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先证者(Ⅰ),男,26岁。已婚,生有一男孩,已往体健.但近一年来自感双下肢无力,步履不稳,双手微颤,讲话较以前不清,症状日渐加重,并同其已病故的母亲、兄长等生前病状类似,自恐同患一种病前来就诊。临床检查,四肢肌肉萎缩不明显,肌无力,行走时体偏右倾,步态不稳;手颤抖,指鼻等动作准确度较差;尚无眼球震颤,视力正常;无感觉障碍.骨骼正常.吞咽如常,智力正常。CT扫描诊断为:小脑萎雅。  相似文献   

2.
先证者(V2) 女,24岁。12岁时以视力下降起病,4年后出现行走不稳。症状呈进行性加重,伴吐词不清,饮水反呛,吞咽困难。查体:小脑性语言,舌肌轻度萎缩,四肢肌力对称性下降4级,四肢肌肉萎缩,以双手骨间肌更明显。四肢腱反射亢进,深浅感觉正常,病理征未引出。双上肢快速轮替笨拙,指鼻欠准确,跟膝胫试验阳性,Romberg's征睁闭眼不稳,走路基底宽,醉酒步态。颅脑MRI示小脑萎缩。眼科检查:双眼视力50厘米数指,辨色力粗查为红绿色盲,中心性视野缺损,眼底见明显的视网膜色素变性。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2岁,农民。因四肢麻木、震颤2月余,4天来加重伴复视、反应迟钝、行走不稳,于1996年10月24日入院。既往有酗酒史10余年,每日平均500克左右。2月前出现四肢末端麻木,伴时有蚁行感,有轻微震动,并逐渐加重。4天前视物成双,反应迟钝,行走不稳。体检:T37℃,P88次/分,R21次/分,BP20/12kPa。  相似文献   

4.
病例与家系先证者,男性,33岁,因行走不稳、双手活动不灵活3年就诊。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感行走不稳,双手活动不灵活,渐加重,无饮水呛咳,日常生活尚可自理。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神志清晰,智能正常,言语稍缓慢,心、肺、腹部正常,双瞳等大,光反应存在,...  相似文献   

5.
先证者 女,45岁,农民。30岁出现渐进性行走不稳,双手动作笨拙,发音不清,饮水呛咳,2年后站立不稳。检查:智力正常,构音不清,语句爆破样,未见眼球震颤,眼底正常,未见面瘫征,伸舌居中,轻度震颤,咽反射迟钝,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增高以双下肢更显著,腱反射亢进,未引出阵挛,双侧Babinsk’s征阳性,双上肢粗大意向性震颤,指鼻不准,跟膝胫试验无法完成,双足分开同肩宽时可勉强站立,不扶物迈1、2步即失跌,未见痛触觉及足趾位置觉障碍。此外,患者右手除拇指外余4指末节较对侧短,指指关节屈曲度稍差,无弓…  相似文献   

6.
先证者 男 ,38岁。2 2岁时视力减退 ,缓慢加重。2 9岁时行走不稳 ,37岁时视物只能看见影子 ,行走需扶持。言语含糊不清。查体 :神志清楚 ,智力正常 ,双眼远视力 0 .0 3。眼底 :视盘边界清楚、色淡 ,视网膜萎缩 ,黄斑区中心凹反光消失 ,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稍细 ;眼球各方向活动正常 ,眼球跟踪运动减慢。上肢肌力 级 ,下肢 - 级 ,肌张力增高 ,下肢明显。爆破样小脑语言。双侧指鼻试验和跟膝胫试验不稳 ,快复轮替动作笨拙 ,阔基步态 ,Romberg征睁眼闭眼均不稳。感觉正常。四肢腱反射亢进、对称 ,双侧 Babinski征阳性。视网膜电图示双侧潜伏期…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58岁,因"行走不稳、左眼睑下垂5年,声音改变3年"于2018年1月13日就诊于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走路不稳,行走时偏侧倾斜,左上眼睑下垂;3年前开始出现声音改变,表现为声音变细、变小、发音困难。大约半年前开始出现不能行走,站立不稳,言语不清,进食、饮水时易呛咳,期间出现一过性睡眠障碍,持续约2周缓解,体质量减轻15 kg。该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及冠心病史。家族中无近亲婚配史,先证者外祖父及母亲有类似临床表现(图1)。神经系统检查:患者神志清晰,精神尚可,智力正常。构音障碍,可回答简单词组,爆破样发音,对话切题。左眼裂直径约5 mm,右眼裂直径约7 mm,左眼睑下垂;双眼球未见明显突出,未见K-F环,双眼各向运动灵活,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正常,双眼水平眼震;左侧肢体肌力5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右侧肢体较左侧纤细、力量差,右手掌第一骨间肌萎缩;双侧上肢腱反射、下肢膝反射亢进,跟腱反射消失。指鼻试验欠稳准;跟膝胫试验阳性;Romberg征阳性,站立不稳,宽基底步态。深浅感觉查体正常;双侧Babinski征、Chaddock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阴性。  相似文献   

8.
文题释义:距骨软骨损伤:指距骨关节面软骨或软骨连同部分软骨下骨的剥脱或骨折,多表现为局部关节软骨剥脱,并可累及深部的软骨下骨,其包括距骨剥脱性骨软骨炎、距骨骨软骨骨折、距骨骨软骨缺损等,这些疾病在症状、体征、治疗原则、方法及影像学表现上不易区分,故统一纳入距骨骨软骨损伤的行列。 T2mapping:T2-mapping成像是通过测量磁共振T2弛豫时间来定量分析关节软骨内组织成分的变化,可形象显示软骨内部T2值,是国内外研究应用较为广泛、成熟的软骨磁共振生理性成像技术。大部分学者认为关节软骨的T2值取决于胶原含量、排列方向及软骨内水的含量。背景:目前科研、临床常用软骨功能成像序列有DWI、DTI、T1-mapping、T2-mapping、T2*-mapping等,其中T2-mapping常用于软骨定量分析中,然而因其扫描时间过长、受检者体验差导致常规开展该技术明显受限。 目的:应用序列优化的磁共振T2-mapping定量成像技术评价慢性外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距骨软骨损伤程度。方法:纳入于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53例慢性外侧踝关节不稳患者(病例组),同时纳入46例非慢性外侧踝关节不稳患者作为对照,均行磁共振常规扫描和优化的T2-mapping定量成像扫描,将距骨软骨分为内侧前、中、后部及外侧前、中、后部共计6个分区,每个分区取1个T2值,内、外侧分区共计6个T2值。试验获得内蒙古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结果与结论:病例组的内侧前部、内侧中部、内侧后部软骨区域的平均T2值均高于对照组(P < 0.05),外侧区前、中、后部软骨区域的平均T2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表明,慢性外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距骨软骨损伤主要发生于距骨内侧,磁共振T2-mapping成像技术能够定量测定软骨损伤程度,优化后的T2-mapping功能成像常规扫描成为可能。 ORCID: 0000-0002-3968-0029(李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
先证者 男 ,77岁 ,农民。自 5岁起步态不隐 ,行走笨拙容易绊倒 ,随年龄增长病情缓慢进展并进行性加重。 4 0岁以后逐渐出现粗大的意向性震颤 ,且双上肢开始受累 ,行走不稳而需双拐方可缓行 ,言语含糊不清呈爆破性语言 ,现在下肢已丧失行走功能。体格检查 :神志清楚 ,精神正常 ,心肺正常 ,肝肾功能均正常。神经系统检查 :言语含糊不清 ,呈爆破性语言 ,双眼视力正常 ,眼球活动自如 ,无震颤。脊柱右后侧凸。双下肢肌力 级 ,双侧胫前肌及小鱼际肌轻度萎缩 ,肌张力减低 ,双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膝反射迟钝 ,踝反射消失。双足弓状畸形并呈内翻…  相似文献   

10.
脑膜瘤一家系四例游潮,张德明先证者女,19岁。因走路不稳伴右耳听力下降1年,头痛、恶心呕吐3月于1992年2月17日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双眼球混合性震颤,双侧视神经乳头重度水肿,右侧角膜反射消失,右耳神经性耳聋,右侧上、下肢明显共济失调,行走时向右...  相似文献   

11.
病例简介患儿男,6岁,因四肢无力进行性加重2天入院。发病第1天站立不稳,易跌倒。发病第2天不能站立行走,双上肢无力,双手不能持物。伴四肢及腰背酸痛。病前1周曾淋雨,无前驱感染病史。患儿自出生以来皮肤为粉红色,毛发为银白色,双眼畏光,易流泪。系抱养儿,家族史不详。查体:神志清,精神不振,体格智力发育正常,全身皮肤粉红色,毛发银白色,双瞳孔及虹膜粉红色,双眼球水平震颤。语音低,胸式呼吸减弱。心肺(-)。肝脾未触及。四肢肌张力低,双上肢肌力2级,双下肢肌力1级,膝腱反射消失。布、克、巴氏征阴性。血Rt:WBC12…  相似文献   

12.
患儿 男、7岁半 ,因步态不稳 1年 ,加重半年入院。 1年前家长发现患儿走路姿势不自然 ,未予以重视 ,症状逐渐明显。约半年前患儿行走不稳 ,呈足尖着地伴足内翻 ,行走时双下肢僵硬 ,划弧状步态 ,身体前倾 ,头稍向左后仰。症状在休息后消失 ,疲劳时加重 ,下午和晚上突出。病后无肌肉及关节疼痛 ,无感觉异常 ,双上肢无异常动作。智力、发音均正常。院外曾作骨盆、双腓骨、双足及髋关节、膝关节摄片未发现异常。脊柱 MRI示骶椎隐形脊柱裂 ,腰椎无异常。肌电图正常。家族中无类似患者。查体 :神清、对答切题。四肢肌力正常 ,肌肉无萎缩 ,肌张…  相似文献   

13.
先证者 男 ,31岁。因吞咽呛咳、构音障碍、行走不稳进行性加重 6年入院。 6年前开始出现饮水呛咳 ,说话语音含糊 ,吐字不清晰 ,起病半年后出现行走不稳 ,早期尚能坚持一般强度的体力劳动 ,5年后上述症状明显加重 ,不能独立行走 ,饮水呛咳 ,声音低弱嘶哑。入院查体 :血压 130 / 90 mm Hg(1mm Hg=0 .133k Pa) ,心、肺、腹部正常。神志清 ,记忆力、理解力、定向力正常 ,眼底检查无异常 ,双眼水平眼震 ,眼球各向运动正常。构音障碍 ,声音低弱 ,发音模糊难以理解 ,双侧咽反射迟钝 ,四肢及躯干无感觉异常 ,四肢肌张力齿轮样增高 ,四肢肌力、肌…  相似文献   

14.
少年型家族性脊肌萎缩症一家系二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证者男,15岁,因进行性四肢无力12年就诊。患儿自3岁起出现双下肢乏力,行走不稳,易跌倒。10岁出现双上肢无力。四肢肌无力逐渐进展,近半年进一步加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查体:智力正常,颅神经正常。双上肢近端肌力Ⅲ级,远端肌力Ⅳ级;双下肢近端肌力Ⅱ级...  相似文献   

15.
先证者(Ⅲ7)男,72岁。32岁时发现双下肢小腿肌肉萎缩,足弓增高,并双手大鱼际肌、骨间肌萎缩,于劳累或激动时偶有书写震颤,数10年来病情稳定。20年前诊断为“腓骨肌萎缩症”。55岁后双下肢肌力有所减退,60岁后行走明显缓慢,68岁后无法站稳,70岁后行走也不稳,书写、持筷均感困难,但无大小便障碍。查体:智力正常,脑神经检查阴性,双手大鱼际、骨间肌明显萎缩,可见肌束震颤,左侧拇、食指勉强能持物,右侧者无功能,无爪形手或爪形趾,  相似文献   

16.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一家系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证者 (Ⅳ5) 男 ,2 9岁。因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进行性加重伴言语不清 7年入我院神经科。患者于 7年前无明显诱因渐出现双下肢无力 ,行走不稳、左右摇摆、易跌倒 ,且呈进行性加重 ,并逐渐出现双下肢震颤 ,讲话慢、费力、言语含糊不清。无头晕、头痛及恶心、呕吐 ,无吞咽障碍。查体 :神清 ,表情呆滞 ,反应迟钝 ,言语费力、含糊不清 ,双眼球水平震颤阳性 ,咽反射正常 ,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双手轻度意向性震颤 ,精细动作笨拙 ,双下肢肌肉轻度萎缩 ,肌张力高 ,肌力基本正常 ,感觉正常 ,双上肢腱反射正常 ,双下肢腱反射亢进 ,踝震挛阳性 …  相似文献   

17.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6型一家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证者 男 ,37岁 ,汉族。因走路不稳 2年就诊。患者 2年前逐渐出现走路不稳 ,症状逐渐加重 ,并伴言语欠流利 ,视物模糊。无头痛、头晕 ,无明显恶心、呕吐。无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查体 :颈软 ,发育正常 ,神志清楚。记忆力、计算力和定向力未见异常 ,说话声音欠清晰和流利 ,双眼球活动自如 ,可见水平性眼球震颤 ,快慢相不明显 ,无明显复视 ,双眼闭目有力 ,鼻唇沟对称 ,悬雍垂居中 ,咽反射存在 ,伸舌居中。四肢肌力 5级 ,肌张力略减低 ,无肌肉萎缩 ,双上肢快速轮替略笨拙 ,指鼻欠准确 ,双上肢有意向性震颤 ,Romberg's征不稳 (睁闭眼一样 ) ,…  相似文献   

18.
一个不伴痴呆的家族性巴金森氏病家系杜丽萍,王乔光先证者女,38岁。双上肢不自主震颤10年。体征:语言流利,但形容词明显减少。双眼球活动正常,眼底正常。伸舌居中,舌肌无震颤及萎缩。双上肢肌张力呈齿轮样增高,双手呈静止搓丸样震颤,指鼻试验略笨拙。双下肢肌...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66岁,发现颈部肿物2年,快速增大1月。体检:左侧颈前甲状腺肿物12cm&#215;10cm&#215;10cm,质硬,结节状,表面皮肤无红肿,边界欠清,活动度差,无明显触压痛,气管偏向右侧,肿块无血管杂音。实验室检查T3、T4正常。X线气管软化试验阳性。CT示左侧颈部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20.
患儿男,1岁。因左侧鼻塞流黄鼻涕3个月,左眼球突出1周于2003年5月9日收入院。患儿家长于3个月前发现患儿左侧鼻塞伴流黄鼻涕,睡眠时出现打鼾张口呼吸,并逐渐加重,1周前出现眼球突出。专科检查:鼻部外形无明显畸形,鼻中隔向右偏曲,左侧鼻腔内可见肿物生长,表面有脓性分泌物。左眼睑肿胀,左眼球向前外侧突出,眼球运动正常,CT示左侧鼻腔、上颌窦和筛窦有密度增强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