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 要目的:观察中药涂擦治疗急性踝关节骨折肿胀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三明市中 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急性踝关节骨折患者 5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5 例。对照组给予消肿药物等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涂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生活质量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2.0 %,高于对照组的 6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 组患者的皮肤肿胀高峰期、皮肤褶皱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VAS 评 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情感职能、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生理职能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述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中药涂擦可有效改善急性踝关节骨折患者肢体的肿胀情况,减轻患者疼痛感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中医手法复位治疗闭合性前臂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漳州市漳浦中医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收治的 66 例闭合性前臂骨折患者,按照是否实施中药内服联合中医手法复位治疗将患者分为 对照组(中医手法复位治疗)与观察组(中药内服联合中医手法复位治疗),每组 33 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3 d、7 d、14 d 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 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3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尺偏角、掌倾角、前臂旋前、 前臂旋后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闭合性前臂骨折患者中药内服联合中医手法复位治疗效果优于单一中医手法复位治疗。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探讨胸背部肌筋膜炎患者采用内热针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76 例福建医 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 2020 年 2 月至 2021 年 5 月就诊的胸背部肌筋膜炎患者,根据就诊序号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 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8 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镇痛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体外冲击波进行治疗,观察 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内热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 2 周后中医症状积分、视觉疼 痛模拟(VA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ODI)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2.11 %,高于对照组的 73.6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2 周后观察 组患者的压痛、肿胀、功能障碍、失眠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2 周后观察组 患者的 VAS、ODI 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2 周后观察组 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6)、C 反应蛋白(CRP)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胸 背部肌筋膜炎患者采用内热针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临床症状好转,改善生活质量,抑制炎症因子。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辅助三线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 62 例晚期胃癌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 30 例和观察组 32 例,其 中对照组使用三线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阿帕替尼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缓解率、血清肿瘤 标志物水平;采用 Barthel 指数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并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疾病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癌胚抗原(CEA)、糖类 抗原(CA)199、CA125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 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期间,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阿帕替尼辅助三线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可以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康复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取中山市南朗医院 2017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100 例脑卒中康复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50 例。观 察组给予针刺联合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治疗 效果和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 评分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8.00 %,高于对照组的 74.00 %,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针刺联合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对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提升 生存质量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观察比较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绿激光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5 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 50 例膀胱癌患者(对照组)和经尿道 膀胱肿瘤绿激光切除术的 50 例膀胱癌患者(观察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血红蛋白,留置尿管时间, 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及术后 1 年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 与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 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 %)低于对照组(2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 1 个月、术后 6 个月、术后 12 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后 1 年复发率(2 %)低于对照组(1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绿激光切除术优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分析中药排石汤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研究对象选取福建医科大 学附属协和医院于 2021 年 4 月至 2022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共 64 例。按照随机抽签分组方式划分为对照组 与观察组,各 32 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中药排石汤,观察 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指标(腹痛减轻时间、结石排净时间、住院时间、肉眼血尿消失时间)、血清肌酐(SCr), 血尿素氮(BUN)、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3.75 %,高于对照组的 75.00 %,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肉眼血尿消失时间、腹痛减轻时间以及结石排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BUN、SCr 水平比治 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 BUN、SCr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9.37 %,低于对照组的 31.2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在治疗上尿路结石中应用中药排石汤联合体外 冲击波碎石术比单一治疗方式更为有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Apatinib)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 方案)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南昌市第三医院 2017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TNBC 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将 GP 方案 治疗的 40 例作为对照组,将采用 Apatinib 联合 GP 方案治疗的 40 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DCR)、客观 缓解率(ORR)、治疗前、治疗 3 个月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不良反应、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结果: 观察组患者 DCR 为 87.50 %、ORR 为 32.50 %,均高于对照组的 42.50 %、12.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 疗 3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中位PFS及OS分别为5.0个月、11.3个月,均较对照组的3.0个月、9.8个月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Apatinib 联合 GP 方案治疗 TNBC 可显著提高疾病缓解率,耐受性良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应用中医综合肺康复治疗措施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预后 的影响。 方法:选择 2016 年 12 月至 2018 年 1 月期间在台山市中医院治疗的 COPD 稳定期患者 58 例,依照计算机表法处 理为两组,观察组(n = 29 例)常规治疗措施联合应用中医综合肺康复治疗措施,对照组(n = 29 例)进行常规治疗措施,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 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用 力肺活量(FVC)〕、FEV1 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 COPD 患者应用中医综合肺康复 治疗措施,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改善患者肺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并发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人 民医院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 MHD 并发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每周 2 次血液透析,1 次血液透析滤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外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 治疗前后瘙痒症状评分、血磷(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80.0 %, 高于对照组的 5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皮肤瘙痒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皮肤瘙痒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的血 P 及 iPTH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 P 及 iPTH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中药外洗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皮肤瘙痒疗效显著,可显著减轻患者瘙痒的症状,且 不会增加患者的水负荷情况。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探析重症脑出血患者急救措施。方法:选取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8 月在遂溪县人民医院进行急救的 135 例重症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实施院前急救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 68 例患者实施急救措施,对照组 67 例患 者未实施院前急救。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7.0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4.63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 患者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 1.47 %(1/68),对照组 死亡率为 4.48 %(3/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于重症脑出血患者而言,对患者实施及时的院前急救 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入院之前的危险性,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行针刺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新海医院 2018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90 例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采纳常 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纳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呃逆症状积分、呃逆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5.56 %,高于对照组的 68.8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呃 逆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呃逆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呃逆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为(1.02 ± 0.11)min,短于对照组的(8.95 ± 0.48)min,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 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针刺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呃逆发作次数, 缩短呃逆持续时间,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探讨应用移动电子设备开展院内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疗 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7 年 3 月至 2019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经 PCI 治疗的 96 例 AMI 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8 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应用移 动电子设备开展院内心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生存质量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 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 LVEF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 后,两组患者 LVEF 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 护理满意度为 95.83 %(46/48),较对照组 79.17 %(38/48)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应用移动电子 设备开展院内心脏康复可显著促进 AMI 患者 PCI 术后心功能恢复、身体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减轻其 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研究中药灌肠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的效果。方法:选取珠海市妇幼保健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112 例 CPID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6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灌肠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炎症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 效率为 94.64 %,高于对照组的 78.5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 –2、白细胞介素 –10 水平高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5.35 %,低于对照组的 17.8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中药灌肠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 CPID 效果显著,能够降低炎症反应,并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观察对颈肩腰腿痛患者行以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遂溪县人民医院 2017 年 5 月 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50 例颈肩腰腿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5 例)行以针灸治疗,观察组(25 例)行以 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腰椎功能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功能受限评分、肿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疼痛评分、功能受限评分、肿胀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前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 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100 %,高于对照组的 8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颈肩腰腿痛患者来说,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效果确切,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还可以改善腰椎功能以及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温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选择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3 月 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诊的 86 例 RA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3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 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蒸及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量化评分以及关 节肿胀度、疼痛等关节症状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0 %,高于对照组的 7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量化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 量化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关节肿胀度评分、关节疼痛数目和晨僵持续 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联合中药熏蒸与温针灸治疗 RA 疗效确切,并可加快关节肿胀、疼痛、晨僵等关节症状的缓解。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目的:探讨在子宫切口憩室治疗中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环的价值。 方法:选择 2018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赣州市立医院收治的 62 例子宫切口憩室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1 例。对照组采用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经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憩室修复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憩室修复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 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 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观察组患者经期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综 合评定量表(GQOL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在子宫切口憩室治疗中采用左炔诺孕 酮宫内节育系统环可提高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同时缩短经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促进憩室修复。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有效性和长期使用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河源市中医院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收治的 6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3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 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玉屏风颗粒治疗。所有患者跟踪随访 12 个月。观察两组患者随访期间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AECOPD 发生次数及持续时 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用药过程中全部病例未观察到有不良反应。 结论: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疾病稳定期的康复,改善肺功能,减少 AECOPD 发生次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分析中药内服联合脊柱局部正骨推拿治疗颈腰腿痛的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中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360 例颈腰腿痛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180 例。对照组用中药内服治疗, 观察组用中药内服联合脊柱局部正骨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 率为 97.22 %,高于对照组的 88.8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中药 内服联合脊柱局部正骨推拿治疗增加了颈腰腿痛患者的治疗步骤,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研究对肛瘘术后患者采用中药熏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期间行肛瘘术的 198 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99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 1:5000 高锰酸钾 溶液坐浴,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水肿积分,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创面愈合 时间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水肿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水肿积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7.08 %,高 于对照组的 89.9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行肛瘘术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治疗,可有效减轻水肿及分泌物,减轻疼痛, 促进患者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