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消岩汤对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维持治疗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2例,予消岩汤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及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率明显提高(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血TSH和TG值下降显著(P<0.01),总T细胞(CD3+)、T辅助/诱导淋巴细胞(CD3+/CD4+)、T抑制/毒性淋巴细胞(CD3+/CD8+)、B淋巴细胞(CD3-/CD19+)、NK淋巴细胞(CD3-/CD16+5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甲状腺癌患者维持治疗期,消岩汤能够减轻甲状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具有提高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趋势,一定程度预防甲状腺癌复发风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探究安罗替尼联合长春瑞滨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 T 淋巴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3 月至 2020 年 2 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 38 例 NSCLC 患者的临床资料,口服长春瑞滨 19 例 患者纳入对照组,安罗替尼联合长春瑞滨治疗的 19 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 2 个周期后 T 淋巴细胞 亚群水平(CD3+ 、CD4+ 、CD4+ /CD8+ )、预后情况〔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及毒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CD3+ 、CD4+ 、CD4+ /CD8+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CD3+ 、CD4+ 、CD4+ /CD8+ 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水平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 察组患者的 ORR、DCR 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骨髓抑制、高血压、胃肠功能异常发 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手足综合征发生率较对照组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安罗替尼胶囊联合化疗治疗 NSCLC 能稳定免疫功能,改善患者预后,且毒副反应可耐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卫气功能的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25例初诊为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分析CD4+ T细胞、CD8+ T细胞、CD16+56 T细胞等指标的变化,观察MG患者卫气功能的特点。结果 MG患者表现为CD4+T细胞功能的活跃,CD8+ T细胞的功能抑制以及CD16+56 T细胞功能的抑制。结论 MG患者存在着以CD16+56 T细胞为代表的固有免疫系统的功能抑制和以CD4+ T为代表的获得性免疫系统的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三参芪口服液对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及Th1/Th2细胞的影响. 方法: 将78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给予患者放化疗,钴60机全盆外照射5 000 CGy/25次,共5周;铱192腔内照射"A"点,600~700 CGy 次/周,共4 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次,静脉滴注,连续21 d为1个疗程,休息7 d后再继续下1个疗程,连续使用3个疗程.三参芪口服液,20 mL/次,2次/d,连续使用12周.两组疗程均为12周.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和NK水平;检测治疗前后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进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KPS)评分.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1),并高于对照组(P<0.01),CD8+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1),并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IFN-γ和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IL-4,IL-6和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为(76.4±7.6),对照组为(70.5±6.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生活质量评价有效率为87.2%高于对照组的64.1%(P<0.05). 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三参芪口服液能提高宫颈癌术后放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对宫颈癌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三才封髓丹加导赤散加减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53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三才封髓丹加导赤散加减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AU)的临床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用甘草锌颗粒,5 g/次,3次/d,口服;维生素B2片,5 mg/次,3次/d,口服,疗程8周;维生素C片,0.2 g/次,3次/d,疗程4周;冰硼散适量涂敷溃疡面,3~6次/d,连续使用5 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才封髓丹加导赤散加减内服,1剂/d,常规水煎服,疗程8周。近期疗效以溃疡面积、充血程度及疼痛为主要观察指标;观察3,6个月复发率;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检测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经Ridit分析,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5天,观察组主要症状、体征总积分低于对照组,溃疡面积和充血面积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3个月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对照组复发率达55.8%,高于观察组的26.4%(P<0.01);治疗后观察组CD3+,CD4+和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血清IL-2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IL-10及TNF-α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三才封髓丹加导赤散加减内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快速减轻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近期和远期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失衡的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艾灸神阙穴(CV8)、口服济生肾气丸联合西药对慢性肾脏病 3~4期中医辨证属脾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96例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确诊为慢性肾脏病3~4期、中医辨证属脾肾阳虚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口服复方α-酮酸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艾灸神阙穴、口服济生肾气丸,疗程为8周,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蛋白定量、免疫球蛋白IgG、IgA、IgM、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水平及Ccr上升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gG、IgA、IgM、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结论] 艾灸神阙穴、口服济生肾气丸联合西药能有效缓解慢性肾脏病3~4期中医辨证属脾肾阳虚证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肾功能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观察百令胶囊对Graves 病(Graves' disease,GD) 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GD患者60例,分为常规治疗组、百令胶囊治疗组,每组30例,常规治疗组予甲巯咪唑治疗,百令胶囊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4粒/次,3次/日,连续用药1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甲状腺功能、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自身抗体变化,停药后随访1年,观察GD复发率。结果: 治疗结束时两组甲状腺功能差异不显著,百令胶囊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CD4+,CD4/CD8,IFN-γ,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CD4+(30.6±2.1)%,CD4/CD8(1.5±1.7), IFN-γ(25.8±4.2) μg·L-1, TRAb(18.2±10.6)U·L-1]·L-1, TRAb(18.2±10.6)U·L-1]较常规治疗组[(35.9±1.8)%,(1.7±1.3),(34.8±2.4)μg·L-1,(25.9±8.8)U·L-1]·L-1,(25.9±8.8)U·L-1]下降更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D8+T细胞亚群数、IL-4水平升高更明显[CD8+(23.1±1.8)% vs (20.2±1.3)%, IL-4(14.8±3.2) μg·L-1 vs (12.5±1.7) μg·L-1]·L-1 vs (12.5±1.7) μg·L-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1年后随访,百令胶囊治疗组16.7%,较常规治疗组40%复发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百令胶囊能有效的调节GD患者细胞免疫,降低GD患者自身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探讨中药灌肠联合耳穴埋豆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平煤神马 集团总医院 2021 年 3 月至 2023 年 3 月收治的 81 例 CRF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41 例、观察组 40 例。对照组 患者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干预予中药灌肠联合耳穴埋豆干预,均干预 15 d,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 [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动脉血流参数[肾主动脉血流阻力(RI)与血流速度(Vs)]、 免疫功能指标(T 淋巴细胞亚群 CD4+ 、CD8+ 、CD4+ /CD8+ )及生活质量。 结果:干预 15 d 后,观察组患者 Scr、BUN 均 低于对照组,Ccr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 15 d 后,观察组患者 RI 低于对照组,Vs 快于对 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 15 d 后,观察组患者静脉血 CD4+ 、CD4+ /CD8+ 高于对照组,CD8+ 低于 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 15 d 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CRF 患者接受中药灌肠联合耳穴埋豆干预可改善肾功能、肾动脉血流,增强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鼻康复调控白细胞介素-35(IL-35)/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抑制嗜酸性粒细胞活化抗变应性鼻炎作用机制研究。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观察组给予鼻康复鼻腔填塞治疗,疗程均为28 d。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鼻部分类及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及鼻分泌物中炎性因子(IL-4、IL-10、IL-17、IL-35)表达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趋化因子受体3(CCR3)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STAT1、STAT3、STAT4表达水平;分别采用ELISA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及CD4+/CD8+结果 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及鼻分泌物中IL-4、IL-17水平降低,IL-10、IL-35水平升高(P<0.05,P<0.01);鼻分泌物中STAT1、STAT2、STAT3 mRN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IgG、CD4+/CD8+均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血清及鼻分泌物中IL-4、IL-17水平降低,IL-10、IL-35水平升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显著抑制STAT1、STAT3、STAT4表达(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CD4+/CD8+及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降低(P<0.05,P<0.01)。项目执行期间两组患者心、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未出现异常改变。结论 鼻康复对变应性鼻炎具有良好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IL-35/STAT3通路、抑制嗜酸性粒细胞活化及改善相关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生津润燥方对免疫诱导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外周血CD4+CD25+ Foxp3T细胞(Treg细胞)及Th17细胞水平的影响,同时观察腺体受累的改善状况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方法:雄性BABL/C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硫酸羟氯喹组,生津润燥方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采用免疫诱导法建立干燥综合征小鼠模型。各组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模型小鼠外周血中CD4+、CD8+、CD4+CD25+ Foxp3T细胞及Th17细胞水平,并测定模型鼠唾液、泪液分泌量;治疗的末期,观察下颌腺的组织形态学改变。  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第1周到第4周小鼠唾液和泪液流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生津润燥方各剂量组第2、3、4周小鼠唾液流量和泪流量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h17淋巴细胞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生津润燥方各剂量组分别可升高CD8+T淋巴细胞水平,降低Th17淋巴细胞水平,升高小鼠Treg细胞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生津润燥方可抑制模型组小鼠颌下腺间质的淋巴细胞浸润。  结论:生津润燥方通过调节干燥综合征小鼠淋巴细胞的应答作用,从而能改善SS小鼠的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6.
对中医学科建设与学科带头人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沿革回顾,提出了中医药学科建设的总体构思,指出要发展一个大的一级学科,首先要有教育,这是发展学科的基础;其次是科研来提高教育水平,并指导临床;再次是临床;三者缺一不可。同时提出了学科带头人应具备的条件及如何培养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脘痛证候的量化诊断规律。方法:以因子分析方法对808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因子分析从胃脘痛临床症状中提取12个因子,分别代表脾胃湿热、脾胃虚寒、肝胃气滞、气阴两虚、胃热炽盛、胃阴亏虚、肝胃郁热、脾胃气虚等8个证候,同时对各个证候进行量化。结论:因子分析所得的胃脘痛的常见证候分类及量化诊断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胡方林 《中医教育》2010,29(1):37-39
传统的闭卷考试不能很好地反映方剂学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试行了以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试改革,考试成绩由笔试、机试、平时3个方面组成。结果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带动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全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成立以来,确立了以中医综合治疗结、直肠癌为主攻方向,不断探索具体治疗方法和建立系统评价体系的成长历程。他们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结直肠癌专病建设组长单位,牵头联合全国26家医院以及挪威国家补充替代医学研究中心,进行的中医结直肠癌的诊疗方案的验证工作,牵头制定《结直肠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以及探索建立辐射社区医院的结直肠癌中医三级防治网络等工作,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认可,具有典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白花前胡地上各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白花前胡新鲜地上部分各部位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其化学组分。结果:花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氧化石竹烯(26.590%),2,6,6-三甲基双环[3.1.1]-2-烯(13.605%);果中为石竹烯(34.589%),1R-α-蒎烯(14.444%);叶柄中为(1α,4aα,8aα)-1,2,3,4,4a,5,6,8a-八氢-7-甲基-4-亚甲基-1-(1-异丙基)-萘(33.671%),[s-(E,E)]-1-甲基-5-亚甲基-8-(1-异丙基)-1,6-环己烯(22.474%%),1R-α-蒎烯(11.479%);茎中为1R-α-蒎烯(15.544%),[s-(E,E)]-1-甲基-5-亚甲基-8-(1-异丙基)-1,6-环己烯(14.212%),石竹烯(11.551%)。结论:白花前胡地上部分挥发油中,石竹烯类、1R-α-蒎烯含量较高,茎和叶柄挥发油中萘类成分含量较高,在考虑综合利用的同时,应防止人畜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