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霞  刘璇  陈彦  王莹  贾晓斌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3):4079-4083
该文旨在研究淫羊藿总黄酮在体外水解酶作用下的生物转化过程。主要采用蜗牛酶水解淫羊藿总黄酮,用HPLC测定总黄酮中主要黄酮的转化。数据结果显示已知主要黄酮成分淫羊藿苷,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都在1~2 h内分别完全转化为宝藿苷Ⅰ,箭藿苷A,箭藿苷B和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各转化产物被继续水解。因此可得出结论,蜗牛酶在37 ℃,pH 6.0的Hank’s平衡盐溶液中,2 h内能将淫羊藿主要总黄酮转化为次级苷或苷元,且其酶解产物与肠道代谢产物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马益华  陈彦  刘聪燕  高霞  周静 《中草药》2015,46(22):3326-3332
目的制备微球固定化蜗牛酶,优化微球固定化蜗牛酶的制备方法及其生物转化淫羊藿苷的工艺条件。方法利用微乳化-凝胶法将蜗牛酶包埋固定于海藻酸钡中,单因素优化蜗牛酶的固定条件。考察微球固定化蜗牛酶生物转化淫羊藿苷的最适反应温度、p H值、底物比、底物质量浓度,并与游离蜗牛酶比较,同时考察微球固定化蜗牛酶的酶学性质。结果利用1.0%海藻酸钠、1.0%Ba Cl2及适量乳化剂(质量分数为2.5%司盘-20和1.5%聚山梨酯80),通过微乳化凝胶的方法制备微球固定化蜗牛酶。与游离蜗牛酶相比,微球固定化蜗牛酶的热稳定性、p H值稳定性均增强。微球固定化蜗牛酶转化淫羊藿苷的最适条件:转化温度50℃,p H值5,微球固定化蜗牛酶与淫羊藿苷质量比3∶1,淫羊藿苷质量浓度为0.4 mg/m L,转化时间为2.0 h,经3次转化,转化率仍可保持(53.84±3.41)%。结论微球固定化蜗牛酶转化淫羊藿苷工艺简单,酶学性质稳定,可重复使用,为淫羊藿苷生物转化的工业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成药》2014,(7)
目的研究制粒因素对淫羊藿总黄酮酶解的影响。方法将蜗牛酶、淫羊藿总黄酮和糊精混合经湿法制粒制成含酶淫羊藿总黄酮颗粒,HPLC法测定其酶解过程中淫羊藿苷、朝藿定A、朝藿定B、和朝藿定C以及酶解产物(宝藿苷Ⅰ、箭藿苷A、箭藿苷B、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和淫羊藿苷元)的含有量变化。结果与未经制粒的淫羊藿总黄酮粉末酶解相比,经糊精湿法制粒得到的含酶淫羊藿总黄酮颗粒在37℃缓冲溶液中酶解时淫羊藿苷、朝藿定A、朝藿定B和朝藿定C的酶解速率变慢,但在肠道排空时间(46 h)内可以完全酶解转化成次级苷宝藿苷Ⅰ、箭藿苷A、箭藿苷B和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次级苷继续被水解可生成淫羊藿苷元。结论糊精湿法制粒对淫羊藿总黄酮的酶解转化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刘聪燕  高霞  黄萌萌  彭静  陈彦 《中草药》2016,47(20):3610-3617
目的以淫羊藿总黄酮为模型药物,蜗牛酶为水解酶,加入制剂辅料制备可实时酶解、实时吸收的淫羊藿总黄酮仿生酶解肠溶胶囊,对其处方工艺进行优化和评价。方法以淫羊藿总黄酮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UV法和单因素实验筛选制备淫羊藿总黄酮仿生酶解肠溶胶囊所需的填充剂种类、用量,崩解剂种类、用量及润湿剂种类等关键因素,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制剂处方,同时采用HPLC法对肠溶胶囊中4种主要黄酮苷(淫羊藿苷及朝藿定A、B、C)的酶解过程进行考察。结果淫羊藿总黄酮仿生酶解肠溶胶囊的最优处方为淫羊藿总黄酮提取物100 mg,蜗牛酶68 mg,α-乳糖65 mg,低取代羟丙纤维素11.7 mg,该制剂在人工肠液中45 min内的总黄酮累积释放率可达85.43%,同时能够在肠道排空时间内(3-6h)酶解完全。结论所制备的淫羊藿总黄酮仿生酶解肠溶胶囊有利于促进淫羊藿总黄酮在体内的水解转化,为研发高效的淫羊藿总黄酮新制剂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
兰海  刘欣妍  余玲  莫诺兰  张燕  郭子右  吴清 《中草药》2020,51(17):4473-4481
目的考察大孔树脂纯化淫羊藿中朝藿定与淫羊藿苷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且对最佳工艺富集部位进行初步表征。方法以朝藿定A1、A、B、C及淫羊藿苷为检测指标,采用静态吸附实验对5种大孔树脂进行筛选,通过动态吸附实验考察上柱液质量浓度、最大上样量、上样体积流量、水洗体积、除杂乙醇及洗脱乙醇体积分数、除杂乙醇及洗脱乙醇体积、径高比来优选最佳工艺条件,最后以UPLC-Q-TOF/MS、HPLC、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最佳工艺富集部位进行表征。结果确定最佳大孔树脂型号为AB-8,柱径高比为1∶7,以生药0.5 g/mL的淫羊藿上柱液上样6 BV,以6 BV/h的体积流量进行动态吸附,以5 BV水和5 BV 20%乙醇除杂,以6 BV 50%乙醇洗脱,除杂及洗脱体积流量均为6 BV/h。纯化后总黄酮质量分数为63.29%,朝藿定A1、A、B、C及淫羊藿苷总量为40.48%,朝藿定A1、A、B、C及淫羊藿苷质量分数分别为1.63%、2.52%、16.36%、5.51%、14.46%。结论经验证实验,AB-8型大孔树脂纯化淫羊藿中朝藿定与淫羊藿苷的工艺稳定、合理、可行。经化学表征,富集部位主要为黄酮类成分,且黄酮类成分中以朝藿定与淫羊藿苷为主,表明最佳纯化工艺可以用于此类成分的纯化富集。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淫羊藿样品中淫羊藿苷、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含量的HPLC方法,为完善淫羊藿市售药材及饮片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Agilent 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70 nm。结果:淫羊藿苷、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分别在0.08001.60μg、0.01751.60μg、0.01750.350μg、0.07750.350μg、0.07751.55μg、0.2331.55μg、0.2334.66μg(r≧0.9995)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5%、97.4%、97.9%、97.4%,RSD分别为1.3%、1.5%、1.0%、1.8%。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以为朝鲜淫羊藿及市售淫羊藿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不同成熟期淫羊藿叶中淫羊藿苷和朝藿定C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Elite SinoChromODS-AP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0~8 min,27%A;8~30min,27%~29%A),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不同产地粗毛淫羊藿的淫羊藿苷、朝藿定C的含量变化较大,依次分别为0.1%~0.44%、0.76%~2.59%;不同成熟期淫羊藿的淫羊藿苷和朝藿定C在嫩叶中的含量均高于老叶数倍。结论:试验结果表明:产地对粗毛淫羊藿中淫羊藿苷和朝藿定C含量影响较大;不同成熟期淫羊藿叶中淫羊藿苷和朝藿定C的含量变化可达2~11倍。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QAMS)法测定淫羊藿中的黄酮类成分,以提高淫羊藿药材的质量控制水平。方法采用HPLC法,检测波长为270 nm,在一定的线性范围内,测定淫羊藿苷与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考察不同色谱柱、不同仪器测定各成分相对校正因子的重现性,以淫羊藿苷为对照品,用所建立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淫羊藿药材中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的量;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100批淫羊藿药材中4种成分的量,以验证QAMS法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结果所建立各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分别为1.352、1.384、1.340,其RSD值均小于5%,采用该校正因子计算的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的量与外标法实测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可行,且节约对照品及检测成本,该方法可以作为淫羊藿药材多指标成分测定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生物黏附剂卡波姆对淫羊藿总黄酮酶解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淫羊藿总黄酮与卡波姆混合,加入蜗牛酶酶解,采用HPLC测定酶解液中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和淫羊藿苷等主要黄酮成分及箭藿苷A、箭藿苷B、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宝藿苷Ⅰ和淫羊藿苷元等主要酶解产物的含量变化,并与未加入卡波姆时淫羊藿总黄酮的酶解过程比较。结果:在37 ℃,含1%卡波姆的缓冲溶液中,淫羊藿总黄酮中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和淫羊藿苷的酶解速率变慢,约需4 h才能完全酶解转化成次级苷,所需时间为无卡波姆时的2倍;酶解液中宝藿苷Ⅰ质量浓度始终高于未加卡波姆时的,最高量48.43 mg·L-1,6 h时趋于稳定时12.99 mg·L-1,最高量和稳定量分别为未加卡波姆酶解时的2.2,7.2倍;2~6 h内箭藿苷A和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质量浓度都略高于未加卡波姆时的;之后次级苷被继续水解生成苷元,且苷元生成速率基本相同,约7.60 mg·L-1·h-1结论:卡波姆会减缓淫羊藿总黄酮的酶解速率,促进次级苷的生成,对苷元的生成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淫羊藿药材与饮片质量状况与统计分析,修订现行质量标准淫羊藿含量测定方法与限度。方法:采用HPLC建立以淫羊藿苷为参照的一标多测法(QAMS)测定淫羊藿中4种黄酮醇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对104批样品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0.73、0.81、0.90,校正因子分别为1.35、1.28、1.22。聚类分析显示,朝鲜淫羊藿单独聚为一类,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朝鲜淫羊藿与心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P值均小于0.01,表明朝鲜淫羊藿总黄酮醇苷含量与其他3种基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根据品种特点单独制定限度,使新修订的质量标准更加科学、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