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水利部在5月7日以文件形式下发"关于加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意见"(水建管[2014]44号),重点是对近几年开展的中小河道治理项目工程的质量监管问题,提出具体要求。"通知"的第一条就强调"科学制定治理方案。中小河流治理方案应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河流生态保护要求","河道堤岸防护应尽可能采取生物措施,采用有利于保护河流生态的护岸形式,避免过度硬化、渠化河道。"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6)
河流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提供宝贵的生活和生产用水。近年来,中小河流所遭受的破坏越来越严重,河流治理关系到国计民生,对中小河流进行治理,能够提升河流防洪排涝能力和修复河流生态。本文对我国目前中小河流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期为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长江与黄河两大流域水生态问题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保柱  韩谞 《风景园林》2020,27(8):18-23
对流域水生态的研究由传统单一的水质评价逐渐转变为河流生态质量的评价,基于河流健康保障的流域生态保护与发展已成为国际性趋势。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内的生态保护与发展也是重大国家战略。以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为研究对象,对两大流域水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区概述,并从河流湖库问题治理的关键是注重流域的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为维系两大流域水生态健康可开展的研究工作,最后将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结合考虑,提出注重景观价值的流域生态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4.
我国部分中小河流存在现有堤防防洪标准低,河道淤积泄洪能力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上农村面源、工业、生活垃圾污染加重,水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论文分析了自贡旭水河存在的问题,以保障防洪安全为前提,兼顾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及景观打造,形成了系统治理思路,为中小河流治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水利部、财政部在2012年3月联合印发了《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方案(2013~2015年)》。《实施方案》确定了我国近期中小河流治理目标任务和投资规模,进一步细化了2013~2015年建设内容,并分解落实到省,重点治理4006条中小河流的重要河段,治理项目5974个,综合治理河长约4万公里,工程总投资1302亿元。《实施方案》在流域防洪规划指导下,总结近年来中小河流治理经验,针对重点中小河流防洪突出问题,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以提高重要城镇、农田保护区的防洪能力作为重点,统筹考虑水资源利用和水生态保护,优先对洪涝灾害频繁、对人  相似文献   

6.
在中小河流治理中,护坡治理中应用生态混凝土是一项新的环保技术,具有河流水土保持、生态重建及修复、水质净化等诸多优势。本文以乌涂溪中上游河道治理工程为例,从生态混凝土制备、预制构件制备方面出发,对生态混凝土预制块在护坡治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同行业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覃瓘淞 《城市建筑》2014,(2):325-325
在人类的生活中,水是人类生命之源,是其他生产生活进行的保障。而河道河流是掌握着水的储藏,可以说,河道掌握着人类的命脉。文章阐述了河道治理和和河流生态修复所面临的问题,探讨了河流生态修复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固有特点,从治理原则、存在问题、典型治理措施,特别是生态治理措施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山区中小河流治理中河道淤积、不同河段治理、护岸治理的典型措施.重点提出了生态治理措施中的生态理念设计和生态景观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中小河流整治项目应用的实际出发,对具有生态环保效果的新型护坡材料(产品)——"富丽天奥石"生态环保机压护坡砖(以下简称生态环保砖)在中小河流整治项目边坡防护应用中进行设计和论证,同时通过对该新型产品与传统护坡材料的比较,提出了用生态环保砖代替传统护坡材料,可以使河道满足"水生态修复"的要求,使修复后的河道岸坡具有强度高、抗冲刷强、稳定性好、适应变形、耐久性、利于水循环、净化水体、人性化和施工便捷等特点,使工程整体具有生态循环、环保节能、保留河道自然蜿蜒形态,改善水环境、美化水景观等效果。  相似文献   

10.
《居业》2015,(19)
<正>在严格的水框架监督下,欧洲的水资源管理、污水治理、城市生态修复在最近30年内"脱胎换骨"。"完备的流域管理法律体系和有效的管理机构;注重流域管理规划和城市建筑开发中的水土保持;按就地处理的原则收集和处理雨水和污水;重视河流的生态保护和尝试亲水型防洪策略。"中国海绵城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河流健康诊断、河流治理与修复的阶段、河流生态修复的技术等方面。详细说明了河流生态修复的重点,为河流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由于城市河流严重受到城市经济过快发展和人口猛增的影响,导致城市河流在其利用和治理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使得城市河流生态承受能力下降,自然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文章通过对"河流健康""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内涵阐述,基于重庆市清水溪的调研,剖析了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河道的自然化改造、城市河流的生态河提护岸等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策略,以恢复河流的自然功能与状态为目的,从而使得城市与河流和谐相处,实现相互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河流水系是大地景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污染、干旱断流和防洪是目前中国河流水系面临的三大严重问题1。北京按照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在坚持保护生态、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加大河流水系的治理力度,实现城市建设与水利工程建设、水环境保护的统筹和谐发展,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及居民的工作生活创造良好的生态宜居  相似文献   

14.
城市河流治理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刘晓涛 《规划师》2001,17(6):66-69
论述国外城市河流治理发展的新趋势,指出建设生态河堤、给河流以空间、控制河流污染、建设滨水景观已成为国际上城市河流治理发展的总趋势。分析我国城市河流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如何加强城市河流治理,树立城市河流治理新的规划理念,提出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河堤;保护水面,还河流以空间;营造水景,建立滨水环境;标本兼治,控制河流污染4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经济建设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在此背景下,人们对中小河流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具备基本功能之外,还应当更多的注重生态化的治理。现如今,生态绿色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我国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在这种形势下,怎样才能够实现对中小河流的生态化治理,是当前我国高度重视的一项问题。基于此,就生态理念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我国境内江河湖泊数量众多,水资源丰富。随着经济及社会的不断发展,部分区域水生态出现相应问题,如:河流源头区域的水源涵养能力降低,大量河湖生态用水被占用,湿地、绿洲以及湖泊大面积缩减,河流入海口生态环境恶化,水利工程建设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地下水减少严重导致地面出现沉降,地表植被衰退等,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严重威胁。本文结合当前水生态呈现的问题,分析研究我国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能够大大提升我国境内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治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运用生态护坡的理念来对中小河流进行优化治理,可帮助河岸提升自身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并且生态护坡结构能够为中小河流周围区域创造出良好的生态景观模式,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针对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别阐述,对过去的工程实践经验进行借鉴,有助于中小河流综合整治工程获取更加科学合理的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8.
梁涛 《居业》2021,(5):100-101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对于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小河流治理过程中不仅需要发挥出其防汛治理的作用,还要对现有的水生态环境进行改善,本文主要就中小河流治理在水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以及核心要点进行了探究分析.  相似文献   

19.
赵冬莲 《江西建材》2012,(6):120-121
由于现阶段江西省在实施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及城市防洪工程初期,存在着地方资金不到位、治理河段选择不合理、治理重点不突出、与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不相适应等这些影响中小河流治理及城市防洪的问题。因此为了响应科学治理中小河流的号召,笔者就江西省已实施中小河流治理防洪工程的经验及新产品的应用与看法进行简要探讨。以供同仁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河流生态系统包括陆地河岸生态系统、水生态系统、相关湿地及沼泽生态系统在内的一系列子系统,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河流不仅能够满足人类生活生产的需求,也是重要的生态廊道,在维系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城市化、工业化等人类活动引发了河流水质污染、生境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外来物种入侵等诸多问题,河流流域保护与生态修复工作迫在眉睫。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相继出台各项流域规划,推动了流域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及流域综合管理措施的完善,为流域生态系统的治理提供了新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