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冷轧乳化液浓度自动配比仪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所研制的乳化液浓度配比仪的结构特点及系统功能,并对该仪器在20辊轧机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通过四球摩擦学试验分析纳米添加剂对板带钢冷轧乳化液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在不同润滑条件下进行冷轧试验,分析纳米添加剂对冷轧过程和轧后带钢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纳米添加剂的轧制乳化液与传统轧制乳化液相比,其承载能力和抗磨减摩性能均有所改善;带钢冷轧过程中采用含纳米添加剂的轧制乳化液进行润滑,可有效降低轧制压力和轧机功率、减少能耗,并且轧后带钢表面质量也有明显改观.  相似文献   

3.
以往现场对冷连轧过程中摩擦系数的研究主要偏重于带钢特性、轧制工艺以及工艺润滑制度,乳化液的pH值、铁粉含量、皂化值等性能参数对摩擦系数的影响以定性研究为主且不能定量分析,本文以某冷轧薄板厂1220五机架冷连轧机组为研究对象,在大量的现场实验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冷连轧机组的设备与工艺特点,定量研究了乳化液性能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工程实用模型,并将其应用到生产实践,使得轧制压力的预报精度控制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乳化液净化不彻底,并直接采用工作面用水的几个重大危害,该文对综采工作面液压系统的特点及整体优化性能进行研究,既对乳化液进行净化,又对配比用水进行软化等方面进行整体研究,并对其带来的综合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1 油膜轴承密封发展概况油膜轴承是冶金设备中非常重要的设备备件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轧机支承辊轴承都采用油膜轴承。油膜轴承部件可分为定位锁紧系统、供油系统、油膜系统和密封系统四大部分。密封系统是确保油膜轴承可靠运行的关键之一 ,密封系统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油膜的形成、轴承的运行、液压油的泄漏以及油的污染 (外界乳化液进入供油系统污染液压油以及液压油进入乳化液污染乳化液 ) ,严重时造成油膜轴承的失效。宝钢冷轧厂 2 0 30五机架连轧机支承辊采用的是SMS设计的油膜轴承第三代X—迷宫式密封。X—型密封是六十年代产…  相似文献   

6.
采用CFD2000对天力带钢厂的乳化液槽内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该槽的内部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模拟结果表明:槽内左边存在死区,导致乳化液的浓度波动较大,槽的底部乳化液流速较大,沉淀物质容易被抽出;槽内乳化液温差较大,导致乳化液温度波动较大;在乳化液槽底部新添加-高0.7 m的挡墙,并且把上部挡墙向左端延长0.8 m,减少沉淀物质被抽出;新加一套55 kW的电加热器,挡墙右端的乳化液温差不超过0.5℃.模拟结果可以分析槽内流场死区和乳化液温度分布,对于优化槽的内部结构,促进铁粉沉降和浮油上浮,提高乳化液的使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采用CFD2000对天力带钢厂的乳化液槽内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该槽的内部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模拟结果表明:槽内左边存在死区,导致乳化液的浓度波动较大,槽的底部乳化液流速较大,沉淀物质容易被抽出;槽内乳化液温差较大,导致乳化液温度波动较大;在乳化液槽底部新添加-高0.7 m的挡墙,并且把上部挡墙向左端延长0.8 m,减少沉淀物质被抽出;新加一套55 kW的电加热器,挡墙右端的乳化液温差不超过0.5℃.模拟结果可以分析槽内流场死区和乳化液温度分布,对于优化槽的内部结构,促进铁粉沉降和浮油上浮,提高乳化液的使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冷轧乳化液使用时的具体条件,提出了一套评价乳化液防锈性的新方法,并用该方法对乳化液防锈性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说明,使用后的乳化液防锈性下降;轧后带卷的温度可以加速带钢生锈;中间退火后的带钢轧制时防锈性变差;防锈性好的乳化液与防锈性差的乳化液配比,对防锈性差的乳化液有利,最佳配比为3:1.工厂实践证明,试验结果是正确的,该评价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机械加工工业的逐渐发展,污水排放量的增加,乳化液的污染带来了大量问题.该文分析了机械加工铸造过程产生的乳化液的物理、化学特性,针对乳化液的特点,对目前比较先进的乳化液处理技术进行总结,对各项技术运行成本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冷轧厂生产的带钢表面经常出现锈斑、黑斑等缺陷,对原料、酸洗、轧制、退火和平整等工序进行了现场调研,并对乳化液相关指标、防锈性、耐腐败性及带钢表面缺陷的形貌和成分进行了检测.(1)板面残酸是造成锈斑的主要原因.应重点改进盐酸酸洗工艺和设备:调整挤干辊的压力,保持挤干辊的表面状态,加强水冲洗的压力和温度以及喷嘴的均匀性;同时,严格执行酸洗工艺制度.(2)轧机前后乳化液吹扫不净,卷入板内是造成成品黑斑的主要原因.要改进吹扫装置,保证把残留乳化液吹净,必要时增加一排吹扫喷嘴.(3)应设计合理的退火工艺制度,防止因退火不良或局部烧嘴堵塞加热不均造成油的局部挥发不全形成积碳;应重视退火前的松卷,加强对氨分解的监测.采用上述措施后,带钢表面缺陷大幅度减少:表面锈斑、黑色云纹和黑斑等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大型轧机制造的国产化和降低轧机设备投资,结合马钢2 250 mm热轧机和2 130 mm冷轧机薄板生产线的特点和需要,对大型板带轧机机架的制造工艺进行了研究.经预装配测试,轧机机架的制造精度完全达标,各项性能指标完全符合设计的技术质量要求.2 250 mm热轧薄板和2 130 mm冷轧机薄生产线的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在确保轧机机架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了设备投资,缩短了制作时间.  相似文献   

12.
针对冷连轧生产过程中现有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的不足,结合某1450 mm五机架冷连轧机组仪表配置,提出了一种冷连轧机带钢段同步数据的建立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快照数据建立和同步数据构建两个过程,可以将带钢轧制过程中实时采集的实测轧制参数映射到成品钢卷的长度上,通过同步数据可以查看每卷带钢在任意长度上的轧制数据.本文所提出的带钢段同步数据的建立方法已投入到某1450 mm冷连轧机组生产中,自投入运行后控制系统运行稳定,为快速诊断生产故障、分析成品钢卷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铝箔粗轧过程中黑色散油点的表现形式和产生机理,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引进岗位竞争激励长效机制,提高员工的产品质量责任意识;进行设备改造,加装和固定挡油、导流、三次吹扫装置,合理的调节轧制线高度和轧制出口排烟能力,发挥中间吹扫、中间接油板、边部辊缝吹扫、板面吹扫的作用,减少轧制带油;严格控制铝箔坯料内在冶金质量,减少轧制脱粉;加强工艺油品管理,预防轧制油品老化变质;搞好文明生产,定期清洁轧机.有效地减少了铝箔粗轧箔材表面黑色散油点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笔者开发的H1400大型楔横轧机工作机座结构特点和设计要求. 采用边界元和有限元耦合新算法,数值模拟了楔横轧机主要零部件在轧制过程中的变形,精确计算出轧机强度和整体刚度. H1400大型楔横轧机工作机座结构的结构及设计为满足大型轴类件生产和市场需求提供了设备保障.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了三维弹塑性有限元软件和接触分析技术,对采用平三角孔型的Y型轧机轧制无缝钢管的过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并在Y型轧机上进行了初步试验。仿真和试验表明:采用平三角孔型的Y型轧机轧制无缝钢管在方法上可行的,在技术上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简单性。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热弹流动力润滑的设计计算技术,对建立轧机油膜轴承标准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油膜轴承结构及设计准则进行了分析,对油膜轴承监测及控制进行了讨论.这些研究旨在推进轧机润滑优化工程及油膜轴承全生命周期设计.  相似文献   

17.
掌握生产板带材的金属的特性和变形特点是进行高精度多辊可逆冷轧机设计的基础。针对多品种,多规格和板卷共线的生产工艺需求,通过对比分析选择了六辊辊系的可逆冷轧机。该冷轧机主要用来生产厚度薄至0.3~0.4 mm的钛及钛合金,镍及镍合金,铜及铜合金,不锈钢,高温合金以及精密合金板带材。冷轧机的最大轧制力35 000 kN,最高轧制速度480 m/min,最大轧制力矩320 kN·m。机组主要由皮带运输机,开卷和卷取机,主轧机,除油装置,矫直机,移动和固定辊道等设备组成。同时,也包括消防系统,液压系统,电控系统等。重点对冷轧机的工艺设计要求,机组组成特点,关键设备部件,典型技术参数等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轧机关键设备的润滑油进行定期跟踪监测 ,利用理化分析、光谱分析和铁谱分析等摩擦学分析手段 ,及时掌握油品的使用状况和设备的磨损情况 ,以实现对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和视情维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850初轧机压下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动态分析和工作效果。控制系统具有很高的快速性及稳定性。经长期运行表明,系统设计合理,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Matlab语言及轧机设计理论的研究,给出也轧机主传动系统的一般力学模型,基于Windows98平台上开发了轧机主传动系统的动力学CAD分析系统。在同一软件Matlab环境下,完成了轧机主传动系统的数值计算与几何设计一体化过程,从而获得求解轧机主传动系统的自然频率、振型和动力响应等问题的一种简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