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 1-phosphate,S1P)受体亚型S1P3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其作为药物靶点应用到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小鼠模型。用特异性S1P3拮抗剂CAY10444干预来评测S1P3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通过计算药物干预前后脑梗死体积、神经组织学评分和神经退行性变指标评估各组脑损伤程度。采用HE染色以及通过Iba1和Brd U/Iba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和分析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形态转化和增殖情况。结果 CAY10444抑制S1P3后显著降低MCAO诱导的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以及神经退行性变评分和程度。MCAO术后当S1P3活性受到抑制时,Iba1免疫阳性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脑缺血的核心区和周边区域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数量均明显减少,同时,缺血核心区的小胶质细胞由阿米巴样形状恢复为分枝状形态。在MCAO后MCAO组脑缺血区小胶质细胞增殖明显,表现为Brd U/Iba1双免疫阳性细胞增多。与MCAO组相比,抑制S1P3后Brd U/Iba1双免疫阳性细胞的数量减少。结论 S1P3是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致病介质,其机制可能是其参与调节了小胶质细胞活化和炎症发生,这为把S1P3作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靶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轼  吕蔓华 《中国卒中杂志》2018,13(12):1327-1331
神经鞘磷脂及其代谢产物--神经酰胺、鞘氨醇(sphingosine,Sph)、鞘氨醇-1-磷酸 (sphingosine-1-phosphate,S1P)作为重要的信号传递分子在细胞增殖、存活、凋亡及炎症免疫等病理生 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鞘氨醇激酶(sphingosine kinase,SphK)是催化Sph生成S1P的关键酶。脑缺血再 灌注损伤涉及兴奋性毒性、神经炎症及氧化应激、自由基生成、血脑屏障损伤、细胞死亡等多种机 制。本文主要阐述SphK1及S1P的功能特点,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涉及的机制,并进一步阐明目前关于 SphK1/S1P信号通路在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1-磷酸鞘氨醇(S1P)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124例,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28例、49例、47例;预后良好88例;预后不良36例.选取同期本院体检中心收取的健康人86例为对照.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中S1P的...  相似文献   

4.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其核心症状为社交障碍、重复行为和兴趣受限,其他症状包括认知障碍、感知觉障碍、焦虑抑郁等.1-磷酸鞘氨醇是神经酰胺的降解产物,在脑组织中含量丰富,在脑发育及调节神经元增殖、分化、存活和凋亡方面发挥重要...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症、脱髓鞘和轴突损伤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至今仍未阐明。近10年来口服免疫调节治疗正在兴起,其中鞘氨醇-1-磷酸受体调节剂在多发性硬化的治疗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疗效。文中主要关注S1P/S1PR信号通路在治疗多发性硬化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现状以及展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鞘氨醇激酶1(SphK1)在难治性颞叶癫痫(TLE)患者及匹罗卡品诱导的TLE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探讨其在TLE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TLE患者手术切除的皮质标本,纳入癫痫组(n=16)。收集脑外伤患者切除的颞叶皮质标本,纳入对照组(n=10)。将72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对照组(MC组,n=32)和匹罗卡品组(PILO组,n=40),PILO组根据匹罗卡品诱导癫痫持续状态(SE)后的观察时间随机分为4个亚组:E6h组、E1d组、E3d组和E7d组(n=8)。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SphK1在TLE患者颞叶皮质中的表达变化;运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phK1在大鼠海马中的表达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在人颞叶皮质和大鼠海马中星形胶质细胞(AST)活化增生情况和SphK1在AST中的表达。结果癫痫组人颞叶皮质中SphK1的阳性细胞数及AST细胞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均P0.05)。E6h组、E1d组、E3d组和E7d组大鼠海马SphK1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MC组(均P0.05);PILO组AST细胞数明显多于MC组(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在癫痫组患者颞叶皮质中,SphK1主要在活化的AST的胞质中表达;而在PILO组大鼠海马中,SphK1主要在活化的AST的胞核中表达。结论 SphK1在TLE患者颞叶皮质和TLE大鼠海马中的表达明显增加,SphK1参与了TLE的发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1-磷酸鞘氨醇受体1(S1P1)的变化,探索S1P1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2h再灌注3h组、6h组、12h组、24h组、24h+安慰剂组和24h+FTY720组.应用"线栓法"实现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2h后拔出线栓进行再灌注,并在相应时间点处死大鼠.再灌注24h+安慰剂组和再灌注24h+FTY720组大鼠于再灌注前10min经尾静脉注入安慰剂或S1P受体激动剂FTY720[1mg/(kg·体重)].利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S1P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对再灌注24h+安慰剂组和再灌注24h+FTY720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梗死体积测定和TUNEL阳性细胞计数.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大鼠梗死灶周围区皮质S1P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开始于再灌注后3h,12h达到高峰,24h开始下降.FTY720显著缩小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评分,减少TUNEL阳性细胞数量.结论 S1P1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激活,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磷酸鞘氨醇受体2(S1PR2)基因在颞叶癫痫大鼠海马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将72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实验组使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进行颞叶癫痫诱导制模,成功后持续大发作1h终止待检,对照组以相同剂量生理盐水注射,然后以进行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印迹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两组1d、3d、7d、28d、56d海马S1PR2阳性细胞计数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两组3d、7d、28d、56d海马S1PR2蛋白表达水平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显示,S1PR2蛋白表达阳性为红色,星形胶质细胞为绿色,细胞核为蓝色。结论颞叶癫痫大鼠海马中S1PR2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说明颞叶癫痫发病机制可能与神经元功能、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受到S1PR2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木犀草素(Luteolin)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大鼠神经酰胺-鞘氨醇(Sphingosine,SPH)/鞘氨醇激酶1(Sphingosine kinase 1,SPHK1)/1-磷酸鞘氨醇受体1(Sphing...  相似文献   

10.
多种细胞都能产生白细胞介素-6,生物学活性由其受体(IL-6R)介导,主要通过Jak/STAT信号传导途径引起DNA转录表达。缺血性脑损伤后IL-6在脑脊液、血清、脑组织中表达增高,炎症反应明显;抗IL-6抗体能明显减小脑梗死体积,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在肢体缺血后处理(LPostC)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肢体缺血后处理组(LPostC组)和血红素加氧酶抑制剂锌原卟啉组(ZnPP组),每组20只。采用石蜡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夹闭双侧股动脉5 min,松开5 min,反复循环3次,制备LPostC模型。再灌注24 h后,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测脑梗死体积;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HO-1的表达;分光光度计法测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HO-1表达减少,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均P0.05)。与I/R组相比,LpostC组脑梗死体积缩小,神经细胞凋亡数量显著减少,HO-1表达明显增加,SOD活性升高且MDA含量降低(均P0.05)。与LPostC组相比,ZnPP组脑梗死体积扩大,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增多,HO-1表达明显减少,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均P0.05)。结论 LPostC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HO-1的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2.
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引起颅内感染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原名少动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aucimobilis),可引起手术后感染、创伤后的腿部溃疡、败血症、慢性蜂窝织炎等。在自然界和医院环境中广泛存在,可以从血液、尿液、伤口和脓肿中分离出来,也可从痰、阴道和子宫拭子中分离到,还可以从呼吸器、超声雾化器、自来水、游泳池水中分离出来。2007年10月我们从一例行开颅术患者的脑脊液中分离出该菌,鉴于该菌从脑脊液中分离出的病例比较少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γ氨基丁酸转运体1(GAT1)与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损伤的关系。方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在脑缺血再灌注3h、6h、12h、24h及3d取损伤侧脑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标本中GAT1阳性神经元数目和光密度值,并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结果脑缺血再灌注3hGAT1表达明显上调(P<0.05),6h达到高峰(P<0.01),12h开始下降,24h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早期GAT1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多,其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中可能参与神经元损伤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背景: 研究显示磷酸鞘胺醇1(sphingosine- 1-phosphate,S1P)可诱导脂肪干细胞分化成平滑肌细胞。S1P是否可替代5-氮杂胞苷作为间充质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诱导剂尚不清楚。目的:探讨S1P促进在不同培养液诱导下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收集培养人心肌细胞的条件培养基(cardiomyocytes condition medium, CMCM),分别用CMCM和(或)S1P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培养的第1,5,10天,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培养10 d后,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膜片钳鉴定细胞表型及细胞功能。 结果与结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CMCM组和CMCM+S1P组的一些细胞逐渐增大,拉长,与邻近细胞连接并形成肌管样结构,其中一些细胞聚集成簇。在CMCM+S1P组中,细胞出现特殊的垂直对齐梯田状,类闰盘样排列。同时,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CMCM组和CMCM+S1P组中一些细胞强烈表达心肌特异性抗体(心肌肌球蛋白重链和横纹肌辅肌动蛋白α),说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CMCM诱导下可分化为心肌样细胞。膜片钳仅在CMCM+S1P组的部分细胞记录到一个快速上行,但无平台期的动作电位,以及一个电压依赖性内向电流和一个电压依赖性外向电流。说明S1P在促进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和功能整合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低氧诱导因子-1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氧诱导因子-1(HIF-1)是细胞在低氧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核转录调节因子,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HIF-1的结构功能,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表达、调控机制、生物学作用及意义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多发病,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是AIS治疗过程中造成缺血脑组织二次损伤的重要因素。近些年,关于缺血性脑卒中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认为IRI是多种损伤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炎症因子的分泌和炎性细胞的浸润,在这一损伤过程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炎症因子分泌可诱导神经元凋亡或坏死,引起微血管功能障碍,继发脑出血或脑水肿,对大脑造成不可逆性损伤。炎症相关基因的功能多态性可能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和结局的重要因素。研究证实,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可通过调控神经炎症等机制有效减轻AIS患者缺血后脑组织IRI,产生脑保护作用,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就远端缺血预处理对炎症反应的调控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防治策略及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水通道蛋白-1(AQP-1)的表达变化与肾功能变化的关系。 方法:建立大鼠左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IRI不同的时间点处死大鼠,留取尿液、血清、肾脏标本行尿常规、肾功能、肾脏病理形态学及AQP-1的免疫组化、RT-PCR检测。 结果:大鼠肾脏IRI后出现尿量增多、尿渗透压降低,血肌苷、尿素氮升高症状;HE染色示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AQP-1表达量及其mRNA含量均较对照组减少,这些变化于IRI 1 d时最低,至IRI 5 d时恢复正常。 结论:肾脏IRI后AQP-1表达的减少可能是急性肾衰竭时反映肾功能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I)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制备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再灌注后8h、12h、24h,3d和5d取腰骶段的脊髓,以假手术组大鼠相同阶段的脊髓为对照,采用Western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伤后脊髓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变化。结果再灌注8h左右HIF-1α在整个脊髓灰质开始表达上调,在24h达峰值,在伤后3d表达回落,5d显著减少,灰度值在8h、12h、24h,3d和5d不同时相,分别为(211.39±5.58)μm2,(184.53±6.56)μm2,(167.39±5.76)μm2,(198.44±3.98)μm2和(228.39±2.87)μm2,分别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IF-1a在灰质中的表达以中央管周围和前角、后角最为显著。再灌注24h和3dHIF-1a在脊髓白质出现弱的表达,灰度值分别为(238.154-6.87)μm2和(236.87±7.41)μm2,分别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白质后索,HIF-1a的表达相对较强。HIF-1α在灰质中主要定位于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在白质中主要定位于神经胶质细胞。结论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HIF-1α呈现时序性的表达变化,这可能是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适应性调节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背景:短暂的脑缺血损伤后,经过数天的潜伏期会出现一些神经元的坏死,即迟发性神经元坏死。细胞凋亡是迟发性神经元坏死的一种主要形式,脑缺血后再灌注加重了细胞凋亡的发生。白介素1-β转化酶(interleukin 1β-converting enzyme,ICE)基因家族在细胞凋亡中起主要作用,ICE基因的表达可以诱导神经细胞凋亡。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不同时期神经细胞凋亡情况以及ICE基因表达变化,探讨ICE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完全随机分组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2009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室和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ICE基因引物序列由大连TaKaRa公司合成。 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小鼠5只,缺血再灌注组根据再灌不同时间又分成7组,即术后1h、1d、3d、7d、14d、28d、42d,每小组各5只。缺血再灌注组:用12%乌拉坦按1.0g/kg,腹腔注射麻醉后,将小鼠仰卧固定,经颈正中切口,分离双侧颈动脉并套以“0”号丝线,将双侧颈动脉同时结扎阻断并确定无血流通过,30min后切断丝线灌流10min,再次阻断30min后,放开线,使血流再通。阻断的同时,在距尾尖1.5cm处剪断放血,放血量小于体重的6%,以造成全脑低灌流,放血后热凝止血。假手术组:麻醉及手术和实验过程与缺血再灌组完全相同,但不阻断颈总动脉亦不放血。 主要观察指标:缺血再灌注不同时期额叶、海马区细胞凋亡情况以及ICE基因表达的变化。 结果:缺血再灌注3d流式细胞仪检测额叶皮质、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百分率最高(P<0.05),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数逐渐下降至42d最低点。对照组额叶皮层有少量ICE mRNA表达,缺血再灌注1d ICE mRNA表达增多(P<0.05),再灌注 3d 以后呈降低趋势,再灌注14d 时再次形成转录高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5)。ICE mRNA在海马区神经细胞转录水平高峰略迟于皮层,早期于再灌注3d已有较高表达(P<0.05),再灌注7d达峰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以后逐渐下降,28d下降至对照组水平。 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神经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的高峰期在缺血再灌注后的第3天左右,而脑缺血再灌注早期(2周内)细胞凋亡的增加与ICE mRNA表达的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IGF - 1)是一种重要的促神经生长因子 ,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脑缺血发生后 ,IGF - 1在脑组织的含量与分布发生明显变化 ,并可能通过一系列有效机制参与保护缺血性脑损伤 ,展现了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