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家属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北京地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情感表达的种类,对患者的监护水平,对精神疾病认识和受歧视的体验等。方法:采用包括十个维度的费氏EFI-CV情感表达测评工具。对265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中的427名亲属,在患者住院当时进行访谈和录音,访谈后由测评员按标准对各维度进行评分,并把被试者划分为高或低情感表达的种类。结果:427名家属中,61人(14.3%)对患者有高批评,26人(6.0%)表露敌对情感,172人(40.3%)有情感过分参人,总计200人(46.8%)有高情感表达,有情感过分参入和高度赞扬的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家属对患者在急性期与缓解期治疗的监护方式以被动为主,在日常生活和患者对外关系中以主动方式为主。结论:北京地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中有高情感表达的比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0例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测试,并与国内常模对照.结果 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恐怖、偏执、躯体化和人际关系各因子分均高于常模(t=2.4021,2.3997,2.1141,2.3593,2.7304,2.3995;P<0.0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存在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医生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同时,应对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宣传精神卫生知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问卷对19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患家属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t=2.831,P<0.05),严重程度与亲属关系、患者年龄结构、住院次数、亲属对患者回归社会的愿望等有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存...  相似文献   

4.
首发精神分裂症家庭情感表达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首发精神分裂症家庭情感表达(EE)特点。方法:采用CFI-CV作为访谈工具,对16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241位同住家属进行录音访谈;将录音内容整理为书面资料后调查员本人和另一评定员各自独立听录音进行评定。将被调查对象划分为高或低EE(因批评话题多,表露敌对性或有中度以上的情感过分参入而划分为高EE)。结果:241位调查对象中94位(39.0%)划分为高EE。其中55位(58.5%),为单一的高情感过分参人而划分为高EE,163个家庭中有82个家庭(50.3%)至少有一个家属划分为高EE。女性家属的高EE比例明显多于男性(61/33,52.6%/26.%),其中女性家属高情感过分参入明显多于男性(49/19,42.2%/15.2%)。结论:北京地区首发精神分裂症家庭高情感表达主要表现为情感过分参入,其特征和相关因素与其他国家报道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在精神分裂症应用中,精神症状对二项必选数字记忆测验(BFDMT)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5例,正常对照组65名,进行二项必选数字记忆测验,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PANSS评分≥60分,对两组测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BFDMT测查总分、容易得分、困难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01);二项数字记忆测验得分的高低与PANSS评分之间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精神症状对BFDMT测查结果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病耻感现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尊量表及人际信任量表等,以便利抽样法对符合条件的78名家属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①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贬低-歧视感知得分为(2.91±0.57),与量表中点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2,P=0.000);②病耻感感知水平与患者住院次数、受教育程度、家属职业、人际信任水平及宗教信仰等因素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具有较强的病耻感,患者住院次数多、家属人际信任度低等增加了病耻感的感知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上海郊区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庭负担及家属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其与患者自知力的关系。方法:研究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精神卫生中心2014年8月-2016年8月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量表(ITAQ),家属的基本情况、家庭负担(FB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根据患者的自知力的平均得分3.86,分为高自知力水平组(ITAQ3)71例和低自知力水平组(ITAQ≤3)44例,比较高低自知力治疗态度水平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负担和家属心理健康水平。结果:家庭负担得分有95%的阳性率;低自知力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家庭负担在总分、日常活动、娱乐活动、家庭关系、心理健康因子得分上高于高自知力患者组家庭负担得分(t=3.798,3.873,2.913,2.11,2.155;P0.05);在躯体化、抑郁和焦虑得分上,低自知力组的家属得分高于高自知力组的家属得分(t=2.378,2.425,2.737;P0.05)。结论:自知力作为病情因素是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家庭负担和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感知病耻感状况,探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与社区患者的感知病耻感水平对比.方法 选取北京安定医院住院治疗的9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北京东城区社区15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运用贬低—歧视感知量表对患者进行测查.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贬低—歧视感知量表的平均得分为(2.38±0.33)分,显著低于量表中点2.50分(t=-5.507,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感知病耻感水平高于社区患者(Z=-3.230,P<0.01).结论 ①北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某些方面未强烈感知到他人的贬低和歧视态度;②住院患者的感知病耻感高于社区患者.  相似文献   

9.
住院精神病人短期出院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人短期出院的原因.寻求解决办法。方法用访谈调查法询问家属早期出院的原因.并采用回顾调查方法分层对住院精神病人短期出院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短期出院患者农村已婚妇女占多数.文化偏低,多为第一次住院,男女发生率无差异。诊断首位是精神分裂症,部分患者入、出院诊断有变化.治疗单一用药占62.50%,使用频度最高的药物是利培酮占22.32%。出院原因以经济困难最多占25.00%,其次是封闭管理病人相互干扰,怕影响病人占17.86%。结论短期出院原因多种多样,家属心理取决定性的作用,其次医院环境和管理老化,缺乏对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是造成短期出院的主要原因,必须加以重视,尽快改进才能使病人安心住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烟草依赖者的个性特征.方法 采用辽宁省教育科研所修订的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16PF)测试量表对2006年1~4月份在我们医院精神科封闭式住院病房的男性吸烟非吸烟分裂症住院患者进行16PF测查.研究对象在合作状态自行评定.两组16PF采用粗分与辽宁省成人男性常模粗分比较.结果 男性吸烟与非吸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16PF比较无差异(P>0.05).男性吸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16PF结果中有8个因素与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吸烟与非吸烟男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具有相似的个性因素,表现为紧张、世故、独立性差等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11.
坎玻威尔家庭会谈表的引进和信度,效度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情感表达慨念及评定工具在我国的适用性,方法:本文对其评定工具坎玻威尔家庭会谈表的全译中文版本进行了跨文化信度、效度检验。50个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分别接受了会谈并录音记录下会谈内容,两位评分者据录音资料严格遵照情感表达评分标准进行独立评定。结果:情感表达5个指标(指责、敌视、情感过份介入、赞扬、热情),评分者一致性信度较高(积差相关系数达0.77以上),对高低情感表达评定的总体一致率达90%,重测信度亦很高(积差相关系数在0.82以上),同时还检测了情感表达的跨文化效度。认为Camberwel会谈表作为研究工具,在汉文化上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但由于其评定较为复杂和耗时,就目前所用的版本,不利于临床医生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2.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生活质量研究,结果发现,家属的家庭物质生活、生活事件、心理障碍、娱乐活动、生活满意度及情绪稳定性等均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并且差异的范围及程度因家属角色的不同而不同,提示精神分裂症病人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每个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不同人群对精神病的态度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目的:了解社会不同人群对精神病的态度。方法: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建立精神病态度问卷,然后使用该问卷在北京地区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及其病人家属、社区居民和精神科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病人认为宝现人不会给他人带来危险,对精神病人的社会人才 治疗希望持最积极态度;家属与病人的看法趋向一致。但对精神病人的可治疗性和社会贡献不乐观;与病人、家属比较、社区居民对精神病则持最悲观和最消极态度;精神科医护人中峄精神病人的社会价值,行为的危险性以及是否要限制精神病人的社会活动等问题的看法,与病人,家属比更显悲观,但较社区居民的看法更开明,在精神病因上精神科医护人员的看法与其他三组人群不同,更倾向精神病是生物因素导致,而非人和家庭问题引起。论:尽快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改变人对精神病的人不良态度,消除歧视,提高病人,家属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将会对精神病的治疗与健康,改善精神病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家属述情障碍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对来自北京市东城区的184位社区精神分裂症家属进行一般资料、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的调查,TAS-20分别与WHOQOL-BREF的总分和各领域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女性照料者TAS-20总分、因子Ⅱ、因子Ⅲ得分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家属生存质量4个领域得分均低于常模(P<0.01);③家属述情障碍总分与生存质量自评分(rs=-0.414,P<0.01)、健康状况满意程度(rs=-0.232,P<0.01)、社会关系领域(rs=-0.168,P<0.01)均呈负相关。结论社区精神分裂症家属的述情障碍女性较男性严重;述情障碍越重,家庭的生存质量越低,尤其是在健康状况满意程度和社会关系领域。  相似文献   

15.
背景:越来越多研究运用等速肌力测试评估腕关节肌力,但未见有腕关节等速肌力测试的测试者内和测试者间信度报道。 目的:观察健康受试者等速肌力测试腕关节屈伸肌力的峰力矩和总功的重测信度。 方法:28例健康受试者随机等分为2组。第1次测试2组分别由测试者A、B在    60 (°)/s 和180 (°)/s角速度下测试。第2次测试,2组均由测试者B完成测试。 结果与结论:在60 (°)/s 和180 (°)/s下,腕关节屈肌和伸肌的峰力矩和总功的测试者内重测信度为0.65-0.95,测试者间重测信度为0.70-0.95。在低速和高速下健康受试者腕关节等速肌力测试的峰力矩和总功的重测信度为好到极好。  相似文献   

16.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干预后生活质量对照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干预后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差异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社区 10 4例干预组家庭进行综合式干预 2年后与 10 9例对照组家庭之照料者采用社区用修订版生活质量(QOL)问卷 ( 4 1项 )评定 ,同时进行患者社会功能 (DAS)、症状学 (PANSS) ,及家属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定。结果 :干预组的家属QOL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信心与家庭关系两项因子分优于对照组 (P <0 0 1)。干预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u =2 0 6P <0 0 5 )。QOL总分、主客观因子分的高低与PANSS ,DAS ,SAS等总分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 :综合式干预有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家属的生活质量 ,降低复发率 ,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7.
The reliability of resting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power spectra was assessed for 49 normal and 44 schizophrenic subjects. We specifically examined internal consistency reliability to determine how much EEG data are necessary to ensure small measurement error. Twenty-one 8-s epochs of resting EEG were collected from each subject from site Cz. Epochs containing artifacts or blinks were eliminated. Power was computed in the bands delta (0.125–3 Hz), theta (3.125–8 Hz), alpha (8.125–13 Hz), betal (13.125–20 Hz), beta2 (20.125–25 Hz), and beta3 (25.125–30 Hz). Internal consistency was computed using coefficient alpha (Cronbach, 1951). Results for both groups indicated that eight artifact-free epochs of data were sufficient to give a coefficient alpha value of around .9. The schizophrenic and normal groups did not differ with respect to coefficient alpha. The proportion of artifacts in the data from the schizophrenics indicated that to obtain eight artifact-free epochs from members of each group, 40% more data would be required from the schizophrenics.  相似文献   

18.
The Level of Expressed Emotion Scale: a new measure of expressed emo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Level of Expressed Emotion (LEE) scale was developed to provide an index of the perceived emotional climate in a person's influential relationships. Unlike existing measures, the scale was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a conceptual framework described by expressed emotion theorists. In addition to providing an overall score, the 60-item scale assesses the following four characteristic attitudes or response styles of significant others: Intrusiveness, emotional response, attitude toward illness, and tolerance/expectations. The scale underwent extensive psychometric development procedures: (1) theoretically based item generation; (2) pilot testing with normal and psychiatric populations to select the final items; and (3) construct validation within a schizophrenic population. The results were quite favorable and indicate that the LEE scale has sou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internal consistency; reliability; independence from sex, age, and amount of contacts; and construct valid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