮切口,长3cm,颅骨钻孔,切开硬膜,硬膜下积液处内置2~3cm分流管,将腹腔分流管远端裂隙部分剪去,通过皮下隧道置人腹腔。结果术后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后7天复查头颅CT,积液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随访6个月,再次复查头颅CT,硬膜下积液消失者27例,硬膜下积液明显缩小者5例。结论硬膜下腔-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手术安全可靠,简单易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颅脑损伤后常见的类型,在颅脑损伤中的发病率2%,既往一般采用钻孔外引流或硬膜下腔-腹腔分流术。采用钻孔引流术,硬膜下积液容易复发,有些导致拔管困难;硬膜下腔-腹腔分流则损伤大,并发症多,对老年病人效果差。本院从2004年开始采用颞肌瓣填塞,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40例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中,保守治疗28例,24例积液明显减少或消失;2例积液无明显变化,继续随访;2例积液增多,1例行钻孔引流术积液消失;1例钻孔引流后无效而行颞肌填塞术,积液仍无减少而改行积液腔一腹腔分流术积液消失。12例手术患者中,8例行钻孔引流术积液消失,3例钻孔引流术无效而行积液腔-腹腔分流术,1例直接行积液腔-腹腔分流术积液均消失。结论重度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多数经保守治疗有效,对于需手术患者行钻孔引流术和积液腔-腹腔分流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并探讨外伤后硬膜下积液的形成和治疗方法。方法开颅手术10例,钻孔加外引流60例,蛛网膜下腔-腹腔分流5例,幼儿前囟穿刺抽吸治疗6例,保守治疗19例。结果经住院治疗缓解率为100%,积液完全治愈率为35%。结论应根据不同的硬膜下积液的不同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体会。方法方法对37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分别采取非手术或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中,非手术治疗20例,随访6个月,总有效率95.00%;1例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17例患者均钻孔置管外引流并随访6个月,5例复发,其中4例联合腰大池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或硬膜下腔-腹腔分流术等手术治疗,1例行开颅硬膜下积液囊壁(包膜)切除术后治愈。结论充分评估病情、严格掌握非手术或手术治疗指证、选择恰当治疗方式,可提高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慢性硬膜下积液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最大层厚介于0.5~1.0cm单侧或双侧慢性硬膜下积液患者37例(双侧积液17例),保守治疗32例,手术治疗5例,手术均采用钻孔引流术。结果保守治疗32例中25例长期随访积液量无明显变化,3例积液消失,4例转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后好转;手术治疗5例均在钻孔引流后好转。结论高龄患者慢性硬膜下积液以临床随访为主,期间需动态复查头颅CT检查,如出现症状加重或积液增多时可选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近期疗效。方法对确诊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06例,采取单孔钻孔引流91例,采取双孔钻孔引流15例。结果术后血肿引流80%以上,脑组织复张31例;留置引流管3天血肿引流彻底,脑组织复张96例;留置引流管3天血肿无明显减少者3例;血肿引流彻底,脑组织复张欠佳,遗留硬膜下积液3例,引流管移位入脑组织未引起临床症状2例;血肿下脑挫伤及血肿1例,保守治疗,无遗留神经功能障碍;钻孔部位硬膜外血肿1例,保守治疗,治愈出院;术后并发精神障碍1例,予抗精神症状药物,3日后症状消失。结论钻孔引流是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的慢性硬膜下血肿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Liu Y  Zhu S  Jiang Y  Li G  Li X  Su W  Wu C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5):360-362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几率、机理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有关文献。结果 本组16.7%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病例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积液演变为血肿的时间为伤后22-100d;经钻颅血肿引流均治愈。结论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来源之一。发病年龄两极化,常发生在积液量少、保守治疗的慢性型病例中,致病方式常为减速性损伤及合并的颅脑损伤很轻微是外伤性硬莫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0.
复发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院自2000年11月至2002年1月,对5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症状性患者,行硬脑膜下隙至腹腔内引流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2例;年龄31~60岁,平均36.9岁。自外伤性硬膜下积液钻孔引流术后到行腹腔内引流术间隔17~75天,平均35天。1.2临床表现:5例都在我院行外伤性硬膜下积液钻孔引流术,好转出院。出院后复发均出现头痛,头痛伴呕吐4例,偏瘫及反应迟钝3例,嗜睡1例。再次入院CT复查,左侧硬膜下积液1例,右侧3例,双侧1例。中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后硬膜下积液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总结61例小儿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均由CT或MRI确诊,根据积液量和病程,采取手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前囟侧角穿刺16例,颅骨钻孔硬膜下腔置管外引流38例,7例开颅清除硬膜下积液,切除积液囊壁。术后痊愈46例,好转10例,无效0例,死亡2例。结论小儿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儿可根据不同的积液量和病程,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原发脑病损伤不重,治疗及时、合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室镜应用于硬膜下度腔分流手术中方法与优势.方法:脑室镜应用于硬膜下腹腔分流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快,生活质量高,创伤小,手术刀口隐蔽,无明显疤痕,而且脑室镜的放大作用,能清楚的显示硬膜下腔的细微结构,与传统的钻孔手术相比,视野更清晰,更准确,更精细,有效的避免了硬膜下脑膜及脑组织的损伤.结果:脑室镜应用于硬膜下腹腔分流手术中,此方案安全可行,手术风险小,达到微创治疗效果.结论:手术方案无严重的并发症,无后遗症,达到了微创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降低了死亡率,解决了许多老年人硬膜下积液长期引流、不能缓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例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病例.对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处理进行讨论。结论硬膜下积液大多愈后良好,在手术治疗的选择上,应用钻孔引流、腰大池置管引流、或两者兼用的治疗方法简易、安全、有效,更宜于基层医院神经外科的应用。结果本组9例手术治疗中,5例行钻孔外引流术,2例治愈,1例好转;2例积液复发;4例(包括复发2例)行钻孔引流+腰大池池置管引流,2例治愈,2例好转;1例单独行腰大池池置管引流后治愈;1例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治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婴幼儿外伤性双额部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31例婴幼儿外伤性双额部硬脑膜下积液,经前囟门穿刺硬膜下置管持续外引流治疗,引流时间3~12天,平均6.4天;引流量46~347ml,平均9r7ml。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结果 积液完全消失21例;积液大部分消失7例,症状好转、积液减少2例;症状及积液量无变化1例行硬脑膜下-心房分流术。30例随访1个月及3个月2次颅脑CT复查,双额部硬膜下积液完全消失。结论 及时有效地前囟门穿刺,置管外引流硬脑膜下积液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慢性硬膜下积液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我院自1996.5-2000.10收治外伤性慢性硬膜下积液共65例,其中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10例,经钻孔引流手术治疗,预后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的新用途。方法对25例婴幼儿外伤性双额部硬膜下积液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行前囱穿刺硬膜下置管持续外引流术。术者持留置针于前囱门两侧角距中线旁2.5cm处以30°~45°向后外方倾斜刺入2~5mm,有落空感并见液体流出,表明留置针进入硬脑膜下腔,将留置针外套管缓慢向前推进至10~15mm,退出针芯。妥善固定后连接引流袋或引流瓶。结果25例穿刺均顺利,引流时间平均7.0d;引流量平均96.0ml,积液完全消失或明显减少,症状减轻。术后1个月及3个月2次复查CT,双额部硬膜下积液完全消失。CT示脑复位满意,原发病治愈。结论前囱穿刺置管持续外引流是治疗婴幼儿硬膜下积液的有效方法。使用静脉留置针置管引流,方便观察与护理,方法简便易行、安全、损伤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钻孔冲洗加引流手术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高龄患者脑皮层未复张,形成硬膜下积液,配合高压氧治疗后积液吸收。1例术后发生再出血家属放弃治疗。其余患者均未发生未复张、再次出血、张力性气颅、癫痫发作及颅内感染等。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及部分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手术治疗首选钻孔冲洗引流术,疗效确切,手术的关键在于血肿腔彻底的冲洗、手术细节及硬膜下置管技巧。  相似文献   

18.
颅脑损伤后引起脑脊液积聚在硬膜下腔,称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据文献报道,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占颅脑损伤的3.7%~10.0%。笔者在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了83例资料完整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硬膜下积液与慢性硬膜下血肿关系。方法回顾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本院165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病人。结果自发性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18例,发生率10.9%。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生率低。对转化成CSDH后症状明显加重者,主张早期手术治疗,对症状不明显者,特别是CSDH呈低密度或等密度、体积较小,继续行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20.
穿刺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穿刺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30例,术前CT定位,在局麻下使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穿刺引流.全组均治愈,无一例死亡.术后硬膜外血肿1例,气颅3例,均治愈,随访6个月~1年6个月,平均9个月,未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