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集北矿首采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张集煤矿11418首采工作面煤层赋存条件等相关参数,分析了工作面瓦斯来源,测定并分析了煤层瓦斯含量、工作面推进速度、瓦斯抽采量、煤层厚度、煤层埋深与瓦斯涌出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综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包括煤壁瓦斯涌出量、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及落煤瓦斯涌出量。11418首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与瓦斯含量、推进速度、煤层厚度、煤层埋深呈正比关系;瓦斯涌出量随抽采量的增加呈波浪式变化,总体上递增,但增加的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林南仓矿井地质概况,分析了林南仓矿掘进、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特点,研究了影响瓦斯涌出的地质因素,主要有断层和褶皱、岩浆岩、顶底板岩性、煤层埋深及上覆基岩。结果表明:局部遇正断层瓦斯涌出量增加;低瓦斯矿井近岩浆岩处瓦斯涌出增多;砂泥岩比越大瓦斯涌出量越少;煤层埋深越深,涌出量增加,上覆基岩越厚,瓦斯涌出量增加。研究成果对认识煤矿的瓦斯分布特征、指导该矿的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地治理瓦斯灾害,对发耳煤矿5-3煤层的瓦斯赋存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煤层埋深、断层和围岩性质是该煤层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采用矿山统计法对5-3煤层的瓦斯涌出量进行了预测,得出了埋深与瓦斯涌出量的线性表达式,结果表明瓦斯涌出量随埋深的增加而增长。  相似文献   

4.
从地质构造、煤层埋深、上覆基岩厚度及煤层顶底板岩性分析了控制下沟煤矿4煤瓦斯赋存及其涌出量的主要地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单斜区域瓦斯含量较高,在河岸单斜下盘瓦斯含量较小;瓦斯含量与煤层埋藏深度和上覆基岩基本上呈正相关关系;瓦斯含量与煤层顶底板泥岩厚度关系密切。煤层原始瓦斯含量越高、开采深度越大,下沟煤矿瓦斯涌出量越高,煤矿南部单斜构造区域瓦斯涌出量明显高于其他区域。  相似文献   

5.
王润  李曼  唐一博  刘具  赵楠  孙越 《煤矿安全》2011,42(5):113-116
杨庄煤矿在1994年以前为低瓦斯矿井,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涌出量呈现出增大的趋势。为了掌握控制煤层瓦斯涌出的主控因素,搞清深部瓦斯涌出规律,为今后矿井深部开采的安全性以及合理制定瓦斯治理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以杨庄煤矿5煤层为例,通过该煤层各主要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了5煤层瓦斯风化带的下限标高;运用瓦斯地质理论,依据实际瓦斯涌出参数资料分别分析了煤层埋深、煤体变质程度、地质构造、岩浆岩的侵入对5煤层瓦斯涌出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下峪口煤矿不同开采工艺的已开采工作面瓦斯涌出特点的考察,分析了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回采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影响因素。认为不同开采工艺采面的瓦斯涌出有不同的特点,分层开采时上分层时是瓦斯集中涌出的焦点,同时采面的瓦斯涌出量受煤层埋深、煤层厚度、地质构造、邻近煤层等方面的影响,需要根据采面瓦斯涌出的主控因素来制定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解明垒  马尚权 《陕西煤炭》2021,(1):26-29,52
为有效地预测煤矿瓦斯涌出量,降低矿井生产中的危险,分析影响煤矿瓦斯涌出量的因素,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理论,构建了煤矿瓦斯涌出量预测模型.选取煤层瓦斯含量、煤层埋深、煤层厚度、邻近层瓦斯量4个因素作为自变量,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运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得出瓦斯涌出量与其影响诸因素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通过瓦斯涌出量模型的建...  相似文献   

8.
根据依兰第三煤矿的地质特征及瓦斯资料,研究了控制瓦斯赋存的主要地质因素,包括地质构造、煤层埋深、水文地质特征及煤层顶板岩性等,结果表明:随着煤层埋深增大,煤层瓦斯压力增大,瓦斯含量增加;边界断层F2对瓦斯的赋存有重要的影响;煤层瓦斯含量与顶底板油页岩发育关系密切;煤层底部的含水层含水性和流通性较好,导致下煤层瓦斯含量普遍偏低。最后运用分源预测法对矿井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得出相对瓦斯涌出量为8.42m3/t,绝对瓦斯涌出量42.55m3/min。  相似文献   

9.
《煤》2017,(2):15-18
为指导新兴煤矿瓦斯灾害预测,有效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以现场瓦斯地质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地质构造、煤层埋深等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规律,采用瓦斯地质统计法建立瓦斯涌出量、含量及压力的数学回归模型,以此编制了68号煤层瓦斯地质图,在此基础上对煤层气资源量进行了计算和评价。结果表明:68号煤层顶板的岩性为含凝灰砂岩,有利于煤层中瓦斯的保存;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瓦斯压力与埋深成正比;暂定埋深441 m以下的范围为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当前开采层已进入突出危险区域;煤层划分10个地质单元,计算资源量为96.09×106m3,平均资源量丰度为0.108×108m3/km2,属小型储量规模、低丰度类别,煤层气大部分在1 000 m埋深以内,为中部埋藏,不利于煤层气地面开发。  相似文献   

10.
谭彦乐  王英  高午 《陕西煤炭》2013,32(1):1-3,27
红石岩煤矿的煤层和瓦斯赋存地质条件较为简单,煤层与瓦斯赋存均受地质构造所控制,煤层埋深、煤系厚度、煤层厚度以及瓦斯分布呈现同步变化之规律,表现出回采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与煤层埋深、煤层厚度呈正相关的基本特征。回采工作面的相对瓦斯涌出量与煤层厚度的相关性相对较差,数据离散度高,证明瓦斯相对涌出量受采煤方法、采出量、进尺速度等诸多因素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