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七总皂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探讨三七总皂苷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干预效果、作用机制。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三七总皂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理作用及实验研究等方面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文献研究结果提示三七总皂苷及其有效成分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三七总皂苷及其有效成分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能够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抗自由基毒性损伤、抗血小板聚集及抑制凋亡调控基因、促进周围神经细胞再生等作用,有望成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药物,为今后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中最常见的形式,是世界范围内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其病理过程复杂多变,是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炎症反应等多重病理环节交互作用的结果。中药三七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干燥根及根茎,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脑系统及血管系统疾病。近年研究表明,三七抗脑缺血的主要有效成分三七总皂苷成分复杂,可通过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干预酶促级联反应,从而发挥其生理效应已成为防治脑缺血的研究热点。目前对三七总皂苷抗脑缺血作用机制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因其作用机制较为复杂,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因此该文整理了三七皂苷类化学成分共165种,并按照结构类型的差异简单将其分为原人参二醇型皂苷(55种)、原人参三醇型皂苷(37种)和特殊结构类型皂苷(73种),为三七皂苷类成分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另外三七抗脑缺血的疗效已经明确,但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阐明,文中从抗氧化应激、减少细胞凋亡、减轻炎症反应、抑制钙超载及保护血脑屏障5个方面对三七皂苷类成分抗脑缺血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总结,并对4种常用于治疗脑缺血的含三七中皂苷类成分的药物进行总结,以期为三七皂苷类成分治疗脑缺血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三七总皂苷活血化瘀作用的血管内皮保护机制 ,并确定其血管内皮保护作用的主要效应成分。方法 :血管内皮细胞培养 ,MTT比色法测定药物毒性、台盼蓝染色、MTT比色法、LDH漏出率评价药效。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 ,三七总皂苷及其主要成分三七皂苷Rb1 、Rg1 、Re组的LDH漏出率、细胞死亡率显著下降 (P <0 0 0 1) ,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 (P <0 0 0 1)。结论 :三七总皂苷的活血化瘀作用机制与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有关 ,三七皂苷Rb1 、Rg1 、Re是其血管内皮保护作用的主要效应成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三七抗肿瘤的机制。方法:通过查阅文献,集中探讨三七总皂苷以及三七单体皂苷和人参皂苷抗肿瘤的机制。结论:三七中抗肿瘤的成分不仅有三七总皂苷,其他的一些单体皂苷任然具有抗肿瘤的作用,但目前研究仍停留在细胞水平,如果继续深入从基因的层次研究,将会对三七抗肿瘤提供更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研究三七总皂苷活血化瘀作用的血管内皮保护机制,并确定其血管的内皮保护作用的主要效应成分。方法:血管内皮细胞培养,MTT比色法测定药物毒性、台盼蓝染色、MTT比色法、LDH漏出率评价药效。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苷及其主要成分三七皂苷Rb、Rg1、Re组的LDH漏出率、细胞死亡率显著下降(P<0.001),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P<0.001)。结论:三七总皂苷的活血化瘀作用机制与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缺氧的损伤的保护作用有关,三七皂苷Rb1、Rg1、Re是其血管内皮保护作用的主要效应成分。  相似文献   

6.
三七总皂苷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是中药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如以缺血再灌注损伤为病理基础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PNS主要通过抗氧化应激、阻滞钙离子超载、抑制中性粒细胞活化黏附、调节能量代谢、抑制细胞凋亡、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等途径保护心肌,防止再灌注损伤。对三七中主要活性皂苷类化合物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理作用进行系统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三七类药物并指导其临床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三七皂苷(PNS)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含有多种单体皂苷。近年来,随着三七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改善缺血微环境的作用,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该文概述了PNS调节血管、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消除水肿、抑制氧化应激、抑制凋亡、影响血液流变学、调节免疫等作用机制,为PNS改善实验性脑异常微环境及机制研究提供依据和新的思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三七皂苷类成分是三七发挥药效的活性部位,目前对其作用机制尚无系统的研究。该文构建了三七皂苷类成分的蛋白互作网络并对网络进行模块分析,通过模块的功能及包含的蛋白从分子水平上阐释三七皂苷类成分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三七皂苷发挥药效主要与环磷酸腺苷代谢、血管伸缩、血液凝固、T细胞增殖与分化等生物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9.
三七皂苷类成分是从五加科植物三七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保护神经系统、保护心血管系统、抗肿瘤、降糖降脂等多种药理作用。目前,三七皂苷类成分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中风、中风后遗症、高血压病、冠心病和阿尔兹海默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尤其对于中风、中风后遗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近年来,关于三七皂苷类成分保护神经系统的机制不断被发掘,为了推进三七皂苷类成分在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研究,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报道,对近年来三七皂苷类成分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进行总结,主要包括调控电压门控离子通道、保护神经细胞、抑制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血管新生、降低兴奋性神经毒性、保护神经血管单元等几个方面。虽然三七皂苷类成分对神经系统的保护机制主要涉及以上几个方面,但是对于其某些部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要借助分子生物学、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为三七皂苷类成分发挥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络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T、NO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探讨络泰(三七总皂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T、NO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络泰具有降低血浆ET含量,提高血浆NO含量,调节脑缺血后ET和NO的失平衡。提示三七总皂苷能有效调节脑缺血后血管内皮分泌失平衡状况,从而提高了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三七具有化瘀止血、消肿止痛等功效,三七总皂苷为其主要有效部位,主要成分包括人参皂苷Rb1、Rg1、Re、Rd及三七皂苷R1等。以三七总皂苷为药用物质基础的注射剂已成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药注射剂的主要品种,临床疗效确切。本文综述三七总皂苷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成药》2016,(12)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三七是我国传统中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应用范围较广。研究表明,三七皂苷作为其中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改善学习记忆和治疗AD方面的良好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涉及调节神经可塑性、调节β淀粉样蛋白(Aβ)代谢、抗细胞凋亡、抗氧自由基损伤、抗炎症、改善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等。本文总结近年来三七皂苷治疗AD的研究成果,以期为三七皂苷作为AD的潜在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线粒体是细胞关键的能量来源,在能量合成与释放、细胞功能维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三七总皂苷作为中药三七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血栓形成、扩血管、降血压、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国内外研究表明,三七总皂苷参与调节线粒体能量代谢、氧化应激、生物合成、凋亡与自噬及膜通道状态等,故线粒体是三七总皂苷生物活性的重要靶点。该文就三七总皂苷对线粒体的调控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三七皂苷是从三七根中提取的达玛烷型三萜皂苷,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和药用价值,已作为天然药物使用多年。然而,三七总皂苷的治疗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低生物利用度的限制,这主要是由于其极性大、膜渗透性差、在胃肠道不稳定以及体内代谢广泛。文章就三七总皂苷的药理作用、吸收及代谢特征、影响其生物利用度的关键因素、提高生物利用度的有效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加深对三七总皂苷在临床治疗和预防疾病等不同领域的认识,设计出更有效的给药系统,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三七总皂苷的多功能治疗潜力。  相似文献   

15.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 H. Chen)含有皂苷类、多糖类、黄酮类、炔类、醇类等结构不同的 多种化学成分,其有效成分以皂苷类和三七素为主,具有止血、活血、补血、抗血栓、保护心肌等多种药理作用,已被广泛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中。本文针对三七的应用现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三七皂苷及多糖类的主要活性成分类型,分别比较了三七皂苷及多糖的提取工艺,概述了三七活性成分在抗炎、抗肿瘤、提高免疫力、活血化瘀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为加强三七多糖的研究,优化三七活性物质提取工艺,完善三七总皂苷与其它药用成分配伍体系,进而加快三七植物的综合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00多年前,人参就被东亚各国视为珍贵药材,用于防治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糖尿病、肿瘤和免疫疾病等相关疾病的现代药理作用被逐渐证实,前述药理作用的基础在于以人参皂苷为代表的活性成分。转化生长因子-β可以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凋亡、侵袭、细胞外基质合成、血管生成、免疫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是药物治疗的重要靶点。目前研究显示,由转化生长因子-β介导的人参药效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免疫的调节、对中枢神经的保护、对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治疗、对肿瘤的抑制等方面。相关研究从现代药理机制阐释了人参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的药效特点,具有较一致的研究结论。部分人参皂苷对不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的调控作用存在相反结果,提示其治疗作用的组织特异性,也可能是中药双向调节理论的又一个例证。通过阐述经由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介导的人参皂苷药理作用,不仅能够促进探索传统中药的现代药理机制,利于现代医学和更多地区理解、接受传统药物,也可以在传统药物活性成分基础上研发新药物,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陈荣荣  郭浩  徐砚通  贺爽  朱彦 《中草药》2013,44(23):3413-3421
血管新生(angiogenesis)在机体的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和抑制血管新生已分别成为治疗缺血性血管损伤疾病和抗肿瘤的新策略。中医药在血管相关疾病的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研究发现临床实践中常用的一些中药复方是通过影响血管新生来发挥药效的,其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对血管新生调控因子、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正/反双向调节。总结归纳近年来中药对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今后相关中药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过氧化氢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LDH释放量、胞内SOD活性的影响,研究其对受损细胞粘附分子ICAM-1及MCP-1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三七总皂苷对HUVECs的保护作用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三七总皂苷预孵育细胞4h后,加入300μmol/L H2O2,继续培养24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试剂盒测定LDH释放量、SOD酶活力,荧光实时定量PCR(RT-PCR)法检测三七总皂苷作用下内皮细胞ICAM-1及MCP-1 mRNA的表达。结果:三七总皂苷在25~100μg/ml浓度范围内可显著提高受损细胞活力,并能显著降低LDH漏出率,提高胞内SOD酶活力;RT-PCR结果表明H2O2组内皮细胞表达的ICAM-1和MCP-1 mRNA明显高于正常细胞组,而同时加入50及100μg/ml的三七总皂苷后两者mRNA表达明显下降。结论:三七总皂苷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免受H2O2的损害,改善受损细胞氧化指标,降低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细胞因子表达,从而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三七活血止血、消肿止痛传统功效的网络调控机制。方法选取三七药材中12个入血成分为研究对象,依据反向分子对接的方法预测化合物靶点,借助String 10数据库与Omicsbean在线分析软件对靶点进行信号通路分析、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网络。结果 12个化合物(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h_1、人参皂苷Rg_2、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F_2、人参皂苷Rg_3、人参皂苷Rk_1、三七素、槲皮素)可通过65个相关靶点作用于65条信号通路,主要涉及抑制血栓生成、纤溶、血管新生、舒张血管、凝血、抗炎以及镇痛等方面,进一步得到三七"化合物-靶点-通路-药理作用-功效"的网络药理图。结论三七通过作用于F2、F10、PLAT、VEGFA、NOS2、IL6、PTGES、OPRD1等关键蛋白干预了多个与活血止血、消肿止痛相关的生物过程,初步揭示了其传统功效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三七总皂苷(total saponins of Panax notognseng,PNS)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明确的治疗效应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皂苷所具有溶血特性与其分子结构类型及用药剂量有关。该文一方面总结了近5年来PNS在心脑血管药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从整体、器官、细胞、分子水平的多项研究表明,PNS具有改善心肌缺血、抗血栓、抗炎、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善脑缺血损伤等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PNS以及单体皂苷溶血反应的结构特点、剂量以及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发现PNS的溶血作用与其分子结构类型及用药剂量密切相关。三七皂苷的结构不同,溶血活性不同,构效关系提示,原人参二醇C-20上糖侧链的长度以及C-3上二糖的连接方式可能影响皂苷的溶血活性。PNS在一定剂量范围内(2.5~250 mg·L-1)无溶血活性,在高浓度(≥500 mg·L-1)时表现出溶血特性。因此,根据三七皂苷单体溶血与抗溶血作用的特点及量效关系,通过控制PNS中具有溶血活性的皂苷单体比例,并通过改进溶血检测方法,可以为三七皂苷制剂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