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冷球蛋白与肝病严重度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争论,冷球蛋白与肝脂肪变性及肝纤维化的相关性亦未见报道。该研究旨在确定丙型肝炎病毒(H CV)感染者中冷球蛋白与肝脏病变(如坏死性炎症、纤维化、脂肪变性)之间的关系。研究选取连续437例未经治疗的慢性丙肝患者,分别进行肝脏活检,评估其肝纤维化与脂肪变性的危险因素。患者年龄为50.9±13.8岁,男性占49%。研究结果显示,共有286例患者出现冷球蛋白,其中103例伴有血管炎;186例(43%)患者的肝脂肪变性超过10%;110例(25%)为高度肝纤维化(M etavir评分F3-F4)。多变量分析显示,冷球蛋白使肝脏出现高度纤…  相似文献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 A FLD)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 A SH)是儿童与成人的常见疾病。但是,对儿童NA FLD和NA SH的组织学诊断标准尚未制定。作者连续观察了1997—2003年活检证实的N AFLD的2~18岁患儿。由2名病理学专家分别作出脂肪性肝炎特征的病理评估。层序聚类分析发现2种不同类型的脂肪性肝炎。1型的特征在于脂肪变性、气球样退行性变以及窦周纤维化;2型特征在于脂肪变性、门静脉炎症以及门静脉纤维化。本研究共涉及NA FLD患儿100例。单纯性脂肪炎占16%,进展为纤维化的占8%。1型NA SH占17%,而2型N ASH占51%。男孩多为2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持续正常的慢性乙肝患者组织学改变情况。方法纳入201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酶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肝组织学改变是否同HBeAg状态、HBV-DNA复制水平以及年龄存在相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纳入的201例患者中,51.4%的患者炎症活动度≥G2,50.5%患者纤维化分期≥S2,HBeAg阴性患者较HBeAg阳性患者更易于发生显著的肝脏纤维化改变,HBV-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无关,年龄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结论 ALT持续正常慢性HBV感染者存在不同程度肝脏组织学改变,特别是年龄>40岁、HBeAg阴性且病毒复制活跃的感染者,更需密切观察肝脏病变改变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M RI和超声定量检测肝脏脂肪变性的价值,并将这些检测结果与肝脏活组织检查所得结果进行比较。方法:在该研究中包括38例患有不同肝病并进行肝脏活组织检查的患者。在视觉上评价每份肝脏活组织标本脂肪变性的形态学改变和严重度。脂肪变性模式包括大泡状变性、小泡状变性和混合变性。通过化学移位M RI(n=38)和超声回声性质(n=31)评估肝脏脂肪变性的严重度。结果:对肝脏活组织显微镜下所见的脂肪含量,M RI检查比超声检查有更好的相关性(r=0.77;P<0.001vsr=0.41;P<0.05)。对于大泡状脂肪变性,M RI和超声检查与显微镜下可见的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与肝纤维化及炎症进展的关系。方法 对35例CHB患者及24例健康者血清脂联素水平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并与肝脏纤维化分期及炎症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将肝纤维化分期S2及S2以下患者确定为轻度肝纤维化组,S2以上确定为重度肝纤维化组。炎症分级G2及G2以下患者为轻度炎症组,G2以上患者为重度炎症组。结果 ①轻度及重度肝纤维化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轻度及重度炎症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③在炎症相同情况下(G3)轻度、重度肝纤维化组脂联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在CHB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受到肝脏纤维化及炎症两方面的影响,与肝脏炎症程度的相关性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乙型肝炎诊断脂肪肝的相关因素以及超声诊断与肝脏穿刺活检相关性.观察超声检查肝脏脂肪变性的可靠性.方法对乙型肝炎患者的超声检查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出现脂肪肝的报告.记录临床和组织学参数,并且与非脂肪肝病人进行比较.对这些变量进行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依照穿刺活检诊断脂肪肝为标准判断超声的准确性.结果超声报告82例,超声报告肝脏脂肪变与组织学诊断进行比较.超声诊断有大量假阳性和假阴性.在超声扫描正常的61例病人中,穿刺活检发现6例>30%脂肪变性.超声扫描报告脂肪肝的21例病人中,穿刺活检发现6例>30%脂肪变性.结论在乙型肝炎病人中,超声诊断脂肪肝与炎症和纤维化有关,与穿刺活检诊断脂肪变性相关性不强,临床医生应该对超声诊断脂肪肝的准确性持怀疑态度.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体重超重及其相关的代谢因素对肝脏影响的研究日益广泛。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中,低水平的脂联素与高度的肝细胞脂肪变和坏死性炎症程度有关,提示该脂肪因子在肝脏疾病中发挥病理生理作用。方法:作者研究了连续194例未经治疗的慢性H CV患者,评价脂联素及其受体与肝脏脂肪变性、纤维化和炎症的关系。结果:血清脂联素与男性、体重指数、血清胰岛素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纤维化的分期无关,并且低水平的血清脂联素仅在男性中与脂肪变性有关。相反,随着炎症的加重则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肝脏脂联素的免疫活性显著升高。肝脏脂联素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理与肝组织中及血清病毒标志物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322例HBsAg阳性超过6个月并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脏病理与肝组织中病毒标志物、血清HBeAg状态、血清HBV DNA水平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322例患者中,肝组织炎症分级(G)>1且纤维化分期(S)>1者314例,G≥3者44例,S≥3者40例。G与S呈明显正相关 (r=0.594,P<0.05)。 肝组织HBsAg、HBcAg不同表达状态患者,不同血清HBeAg状态患者,不同血清HBV DNA水平患者的肝脏炎症分级及其肝脏纤维化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清ALT水平患者的肝脏炎症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LT水平与肝脏炎症分级呈正相关(r=0.322,P<0.05),而与肝脏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267,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与肝组织中病毒标志物、血清HBeAg状态、血清HBV DNA水平并无明显相关性,其炎症分级与血清ALT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HIV/HCV共感染患者肝脏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和肝功能检测指标及T淋巴细胞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50例HIV合并HCV感染患者进行肝活检肝脏组织学检测及肝功能 (包括ALT、AST、TBIL、ALB) 及T淋巴细胞水平 (包括CD4、CD8) 的测定, 比较肝功能、T淋巴细胞水平与肝脏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的关系.结果 50例HIV/HCV共感染患者中炎症分级G≥2有47例 (94%) 、纤维化分期S≥2有45例 (占90%) 无论肝功能是否正常, 绝大多数患者肝脏炎症及纤维化明显;ALT、AST、TBIL、ALB水平在不同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肝脏炎症程度ALT、AST异常组较ALT、AST正常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200组较CD4>200组在肝纤维化程度、炎症程度方面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肝活检证明HIV/HCV共感染患者绝大多数需要治疗慢性丙肝, ALT、AST、TBIL、ALB水平不能准确反映患者肝损伤水平, CD4≤200 cell/mm3的患者肝脏病理损伤程度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及层黏蛋白(LNC)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程度与纤维化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50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A、ⅣC、LN水平,同时行肝组织活检,对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分析上述指标与肝纤维化及炎症之间的关系。结果上述3项指标随着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上升,呈正相关。尤其在慢性重度肝炎时处于最高水平(P<0.01)。结论血清HA、LN、ⅣC水平不同程度反映肝纤维化和肝脏炎症,可做为反映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病毒标志和丙氨酸转氨酶(ALT)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 检测133例CHB患者血清病毒标记物和肝功能,同时全部患者接受彩色B超引导下快速经皮肝穿刺,将患者按HBeAg、HBV-DNA阳性与否各分为4个组.对各组的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肝组织学显示肝内均有炎症、坏死及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存在。血清ALT正常的患者,作肝脏活组织病理检查.仍有一部分肝内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及纤维化改变,有的甚至存在肝硬化;ALT异常、HBeAg阴性的CHB患者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更严重。血清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与肝组织病理损害的程度不成正比。结论 单凭血清ALT升高、血清病毒复制活跃与否判断肝病活动性是不全面的,应将肝组织病理作为判断肝炎活动性和是否抗病毒治疗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CXC趋化因子3(CXC chemokine receptor 3,CXCR3)及配体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nducingprotein-10,IP 10)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对60例CHB患者及20例健康者肝穿病理检查进行炎症分级(G)及纤维化分期(S),其中G2以上定为重度炎症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组织CXCR3、IP 10蛋白的表达,并与肝脏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0例CHB患者肝组织中CXCR3(2.55±0.90)及IP 10(2.73±0.76)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0.70±0.57,0.60±0.50;P<0.01)。随着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加重CXCR3、IP 10水平逐渐上升,但在肝纤维化组仅S1、S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CXCR3、IP 10与CHB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707,0.788,0.624,0.737,P<0.01)。重度炎症组(G3、G4):在炎症程度相同情况下,不同肝纤维化组间CXCR3、IP 10水平差异不明显。肝组织CXCR3、IP 10水平呈正相关(r=0.675;P<0.01)。结论肝组织CXCR3及配体IP 10的表达参与CHB患者肝脏炎症及纤维化形成,但与炎症程度的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肝脏硬度和脂肪变性程度。方法 本研究纳入198例T2DM合并NAFLD患者,利用FibroScan瞬态弹性成像技术(TE)评估患者肝脏脂肪变性和纤维化程度。依受控衰减参数(CAP)值将肝脂肪变性分为4个等级:S0(<238dB/m)、S1(238~258dB/m)、S2(259~291dB/m)、S3(≥292dB/m)。依肝脏硬度(LSM)值将肝纤维化分为4个等级:F0F1(<7.0kPa)、F2[(7.0~8.6)kPa]、F3[(8.7~10.2)kPa]、F4(≥10.3kPa)。结果 198例患者中有171例有效测量病例(86.4%)患者纳入分析。其中有4.1%(7/171)患者有轻度脂肪变性(S1),有21.6%(37/171)患者有中度脂肪变性(S2),有71.3%(122/171)患者重度脂肪变性(S3)。有28.7%(49/171)患者存在显著肝纤维化(F2~F3),有17.5%(30/171)患者LSM值提示肝硬化(F4)。与没有或轻中度脂肪变性(S0~S2)患者比较,重度脂肪变性(S4)患者中显著肝纤维化(F2~F3)比例及肝硬化(F4)比例均更高。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ALT和高CAP值可能是肝纤维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E是T2DM合并NAFLD患者肝脂肪变性和纤维化的有效评估方法,其中超过90%的患者有中重度脂肪变性,超过45%的患者有显著的肝脏纤维化。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和硬度评估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肝组织中HBV DNA载量与患者血清、PBMC中病毒载量以及与肝组织炎症度分级、纤维化分期和血清ALT水平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CHB患者65例,进行血清ALT水平检测及肝穿活检,部分活检标本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同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定量检测肝组织和血清、PBMC病毒载量。结果:肝组织病毒载量与肝组织炎症度、纤维化分期无显著相关性,与血清ALT水平呈低度正相关,同血清病毒载量和PBMC病毒载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临床上结合病理检查,对CHB患者血清病毒载量和PBMC病毒载量检测结果可作为判断肝脏组织中病毒载量水平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CXC趋化因子3(CXC chemokine receptor 3,CXCR3)及配体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 inducing protein-10,IP 10)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60例CHB患者及20例健康者肝穿病理检查进行炎症分级(G)及纤维化分期(S),其中G2以上定为重度炎症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组织CXCR3、IP 10蛋白的表达,并与肝脏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0例CHB患者肝组织中CXCR3 (2.55±0.90)及IP 10(2.73±0.76)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0.70±0.57,0.60±0.50;P<0.01).随着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加重CXCR3、IP 10水平逐渐上升,但在肝纤维化组仅S1、S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0.05);CXCR3、IP 10与CHB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707,0.788,0.624,0.737,P<0.01).重度炎症组(G3、G4):在炎症程度相同情况下,不同肝纤维化组间CXCR3、IP 10水平差异不明显.肝组织CXCR3、IP 10水平呈正相关(r=0.675; P<0.01).结论 肝组织CXCR3及配体IP 10的表达参与CHB患者肝脏炎症及纤维化形成,但与炎症程度的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肝功能正常的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的肝组织病理情况,探讨其肝损伤程度及是否需要治疗.方法 收集56例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的肝穿刺病理标本,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变化,进行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同时进行相关血清学检测.结果 91.1%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肝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及纤维化病变,且统计学处理显示肝脏的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与外周血病毒复制情况、肝纤维化指标及性别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判断一个长期感染乙肝病毒而肝功能正常患者的肝损害程度、是否需要治疗,不能完全依靠血清转氨酶、病毒复制活跃程度及肝纤维化指标,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是最可靠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在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 RT)时代,肝脏疾病已成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IV)/丙型肝炎病毒(H CV)合并感染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本研究旨在评价H IV/H CV合并感染患者接受A R T后,肝脏疾病负荷程度和肝纤维化、坏死性炎症活动度的决定因素。对在Johns H opkins大学H IV门诊部接受治疗的112例随机选择的和98例参考的H CV感染患者进行研究。肝脏疾病经临床和组织学确定。210例研究对象中64%接受了2年的A R T治疗,其中肝疾病评估33%无纤维化(F0),26%有桥接纤维化或肝硬化(≥F3)。中位坏死性炎症活动度评分为3(共18分,极差0~9)。AR T与…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0):119-122+169
目的观察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血清标志物评估慢性乙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至我院进行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治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血清学检查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以肝脏组织活检结果为最终诊断结果,观察超声弹性成像和血清标志物联合诊断对乙肝纤维化分级的准确性。结果以组织学检查为最终检查结果,联合检查的总准确率为91.00%,两种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乙肝纤维化分级F1~F4患者的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和FIB4评分随分级增加而增加,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血清标志物在评估慢性乙肝纤维化程度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具有无创伤、操作简便、准确性高的特点,能够为疾病的诊断和分期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学创新》2016,(18):145-148
目的:分析宜宾地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正常值上限(ULN)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选择97例宜宾地区ALT<2×ULN慢性HBV感染者进行肝穿刺活检,并对不同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患者的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PT)、肝功能和HBV-DNA定量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97例患者中,40.2%患者炎症分级≥G2,10.3%患者纤维化分期≥S2,G≥2组患者的ALT水平高于G<2组;S≥2组患者的构成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血清HBV-DNA水平和HBe Ag状态与肝脏的组织学改变无关。结论:对ALT<2×ULN慢性HBV感染患者应考虑进行肝穿刺活检,特别是那些年龄≥40岁且ALT≥50 U/L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宜宾地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正常值上限(ULN)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选择97例宜宾地区ALT2×ULN慢性HBV感染者进行肝穿刺活检,并对不同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患者的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PT)、肝功能和HBV-DNA定量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97例患者中,40.2%患者炎症分级≥G2,10.3%患者纤维化分期≥S2,G≥2组患者的ALT水平高于G2组;S≥2组患者的构成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血清HBV-DNA水平和HBe Ag状态与肝脏的组织学改变无关。结论:对ALT2×ULN慢性HBV感染患者应考虑进行肝穿刺活检,特别是那些年龄≥40岁且ALT≥50 U/L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