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爆破地震模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某矿实测了单孔台阶爆破和单排孔(每排2~3孔)台阶爆破的震动,并用单孔爆破震动信号作为源函数,编制了模拟爆破震动的计算机程序。用安德逊的灰度图对该矿爆破的合理微差时间作了初步探讨。现场实测的单排2孔和单排3孔爆破震动记录表明本模拟方法是基本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在某矿实测了单孔台阶爆破和单排孔(每排2~3孔)台阶爆破的震动,并用单孔爆破震动信号作为源函数,编制了模拟爆破震动的计算机程序。用安德逊的灰度图对该矿爆破的合理微差时间作了初步探讨。现场实测的单排2孔和单排3孔爆破震动记录表明本模拟方法是基本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微差爆破震动叠加起始位置数值模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ANSYS/LS-DYNA3D程序对岩体中双孔微差爆破近源场爆破振动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离爆源距离的增加,质点振动波形的持续时间变长,同时二炮孔爆破振动波形中质点处于静止状态的间隔变小并产生叠加。因此通过数值模拟可确定微差爆破近区振动叠加起始位置。  相似文献   

4.
沟槽深孔微差爆破的工程实践和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工程实践和动力有限元程序分析沟槽深孔微差爆破问题。探讨了沟槽内岩块的运动规律,以及深孔微差爆破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基于工程实践的数值模拟,能较客观地反映爆破破岩的动态过程,并为爆破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密集建筑物下隧道开挖微振控制爆破方法与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城市密集建筑物下隧道爆破对振动的高安全要求, 研究用普通爆破器材进行振速精确控制的爆破技术和参数确定方法。以渝中隧道为研究背景, 在开发准确延时非电雷管的基础上, 利用傅立叶函数和MATLAB软件拟合了不同药量单孔爆破振动波形, 分析了1~50 ms不同间隔下振动叠加的量化数据; 讨论了各微差间隔时间的降振效果; 在指定振速的情况下, 确定单孔药量和微差起爆时间; 实测并分析了现场使用雷管各段微差间隔特点, 据此进行针对性的爆破设计和采用逐孔掏槽爆破进行振速控制。现场应用表明:隧道爆破振速始终小于1.00 cm/s, 在此振速下避免振动叠加的最优单孔药量为1.2 kg, 爆破振速峰值位于主掏槽的第1段或第2段雷管起爆后, 且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较好; 逐孔起爆60 ms后振速下降50%以上。研究表明:在高安全指标下, 以非电雷管实施精确控制爆破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应用高速摄影结果建立的合理微差间隔时间的数学模型,以及通过现场和室内模报试验进行验证的结果,最终结合爆破地震模拟的方法,确定了水厂铁矿台阶爆破的合理微差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7.
边坡预裂爆破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边坡工程施工中常用到预裂爆破,预裂爆破参数对爆破降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大量的预裂爆破试验,得出了适用于该边坡的炮孔直径、炮孔间距、线装药密度、不耦合系数等一系列常规预裂爆破参数。通过ANSYS/LS-DYNA数值模拟,得出了与4种炮孔直径对应的理想的预裂爆破参数,且与爆破试验的结果基本一致。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了用于该边坡选取预裂爆破参数的简易公式,用以指导该工程的后续施工。实践证明,采用爆破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于爆破参数的优化选择,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减小爆破震动对路基和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从装药的“微分减震”原理出发,采用分装药包代替常规的集中药包,并进一步确定分装药包间距,运用应力波理论和工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岩石破裂圈与分装药包应力叠加的联系,总结出在一般条件下的分装药包设计规律和方法;并通过工程实践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对同类爆破工程的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阶段光面爆破存在的根底不平整问题以及炸药能量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螺旋管聚能药包。为探究药包的破岩机理,采用LS-DYNA数值模拟和钻孔爆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此药包的破岩机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螺旋管聚能药包能形成连续金属射流侵彻炮孔孔壁,孔壁被侵彻出垂直炮孔方向的裂缝。用普通柱状药包和此药包进行钻孔爆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螺旋管药包试样的残留炮孔孔壁有螺旋形侵彻缝,印证了数值模拟的侵彻结果。并且相比于普通柱状药包,其炮孔利用率提高7.2%、扩孔率提高8.4%。将此药包应用于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围垦区,结果表明,螺旋管药包爆破区域根底高度平均比普通装药低14 cm,根底高度标准差比普通装药小12 cm。研究成果在爆破工程应用中有很大价值,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爆破效果,适合在矿山开采、井巷掘进等工程中使用。  相似文献   

10.
计算多段微差起爆合成振速对城市隧道低振速爆破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普通雷管实际每段都有延时误差,这些误差对低振速指标下微差合成振动影响不能忽略,但各段延时范围将形成海量的多孔微差合成振动曲线导致难以计算。为解决这一问题,将现场单孔爆破曲线作为震源波形,利用傅里叶级数拟合曲线,根据实测各段雷管延时范围特点,采用多级循环嵌套的逻辑语言编写MATLAB计算程序,成功获取8段微差爆破全部可能的合成振动曲线;分析了同段延时误差、不同段之间延时误差对爆破合成振动的影响;以计算合成振动曲线和实测爆破振动曲线对比判定第二临空面形成时间;计算其形成前各段延时范围内所有可能振动曲线后,选择峰值振速不超标的最大药量为设计掏槽药量。在某隧道工程应用表明:第二临空面出现在60 ms,在1.0 kg设计药量下最大计算合成振速0.62 cm/s,与现场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爆破地震峰值预报神经网络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在分析某核电站一期地面爆破振动监测结果的基础上,用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爆破振动加速度峰值的预报模型,提出了神经网络模型预报加速度峰值的方法。将神经网络模型预报的结果与传统方法(经验公式法)预报的结果相比,前者的预报结果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岩土爆破理论与实验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当前爆破工程中的大抵抗线,爆破块度,裂纹控制以及安全等急待解决的问题,总结了爆破理论与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筒形建筑物爆破拆除的失稳原理及其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奇 《爆炸与冲击》1988,8(4):358-365
筒形建筑物爆破拆除参数的选取直接影响到建筑物倾倒的失稳过程、影响到建筑物倾倒时对地面的冲击作用,而建筑物对地面的冲击作用恰恰是爆破拆除应该控制的一个基本因素。本文阐述了筒形建筑物爆破拆除的物理过程,并由此导出最佳爆破参数。对于强度高、厚度大的建筑物,切口长度不宜小于圆周长度的60%,一般必须大于圆周长度的50%。切口长度的大小取决于建筑物的强度、密度和几何尺寸。本文最后讨论了烟囱爆破拆除对地面冲击作用问题,并提出冲量的最小值与烟囱的材料和几何尺寸有关。  相似文献   

14.
基于爆破振动实测数据, 通过小波分析方法, 得到不同数量自由面爆破振动信号的总能量、各频带的峰值质点振动速度(PPV)及各频带能量, 进而对不同数量自由面爆破振动信号的能量分布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开(掏)槽爆破, 由于受单一自由面限制, 大部分炸药爆炸的能量都将作为地震能量消耗掉;自由面越多, 爆破振动信号总能量越少;自由面的数量可影响各频带振动分量分布, 随自由面数量的增加, 爆破振动能量更趋向高频分布, 中低频能量有减少趋势, 振动速度降低;同一振动信号中的高频带PPV虽比低频带PPV高, 但振动持续时间短, 能量衰减较快。建议在工程爆破的减振设计中, 优化起爆方案, 尽量利用多个自由面, 这将比仅仅减少单段起爆药量更有效。  相似文献   

15.
隧洞开挖爆破地震反应谱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地震工程中应用比较成熟的反应谱理论对隧洞开挖爆破地震进行研究。针对反应谱计算中必须输入加速度数据的问题,对实测爆破振动速度数据进行数值微分计算,并采用小波分析方法消噪得到准确、清晰的加速度时程曲线,继而将其用于反应谱计算。结合不同工程中大量的爆破振动监测资料,对隧洞开挖爆破地震反应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隧洞开挖爆破地震反应谱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反应谱曲线一般存在一个明显的峰值点,峰值对应的周期集中在几毫秒到几十毫秒的区间内。另外,在归纳、整理大量地下工程开挖爆破地震反应谱的基础上,得到了隧洞开挖爆破地震的设计反应谱。  相似文献   

16.
李鹏  卢文波  陈明 《力学进展》2011,41(5):537-546
爆破振动为爆破公害之首, 工程上需要对其进行控制. 基于爆破振动全历程预测的爆破振动控制方法是一种主动的控制方法, 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阐述了爆破振动全历程预测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并对各种预测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介绍了两种典型的爆破振动主动控制方法-----干扰降振法和频谱控制法的理论试验研究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并重点分析了爆破振动控制在电子起爆条件下的优势及一些应用实例. 最后指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奇 《爆炸与冲击》1995,15(2):185-189
通过分析,探讨烟囱控爆拆除时塌落对地面的冲击过程以及土垫层的防护作用,并给出土垫层的最佳厚度。  相似文献   

18.
以赵固二矿西风井冻结爆破掘进施工为背景,对爆破作用下冻结管的振动力学响应进行了研究.依据爆炸应力波理论,分析了考虑P波垂直入射时冻结管的力学响应机制.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了冻结管受爆炸作用下的振动响应规律:振动波入射冻结管同一截面各测点振动速度相差不大,背爆侧振动速度最大,与P波入射成45°...  相似文献   

19.
钟冬望  何理  操鹏  张奎 《爆炸与冲击》2016,36(5):703-709
爆破振动持续时间以及微差爆破延期时间分别是爆破振动危害客观评价与主动控制的重要指标,对振动持时影响因素和延期时间优选方法进行深入探究极为必要。结合量纲分析理论,探讨了爆破振动持时影响因素,推导出爆破振动持时预测公式,该公式线性相关性达到89.7%;基于地震波线性叠加原理,通过MATLAB 7.0编程,计算得到毫秒微差爆破不同爆心距处合理延时区间。结果表明,爆破振动信号能量与振动持续时间相关性高,在振动持时预测公式中引入信号能量,可提高预测精度;振动持续时间与比例速度负相关,与比例药量正相关;合理孔间延期时间往往不是某一具体值,而是一个或多个时间区间;不同爆心距处合理延期时间值不同。工程应用表明,给出的爆破振动持时预测公式与微差爆破延时优选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