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扶正康冲剂对吗啡依赖大小鼠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及评价中药制剂扶正康对吗啡依赖大小鼠戒断症状的治疗作用。方法··:以剂量递增法形成吗啡依赖大、小鼠模型 ,ip纳洛酮进行催促或自然戒断后 ,记录成瘾动物的戒断症状及体重变化 ,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进行评价。然后分6组给予不同的处理。结果··:扶正康中、高2个剂量组可明显降低成瘾大鼠纳洛酮催促戒断及自然戒断反应的总分值。扶正康3个剂量组均能减少成瘾小鼠的跳跃反应次数 ,对吗啡依赖大、小鼠的体重下降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作用。扶正康高剂量组的作用与阳性对照药可乐定相似 ,但可乐定对实验动物的体重下降无明显影响。结论··:扶正康对吗啡依赖大、小鼠的戒断症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成瘾动物的体重下降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2.
洛非西定抑制吗啡依赖大鼠蓝斑Fos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洛非西定控制阿片类戒断症状的分子机理。方法·· :采用连续5dip 吗啡,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模型 ,给予洛非西定干预、纳洛酮促瘾后观察戒断症状 ,并取桥脑蓝斑切片 ,进行Fos蛋白免疫细胞化学实验。结果··:吗啡依赖大鼠经洛非西定干预后 ,由纳洛酮催促的戒断症状明显低于未经洛非西定处理组 ;经洛非西定干预后 ,蓝斑Fos蛋白免疫反应活性明显低于未经洛非西定处理组 ;但较盐水对照组高。结论·· :洛非西定能抑制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以及蓝斑Fos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正寿王系列药物对抗吗啡依赖动物戒断症状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 ,观察正寿王1号及2号对吗啡依赖动物模型戒断症状的影响。方法·· :皮下注射吗啡 ,建立小鼠、大鼠及犬的依赖模型 ,每种动物分成正常对照组、吗啡依赖模型组、生理盐水模拟治疗组及药物治疗组 ,观察正寿王对7种指标的影响。结果·· :正寿王主要作用为 :明显减少吗啡依赖小鼠的跳跃鼠次 (1号 :P<0.01 ,2号 :P<0.001)及其它戒断症状;减少大鼠摇头次数 (P<0.01)和攻击行为 (P<0.01),对大鼠及犬体重影响不明显;此外能明显改善犬的戒断症状。结论·· :正寿王具有控制吗啡戒断症状的效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青藤碱 (sinomenine ,SIN)对吗啡依赖小鼠、大鼠及豚鼠离体回肠催促戒断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连续递增sc吗啡 (morphine ,Mor) ,建立大鼠、小鼠及豚鼠吗啡身体依赖性模型 ;纳洛酮 (naloxone,Nal)催促诱发吗啡身体依赖性豚鼠离体回肠的戒断性收缩。结果 :(1)SIN 14.3 - 143mg·kg- 1 显著抑制纳洛酮催促后 3 0min内小鼠的跳台次数 ;(2 )SIN 10 0mg·kg- 1 降低纳洛酮催促后 1h内大鼠的戒断症状分值及抑制体重下降 ;(3 )SIN(1.5×10 - 4 - 6.0× 10 - 4 mol·L- 1 )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纳洛酮催促诱发的吗啡身体依赖性豚鼠离体回肠的戒断性收缩 ;(4)吗啡身体依赖性豚鼠ipSIN(87.0和 8.7mg·kg- 1 )后 ,其离体回肠经纳洛酮催促诱发的戒断性收缩幅值显著降低。结论 :SIN对吗啡身体依赖性大鼠、小鼠的戒断症状及豚鼠离体回肠的戒断性收缩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褪黑素对海洛因依赖大鼠催促戒断症状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褪黑素对海洛因依赖大鼠催促戒断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大鼠按剂量递增法连续皮下注射海洛因42d,用纳洛酮催促成瘾的大鼠,给予不同剂量的褪黑素治疗。结果··:褪黑素保护组、褪黑素单剂量治疗组在剂量为25mg·kg-1、250mg·kg-1时,能缓解大鼠的戒断症状(与海洛因对照组比较,P<0.05);褪黑素50mg·kg-1、75mg·kg-1、125mg·kg-1单剂量给药组能明显缓解大鼠的戒断症状(与海洛因对照组比较分别为P<0.01、P<0.01、P<0.001)。结论··:褪黑素能控制海洛因依赖大鼠的戒断症状;在剂量为25-125mg·kg-1范围内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6.
粉防己碱对大鼠吗啡戒断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钙拮抗剂粉防己碱 (Tet)对大鼠吗啡戒断反应的影响。方法··:以剂量递增法形成吗啡依赖模型 ,用纳洛酮催促戒断 ,戒断症状按柳田知司评分法给予评分。结果··:吗啡阳性组戒断症状分值为26.5±s7.1;Tet(30mg·kg-1) +吗啡组和Tet(60mg·kg-1) +吗啡组的戒断症状分值分别为 :11.7±s4.6、6.6±s4.3 ,与吗啡阳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0.001)。结论··:Tet能抑制吗啡大鼠依赖的戒断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5-HT1A受体激动剂乌拉地尔(urapidil)和8-OH-DPAT及阿片μ受体激动剂美沙酮(methadone)对吗啡戒断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吗啡依赖大鼠模型侧脑室注射上述药物,并用腹腔注射纳洛酮诱发戒断反应,记录戒断症状。结果··:侧脑室注射乌拉地尔可明显抑制纳洛酮诱发的吗啡躯体戒断反应,并呈量效关系。乌拉地尔抑制吗啡戒断反应的作用与8-OH-DPAT的作用一致。此效应与美沙酮的作用相比也基本相同。结论··:乌拉地尔通过激活5-HT1A受体可以抑制吗啡戒断反应。  相似文献   

8.
川芎嗪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综合征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采用剂量递增方式皮下注射吗啡5d的大鼠,经过川芎嗪处理30min后,用纳洛酮催促,在停用吗啡后不同时间里观察评定戒断症状分值。结果··:川芎嗪明显减轻戒断症状和体重下降。结论··:川芎嗪能明显抑制吗啡依赖大鼠的戒断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细胞钙内流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触液核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ERK5)在吗啡依赖大鼠戒断行为中的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48只,体质量230270 g,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n=24):吗啡-纳洛酮-DMSO组(A组)和吗啡-纳洛酮-BIX02188组(B组)。采用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吗啡以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模型,d 6上午经腹腔注射纳洛酮,催促戒断症状出现,即建立吗啡戒断模型。采用行为药理学方法结合免疫荧光技术,侧脑室内注射ERK5特异性抑制剂BIX02188,观察其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行为、戒断所致痛觉过敏及触液核p-ERK5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吗啡-纳洛酮-DMSO组相比,吗啡-纳洛酮-BIX02188组大鼠跳跃、咬牙、湿狗样抖动、腹泻及体重减轻等戒断症状明显缓解(P<0.05),而扭体、流涎无改善(P>0.05);戒断所致痛觉过敏明显减轻(P<0.05)。与吗啡-纳洛酮-DMSO组相比,吗啡-纳洛酮-BIX02188组大鼠触液核p-ERK5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拮抗触液核ERK5可减轻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提示触液核ERK5参与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丁丙诺啡对吗啡依赖大鼠的位置偏爱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丁丙诺啡对阿片类药物依赖的治疗作用。方法··:以生理盐水为对照组 ,应用丁丙诺啡对吗啡依赖大鼠进行脱毒治疗 ,分别于停用吗啡24h,72h,8d观察其对湿狗样抖动、齿颤等戒断症状的影响及位置偏爱实验吗啡侧停留时间。结果··:丁丙诺啡能明显地缓解和控制戒断症状 ,递减顺利 ,但不能改变大鼠在吗啡侧停留时间。结论··:丁丙诺啡脱毒治疗没有明显改变依赖大鼠对阿片类药物的精神依赖 ,临床应用中加强心理治疗对预防复吸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定志丹对吗啡依赖大、小鼠戒断症状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及评价中药制剂定志丹对吗啡依赖小鼠、大鼠催促戒断症状的控制作用。方法 :按文献采用剂量递增法建立吗啡依赖小鼠、大鼠模型。末次注射吗啡后 ,给大、小鼠ig不同剂量的定志丹 ,给药后大、小鼠分别在4 0min和 30minip纳洛酮进行催促戒断 ,记录戒断症状及体重变化。实验设立了生理盐水和可乐定对照组 ;大鼠还设立了吗啡组。结果 :定志丹 10 - 2 0g·kg- 1 能显著减少吗啡依赖小鼠经纳洛酮催促出现的跳跃反应的次数 ,抑制率 39.6 % - 6 7.9% ,跳跃反应后空白对照组小鼠的体重明显减轻 (P <0 .0 1) ,而定志丹各剂量组试验前后的体重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定志丹 10 - 2 0g·kg- 1 使吗啡依赖大鼠的催促戒断症状分值明显降低 (P <0 .0 5 ) ,定志丹 2 0g·kg- 1 使各种症状发生的总次数减少 35 .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阳性对照药可乐定组的跳跃反应潜伏时间明显延长 (P <0 .0 5 ) ;而定志丹各剂量组的跳跃反应潜伏时间虽有一定延长 ,但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结论 :定志丹对吗啡依赖小鼠、大鼠催促戒断症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吗啡依赖动物的体重下降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异搏定(ip,10-20mg·kg-1)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小鼠热板,扭体和嘶叫反应,增强吗啡抑制小鼠扭体反应的作用,证实它具有镇痛作用。连续给药7d,其镇痛效应明显逐日减弱。异搏定(sc,10-20mg·kg-1)能显著减轻吗啡依赖性动物的戒断反应。异搏定还具有降低动物自发活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并比较延胡索甲素(corydaline,Cor)与左旋延胡索乙素(l-tetrahydropalmatine,l-THP)抗吗啡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的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Cor组、l-THP组。连续递增sc吗啡9 d后,纳洛酮促瘾,制备吗啡依赖大鼠催促戒断模型,促瘾前30 min ip Cor(40、80 mg/kg)或l-THP(5.0、10.0 mg/kg),观察大鼠戒断症状和体质量的降低;应用旷场实验,观察Cor(5、10 mg/kg)和l-THP(2.5、5.0 mg/kg)对吗啡诱导的大鼠自发活动的影响、对吗啡连续递增给药致大鼠行为敏化效应的影响,以及Cor(10、20、40 mg/kg)和l-THP(2.5、5.0、10.0 mg/kg)对大鼠自发活动的影响。结果 Cor(40、80 mg/kg)、l-THP(5.0 mg/kg)对吗啡催促戒断症状无显著改善作用,10 mg/kg l-THP显著改善大鼠戒断症状(P<0.05);Cor和l-THP对吗啡降低大鼠体质量效应有改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Cor 40 mg/kg以下剂量、l-THP 10 mg/kg以下剂量对大鼠自发活动无显著影响;Cor(5、10 mg/kg)和l-THP(2.5、5.0 mg/kg)均可显著降低吗啡诱发的大鼠高活动性行为、行为敏化的形成(P<0.05、0.01)。结论 Cor和l-THP对吗啡所致的大鼠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均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l-THP的起效剂量明显低于Cor。  相似文献   

14.
金甲王颗粒对吗啡依赖猴和大鼠戒断症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金甲王颗粒对吗啡依赖猴和大鼠戒断症状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促戒断、自然戒断模型以及吗啡依赖猴模型 ,观察金甲王颗粒对戒断症状的抑制作用。结果 :(1) 3个剂量的金甲王颗粒 (3 5 4、7 0 3和 14 0 7g生药·kg- 1 )均可显著降低吗啡依赖大鼠的催促戒断症状分值 (P <0 0 1) ;(2 )金甲王颗粒治疗组在大鼠自然戒断后期的体重恢复优于吗啡依赖组 ,3 5 4g生药·kg- 1 剂量的金甲王颗粒组大鼠体重下降百分率低于吗啡依赖组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3)在猴自然戒断治疗实验中 ,金甲王颗粒 3个剂量 (3 2 4、6 4 7、12 94g生药·kg- 1 )均能明显抑制吗啡依赖性猴的戒断症状 (P <0 0 5 ,P <0 0 1) ,金甲王颗粒中、大剂量组可明显抑制猴戒断后的体重下降 (P <0 0 5 ) ,但对体温下降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P >0 0 5 )。结论 :金甲王颗粒能改善吗啡依赖性动物催促戒断和自然戒断后所产生的戒断症状。  相似文献   

15.
三氟拉嗪抑制吗啡依赖大、小鼠纳洛酮催促的戒断症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三氟拉嗪对吗啡依赖大、小鼠纳洛酮催促戒断症状的影响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吗啡依赖大、小鼠纳洛酮催促实验。结果 三氟拉嗪 (2~ 2 0mg·kg-1)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吗啡依赖小鼠纳洛酮催促所致的跳跃、湿狗样抖动、前爪震颤和体重下降。三氟拉嗪 5~ 2 0mg·kg-1ip ,对吗啡依赖大鼠大部分纳洛酮催促的阳性戒断症状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中包括跳跃、湿狗样抖动、排泄物、体重下降、咬牙、流涎、腹泻、上睑下垂、激惹。作为DA1/DA2 受体激动剂 ,阿朴吗啡 (2~ 8mg·kg-1)对三氟拉嗪抑制吗啡依赖小鼠纳洛酮催促戒断症状无明显影响 ,而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吡啶 (5~ 2 0mg·kg-1)则呈剂量依赖性加强三氟拉嗪对吗啡依赖小鼠纳洛酮催促戒断症状的抑制作用。结论 三氟拉嗪对吗啡依赖大、小鼠纳洛酮催促的戒断症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受体后钙调素生物活性的抑制作用可能是三氟拉嗪抗吗啡依赖大、小鼠躯体戒断症状主要机制 ,而中枢神经系统DA2 受体可能不参与三氟拉嗪对吗啡躯体戒断症状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卡马西平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及ACTH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卡马西平 (Carb)对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促戒断症状的抑制作用及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影响。方法 :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 (sc)盐酸吗啡 (Mor) ,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模型 ,腹腔注射 (ip)盐酸纳洛酮 1mg·kg- 1 催促 ,观察戒断反应并评分 ;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清ACTH水平。结果 :Carb 10 0mg·kg- 1 及 2 0 0mg·kg- 1 均可明显减轻大鼠戒断症状 (P <0 0 5 )。 10 0mg·kg- 1 剂量组的ACTH水平接近正常 ,低于Carb 2 0 0mg·kg- 1 组(P <0 0 5 )。结论 :适当剂量的卡马西平可有效控制吗啡依赖大鼠的戒断症状  相似文献   

17.
达尔康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中药达尔康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吗啡 14d和3 0d ,分别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模型 ,观察达尔康大、中、小 3个剂量对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促和自然戒断的戒断症状及体重的影响。结果 :达尔康能显著减轻吗啡依赖大鼠ip纳洛酮引起的催促戒断症状 (P <0 .0 5 )和体重下降(P <0 .0 1) ,能抑制自然戒断大鼠体重下降 (P <0 .0 1和P <0 .0 5 )。结论 :达尔康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甲氧氯普胺对小鼠吗啡身体依赖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观察甲氧氯普胺对吗啡身体依赖性的影响。方法·· :皮下注射盐酸吗啡建立吗啡依赖小鼠模型,以纳洛酮催促戒断症状。分别在建立吗啡依赖模型前或后给予不同剂量的甲氧氯普胺,观察其预防性给药和急性给药产生的影响。结果·· :甲氧氯普胺急性给药(20 -80mg·kg-1,ip)吗啡依赖小鼠跳跃次数显著减少 ,体重下降加剧 ;预防性给药 (5-20mg·kg-1,ip)小鼠跳跃次数减少 ,但无统计学意义 ,体重下降有显著性改善。结论·· :甲氧氯普胺可缓解吗啡依赖小鼠的部分戒断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吗啡身体依赖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