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高浓度氨氮废水排放量大、成分复杂、毒性强,因此对环境的危害极大。本文从总结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来源和特性入手,分析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危害性,提出高浓度氨氮废水的主要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高浓度氨氮废水主要来自于焦化废水、煤气废水、味精废水、化肥废水、垃圾渗滤液以及养殖废水厌氧消化液等。通过吹脱、沉淀、粉煤灰吸附一套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后能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张丹旭  张静 《环境科技》2010,23(4):33-35
随着工业的发展,高浓度氨氮废水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严重,而目前针对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治理方法中均存在一些缺陷,难以圆满解决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治理难题。受供暖及制冷水脱气技术的启发,结合现有脱氮技术的研究,可采用真空脱氮法对高浓度氨氮废水进行治理,现已取得实验室测试的成功,表明采用真空脱氮法可以有效治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并可以减少运行费用、二次污染,实现废物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来源和危害,综述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技术与研究动态,总结了各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并分析了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氨氮废水排放导致的点源污染问题,本文综述了低浓度氨氮废水和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技术在国内外研究进展。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技术包括:生物法,折点加氯法,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等;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技术包括:物化法,生物法,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膜一SBR法等。同时,讨论了上述方法在不同浓度氨氮废水中的应用条件与效果,并对今后氨氮废水处理方向做出了展望。对了解和掌握高、低不同浓度氨氮废水污水处理技术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技术及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志 《环境科学导刊》2008,27(1):60-61,71
介绍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来源和危害,综述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技术与研究动态,总结了各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并分析了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吹脱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阐述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来源及危害,论述了吹脱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技术原理、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了液气比的影响和确定,提出了采用催化氧化法解决吹脱氨气的二次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8.
焦化废水是一种高浓度、高氨氮、难生物降解的工业废水。本文简要论述了处理该废水所采用的主要工艺,以及各个处理环节的设计要点及采用的相应参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氨氮废水吹脱处理技术的原理为基础,采用加压溶气气浮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通过对氨氯模拟水样的实验研究,确定了加压溶气气浮法去除水榉中氨氮的最佳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10.
微波技术处理焦化废水中的氨氮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别以中等浓度氨氮的焦化生化处理外排水和含高浓度氨氮的焦化蒸氨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微波技术进行脱氮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初始浓度为331mg/L的生化外排水,当pH值11时,微波处理3min后氨氮浓度降为6mg/L;对于初始浓度为1350mg/L的高浓度蒸氨废水,当pH值为11时,微波处理5min后氨氮浓度降至54mg/L。该研究为中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SBR法处理味精废水脱氮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味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有机物及氨氮含量较高,一直影响味精行业废水处理达标排放。文章采用SBR法对某企业味精废水进行处理,通过连续多周期的DO、pH、COD、NH3-N、NO3--N和TN跟踪研究,分析得到了该反应工艺的主要脱氮机理,确定该工艺在曝气反应阶段存在明显的同步好氧硝化反硝化。连续20个周期的进出水NH3-N与COD监测结果表明,该反应工艺能稳定运行并保证NH3-N和COD的脱除率分别达到98.9%和90%以上,出水NH3-N和COD分别稳定在5mg/L和100mg/L以下,远远低于国家味精行业废水排放标准。该研究表明此工艺具有很强的废水处理稳定性,可以在整个味精行业推广,并提出了在提高进水负荷、取消静置反硝化及缩短曝气反应时间上进一步优化SBR水处理工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江门某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一株能够高效脱除氨气的菌株JN-4.通过菌株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及16SrDNA分子鉴定,发现菌株JN-4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同源性达到99%,认为JN-4为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好氧培养条件下,以葡萄糖为碳源,JN-4在32h内对NH4+-N和NO2--N的总削减率能够达98.51%和84.50%,体系中总氮的削减率达到63.1%和16.9%,N2的产生量分别为3.72mmol·L-1和0.62mmol·L-1.好氧培养条件下,以KNO3为唯一氮源,NO3--N初始浓度为82.47mg·L-1,32h内体系中NO3--N的总削减率达到96.54%,体系中总氮的削减率达49.6%,产生1.44mmol·L-1的N2,反应中检测到有NH4+-N迅速积累,但会随着时间进行同步转化,可见JN-4不仅能够高效硝化脱氨,同时具有高效好氧反硝化的能力.JN-4在厌氧以及乙酸钠作为碳源的条件下,利用NH4+-N效率大大降低,但是能够在NO3--N存在时进行NO3--N还原(反硝化).JN-4能够进行多途径氮代谢,为一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偶联的菌株,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计算N和DO的质量平衡,研究饮用水生物处理小试工艺中是否存在NH4 -N的非硝化去除途径,并探讨其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当生物流化床和生物滤池进水NH4 -N浓度大于2 mg/L时,前者进水的NH4 -N、NO2--N和NO3--N之和比出水高出0.91 mg/L,后者理论上消耗的DO比实际多约2.90 mg/L,说明这2种工艺中均有氮亏损现象发生,一部分NH4 -N通过与DO无关的非硝化作用被去除.对非硝化去除途径的分析表明,因为反应器对磷元素和有机物的利用不随氮亏损发生变化,可以排除掉同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因为反应器进水低碳高氮的特性NO2--N的积累与发生氮亏损的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相似,据此提出在生物膜缺氧内部发生、通过短程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的偶联(或OLAND反应)将NH4 -N和NO2--N同时转变为N2脱除的自养脱氮是饮用水生物处理中氮亏损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4.
催化剂含氨氮污水治理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高浓度氨氮污水的处理技术进行比较,结合兰州石化公司催化剂污水排放的实际和目前开展的治理研究,提出了综合治理催化剂含氨氮污水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李德生  黄利 《中国环境科学》2012,32(7):1196-1202
通过现场中试实验对曝气微电解、强化混凝、催化电氧化作预处理提高兰炭污水的可生化性进行了探讨.并对通过预处理与生化处理的组合实现兰炭污水达到污水排放标准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水首先调节pH值为3左右,在通过120min的曝气微电解处理后,可使有机物由25000mg/L下降到10000mg/L,氨氮由3000mg/L降到1200mg/L,COD和NH3-N的去除均可达到60%;然后调节曝气微电解出水的pH值为8~9,通过投加200mg/L PAC、4.5mg/L PAM强化混凝后,出水COD和NH3-N可去除50%;强化混凝后出水再通过120 min的催化电氧化反应器的高级氧化处理,废水中COD去除率可达65%,NH3-N去除率为60%;催化电氧化反应器出水最后通过厌氧/好氧生物接触处理,其出水COD<150mg/L,NH3-N<25 mg/L.  相似文献   

16.
硝化细菌在氨氮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使用硝化细菌增养液挂膜,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对生活污水处理厂出水以及富营养化河水中的氨氮进行了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很短的水力停留时间条件下(1h),污水厂出水经处理后NH3-N全部达标并小于8mg/L,其去除率达70%;NO^-2-N小于4mg/L。富营养化河水在HRT为1.2h时,出水NH3-N与NO^-2均小于1mg/L。试验出水中的氮主要以NO^-3-N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7.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采用水解酸化+BAF为主要工艺处理污水,处理量0.5万m3/d,进水水质COD≤500 mg/l、BOD5≤220mg/l、SS≤350 mg/l、NH3-N≤15 mg/l、总氮≤35 mg/l、总磷≤4.0 mg/l。出水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即COD≤50 mg/l、BOD≤10mg/l、SS≤10 mg/l、动植物≤1 mg/l、石油类≤1 mg/l、NH3-N≤5 mg/l、总氮≤15 mg/l。调试过程中采用控水周期法,同时应用浊度快速核算COD值,指导调试运行,根据水质的浊度与COD之间的关系,确定以浊度去除率作为主要工艺控制参数,具有操作方便、直观、及时变换工艺条件,保证调试的效果,及时发现异常,快速处理,具有良好的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再生水景观水体水质保障的GFH+BF处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建  李娜  赵璇  常江 《环境科学》2011,32(5):1377-1381
采用GFH+BF处理系统开展再生水景观水体水质保障研究,以GFH(granular ferric hydroxide)出水为人工湖源水,以BF为湖水净化补给枢纽.结果表明,GFH对TP、DOM(dissolved organic matter)和N等污染物都有很好的去除效率,TP、NH4+-N、NO2--N、DOC、U...  相似文献   

19.
山林地表慢渗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厂尾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山区污水处理厂周边森林植被构建慢速渗滤污水处理系统,用来处理山区农村生活污水厂尾水。结果表明,慢渗系统能够深度净化污水尾水,对COD_(Cr)、NH_3-N、NO_3-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3.8%、40.2%、14.3%、11.3%和23.6%。并且土层越深,COD_(Cr)、TN、TP浓度越低,相应的去除率越高,而NO_3-N、TN去除率则呈降低趋势;山体坡度越大,COD_(Cr)、氨氮浓度有升高趋势,硝态氮、TN、TP有降低趋势;而坡长越大,COD_(Cr)、NH_3-N、NO_3-N、TN浓度有降低趋势,TP有升高趋势。此外,植被类型对水样化学性质有一定影响,竹林更利于COD_(Cr)、NH_3-N、TP浓度的降低,针阔混交林更利于NO_3-N、TN浓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20.
组合工艺修复受污染河水的模拟河道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模拟河道反应器,研究了通过曝气充氧,设置阻流板,并辅以投加高效微生物的组合工艺对污染水体的修复效果。研究表明该河道自然运行状态下对COD、TP、NH3-N、TN去除率分别为7.44%、4.88%、5.70%和10.60%,组合工艺条件下系统对COD、TP、NH3-N、TN去除率分别提升至33.96%、17.29%、20.73%和25.43%。组合工艺对污染水体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能为城市河道治理工程的实施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