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钼(Ⅵ)-向红菲啰啉络合物的吸附伏安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PH=4.0的 0.3 mol/L的 HAc-NaAc介质中,钼(Ⅵ)-向红菲啰啉体系在悬汞电极上,于-0.58 V(vs.SCE)电位处得到钼(Ⅵ)-向红菲啰啉络合物的吸附还原波,其1.5次微分伏安图的峰峰值epp与Mo(Ⅵ)在3.0X10-10”~1.2X10-7mol/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可达8×10-11mol/LMo(Ⅵ).方法用于豆类样品中微量钼的测定,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血红素与脑磷脂混合Y型LB(Langmuir-Blodgett)膜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血红素LB膜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在0.1mol/L KCl溶液中有一对氧化还原峰(-0.42V/-0.30V);将血红素LB膜转移到玻碳电极表面得到的血红素LB膜修饰电极(heme LB-GC)对溶液中溶解氧的电化学还原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其催化还原过程具有不可逆电荷传递特性。  相似文献   

3.
镉-向红菲啰啉体系吸附伏安法测定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4.1的0.03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介质中,Cd(Ⅱ)-向红菲啉络合物于悬汞电极上在-0.65V(vs.SCE)电位处产生一灵敏的吸附还原峰,利用1.5次微分技术进行测定,络合物波峰峰值epp与Cd(Ⅱ)浓度在1.0×10-9~1.0×10-7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下限为7×10-10mol/LCd(Ⅱ),本文详细研究了测定镉的最佳条件,对络合物在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微量镉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一个灵敏的具有选择性的溶出伏安法测超痕量铜的方法。在0.01mol/LNH3·H2O-NH4Cl溶液中(pH=9.3),铜(Ⅱ)-2,2′-联吡啶(Dipy)-铬天菁S(CAS)能生成具吸附性的电活性三元络合物,在+0.1V(vs.SCE)电位下富集,阴极溶出峰电位是一0.18V,峰电流与Cu(Ⅱ)的浓度在9.0×10-9~7.0×10-7mol/L范围内成正比,检测限是3.0×10-9mol/L,这一方法已用于测定环境水中痕量铜,回收率在98.5%,102.5%之间。  相似文献   

5.
曾泳淮  刘海燕 《分析化学》1997,25(2):181-184
在 pH 7.0的 Britton Robinson(B- R)缓冲溶液中,米非司酮(Mifepristone,代号为RU486)在汞电极上有一灵敏的导数还原峰,峰电位为-1.71(vs.SCE)。导数峰电流与RU486浓度在4 × 10-8~1× 10-6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3);最低检测限为2X10-8mol/L.对RU486在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郭忠先 《分析化学》1996,24(1):65-68
研究了2-羟基-3-羧基-5-磺酸基苯重氮氨基偶氮苯(HCSDAA)与汞(Ⅱ)的显色反应。在乳化剂OP存在下和pH10.0~10.5的缓冲介质中,汞(Ⅱ)与HCSDAA形成1:2的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是522nm,对比度为91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63×105L·mol-1·cm-1。汞(Ⅱ)在0~0.55m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本方法操作简便,选择性较好,直接用于头发和废水的分析,6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1%和27%,平均值与双硫腙法一致,回收率分别是94.8%~101.6%和98.7%~103.0%。  相似文献   

7.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汞的3种形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HPLC—ICP—MS联用技术对Hg的3种不同形态(甲基汞、乙基汞、Hg^2+)进行分析,通过条件优化,确定了最佳分离条件:流动相为超纯水并含有5%甲醇、0.06mol/L乙酰胺和0.1% 2-巯基乙醇、进样量1000μL、流速0.4mL/min、pH=6.8,最佳检测条件是:RF功率1550W、积分时间0.3s、采样深度:4.5mm、载气流速0.75L/min、辅助气流速0.40L/min。在此条件下,3种形态汞的检出限达到0.1ng/L,检出限降低两个数量级;同时对模拟海水样品中3种形态微量的汞进行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0%-110%之间。说明该方法可应用于微含量环境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聚苯基荧光酮修饰玻碳电极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痕量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利用聚苯基荧光酮修饰玻碳电极测定痕量汞的溶出伏安法,在0.1 mol.L-1氨水-NH4Cl缓冲溶液中(pH 9.5),开路搅拌,Hg(Ⅱ)富集于修饰电极表面,通过介质交换至0.1mol.L-1盐酸溶液中,于-0.40 V还原后阳极化线性扫描,在0 V左右处获得一灵敏汞的溶出峰。其氧化峰电流与Hg(Ⅱ)浓度在9.0×10-8~8.0×10-7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开路富集5 min,检出限达2.0×10-8mol.L-1。应用此方法于尿液中汞的测定,所得平均RSD值小于4.02%,回收率试验结果在98.4%~103.2%间。  相似文献   

9.
现场表面拉曼光谱研究Fe-Mo合金诱导共沉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场表面拉曼光谱结果显示,在0.2mol·L-1Na2MoO4,pH=4.0的溶液中,电位正于0.5V(vsSCE)时只观察到多钼酸盐的拉曼峰(940、880和450cm-1).负于-0.5V时,出现中心位于730cm-1的宽峰.同时电极表面有蓝色膜生成.表明混合氧化态(MO(Ⅳ),MO(Ⅴ))氧化膜的形成.730cm-1的峰在-1.9V时仍然存在,说明氧化膜没有被进一步还原.在钼酸钠溶液中同时含有0.1mol·L-1FeSO4和0.2mol·L-1柠檬酸时,中间态氧化膜的拉曼峰的中心移到740cm-1.且峰强度随着电位从-1.3V负移到-1.9V而逐渐减弱并最终消失.电极表面沉积层呈银白色,说明由于Fe2 的存在,钼的中间态氧化膜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能够被进一步还原形成Fe-Mo合金,表现出诱导共沉积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首先通过电聚合方法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聚(3-甲基噻吩)(P3MT)修饰膜,然后在一定电位下将DNA分子电沉积到P3MT表面,制备了DNA/(P3MT)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研究了8-羟基-2’-脱氧鸟嘌呤核苷(8-OH-dG)在该复合膜修饰电极上的伏安行为以及扫描速度、pH值和尿酸对其伏安行为和检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膜修饰电极结合了P3MT和DNA两者的优点,使8-OH-dG在复合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明显改善,而且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在0.1mol/L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8-OH-dG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0.28~4.2μmol/L和4.2~19.6μmol/L两个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6nmol/L(S/N=3).该研究可以为制备HPLC或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器检测8-OH—dG打下一定的基础,因此在检测尿样中8-OH-dG的研究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水杨醛缩7-氨基-8-羟基喹啉-5-磺酸(简称S7N8Q5S)在酸性介质中分解,产物呈现荧光,V(V)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用,本文建立了催化荧光法测定痕量钒的新方法。体系在PH=2的柠檬酸钠-盐酸缓冲溶液中,λex/λem=342/499(nm)。测定V(V)的最佳反应条件为0.04%S7NSQ5S5.0mL,5%KBrO35.0mL,缓冲溶液5.0mL,90℃加热5min。V(V)含量在12.0~40.0μg/L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将该方法用于钒铬钢样品及水样中痕量钒的测定,结果满意。本文还详细探讨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Hg(Ⅱ)催化K4Fe(CN)6分解的反应与鲁米诺同Cu(CN)的化学发光反应相偶合,采用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实现了痕量汞的测定。方法的检出限为DL=2.2×10-7g/L,测定汞的线性范围为8×10-7~4×10-5g/L,对8μg/L汞进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3.4%。用于环境水中痕量汞的测定结果很好。  相似文献   

13.
吡虫啉极谱吸附波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修文  杨明敏 《分析化学》2000,28(4):439-442
在0.04mol/LNH3-0.2mol/LNH4Cl(pH=8.0)的介质中,吡虫啉在单扫描极谱仪上于-0.95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吸附还原波,其浓度在1.2×10-4~5.0×10-6mol/L之间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41)。对于4.0×10-5mol/L吡虫啉,平行测定(n=6)的RSD为1.38%,回收率为100.0%~101.1%。建立了单扫描极谱测定吡虫啉的新方法,该法对吡虫啉工业品进行测定取得满意的结果。同时对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铅形态的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元海  刘湘生  何小青  王长华 《分析化学》2005,33(11):1560-1564
用50mm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短柱在V甲醇/VH2O=55/45,其中水相为0.1mol/L乙酸0.1mol/L乙酸铵的缓冲溶液(pH=4.70),流速0.6mL/min条件下,约10min内实现了无机铅离子(Pb^2+)、氯化三甲基铅(TML)、氯化三乙基铅(TEL)和氯化三苯基铅(TPhL)的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联用分析。4种铅形态在去离子水和自来水中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8%-115.6%和89.3%-137.8%;峰强度和保留时间的RSD分别为7.4%-14.3%和0.5%-1.3%;仪器检出限及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27-3.07μg/L和1.20-2.33μg/L。  相似文献   

15.
在含有 0 .1 0 mol/L KCl,p H=1 0 .2的 NH3- NH4 Cl缓冲溶液中 ,用线性扫描示波极谱法测得 Gd( ) - Cal- red络合物有一灵敏的导数波 ,峰电位在 - 0 .84V,峰电流与钆 ( )的浓度在 1 .0× 1 0 - 7~ 5 .0× 1 0 - 6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达1 .0× 1 0 - 7mol/L ;另外 ,试剂本身在 - 0 .61 V有导数极谱波 ,该波的峰电流随钆( )的浓度增加而降低 ,也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方波伏安法测定食盐中的碘酸根离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一种测定碘酸根离子含量的方法。在 0 .5mol/L Na Cl介质中 ,碘酸根离子在汞膜电极上于 - 1 .2 5V( vs.Ag/Ag Cl)左右产生一灵敏的方波伏安峰 ,峰高与碘酸根离子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方法检出限为1 .0× 1 0 - 7mol/L,已用于加碘食盐中碘酸根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奥美拉唑的示波极谱法测定及其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 0 .1 mol/L NH3- NH4 Cl( p H 8.90 )底液中 ,奥美拉唑在汞电极上有一灵敏的导数还原峰 ,峰电位 Ep=- 1 .1 0 5 V ( vs.SCE) ,峰高与奥美拉唑的浓度在 5 .0×1 0 - 7~ 1 .0× 1 0 - 5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 r=0 .9989) ,检出限为 2 .0× 1 0 - 7mol/L。该法应用于胶囊中奥美拉唑含量的测定 ,结果满意。对奥美拉唑在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pH5.3的HAc-NaAc、2-(3,5-二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3,5-Br2-PADAP)、溴代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溶液中,用线性扫描示波极谱法可得到锑(Ⅲ)的络合物吸附波。峰电位为-0.70V(vs.SCE)。二阶导数档峰高与Sb(Ⅲ)浓度在3.3X10-8~2.5X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2X10-9mol/L。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络合物组成为Sb(Ⅲ):3,5-Br2-PADAP=1∶2。加入CTMAB可消除试剂峰且提高灵敏度。试验了30多种离子对峰电流的影响,用流基棉分离干扰离子。方法已用于矿样中锑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由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分别和C60或C70在玻碳电极表面形成的膜在0.5mol/L KCl溶液中的电化学,发现在0~-1.0V范围内,有两对峰形较好的还原再氧化峰。实验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对三氯乙酸和一氯乙酸的还原,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去卤化作用,说明修饰电极上的富勒烯是良好的电子传递媒介体。  相似文献   

20.
肖红  杨竟  张石宁  张心保 《色谱》1999,17(4):395-396
建立了测定人血浆中利培酮及其活性代谢物9-羟利培酮质量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用Zor-baxODSC18色谱柱,以V(甲醇):V(水):V(1mol/L醋酸铵):V(3mol/L氨水)=300:50:3: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流速为0.8mL/min。利培酮的线性范围为2~600μg/L(r=0.996),回收率为(98.2±3.5)%,日内与日间的标准偏差分别为4.12%和4.83%;9-羟利培酮的线性范围为2~800μg/L(r=0.998),回收率为(97.8±3.8)%,日内与日间的标准偏差分别为4.28%和4.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