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卓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1):1723-1724
目的:探讨孕期营养与运动联合干预对妊娠结局影响。方法:选择早孕检查的孕妇30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作常规孕期保健同时进行营养与运动联合干预,对照组仅作常规孕期保健,调查两组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孕妇新生儿出生体重适中,剖宫产率、妊娠合并症发生率、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巨大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接受营养和运动联合干预能够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巨大儿及妊娠合并症发生率,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孕期体重管理对妊娠结局和产后体重滞留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建卡并分娩的40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n=200)和对照组(n=200)。对照组按照《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2018)》进行规范孕期保健和产检,并组织参加孕妇学校的宣教活动。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利用微信平台给予营养调查、健康宣教和体重管理,持续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妊娠母婴结局、产后12个月体重滞留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孕期增重明显减少,妊娠糖尿病和妊娠高血压等孕期并发症、剖宫产率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巨大儿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2个月,两组体重滞留均较产后3个月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后3、6、12个月体重滞留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孕期体重管理有助于合理控制体重增长,从而减少剖宫产率,改善妊娠结局,促进产后体重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孕期营养健康教育的不同实施方式对妊娠期母婴健康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适宜的健康教育方式.方法调查北京市500名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孕产妇,以是否接受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将其分为个体化营养指导组(250例)和对照组(250例),分别比较两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及妊娠结局等相关因素.结果个性化营养指导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正常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两组孕期体重增长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8.46,P<0.05),两组孕妇分娩方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6.72,P<0.05).个性化营养指导组孕妇妊娠高血压发生率、巨大儿发生率、低出生体重儿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x2值分别为23.54、5.98、6.57,均P<0.05),两组妊娠糖尿病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x2=2.42,P>0.05).结论孕期进行个体化营养指导有利于控制孕期体重合理增长、降低剖宫产率,对减少孕期合并症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个体化孕期营养体重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探索合理的孕期营养体重管理模式。方法以2008年1月-2012年12月进行产前检查、围产期保健及分娩的1860例孕妇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管理组1060例和对照组800例,管理组进行个体化的孕期营养和体重管理,对照组常规给予产前检查及围生期保健,对比两组孕妇分娩方式,孕妇、胎儿及孕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管理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577,P〈0.05);管理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28.02%,低于对照组的37.75%(χ^2=4.18,P〈0.05);管理组胎儿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7.45%,低于对照组26.38%(χ^2=4.02,P〈0.05)。结论孕妇孕期进行个体化的营养体重管理能够明显降低剖宫产发生率,降低孕妇本身、胎儿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可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妇膳食指导和营养管理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早孕建卡并进行常规产检的女性180例,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孕妇于孕妇学校接受常规健康宣教及孕期管理,管理组孕妇除接受常规宣教外,还自愿到营养门诊进行体成分分析,接受个性化营养管理及膳食指导。比较两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值及新生儿体重、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和妊娠结局。结果管理组孕妇孕期总体重增加值和BMI增加值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均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组并发症发生率(7.78%)显著低于对照组(28.89%),管理组巨大儿出生率(2.22%)和剖宫产率(31.1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0.00%、45.56%)(均P0.05)。结论指导孕期合理膳食,进行营养管理,控制体重,可降低巨大儿出生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及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6.
丁国红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1):1610-1612
目的:分析孕期营养指导应用于围产期孕妇保健工作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近期该院产科门诊建册和产科病房住院的224例孕产妇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只行常规健康教育,对围产期的母婴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定期营养指导观察组孕产妇的蛋白质、钙、铁、钾、硒及维生素A均高于对照组,而脂肪、钠的摄入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胎儿生长受限、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贫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巨大胎儿、低体重儿、早产、流产及产后出血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孕期营养指导,将营养干预纳入围产期保健工作能够改善妊娠结局,增强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危孕产妇孕期应用规范化管理的价值,并分析围生期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110例高危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孕产妇仅行常规孕期检查与保健指导,观察组孕产妇展开孕期规范化管理干预,比较两组孕产妇经不同方式管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孕产妇自我保健管理水平、新生儿健康评分及妊娠结局。结果管理后,观察组孕产妇自我防护行为、遵医行为、胎儿监护行为与日常生活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孕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阴道助产及早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孕产妇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孕产妇娩出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不同时间段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高危孕产妇在孕期展开规范化管理,可明显降低产妇围生期并发症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孕前不同体重指数和孕期体重增长速度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接收的孕产妇4 0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孕产妇的孕前体重指数分为肥胖组(309例)、超重组(459例)、正常组(2 518例)和消瘦组(651例),对比4组孕产妇在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及妊娠结局。根据孕产妇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又分为孕期体重过轻组(961例)、孕期体重正常组(1 369例)和孕期体重过重组(1 670例),比较3组孕产妇在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4组孕妇中出现妊娠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产后贫血、剖宫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和巨大儿发生率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后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3组孕妇中出现妊娠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产后贫血、剖宫产率、新生儿的体重和巨大儿发生率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后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体重指数过高和孕期体重增长过快不仅会增加孕产妇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还会增加产后贫血的发生几率,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和巨大儿的发生率也会有所增加。产科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孕前体重指数过高的孕产妇护理,使孕产妇体重增长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此保证孕产妇妊娠期的身体质量,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层孕期保健适宜技术,从而达到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健康。方法选择2013年3-10月在武汉市硚口区进行孕期保健的孕13周以上孕妇200名为研究对象,将她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孕妇从孕13周开始进行饮食营养指导和体操训练等干预,对照组不采取饮食营养指导和体操训练,观察两组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的孕期体重增长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妊娠并发症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患病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孕妇阴道分娩57例,对照组3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定期产前检查,进行孕期合理营养指导和体操训练有助于控制孕期体重,降低妊娠并发症,促进自然分娩,值得在孕期保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孕期营养与妊娠结局间的相关性,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间于我院常规建档的孕妇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20例)和观察组(12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产前检查及营养宣教,观察组患者行产前检查及孕期营养指导,观察两组患者各妊娠结局观察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经阴道分娩率72.50%、剖宫产率27.50%,巨大儿率0.83%、低体重儿率1.67%,孕期体重增加超过18kg率11.67%、并发症发生率11.6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53.33%、46.67%、4.17%、5.83%、29.17%、26.67%,组间以上差异均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孕期营养能够减少巨大儿和低体重儿的产生,减少孕期孕妇体重增长过多,降低剖宫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适宜技术管理在孕产妇健康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来医院孕检的128例孕产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和保健随访,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适宜技术管理,根据其体质和评估情况来给予药膳食疗和起居调养等中医治疗。比较两组孕产妇孕期健康状况、分娩及产褥期健康状况,评估两组孕产妇新生儿健康状况。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孕期体质量增长异常、贫血、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先兆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孕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巨大儿和分娩低体质量儿、产后抑郁及缺乳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黄疸和新生儿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妇健康宣教中实施中医适宜技术管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孕期个体规范化体重指导对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及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天津市北辰区建册并分娩的566例单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及相关体重管理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规范化体重指导。比较两组单胎足月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儿、剖宫产、贫血及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贫血发生率、巨大儿发生率、剖宫产率及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规范化体重指导可以有效控制体重,减少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而且通过规范的营养指导及运动指导可以降低贫血发生率及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减少了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保障了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医院》2015,(8):129-131
目的探讨建立孕产妇健康管理档案对于促进孕产期保健的规范性及有效控制妊娠并发症发病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3年11月(未建立孕产妇健康管理档案)在本院产检并分娩的孕产妇2 218人为对照组,2014年3月~2014年11月(建立孕产妇健康管理档案)在本院产检并分娩的2 216名孕产妇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孕产妇规范产检的次数、参加孕妇学校学习的人数、孕检依从性及妊娠并发症的发病率、产后复查率、母乳喂养率和两组孕产妇对产科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规范产检人次数、参加孕妇学校学习的人次数、孕检依从性及母乳喂养率、产后复查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妊娠并发症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1),产妇就医满意度由93.5%提升至98.3%。结论建立孕产妇健康管理档案可促进孕产妇规范产检,能有效降低妊娠并发症的发病率,对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促进妇女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孕前、孕期个体化营养管理对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效果。方法 2012年2月-2015年2月,黄岛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二中心孕前优生宣教室向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查体的夫妇进行优生知识宣讲,按知情同意原则,接受孕前、孕期联合个体化营养管理的服务对象为初期干预组,同期设相应对照组,各632例。采用现场干预方法对孕妇自孕前到分娩实施营养知识普及、体重管理和定期个体营养检测分析仪进行营养素管理,评估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妊娠并发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的差异。结果在两组孕妇年龄、经济收入情况、文化程度、分娩史和孕前体重方面均衡性良好的情况下,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和妊娠期贫血等妊娠并发症方面,干预组分别为8.23%、7.28%、27.69%,对照组分别为12.03%、10.92%、41.14%,干预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和早产方面,干预组分别为6.65%、2.53%,对照组分别为10.28%、5.70%,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巨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方面,干预组分别为13.61%和2.85%,对照组分别为18.67%和5.06%,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孕期个体化营养管理能有效降低妊娠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情况,倡导在孕前和孕期开展大规模有效的膳食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再孕妇女孕期营养、运动、心理个体化管理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中山市东升医院产检、有阴道分娩意愿的剖宫产再孕妇女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除常规产检外,接受孕期营养、运动、心理个体化管理干预;对照组60例,仅常规产检及孕妇学校学习。观察比较两组孕期体重变化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18.3%明显低于对照组(5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体重增加幅度大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出生平均体重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措施与分娩方式、孕期增加体重、胎儿出生体重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15、0.14、0.48。结论孕期营养、运动及心理个体化管理干预,对剖宫产再孕产妇在孕期控制体重、控制胎儿出生体重、降低剖宫产率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宁凤芝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4):5468-5469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指数(BMI)及其增长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在该院系统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单胎初产妇590例,按孕前BMI分为正常组(18.5≤BMI<23)、超重组(23≤BMI<25)和肥胖组(BMI≥25)3组。再根据整个孕期BMI的总增幅,将观察对象分为正常组(BMI增幅<4)、超重组(4≤BMI增幅<6)和肥胖组(BMI增幅≥6),并分别随访其对母婴预后的影响。结果:①孕前BMI对母婴预后的影响:肥胖组、超重组孕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巨大儿、剖宫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②孕期BMI的增幅对母婴预后的影响:超重组、肥胖组孕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巨大儿、剖宫产率明显大于正常组。结论:对孕前高体重指数及孕期BMI增长大的孕妇应加强营养指导,合理膳食,进行适当的运动,限制期限BMI增长,对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儿并发症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孕期保健(PC)服务在高龄产妇妊娠及分娩期间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98例高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接受PC服务将其分成观察组50例(接受产前保健及检查服务)和对照组48例(不定期检查及从未检查者),比较两组孕产妇的一般资料、妊娠结局(包括自然分娩情况、难产发生情况、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死胎率)、并发症(包括孕妇产后出血、早产及胎膜早破等)及胎儿与孕妇的体质量情况。结果两组孕产妇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剖宫产率28.0%、死胎率0.0%、难产率10.0%显著较对照组孕产妇的54.2%、8.3%、52.1%低,而自然分娩率72.0%及新生儿Apgar评分(9.9±1.2)分明显较对照组孕产妇的45.8%、(8.2±0.9)分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6.0%及2.0%明显低于对照组孕产妇及新生儿的27.1%及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体质量孕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及孕产妇孕期增长的体质量均显著较对照组胎儿及孕产妇孕期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C服务在高龄孕产妇中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缓解孕产妇产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母婴安全及健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龚洪春  刘芳  钱媛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3):2072-2073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指导下孕期营养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80例在响水县妇幼保健所围保门诊孕期体检的正常单胎初产孕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两组均给予定期孕期检查直至分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以体质指数为指导进行营养干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GDM、HDCP、胎膜早破、贫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低体重儿、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发病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质指数指导下进行营养干预能有效降低妊娠期及分娩期合并症,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妇个体化营养指导对妊娠并发症及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685例健康初产妇为研究对象,以定期常规产检的同时接受个体化营养指导的298例作为指导组,同期接受常规产检而未接受营养指导的38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并发症及围产结局等相关指标,并分析孕妇孕期不同阶段体成分变化。结果:指导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正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指导组有283例(95%)在推荐范围内,而对照组有282例(72.9%)在推荐范围内;孕妇孕期体重增长值与胎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性(r=0.664,P0.01)。指导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早产率、巨大儿发生率、低体重儿发生率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胎膜早破、前置胎盘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对照组孕妇体成分(总水分、矿物质、脂肪及骨骼肌等)较指导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孕期予以个体化营养指导可有效降低妊娠并发症,明显改善围产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进行个体化膳食营养及身体活动水平指导对孕妇健康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产科门诊定期正规产检的200例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前者进行个体化指导。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并追踪分娩结局。结果对照组阴道分娩率为68.00%,剖宫产率为32.00%;干预组阴道分娩率为86.00%,剖宫产率为14.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00%,干预组仅为2.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围产保健管理,重视孕期膳食营养和身体活动水平,有益于预防和降低妊娠合并症,保障母体和胎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