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工科”学生核心能力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能力和技术能力方面,还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沟通交流等个人素养和社交能力方面。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新工科”教育模式改革,是当前研究的热门课题。通过具体案例研究,提出“新工科”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及实施方法,创新“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完善“新工科”课程思政体系,让“新工科“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时推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课程提升思政育人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结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基本科研能力训练”教学实例,将“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和车辆工程专业本身特点相结合,讨论了“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基本科研能力训练”课程的实践与方法,为“新工科”建设和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在不断推进“新工科”的建设与改革,教育部正在全国高校组织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立项。文章结合国防科技大学硕士生培养方案制订情况,对“新工科”建设理念下海洋技术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从课程教学环节和学位论文环节两个方面阐述了践行“新工科”建设理念所进行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工科”建设理念的提出,如何有效地开展新时代工科交叉复合型师资建设成为实现“新工科”目标的关键之一。推进师资队伍建设能够加快工科教育改革中各个不同环节的实施进程,并为“新工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原动力。本校建设满足“新工科”改革需求的师资队伍,需要在确立改革建设的创新性指导思想的同时,切合民族背景特色调整改革的各项实施内容,从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注重培养教师的新时代专业素养能力上着眼,探索完善“新工科”背景下复合型师资团队建设方案,确保“新工科”专业建设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5.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从“新工科”的新理念、新体系、新结构、新模式和新质量5个方面出发,构建测控实践教学的新体系,着重分析了“测量与控制”课程体系建设内容、课程模式及课程评价方式等,提出了“五新”的测控实践课程新体系,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的有效性,适应新形势下的实践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6.
傅昕  张何 《科教导刊》2023,(9):125-127
随着“新工科”建设的提出和逐步深入,对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为国家建设培养大批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及较强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地方院校目前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文章以材料与化工学院专业基础课程——分析化学为例,以湖南省一流课程建设为抓手,明确培养目标,对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队伍和考核机制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并探索思政融合、校企合作、科教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培养路径,使其能够适应于“新工科”建设的要求,服务于区域和行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新工科”创新型实践人才需求出发,探索了“新工科”背景下实践教学改革的迫切性、必要性和改革方向。顺应仪器与电子学科特点及发展趋势,以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模式创新为着力点,创建了综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出具有仪器学科特色的持续改进式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初步建设了立体化实践教学资源,丰富并发展了“新工科”模式下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及“新工科”建设的推进,作为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核心之一的“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课程,探索如何将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其中,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文章通过对模式课程思政建设现状的分析,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改革,对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切入点、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及考核机制等进行了设计,逐步探索形成了“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9.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是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进行“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的优秀载体。在分析课程思政改革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加强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建设、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发教学资源、改革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等建立了全过程多层次课程思政教学路径,实现了专业知识技能训练和价值引领相结合,以期为工科“理实一体化”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当下工科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受到“新工科”、大类招生及进一步深化改革等内外驱动力的极大作用和影响,亟待把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核心点,适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对实践课程体系进行创新和重新构建。该文针对工科改革背景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给出了改革措施和工科大类培养模式的当前发展动态,基于对原工科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讨论,提出了“新工科”专业实践体系改革设计的四大模块,需以“引导、拓展、专业实践及综合实践”为阶段课程核心,平衡好扩展和进阶的关系,全面提升工科专业人才质量,适应行业发展和企业需要,以期对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工科”建设具有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阐述了基于需求导向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基于需求导向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包括教师进企,双师双能;面向职位,重构课程;双导师制,校企联合培养;校企联合办学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工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模式有了新需求。结合当下新兴的e-Learning在线课程与翻转课堂,提出一种MOOC CDIO“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框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非常符合“新工科”的教学理念。详细分析了专业课程分级综合教学模式,并进一步给出了教学体系的评价标准。该平台框架既可以满足理论和实践探索课程建设需求,又可以作为具体课程设计指导,提供更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新工科”理念对高校工科教育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安全系统工程是一门学习预防、调查及处理事故的工科课程,其对所有工程领域具有普遍适用性,因此在工科教育改革过程中具有典型性。本研究在“新工科”理念指导下,针对该课程在高校授课中存在的问题,对课程教学提出了相应的改革举措,为高校培养新时期高质量应用型安全工程人才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一流本科专业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是新型工程教育改革实施的核心,直接决定着“新工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激励学生去“疑”去“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以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交通规划为例,通过对课程实施“课前—课中—课下—实验—考核”五位一体的教学改革实践创新,真正将批判性思维贯穿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对“新工科”背景下交通运输类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课程建设为中心,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深入探讨了“新工科”背景下“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思政的内涵,充分挖掘课程建设中的思政教育元素。以“数字电子技术”为例,构建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包含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竞赛3个方面,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合,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目标,培养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专业型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6.
课程体系是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根本保障和有力支撑,结合“新工科”背景下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从实践能力、跨界整合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3方面入手,分析当前工科类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实践环节缺失、跨学科的课程不足、创新创业类课程欠缺等问题,进而对工科类专业课程体系提出明确的、细化的培养目标,加强实践环节,加大课程整合力度,多途径建立并优化创新创业类课程,以适应“新工科”建设对工科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光电检测技术”课程,结合教学团队线下教学、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授课、在线共享课程录制经验,从理论内容教学、随课实验教学和课程考核3个层面提出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改革方案,以期契合“新工科”教育理念,为培养“新工科”专业技术人才提供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新工科”的背景下,许多高校都对工科专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培养模式、教学实践方面提出了相应改革创新,针对运筹学专业很多高校开始进行教学实践改革,针对当前运筹学实践当中的不足进行弥补,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实践手段等方法来加强运筹学实践教学。本文主要对“新工科”背景下运筹学教学实践改革的措施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基于OBE理念进行“数据库系统”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是在“新工科”背景下对教学模式改革的一次很好的尝试。本项目围绕知识、能力、情感层面的3个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立足当前课程建设的痛点、难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改进方法阐述,分析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实践表明,这次教学改革尝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符合课程教学以学生成果为导向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新师范”“新工科”建设是教育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战略,旨在通过强化人才核心能力,培养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性的复合型工程人才。职教师范生是职教师资的重要来源,其核心能力决定职教师资的培养质量,影响职业教育发展质量。文章构建了适合“新师范+新工科”建设需要的职教师范生核心能力框架,并在探索实践基础上提出“新工科”职教师范生核心能力培养和提升的具体措施,对完善“新工科”职教师范生培养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