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针对台格庙矿区即将大规模开发建设,对矿区水文地质资料进行了深入分析,估算了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和矿区涌水量.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台格庙矿区保水采煤措施.  相似文献   

2.
台格庙矿区煤炭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利用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开展矿区全流域地下水化学特征与演变规律研究,能为矿区绿色开采提供科学支撑。利用Piper三线图分析白垩系地下水、侏罗系地下水、河水和湖水类型,其水化学特征满足湖水由河水和不断演变的地下水混合后形成的条件;通过Gibbs图分析得出,白垩系和侏罗系地下水在循环演变过程中受岩石和蒸发作用控制;离子比值端元法进一步表明,白垩系和侏罗系地下水受硅酸岩盐和岩盐控制为主,同时伴随离子交换;最后通过质量平衡模拟得出,白垩系地下水循环演变过程中溶解白云岩、石膏、岩盐矿物质,吸收CO2,析出方解石,伴随离子交换,可与不同比例河水混合形成湖水,但侏罗系地下水只能混合少量河水或不混合河水。河水占红碱淖湖水补给量83%,侏罗系地下水不能为其主要补给来源,红碱淖湖水主要来源白垩系地下水和河水。结合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将矿区地下水流系统分为南侧白垩系地下水流系统、北侧的白垩系地下水流系统和深部的侏罗系地下水流系统,煤炭开采直接影响侏罗系地下水流系统,在保障两个白垩系地下水流系统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当采煤排水只袭夺侏罗系边界流...  相似文献   

3.
对矿区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是矿区高质量建设的重要环节。对尚未开发的新街台格庙矿区进行了顶层规划,提出了不同阶段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并构建了矿区高质量发展评判指标体系,建立了模糊评价综合模型,通过量化指标运算获得了矿区高质量发展评价得分。评价结果显示:矿区在建设期、中期和远期均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且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在此基础上从创新开放、集约高效、智能安全、绿色低碳4个评价维度阐述了高质量矿区的建设路径,明确了矿区建设中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煤炭核心区大型矿区整装高质量开发问题,系统阐述了新街台格庙矿区高质量开发路径“六个协调”核心理念,重点研究了智能、高效、安全、绿色、零碳矿区建设的实施路径,分析了煤气高效协调开采、多井联合布置、配套工程共享等关键问题,确定了建成清洁化、一体化、精细化、智慧化、国际化一流典范矿区的发展目标,具有先进性、前瞻性、战略性、协调性、集约性,对国内类似大型整装矿区高质量开发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的大背景下,矿区高质量发展发挥着保障能源安全供应、推进煤炭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基于现有的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成果,总结分析了矿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提出了创新开放、集约高效、智能安全、绿色和谐的16字矿区高质量发展理念|给出了新街台格庙矿区高质量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并阐述了台格庙矿区高质量发展规划的具体实施路径,主要包括矿区开发布局、智慧安全、绿色低碳、人文和谐、公共服务、交通物流、创新驱动、管理模式等。  相似文献   

6.
台格庙矿区总体规划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明确了矿区定位和规划目标,提出了“以矿井群开发为依托,集约高效、智能安全、生态和谐、科学发展”的矿区开发新模式,确定了促进矿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具体方案,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对类似矿区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矿区受限于多个开发主体,在地面空间布局中存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布局不完善、缺乏统一的全生命周期规划及动态调整机制等问题,新街台格庙矿区发挥“一个矿区一个开发主体”的独特优势,在地面空间布局规划中,从全生命周期出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过科学创新,引入国土空间规划理念,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使矿区空间规划与地面设施布局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一轴三带六区,两主六副十井”的矿区格局,有效解决了传统矿区地面空间布局中存在的问题,为新街台格庙矿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蓝图。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入了解东升庙矿区的矿床地质特征,完善矿区的地质背景,通过采集硫多金属矿床的深部矿石样品,并用电子探针波谱仪对矿石的成分进行探讨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东升庙矿区深部矿体主要以硫化物形式赋存,由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磁黄铁矿以及少量黄铜矿所组成,其中闪锌矿主要与黄铁矿共生,黄铜矿主要发现于黄铁矿颗粒的周边,且相对分布数目较少。此外,还发现微量的Au、Ag颗粒分布于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的间隙中。除了上述硫化物型矿物以外,试验中亦可检测到如钾长石,钡硅铝石,黑云母等硅酸盐类矿物,一些含Ca、Mg、Fe的碳酸盐类矿物以及一些铁锰氧化物。东升庙矿区深部原生矿石主要以硫化物型矿物为主,其中不同矿物之间共生关系有所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寻找某类矿体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宝鼎矿区煤田开发方式、矿区建设规模及其发展过程。根据目前矿区煤炭生产状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和对策,以及作者对矿区煤田开发方式和矿区今后发展规模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国内外矿区发展规模研究成果.认为与我国丰富的矿区规划实践相比,我国在矿区发展规模研究方面成果较少,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现所遵循的矿区规划设计规范缺乏理论依据,我国矿区发展规模设计与矿区发展实践相差较大.建议矿区发展规模的研究应根据市场经济新情况,从地质条件、开采技术、市场需求等影响因素着手,进行矿区发展规模的适应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韩美玲 《煤炭工程》2014,46(1):9-11
矿区总体规划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科学统筹规划、合理利用资源,具有前瞻性和灵活性。文章对台格庙矿区总体规划的特殊意义、全新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规划主要特色成果进行分析,对探索大型煤炭基地的资源配置方式、集约化开发新模式、深井建设模式、和谐矿区模式等具有重大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胡婷婷  王亮  邓久帅 《现代矿业》2022,(2):246-248,254
为推进绿色矿山高质量发展,从全国绿色矿山名录和评价指标分析了我国绿色矿山的建设现状,从科技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基础、监管机制、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指出当前绿色矿山建设存在的问题,显示出绿色矿山建设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最终提出高质量发展绿色矿山应从科技创新、一体化建设、政府监管、固废资源化利用以及企业的日常管理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自然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能量来源和空间载体,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不可替代性的功能和作用。本文梳理了自然资源领域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以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家底不清、生态恶化、开发利用无序、监管缺位等制约自然资源领域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构建自然资源调查评价体系、自然资源空间治理体系、自然资源监管保护体系等推动自然资源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点路径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16.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鸡西永庆矿区煤层赋存条件,结合对类似矿区的调研,提出了该矿区建设的合理规模,对今后该矿区的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庆涛 《煤炭技术》2020,39(4):94-97
以府谷庙哈孤矿区为例,首先分析了矿区构造发育规律及其成因;其次分析了地面三维地震勘探、地面钻探、井下定向钻探3种构造探查方法的特征及适用性;最后以某煤矿为工程实践,综合运用3种探查技术的成果可直接指导矿井工程的工作面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次级断层属于主断层的分级,主要分布在主断层上盘;综合运用地面三维地震勘探、地面钻探、井下定向钻探3种探查方法,能精确控制断层分布、类型及产状,为工作面的布置提供依据,能最优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着西部矿区煤炭开采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从水资源角度指导矿区发展规划的制定,使西部矿区综合效益达到最大,以西部某矿区为例,根据该矿区可能的发展方向,综合考虑人口增长、矿山开采规模、节水力度、绿化强度4个因素,以2015年数据为基准,制定矿山发展至2035年的8个预案.采用 WEAP模型对不同预案下矿区需水量、缺水量、缺水率等的变化进行模拟.基于模拟结果,建立矿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多目标函数,最终选出最优预案.结果表明,使矿区综合效益值能够达到最大的预案是“强力开采强力节水适度绿化”预案,综合评价值为0.6856.以该预案作为矿区制定下一步发展规划的参考,矿区水资源承载力得到了提升,实现了矿区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指出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内涵就是以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的发展,其主要特征是“安全、绿色、高效、可持续、开放、共享”。据此,提出了新时代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等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杨涛  黄湘闽  李妍妍 《煤炭工程》2019,51(11):174-178
随着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创新成为煤炭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从风险防御与企业创新两难困境构成的高质量发展陷阱出发,分析了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五类主要创新风险,并以鲁尔集团转型发展历程为例,基于创新风险视角,从行业、企业、职工三个层面构建全方位、系统化的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为煤炭行业规避高质量发展陷阱提供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