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通过对原茶、茶汤和茶渣中滴滴滋的测定,服茶汤中没有滴滴涕残留物存在。  相似文献   

3.
茶叶标准是把生产实践中积累和总结的生产经验同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果相结合,并结合耕作技术、地理环境等特性而制定的用于茶叶生产的系列规范性文件。开展茶叶标准化工作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生产技术应用于茶叶生产的过程。显然,要缩短我国现阶段茶叶生产...  相似文献   

4.
5.
6.
茶叶包装     
朱跃 《现代包装》1991,(2):35-37
  相似文献   

7.
8.
重视茶叶中的铅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中含有比较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以及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因此饮茶对身体有一定的益处。可是过多或过浓的饮茶,虽然摄入的营养成份多了,但同时也吸收进了一些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物质。所以,长期饮用浓茶对身体是有害的。 最近,笔者对人们常用的茶叶进行重金属测试,发现茶叶中重金属如铅、铜的含量均超过其它一般食品。国家标准规定,茶叶中铅含量不得超过2毫克/千克。 人们都知道,铅对人体是一种有害物质,它可通过消化道及呼吸道进人体内,长期积累而不能  相似文献   

9.
王觉 《上海包装》1992,(1):50-51
茶文化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它由茶叶自然科学及品茶艺术文化生活等几方面所构成。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唐代茶叶专家陆羽在湖州笤溪之畔,完成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它是我国茶文化瑰宝,名  相似文献   

10.
据Tetley公司市场经理Jamie Prnsak说,圆形无线袋泡茶在英国和加拿大经使用证明是成功之后,公司决定将这种产品投放到美国市场。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四川地区品牌茶叶包装设计的整理和分析,总结其对品牌发展的不利之处,并提出可行的对策,使四川茶叶的包装设计乃至品牌有更加良性的发展。方法以实例分析和图表比较为基础,通过包装设计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结论茶叶这一特殊文化产品的包装,除了满足茶叶本身物理需要外,还必须体现出品牌内涵,并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才能发挥其作用。四川茶叶的包装设计重在装饰而轻内涵和特色,由此必须总结其利弊,才能在四川茶叶品牌发展中实现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包装与设计》2000,(2):20-21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曾委托某包装设计公司设计“古字牌”茶叶商标,并提供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世荣研究员给他们的马王堆汉墓竹笥木牌上所写古茶字“(枯月)(槚)”复印件(图一)为设计依据。但不知何故,设计师却将“(枯月)”误写成了“”,成为不可识的“古字”商标(图二)。于是,正字变成了错字,古字变成了怪字。虽然一般买茶叶的消费者不会去注意这个古字的正误与否,但对古文字专家来说,无疑会哑然失笑,发现设计师使用了一个假古字作商标,茶厂负责人居然还公开使用,岂不是咄咄怪事? 此外,对于伪造商标者来说,不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吗?他们可以  相似文献   

15.
《广东包装》2007,(3):I0023-I0023
传统的茶叶包装设计主要注重图案、色彩和商标等视觉效果。随着当今世界茶叶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加之茶叶销售处于低谷,为迎合顾客口味,许多新的包装形式已悄然出现。新包装一般具有加工考究、用料独特及结构新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广东包装》2007,(2):I0026-I0026
传统的茶叶包装设计主要注重图案、色彩和商标等视觉效果。随着当今世界茶叶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加之茶叶销售处于低谷,为迎合顾客口味,许多新的包装形式已悄然出现。新包装一般具有加工考究、用料独特及结构新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至今,中国茶叶行业组织众多,但在世界茶叶组织中却还没有一席之地。中国茶界在形成统一声音之前,几十年来,在世界茶叶界鲜有声响。  相似文献   

18.
19.
研究茶文化提高茶叶包装品位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种茶、饮茶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茶叶生产和饮用中创造了灿烂的茶文化。研究茶文化,提高茶叶包装品位,对树立茶叶名牌、发展茶叶生产、扩大茶叶出口无疑是有益的,本文在此作一些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茶叶中7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北分瑞利GC3400气相色谱仪,OV1701毛细管柱子,FPD检测器,同时测定茶叶中7种有机磷农药。本方法对7种有机磷农药的回收率范围76·4%~103·8%,变异系数为6·3%~10·6%,检测限为0·0045~0·0085μ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