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学专业委员会于1989年11月10—14日在湖南省衡阳市召开了全国第一届蔬菜病毒病害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来自18个省3个直辖市41个单位,共52人。著名植物病毒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长裘维蕃教授担任会议名誉主席,并为论文集亲笔作序。  相似文献   

2.
《分子病毒学》是一本系统分类的分子病毒学专著,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侯云德教授编著,预计1990年上半年出版。内容包括医学病毒学、兽医病毒学、昆虫病毒学、植物病毒学以及噬菌体学的主要成就,涉及38个病毒科和30个病毒组。本书共33章,其中6章为总论,27章为各论,分别就各类病毒包括亚病毒的毒粒结构、基因结构与功能、基因组的转录与调节、病毒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病毒繁殖机理、病毒感染的分子病理、分子流行病学、乃至病毒免疫和预防,干扰素,病毒与肿瘤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地介绍,也包括了作者长期从事实验研究的经验,基本上概括了国内外分子病毒学家的研究成就,反映了80年代分子病毒学的新水平。本书每章有前言,说明其地  相似文献   

3.
正(1917-09-12~1998-01-06)朱既明教授是国际著名病毒学家,我国生物制品研发和产业化的重要奠基人,在我国医学病毒学研究和病毒病防治工作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为人正直、淡泊名利、为科学献身的优秀品德和崇高精神,激励着我们科学工作者为祖国的富强和人类的进步而努力奋斗。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纪念朱既明教授(1917-  相似文献   

4.
兔细小病毒分类鉴定研究成果鉴定会,于1987年12月22日在武汉举行。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主持,到会专家有全国著名病毒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高尚荫教授,病毒学家刘年翠教授等八名病毒学界老前辈,在对研究报告进行严肃人真审议评价后,专家们一致认为:  相似文献   

5.
我们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深切悼念中共党员,一级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本刊主编,著名的病毒学家、教育家高尚荫。高尚荫教授因病于1989年4月24日遽然长逝,享年80岁,这是我们病毒学界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6.
美国是当前病毒学队伍最大、研究范围最广、水平最高的国家。美国病毒学会每年举行一次年会,经常邀请外国知名病毒学家参加。本次会议是6月22日至26日在圣巴巴拉举行。我们应邀临时参加。从会议报告中可看出当前美国病毒学科研最活跃的领域,现概括如下。 总的印象是美国的病毒学研究仍以医学病毒学为主,昆虫病毒特别是杆状病毒也占较突出的位置,植物病毒内容一般。  相似文献   

7.
电子显微镜是贵重的大型精密仪器,也是人们研究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之一。我国五十年代初期开始从国外引进电子显微技术,三十多年来它对病毒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促进作用。 《中国昆虫病毒电子显微镜图谱》一书是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病毒超微结构室主任张立人主编。并经著名的病毒学家,学部委员高尚荫教授审阅。订于1988年7月由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  相似文献   

8.
正田波,著名病毒学家,中科院院士。山东桓台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2001年兼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1988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曾任美国病毒学会高级会员、印度病毒学会终身会员和国际类病毒工作组成员。田波是中国现代病毒学的先驱和开拓者。他早年致力于植物病毒学研究,在上世纪50–70年代,阐明了病毒与高温在马铃薯花叶型退化中的作  相似文献   

9.
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于1986年9月17~20日在烟台市召开。各省、市、自治区的436名代表和列席代表到会。美、加、英三国著名病毒学家梅尔尼克、盖蒂谢克等应邀在会上作了专题报告。会议收到学术论文400余篇,有127篇在会上作了交流。所报告的论文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病毒性肝炎 在疫苗研制上取得较重要的进展。有关单位协作,用猴肾原代细胞与人胚肺双倍体细胞在不同培养温度下交替传代,获得3株甲肝病毒减毒株,其中两株对恒河猴不引起肝损伤,接种后抗  相似文献   

10.
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首届全国病毒学学术会议,于1986年7月15~19日在天津举行。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地区的465人参加了这次盛会。会议编印了一册全国病毒学研究调查表,从中可基本了解全国病毒学研究概况。会议交流了医学、兽医、植物、昆虫病毒及噬菌体等最新科研成果。 医学病毒学主要交流了肝炎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及引起腹泻的一类病毒,以及巨细胞病毒、虫媒病毒、EB病毒、疱疹病毒和新发现的AIDS病毒等。重点就病毒的快速诊断、酶切图谱及多肽分析、母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与感染》2004,27(1):42-42
第6届亚太医学病毒学大会于2003年12月7~10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共有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346名代表参加。会议的特点为,报告与讨论议题均为亚太地区的主要病毒及病毒性疾病。大会主题报告有诺贝尔奖获得者Dokerty教授所作的杀伤T细胞应答,流感病毒变异,登革病毒与宿主  相似文献   

12.
第四届全国干扰素学术会议于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二十日至二十三日在广州召开。这次会议是中国微生物学会根据上届会议建议,通过广东省微生物学会委托广州医学院举办的。会议由中国微生物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学会医学组和广州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共同主持。出席会议共107名代表,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74个单位,(正式代表  相似文献   

13.
正田波(1931–2019),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病毒学家,美国病毒学会高级会员,印度病毒学会终身会员,国际类病毒工作委员会委员。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田先生是中国现代病毒学的先驱和开拓者。早期致力于植物病毒学的研究,20世纪50–70年代,他阐明了病毒与高温在马铃薯花叶型退化中的作用,合作制定了茎尖脱毒生产无病毒马铃薯原种的技术方案,广泛应用于我国马铃薯的生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微生物学会全国干扰素会议首届肝炎临床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2月13日—15日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12个省市专家63人,收到论文近50篇。全国干扰素肝炎临床讨论会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吴章琦付教授主持,全国干抚素会议负责人杜平教授致开幕词。由著名病毒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高尚荫教授作有关临床基础问题的讲话。中华传染病学会主任委员团庚善教授作“乙肝病毒治疗进展”的专题报告。杜平教授作“干扰素研究进展”专题报告。这两个系统而又深入的专题报告。对应前干扰素及其联合治疗乙肝临床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价性。  相似文献   

15.
第六届国际病毒学学术会议1984年9月1日至7日在日本仙台召开,计有56个国家和地区2,200多位病毒学家参加。 这次大会在日本仙台召开,也由于仙台是首先分离出“仙台病毒”(Sendal Virus)的地方。此病毒现不仅作为一种感染因子、而且作为一种生物学工具,对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石田名香雄(Nakao Ishida)教授,即是1953年在仙台东北大学医学院细菌系首先从小鼠分离出“仙台病毒”的著名学者,现任该校校长。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学专业委员会举办、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学研究所、天津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和天津第二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共同筹办的首届全国病毒学学术会议于1986年7月15~19日在天津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和军队系统,以及香港地区的225个单位,近500人。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490余篇,包括医学病毒、兽医病毒、植物病毒、昆虫病毒及噬菌体,内容涉及诊断、防治和基础三部分,会议规模之大、专业之全面、系统,还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展现了我国近几年来在病毒学领域中所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应病毒学研究所邀请,法国著名病毒学家和干扰素研究专家Charls Channy于1988年11月2日访问了病毒学研究所,并报告了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干扰素研究等方面的一些进展情况。他们用Northern吸印杂交等方法证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正常细胞内会产生干扰素以及白细胞介素-3、白细胞介素-6等因子的mRNA。这时出现的干扰素不是由病毒诱生,而是在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肿瘤坏死因子  相似文献   

18.
朱既明同志生平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科技顾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科学家、病毒学家朱既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8年1月6日逝世,享年81岁。朱既明是江苏省宜兴市人,生于1917年9月12日...  相似文献   

19.
全国医学病毒学第一次学术会议,于1986年9月17日至20日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出席会议代表有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医院等单位的专家,也有来自美、英、加拿大等国的著名学者。到会代表共436名,包括从事病原学、分子生物学、临床、防疫及教学等专业的病毒学工作者。会议收到论文400余篇,选定127篇进行学术交流,内容有1.病毒性肝炎,2.流行性出血热,3.肿瘤病毒,4.轮状病毒和肠道病毒、5.虫媒病毒等。其中对病毒病  相似文献   

20.
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会第六届全国精神病遗传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10月11日至15日在江西庐山召开。中华医学遗传学会副主任委员张思仲教授、精神病学组顾问刘协和教授和沈其杰教授出席会议。会议共有59名代表参加,收到论文56篇,32篇论文在大会上宣读,并有5个专题学术报告。从此次参会论文中可看出,国内许多非教学单位的精神病院也开展了精神病学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使我国精神病遗传学研究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华医学遗传学会原精神病遗传学组的委员会议,并由24人组成了新一届中华医学会全国精神病遗传学组的委员会议,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