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震  赵建军  黄勇军  李洁  陈楠 《电信科学》2022,38(12):27-34
国家战略把人工智能(AI)及物联网(IoT)/5G同时定位为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人工智能属于新技术基础设施,IoT/5G属于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这引出了“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发展”的技术方向。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网络融合,重构网络技术架构,将“AI能力”作为“服务”开放,将是重要的技术演进方向。基于这一命题,探讨了未来AI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为未来AI技术与IoT/5G网络架构的融合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5G核心网智能化领域的标准发展现状及最新进展,指出智能内生架构、分层分布式智能协同、人工智能即服务和AI服务质量等是后5G(5G-Advanced)和6G的核心网智能化趋势,进一步指出6G网络智能化研究面临的挑战,包括体系化设计有待深入、数据收集规范性与开放性受限、网络通信特定AI算法技术积累欠缺,以及不断变化的未来终端形态和需求等。  相似文献   

3.
朱文凤 《通信世界》2023,(10):22-23
<正>5G与AI的融合发展是推动数字经济向智能经济延伸升级的关键,随着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AI使能5G、5G“反哺”AI的现象频现,二者相得益彰,智慧赋能千行百业。在2023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上,高通中国区研发负责人徐晧表示,高通正把握“5G+AI”协同发展带来的战略机遇,持续推动5G和AI技术演进,打造领先产品,拓展行业新应用、新场景,在开启智能手机全新创新周期的同时,加速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4.
在5G时代,车联网的通信和计算发展受到信息量急速增加的限制。将AI算法应用在车联网,可以实现车联网通信和计算方面的新突破。调研了AI算法在通信安全、通信资源分配、计算资源分配、任务卸载决策、服务器部署、通算融合等方面的应用,分析了目前AI算法在不同场景下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结合车联网发展趋势,讨论了AI算法在车联网应用中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流量大红利正在逐步消失,运营商亟待借助大数据与AI技术推动数字化转型,抓住国家新基建战略和5G应用泛需求突破新增长点。首先对近年来AI与5G、通信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提出运营商大数据与AI推动数字化转型关键事项,然后给出AI能力与应用建设举措。  相似文献   

6.
随着5G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AI人工智能的深入研究,具有低延时、大通量和智能化为核心特征的AI+5G技术正在被快速应用。针对AI和5G技术各自特点,对AI和5G技术在应急广播系统中的文字转换处理、智能识别公共场所突发事件、“同频”广播和灵活性应用方面提出建议,为以后的应急广播发展和技术创新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未来的6G网络需支持更高的通信效率和高效的智能连接。基于AI的语义通信以传递用户意图及语义信息为目标,有望成为6G网络“内生智能”架构的技术支撑。然而,现有的语义通信框架忽略所提取的语义特征中的冗余信息。为研究高效的语义通信,提出基于语义通信的端到端服务框架,该框架将语义通信与AI的语义分析能力深度融合,可对语义特征进一步压缩后再传输,并保证AI服务质量。仿真分析表明,相比传统通信方案,所提方案在目标检测任务和图像重建均取得更优的性能,且取得与全语义特征传输方案相近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赵宗晓 《移动信息》2023,45(10):42-43,61
5G通信技术的高速率、低延迟、大带宽等特性,极大地提高了实时通信效率和协同协作能力,从而促进了智能协同的发展。同时,5G通信技术也能提高通信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智能处理能力,适用于各个领域的智能协同。文中从5G通信技术与智能协同概念入手,探讨了5G通信技术在智能协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了5G通信技术在智能协同中的关键技术,并具体阐述了5G通信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智慧交通系统和智慧医疗系统等方面的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5G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小基站也迎来了广阔发展空间。5G小基站可以完善和补充大网覆盖,提供连续一致的5G体验,并为垂直行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能力。2022年三大运营商启动了5G小基站集采,标志着5G小基站正式登场。为探讨小基站如何助力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赋能5G高质量发展,近日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采访了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男。  相似文献   

10.
5G技术为通信客户服务模式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与机遇,为此,基于5G技术创新通信客户服务模式。通过分析基于5G技术的通信客户服务模式及其演变,明确通信客户服务模式在不同阶段的变化方式。在此基础上,通过5G技术提供用户更加良好的通信服务体验,制定智慧化通信客户服务内容,实现基于5G技术的通信客户服务模式创新,进而提高通信客户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赵晓忠 《电子技术》2022,(2):120-121
阐述基于5G通信的VR短视频内容分发网络的状况,技术创新的特点,系统的技术路线,包括5G CDN AI调度决策、互联网视频低延时技术。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发展与应用为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智能构建提供了潜力,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对于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6th Generation,6G)来说,AI相关的技术将在系统设计和构建中扮演重要角色。基于此,给出智能业务为6G带来的新需求与新变化,研究了AI技术为通信系统赋能与重构的特征与效果,最后对以用户需求和服务为中心的未来智能无线通信系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万物互联”构建了智能化生活场景模式,AI智能虚拟场景、机器人管家及人脸识别等功能的呈现,带给人们极其便利且趣味十足的生活。泛互联网背景下,身为“万物互联”核心所在的5G通信技术也迎来巨大的突破。通过关联物联网连接技术、大数据计算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在5G物联网云计算方式的运用下,能够营造更便捷、智能的社会,从而促进万物互联时代趋势的体现。本文在阐述5G通信物联网架构的基础上,指出物联网及5G通信技术特点,分析物联网背景下的5G通信技术如智能化技术、直接通信技术、频效提升技术、密集网络技术、 SDN/NFV技术、毫米波技术等,并提出5G通信技术在智慧城市、虚拟无人机、智能制造与供应及医疗保健中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5G、4K及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逐渐成为驱动传媒领域变革的重要力量,尤其在广电行业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智慧广电作为广电媒体融合发展的高级形态,正逐步通过引入“5G+4K+AI”技术模式实现产业升级和服务质量提升。本文以“5G+4K+AI”技术模式为核心,探讨了智慧广电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策略,为广播电视行业带来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15.
5G通信技术具有大规模互联、低时延、高性能等特征,其与AI、边缘计算等技术的结合,有利于促进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化发展。基于此,文中从工业系统构造改革着手,结合5G通信技术和工业互联网,全面分析了5G工业专网融合网络架构,如算力分布式、未来无线化、异构接入等,并提出了以业务感知层、网络资源层、网业协同层等构成的完整的网络逻辑架构。同时,文中研究了5G行业专网的组网方案和关键技术,对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为相关领域提供了借鉴。研究发现,结合了5G通信技术和工业专网的组网方案,能提高5G行业专网组网方案的应用效果,促进工业结构的数字化转型,实现相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5G网络中的AI技术应用场景、标准进展分析,发现AI技术在5G网络中的应用价值,也为5G网络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中兴通讯技术》2019,(2):52-56
人工智能(AI)技术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通信网络领域是其最大的细分市场。简要介绍了AI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本轮AI技术发展的内涵和核心要素。通过AI在通信网络领域应用发展的驱动力和概况的阐述,提出5大典型网络AI应用场景,并针对3大核心要素给出网络AI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4G+技术的应用,5G时代的到来,电信运营商面临着被管道化和业务边缘化的风险。同时,跨界竞争不断加剧,传统通信业务市场趋于饱和,随着5G技术的部署与发展,世界正从“人人互联”向“万物互联”迈进,物联网和VR等互联网应用场景多样化,运维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传统运维方式成本高、协作困难、效率低下,难以满足业务发展需求。近年来大数据和AI新技术的兴起,为加速运营商数字化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运营商应紧抓机遇,积极探索AI网络运维应用场景,逐步推进人工智能与网络运维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9.
朱文凤 《通信世界》2023,(13):30-31
<正>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5G和AI为数字赋能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两者互融互促正创造“1+1>2”的协同效应,加速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进程。“5G与AI的结合,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创新机遇,高通将持续推动5G和AI技术演进,打造融合创新产品,推动终端品类创新,加速推动千行百业的转型升级。”高通公司首席商务官Jim Cathey在“2023 MWC上海”期间举办的“GTI国际产业大会”上表示。  相似文献   

20.
5G技术"大带宽、大连接和低时延"的特性,使通信突破地区、带宽、时间的限制.随着产业链的成熟,应急管理系统的能力也进一步提升.文章介绍疫情期间的应急管理管理系统中5G的应用情况,结合应急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升级需求以及5G技术及标准的发展,分析5G在后疫情时代应急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场景以及与大数据、AI(人工智能)等其他新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