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兰州地区传统建筑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尤以斗栱最为突出。然而,这种地方营造技艺在实践中正面临失传的问题。基于匠师图档与实物遗存进行互参互证,结合匠师访谈进而归纳兰州地区斗栱的构造规律以及营造逻辑。从释名到类型分析,建立兰州地区斗栱营造的基本理论。为进一步构建兰州地区传统建筑营造体系做好积淀。  相似文献   

2.
河州白塔寺川古建筑营造与修复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斗栱作为白塔古建独特风貌的典型元素和重要营造特色,有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八边形以及由两攒或多攒穿插组合而成的多种样式,种类达九种之多。作者通过参与白塔木匠的营造活动,对该派系各类斗栱的结构、构造做法、用材比例、营造逻辑、工艺特色及成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其复杂造型掩盖下的结构关系和构成逻辑,一方面补充、深化了建筑史中的斗栱研究,另一方面对白塔寺川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抢救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侗族斗栱无论是用于鼓楼宝顶,还是风雨桥,都给人以繁复精致的感觉,从外观上与如意斗栱非常相似,但是侗族斗栱是不是属于如意斗栱,是从如意斗栱演化而来,还是由本土创造形成,至今尚无论述。该文首次对这两种相似的檐下形象进行分析和对比,通过建筑实例的佐证,寻找其中演化的轨迹,证明侗族的这种独特斗栱——"蜂窝",最初是借鉴如意斗栱的形象,之后一点点演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4.
孙博文 《建筑师》2014,(3):82-86
"斗栱"是建筑史学科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而且其称谓与形象俨然已成为中国建筑史乃至民族建筑形式的象征符号。梁思成先生在对《营造法式》的研究及实物考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研究定名。而笔者近期在江南各省对一些乡土工匠进行了田野方式的口述史调研工作,基于笔者观察到的事实,对"斗栱"的称谓及《营造法式》中的相关表达进行了重新地思考。  相似文献   

5.
研读斗栱     
本文在探究中国古建筑关键构件"斗栱"的起源与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斗栱的组成和作用,展示了斗栱的主要特征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叶明晖 《华中建筑》2010,28(5):191-193
该文通过采用三维立体式教学,以平面讲述、动画演示、透视解剖、实物模型制作的递进方式,让学生真正认识斗栱,认识中国古建筑。  相似文献   

7.
焦洋 《华中建筑》2010,28(8):177-179
如意斗栱作为斗栱的一个特殊类别其时代久远,分布广泛。自诞生起,就因所起结构作用的差异而产生了多样的形式,该文通过对现存实例的分析,综合众多学者的学术观点,对如意斗栱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其演变形式,进而总结出如意斗栱体现出的深刻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8.
斗栱尺度设计方法的探讨,一直是建筑技术史研究关注的重点。斗栱尺度关系的特色很大程度上基于其独特的斗栱构成关系,本文以斗栱构成关系这一线索,探讨唐宋斗栱尺度设计的方法和特色,并与日本唐样斗栱作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郭华瑜 《华中建筑》2004,22(5):131-132,136
通过对明代官式建筑大量实例之斗栱用材等级的分析,结合历代营造尺在进制划分上重分数,轻几何的传统对其使用的影响,以及明尺与唐、宋、元各代营造尺关系的研究后发现,明代建筑在斗栱斗口的取值上已基本表现出以1/4寸为等差值增减的规律。它较为有力地证明了明代在用材制度上已基本摒弃了宋代的材份制,开创了斗口制的雏形。通过对明代单、足材栱构造与取值的改变以及清代斗栱用材的继承等方面验证了明代建筑这斗口划分规律的合理性与可能性,是明代采用斗口制度的有力论据。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研究中错综复杂的词汇在转译成外文文献时,造成了大量的误解,尤其斜拱的构造及演变方面。本文试图提出必要的学术命名及适当的方法来理解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中令人费解的斜向出棋的现象。与中国学者相比,本文以横棋斜置的斗棋类型为切入点,更注重斗棋设计概念的分析而非针对各历史时期斜棋的演变进行研究。文章分析了和墙面成锐角或钝角的单个棋构件特征以及其在单朵斗棋中或紧密排列的斗棋组织网格中所起的作用。笔者推荐使用"扇式斗拱"作为"fan-shapedbracket set"合适且必须的中文译法,"扇式斗拱"是明清时期和如意斗棋同时存在的使用斜棋的第二个设计概念。讨论基于笔者广泛研究现存山西斜拱的华丽特征以及从形成时期辽代、北宋、金代至明清繁荣时期的使用状况。虽然在官式做法中未明确提及,但以"扇式斗棋"、"如意斗棋"及其混合形式出现的斜棋已成为几世纪以来山西地域建筑最典型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1.
应县木塔斗栱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应县木塔中的代表性斗栱为研究对象,采用实体模型试验方法,确定斗栱传递荷载的机理和抵抗变形的特性,提供适用于构建斗栱简化模型的力学参数。试验研究选取三种典型斗栱:柱头铺作、补间铺作和转角铺作,按照1∶3的比例制作成模型;通过竖向荷载试验,得到斗栱的竖向荷载-竖向变形曲线和材料开裂前的抗压刚度;进行了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得到斗栱在竖向荷载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共同作用下的荷载-水平位移曲线和骨架曲线,确定斗栱侧向变形的特征和耗散能量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斗栱的竖向抗压刚度取决于沿轴心连接构件的承压面积以及材料的弹性模量,其失效特征主要为栌斗在剪压状态下的竖向劈裂;斗栱在水平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失效特征表现为泥道栱薄弱内槽面的水平劈裂,斗栱的抗侧移刚度随着竖向荷载的增加而增加,摩擦剪切耗能是斗栱耗散能量的主要方式。图12表5参11  相似文献   

12.
四川江油云岩寺飞天藏和平武报恩寺华严藏是现存转轮藏中形制最完备、造型最宏丽的转轮藏,研究价值很高。文章通过对两例转轮藏斗栱做法的对比、转轮藏与同期四川地区大木作斗栱做法的对比发现,转轮藏中斗栱的主要形制特征与同期大木作斗栱的营造风尚紧密相关,同时,转轮藏斗栱形制的演变趋势与大木作斗栱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鉴于大小木作斗栱尺度及其主要功能的差异,转轮藏斗栱采用了与同期大木作不同的设计策略,且在斗栱外跳的样式创新上比大木作明显超前。  相似文献   

13.
兰州地区亭类建筑作为传统建筑的缩影,除了具有大木营造体系的典型特征,而且拥有该类建筑的独特营造之术。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及匠师访谈,对亭类建筑上架木构中翼角部位的关键构件进行剖析,明晰亭的多种结构承重方式,进而厘清兰州亭类建筑与周边及官式营造之差异,最后将结构类型延伸至与屋架“陡如山,平如川”形式上的统一,从“构件—结构—形式”探寻兰州地区亭类建筑独特的建构逻辑。 故此,从建筑类型研究上进一步完善兰州地区传统建筑大木营造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兰州地区现存传统建筑主要修建于明清及民国时期,受到周边临夏、天水等地区的传统建筑营造的综合影响,呈现出叠加、嬗变的特征。本文选取兰州地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榆中县金崖镇为对象,以其中形制等级最高的周家祠堂为切入点,运用归纳类比的方法,归纳总结其大木结构及装饰装修等主要形制特征。旨在探究多元文化交错的地域背景下,受秦州、河州工艺影响的兰州地区传统建筑的地域特点,同时进一步完善西北地区传统建筑历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兰州地区现存传统建筑主要修建于明清及民国时期,受到周边临夏、天水等地区的传统建筑营造的综合影响,呈现出叠加、嬗变的特征。本文选取兰州地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榆中县金崖镇为对象,以其中形制等级最高的周家祠堂为切入点,运用归纳类比的方法,归纳总结其大木结构及装饰装修等主要形制特征。旨在探究多元文化交错的地域背景下,受秦州、河州工艺影响的兰州地区传统建筑的地域特点,同时进一步完善西北地区传统建筑历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对古建筑大木作中不可缺少的斗栱结构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斗的起源,着重阐述了斗栱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并探讨了斗栱的功能与美学价值,指出其对于促进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已有讨论,学界对《营造法式》栱长制度及其构成关系的认识得以逐渐清晰,然在令栱构成这一问题上仍存疑问。本文试图基于斗型与斗纹的关联性,在更广视野下寻找线索和答案,对《营造法式》栱长构成及其意义再作探讨。  相似文献   

18.
赵冰 《华中建筑》2012,(12):1-4
该文是个案研究系列之黄河流域兰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对兰州城市族群的更叠及城市空间营造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屏山镇海楼工程施工实践,浅述翘昂斗棋的制作,安装方案设计及安装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实际工程中平身科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斗栱为对象,制作足尺模型,进行竖向加载试验。研究了不同轴压比、不同偏心距竖向荷载作用下斗栱的典型破坏模式、变形趋势以及内力分布等。经试验研究后表明:采用竖向荷载进行加载时,斗栱试件耍头根部率先出现受拉裂缝,其后裂缝分别出现在昂、翘及其坐斗处,其中坐斗处为受压破坏,其余均为受拉破坏。竖向荷载作用下,斗栱极限承载力与偏心距成反比关系,与轴压比成正比关系,破坏形式随轴压比的减小逐渐接近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